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项目实施个性化训练的操作途径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社会对于体育方面的项目也给予了更高的重视。然而现如今体育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各项问题,尤其是体育项目的实施力度不够,以及教育模式并不符合运动员的现状。在这种现状之下,体育项目对于运动员所起到的效果是极其微小的。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育者提出了个性化的体育训练方式,使体育项目能够满足运动员的需要,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运动项目;个性化训练;操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理念的转变,人们对于体育项目的培养愈加的重视。然而只是单纯的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来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训练的话,所取得的效果是极其微弱的。因此教练需要分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的需求,进而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项目,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也是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采取的体育训练方式。下面文章就将具体介绍一下这种个性化的训练的概念和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将其与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具体的结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概要与含义
  个性化的训练方式,顾名思义,也就是说在训练运动员时,需要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他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员各方面的需求,从而来制定符合运动员自身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员的能力,又不会超出运动员的能力范围,从而伤及运动员本身[1]。当然在制定这种个性化的训练方式时,除了考虑运动员本身以外,也会融合进教练的个性特点、训练风格,还会考虑到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但在此需要注意的一点,那就是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并不意味着个体化的训练方式,这两种概念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2]。个性化的训练方式,不仅要考虑到运动员本身的能力,还要考虑到教练的训练风格和个性特点。除此以外,这种训练方式的制定也与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而个體化的训练方式则只关注到运动员本身的个性特点和身体素质,而忽略了教练的个性特点和教育风格,更忽略了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对于训练方式的影响。因此在采取个性化的训练方式时,一定要全方位的进行考虑,不仅要考虑到运动员本身,更要考虑到教练以及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不要将其与个性化的训练方式相混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运动员的能力。
  二、应用流程
  (一)沟通交流
  在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式时,最首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深入了解个性化训练的理念和所包含的内容,只有在真正的了解了这种训练方式所包含背后的含义之后,才能够分析之后的各种因素,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训练方式。如果不先深入了解个性化的训练方式的内涵,而只是照搬这种训练方式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训练方式一定是不符合运动员需要的,不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为了确保这种训练方式能够符合运动员的需要,首先教练员要与运动员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多观察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从而对于运动员的能力水平和能力限度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而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教练不仅要询问运动员的能力范围,更要关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确保之后的训练过程中不会因为强度过大或者过重的压力而导致运动员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此外在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时,运动员也要参与进来,他有权对于这个计划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的意见,使得运动计划更能够符合现状。
  (二)观察指导
  在实施这个训练计划时,教练要实时观察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情况,对于其中一些问题做出及时的改进[3]。同时如果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了运动情况快于训练计划的情况时,教练要对训练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它能够符合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而如果出现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无法跟上训练计划的情况时,教练也要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运动训练计划不会超出运动员的能力范围。同时如果一些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情况的完成度并不符合教练的预期情况,教练切记不可打骂运动员,做出伤害运动员自尊的事情。而是要及时的分析运动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些问题而导致的,那么要对这些问题做出指导。如果是心理原因,那么教练要及时的与运动员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安抚运动员的情绪,确保运动员在之后的训练过程中,不会再因为心理原因而导致运动训练的滞后。通过这种方式,运动员能够感受到教练对于他们的尊重和爱护,也就能够使他们在后续的运动训练中发挥出更好的能力,更能够听教练的指导,从而出色的完成各项运动课程。
  (三)及时反思
  教练在实施个性化的训练方式时,要经常的对自己的训练方式和训练质量进行反思,从而获得更好的感悟[4]。而反思主要分在两个阶段。一方面,在训练时,教练需要根据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在实施运动训练时表现出的各项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给予运动员实时的指导。而另一方面,在结束了每日的训练之后,教练也需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反思在训练过程中整体运动员的能力提升和各方面的不足,并将其与运动员进行分析,大家互相进行沟通讨论,思考在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调整运动训练计划。
  (四)积极反馈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不仅要实时掌握运动员的各方面数据的改变,而且还要将这一数据上的改变分享给运动员,使他们能够把握自身的素质的提高和训练的不足。通过这种方式,运动员能够看到自己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从而鼓舞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投身于运动训练计划[5]。而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够感知到自身的不足,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来发挥自己的长处和弥补自己的短板,使得他们能够在运动场上发挥出更好的运动水平。但是这种分享,需要确保信息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时性[6]。只有在这三个前提之下,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这些数据的效果。
  三、应用要点
  (一)能力与计划相适应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教练一定要确保运动员的能力能够与训练计划相适应,否则一旦训练计划超出了运动员的能力,则很有可能伤害到运动员本身,又或者训练计划不能够跟上运动员的能力,那么将会对运动员能力的发挥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然而做出与运动员能力相匹配的训练计划却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教练必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才能够做出完美的训练计划。其一,教练要在掌握运动员的能力的同时,也要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素养。而相对于掌握运动员的能力范围,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素养,对于教练更是一件难事。教练需要经常与运动员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中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素养。其二则是教练一定要对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教育风格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对自己有了解之后,并将自己的能力和风格与运动员的训练计划相融合,才能够做出完善的训练计划。其三,教练一定要尊重运动员各方面的权利,在训练过程中不可因运动员表现出了一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对运动员进行打骂,伤害运动员的自尊。   (二)两种训练方式
  在训练的方式中采取个性化的训练方式,也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普通的训练方式,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方式。比如,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承受能力还处在刚入门的阶段,此时就可以采取普通的训练方式,而随着运动员的能力和承受范围逐渐上升之后,就可以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尤其是运动员在刚入门时,他们的个性特点和长处还未凸显,此时普通性的训练方式相对于个性化的训练方式更能够符合他们的需要,而随着他们各方面特点的凸显,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则更能够满足运动员的需要。
  四、结语
  总之,为更好的发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个性特点,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式。而这种训练方式与个体化的训练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在考虑到运动员本身的个性特点、心理素养之外,也要考虑到教练的训练风格、训练能力,更要考虑到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只有將以上三个方面都充分的考虑到了,教练才能够制定出完善的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马培艳.学校体育在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中的效应发挥——基于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影响的文献梳理[J].体育科学研究,2019,23(1):66–69.
  [2]陈红娟,王月敏,于佳丽.发挥运动员的个性,促进运动员的成长——初中体育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方法策略[J].中华少年,2019(6):270–270.
  [3]刘冬莹,杜金蕊,王学爽.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医学高职体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1):46–49.
  [4]张士鑫,胡新民,梁小利等.构建学校体育特色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以校园武术特色项目实践研究为例[J].体育教学,2017,37(2):37–38.
  [5]王明波,张建章,黄俊朋.优秀女子排球副攻运动员个性化体能训练设计及效果评价[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1):37–40.
  [6]潘永生,严家高.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重构研究——以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构建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6):101–105.
  [7]王腾.非稳定条件的力量训练对下肢快速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5.
  [8]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9]贾洪祥,王茹,林晓明.深化阳光体育运动,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4):204–205.
  [10]郭玲玲,HARDMAN Alun.我国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地方实践与创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06):23–32.
  [11]梁荣相.公共体育服务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5):246–247.
  [12]周登嵩,李林,陆作生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22(5):10–13.
  [13]黄煜熙.基于职业身体素质需求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择的实践研究报告[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4):25+27.
  [14]徐伟康,徐艳杰,郑芳.论职业运动员“类劳动主体”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03):24–28.
其他文献
光电探测器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是现代光电子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当中,它用于接收外界光的信号,相当于人的眼睛。在光电探测器器件中,光电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及优化直接决定了光电探测器性能的优劣。目前应用较多的有Ge基、Si基、HgCdTe基、InGaSe基等光电探测器器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光电探测器材料及其器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发展趋势是更加集成化
摘要:中职卫校作为全国护理人员的摇篮地,学生的体能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为研究学生体能训练状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学生体能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②体能训练内容过于单一。③缺乏体能训练的自主积极性。④缺乏专业的体能训练教练。⑤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研究结果了解到学生体能训练的现状,提出提升对体能训练的认知水平、强化体能训练、增强体能
一、体育课堂教材内容的优化首先,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课堂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学
现代射击是集天赋、技术、心理、枪弹、环境等主要客观因素于一身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射击是技能型、稳中求准的一个运动项目,它要求射手具备较高的稳定性、持久性、协调性和一致性,所以我们的各种训练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运动员掌握专项技术,提高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摆正主、客观因素的位置,从而建立和巩固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为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水平,打出理想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屹立竞技场的巅峰。因此,从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质量的评定虽然在总体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到评定细则、各指标的权重比例等方面,则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没有统一标准,缺少相应的量化指标和科学依据,人为
随着起重机械向大吨位、大跨度发展,其运行轨道长度逐渐增长、轨道间跨度不断拓宽,提高了对装置安装和检验维护的要求。传统的检测方法检测误差大、劳动强度高、检测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为实现起重机轨道检测的无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江苏大学和江苏省特检院镇江分院联合研发了基于移动测量机器人协同控制技术的起重机轨道智能化自动检测系统,本文针对该系统中两个移动测量机器人的协同控制技术开展研究,为起重机轨道智
能否及早且准确地诊断出奶牛的妊娠状况是奶牛养殖的关键。奶牛受精后19-20 d(day)胚胎开始着床,大约在42 d完成这个进程。胚胎着床后会产生一些物质,能通过循坏系统到达母体各种体液中。这样从母体体液中检测某些分子来诊断妊娠状态就有了可能。而且着床之后,胚胎与母体子宫获得了联系,变得更为稳定和安全,较少再发生流产。所以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后的20-4
摘要: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时候会产生运动性疲劳,这种疲劳状态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基于此,就需要结合训练竞赛中疲勞程度和疲劳类型对其进行划分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性疲劳的类型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策略  疲劳感属于身体内部的正常生理反应,在运动量超过身体所能承受极限的时候就会产生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