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里举办的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听课教师对本节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深入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是本节课得以成功的关键。现结合本节课浅谈一下我对研读教材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古典名著,是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作者仅用寥寥数语,便刻画出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心胸狭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蛮横无理、粗俗浅薄的洪教头;一个是忍辱负重、武艺高强、机智沉稳、心胸豁达的英雄好汉——林冲。这篇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细腻,入木三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作者在描写时,还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了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教学这篇课文,是想为学生将来上中学学会剖析人物形象打下基础的,因此,这堂课适合以聊天的方式进行,读读、议议,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促进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人物的情感,体会古典名著的精妙。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层,探究个中滋味,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学生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也才能够引领学生真切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与美好。
如果说这节课有比较成功之处的话,我觉得是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较为充分。有人说:“钻研教材是备好课的最重要一环。这个法那个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钻研教材是一门学问,也是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如何钻研教材,这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一样,需要在不断的阅读、理解、反思中积累经验。
我的做法是: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这两点非常重要。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只有在课前对教材内容钻研得比较深入,准备得比较充分,课堂上就有可能做到运用自如,讲得浅显易懂。我们经常说授课要深入浅出,只有钻得深,才有可能讲得“浅”。对于教材的探讨,只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可以使教师心里有底,在课堂上遇到问题,该肯定的敢于肯定,该否定的敢于否定。总之,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才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去准备一堂课,上课时也许就不会出现冷场等尴尬情况了。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表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基础和保证。现在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在课前备课时,究竟是应去理解教材,还是理解教参?我觉得,教学参考书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在备课时,一些教师大致看看课文,就急于读教参,甚至照着教参写教案,搞教参搬家。这中间缺少独立思考,没有消化的过程。虽然把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写在了自己的教案上,但由于没有消化,还是人家的,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前,一定要反复读教材、读文本,你可以先按照自己的阅读经验试着去读懂它,然后再去看教参,看教参上的说法与你的理解有什么出入,可能你会发现你的一些想法也是非常新颖独到的。
读文本,要读进去。要进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沉浸在作者表达的情感中,与作者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忘乎所以。如果教师自己未被感染,未被打动,怎么可能让学生被感染、被打动?
读文本,还要走出来。要品味文本的语言,找准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切入点;要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以便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还要揣摩写法,找准让学生了解、借鉴的重点。
总之,要细读文本,反复读文本,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者的编写意图,读出情感、情境、情趣,读出语言风格、味道,读出写法的个性、精妙。要把感情、语言、写法结合起来认真体会。细读文本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自己被打动、被征服、对文本越来越喜欢的过程,是对文本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渐感悟的过程。对文本喜爱,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有了这个前提,才谈得上具体进行教学设计。
另外,现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平台,既快捷又方便,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就能把教材钻研透彻,相信展现在眼前的课堂会令人满意的。
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研讨会上,一名青年教师针对这节课作了这样的评论:“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正是由于老师能深入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才能驾驭教材,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去思索、去体会、去探究,才会在老师的引领下对课文理解得那么深、那么透,完全置身于故事中。”这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把这段话记在心里,并时刻激励自己,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继续奋力前行。
《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古典名著,是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作者仅用寥寥数语,便刻画出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心胸狭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蛮横无理、粗俗浅薄的洪教头;一个是忍辱负重、武艺高强、机智沉稳、心胸豁达的英雄好汉——林冲。这篇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细腻,入木三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作者在描写时,还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了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教学这篇课文,是想为学生将来上中学学会剖析人物形象打下基础的,因此,这堂课适合以聊天的方式进行,读读、议议,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促进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人物的情感,体会古典名著的精妙。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层,探究个中滋味,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学生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也才能够引领学生真切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与美好。
如果说这节课有比较成功之处的话,我觉得是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较为充分。有人说:“钻研教材是备好课的最重要一环。这个法那个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钻研教材是一门学问,也是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如何钻研教材,这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一样,需要在不断的阅读、理解、反思中积累经验。
我的做法是: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这两点非常重要。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只有在课前对教材内容钻研得比较深入,准备得比较充分,课堂上就有可能做到运用自如,讲得浅显易懂。我们经常说授课要深入浅出,只有钻得深,才有可能讲得“浅”。对于教材的探讨,只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可以使教师心里有底,在课堂上遇到问题,该肯定的敢于肯定,该否定的敢于否定。总之,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才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去准备一堂课,上课时也许就不会出现冷场等尴尬情况了。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表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基础和保证。现在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在课前备课时,究竟是应去理解教材,还是理解教参?我觉得,教学参考书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在备课时,一些教师大致看看课文,就急于读教参,甚至照着教参写教案,搞教参搬家。这中间缺少独立思考,没有消化的过程。虽然把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写在了自己的教案上,但由于没有消化,还是人家的,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前,一定要反复读教材、读文本,你可以先按照自己的阅读经验试着去读懂它,然后再去看教参,看教参上的说法与你的理解有什么出入,可能你会发现你的一些想法也是非常新颖独到的。
读文本,要读进去。要进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沉浸在作者表达的情感中,与作者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忘乎所以。如果教师自己未被感染,未被打动,怎么可能让学生被感染、被打动?
读文本,还要走出来。要品味文本的语言,找准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切入点;要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以便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还要揣摩写法,找准让学生了解、借鉴的重点。
总之,要细读文本,反复读文本,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者的编写意图,读出情感、情境、情趣,读出语言风格、味道,读出写法的个性、精妙。要把感情、语言、写法结合起来认真体会。细读文本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自己被打动、被征服、对文本越来越喜欢的过程,是对文本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渐感悟的过程。对文本喜爱,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有了这个前提,才谈得上具体进行教学设计。
另外,现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平台,既快捷又方便,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就能把教材钻研透彻,相信展现在眼前的课堂会令人满意的。
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研讨会上,一名青年教师针对这节课作了这样的评论:“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正是由于老师能深入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才能驾驭教材,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去思索、去体会、去探究,才会在老师的引领下对课文理解得那么深、那么透,完全置身于故事中。”这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把这段话记在心里,并时刻激励自己,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继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