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绿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来源 :中国城市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之一,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本文以北京市北中轴体育文化城作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在城市设计层面提出优化绿道公共空间品质的策略,以期传承地域文化,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
  关键词:地域文化,绿道,品质提升,北京北中轴
  DOI:10.3969/j. issn. 1672-4925.2019.00.028
  Greenway Spac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Sports Culture District in North Central Axis
  of Be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Wang Yanming Liu Zhicheng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urban public spaces, the greenwa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ily life of the residents. Due to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negle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urban public spatial qualityis hard to be guaranteed.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sports culture district in north central axis of Beijing as theresearch object,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eenway space from the view of regional cultureat the level of urhan desig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provide people with good urbanpublic greenway spaces.
  Key words: regional culture, greenway, quality improvement, north central axis of Beijing
  北京市北中軸体育文化城是基于北京城传统中轴线延续出来的现代城市轴线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北京城市历史的见证与延续,也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承担着城市区域发展的功能。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发展趋于多元化,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与功能也更加综合。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轴线上原有的传统文化特征被忽略或堙没,造成其文化特色的日渐消隐。
  绿道作为一种线性的开放空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常用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弘扬地域特色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弘扬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在城市设计层面上探寻北京市北中轴体育文化城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地域文化概述
  1.1地域文化概念与研究意义
  “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的缩写,源于《易经》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文化自古有之,但学术界对其并无明确的定义,目前普遍为学者们所能接受的解释是“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的集合。地域文化作为有空间范围限制的一种文化类型,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显而易见,不同地区人群的行为方式与思想方式有所不同,便形成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地域文化的这种差异性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人们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世代经营传承、创造、演变的结果[2],所以地域文化是体现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表现之一。
  近年来,随着对本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树立与强化,针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之风愈发浓厚。地域文化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古人与之相互适应的结果,是坚持传承和发展地方独特性的根基。
  1.2国内风景园林学科下的地域文化研究
  最初的地域性研究是为了抵抗世界趋同。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内在的基因,是一个民族独有的财富,所以探讨地域文化的目的在于了解地方特色,寻求当下传承地域文化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学者从风景园林视角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王向荣、林箐[3]对自然的含义及其分类作了探讨,强调不同的园林设计与4类自然之间的关系,倡导设计师要思考不同场地的文脉,不要盲目追随国际化的设计风格。朱育帆[4]就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展开讨论,试图建立设计方向上的方法论,为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创作提供有益的参照。还有学者称,城市特色研究的必然性首先建立在人类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客观差异性中,而非人类的多元需求上[5].指出了地域性研究的本质在于强调并传承地区的差异。此外,还有很多学者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国内不同地域的景观特征。
  总之,风景园林学科下地域文化的研究,是将地域特色总结应用到当代的景观设计中,通过场所的构建延续地域文脉,形成区别于其他场所的独特的景观风貌,为当地群体带来归属感,使人们产生符合城市自身特点的城市印象。
  2地域文化与绿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联系
  2.1绿道概述   自奥姆斯特德(Olmsted)在波士顿城市公园规划中提出了具有连通和游憩功能的“parkway”,绿道发展至今已百年有余,其间不乏学者对其进行界定与研究,随着实践的深入,直到20世纪90年代,绿道才有了相对系统的界定。埃亨(Ahern)在《绿道:一场国际运动的开始》一书中提出绿道是为了实现生态、娱乐、文化、美学,以及其他与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相适应的多重目标,经过规划设计而建造的土地网络[6].这表明了绿道在环境保护、生活休憩、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环境需求的改变,绿道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最早提出的“parkway”是以连通城市内的公园,为游人提供交通、游憩功能为主的线性空间;随着城市化建设带来的环境改变,在伊恩·麦克哈格(IanMcHarg)和菲利普·刘易斯(Philip Lewis)的理论影响下,绿道的规划建设转向对生态功能的关注,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随后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绿道研究开始关注防洪、水源保护、科普教育、文化保护、城市美化等多重功能的建设[8]。
  绿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不仅仅涉及环境、美学、生活等层面,还关乎社会层面的问题,作为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成功的绿道公共空间的构建会促使人们产生频繁、良性的公共交往活动,增强不同阶层人群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看出,作为城市空间建设模式之一的绿道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需求,不仅仅是提供生态保护、娱乐休闲、科普教育和文化展示[9],也通过绿道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心里的慰藉。
  2.2地域文化与绿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联系
  绿道理念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相关研究与实践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从1992年叶盛东在《美国绿道简介(American Greenways)》一文中就绿道概念、优点、实践、效益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1O].到近年吕扬等学者从自然资源利用的视角对绿道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索[11].其中也不乏学者对建成绿道进行评估总结。总之,国内绿道的研究众多,但多侧重于生态方面的相关研究,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绿道作为城市居民生活交往的公共空间之一,承担着塑造城市文化风貌的功能,也是城市文化产生的土壤。城市文化可以通过广泛分布的绿道公共空间得以发展,同时绿道公共空间的品质因文化的注入而得以提升,因此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绿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北京市北中轴体育文化城绿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3.1北京市北中轴体育文化城历史文脉与区域发展
  自元朝定都北京城以后,北京历经明清时期的发展,形成了明确的中轴线和对称式的城市布局,中轴线上的各个空间尺度、内容及其建筑分布,无一不体现中轴线的核心价值——君权神授的皇家权威与尊严[12]。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提出了继承历史文脉与满足现代功能的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即满足当代城市发展与人群的生活需求,同时尊重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国之都。因此,规划提出保留传统中轴线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结构框架之一,并使其承载现代城市的相应功能,故而沿中轴线方向进行外延,形成新的现代化城市中心与发展方向,奠定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13]。如今的北京中轴线可以分为3个部分:中段——北京城传统中轴线,北二环至永定门,以历史文化保留与展示为核心;南段——永定门至南苑,以未来发展为核心;北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至北二环,以时代特色为主题,规划体育文化城与都市社区两个功能区,突出强调了奥运大事件。三段轴线之间互相支撑、相互延续。
  体育文化城位于北段中轴线的北部,北起奥林匹克森公园,南至北土城遗址公园,占地12.84km2.分为5个功能区:森林公园、文化預留地、运动场馆区、文化用地、民族园即亚运村区[14]。体育文化城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主体,是整个北段轴线的核心,代表着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科技教育的融合,是开放性的运动休闲文化区,是展现国际庆典的舞台。它辐射周边高新科技、商业会展等多种业态,集高校科研区、奥林匹克文化商务区、居住区等区域于一体,是体现北段中轴线区域价值的核心所在。
  3.2体育文化城发展现状及有待提升的绿道公共空整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以及体育文化城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便是这个区域所需要表达的核心文化内容,即在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运动区域。就空间形式而言,体育文化城在前期规划设计时注重城市传统肌理的延续与应用,例如轴线上的大型建筑与周边居住区等小尺度街道的融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轴线北端“仰山”的处理等等,这些空间形式的处理继承了传统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富含传统精神的现代城市空间用地。就使用功能而言,体育文化城是举办奥运赛事的舞台,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花园,更为人们提供了体育活动的场地与亲近自然的绿色空间,充分发挥了轴线的现代城市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的规划建设无法继续满足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要求,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非前期长远规划可以避免的,唯有当下寻求解决之径,探索新的融合方式并对现状加以改造提升,才能进一步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优化城市发展。
  3.2.1传统文化发掘深度不够,表达形式匮乏
  体育文化城作为北京城国际庆典的舞台,包含多个国内外游客常去的游览点,这一区域犹如一张中国名片,是我国地域特色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因此,可以将我国独有的多民族文化融合至此,通过展示来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去体验感受。大至丰富的地形地貌,小至北京城的一砖一瓦,我国传统地域文化的表达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形式,还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花草树木的配置以及意境的表达等。以往通过地域片段化的缩影、景墙雕塑等形式展示地方文化的方法已过于普遍,以至于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更何谈传承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应发掘更丰富的文化内容,结合新颖的表达形式,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现中华文化的大融合,这也是文化传承所需要的。   3.2.2区域特征不鲜明
  虽然体育文化城在规划层面有着明确的发展定位与路径,但身处其中并不能感受到它的区域特征,这一方面源于对历史文脉的强化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城市形象不够鲜明,区域发展所需的大量知识、经济型人才在这里找不到生存发展的归属感。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定位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形成相互耦合的区域文化体系,故而造成区域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也不利于以体育文化城为核心的区域特色的形成。
  3.2.3城市轴线感弱化
  虽然南北段轴线是北京城传统中轴线在南北方向的延伸,但是从北京市的地图来看,南北两段轴线对城市空间无强烈的控制感,城市肌理自二环向外逐渐散乱。体育文化城这一区域内,除了保留的轴线以外,其周边的空间肌理已逐渐被城市建设所淡化,无法体现轴线掌控周边的影响力。相较而言,北京城二环以内依旧保留着轴线控制下的城市肌理——紫禁城内大尺度的建筑强化了轴线感,同时周边的四合院、胡同等小尺度的空间也从形式上呼应了轴线等等。北京城二环以内的空间形式根植于原有的场地文脉,同时,在当代城市的建设发展中继承与发扬了传统地域文化。中轴线的保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文化上的;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边空间相互渗透的。
  3.2.4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低
  体育文化城内大尺度的广场与道路、轴线两侧的运动场馆以及民族园等,都是当代城市功能和传统文化融合的体现,然而基于区域热力图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区域的人流量并不高,与周边人群聚集的交通换乘点和商场形成明显对比。体育文化城内运动场馆的使用成本高、广场的活动设施内容单一以及较为封闭的民族园,致使人们无从使用这一区域内的公共文化资源,这同样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也是区域文化特色缺失的原因之一。
  3.3体育文化城绿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结合体育文化城的发展定位,以改造需要提升的空间为导向,以地域文化塑造为手段,针对体育文化城绿道公共空间品质的优化提升提出以下策略。
  3.3.1丰富文化内容
  首先,发掘北京传统的文化内容并将它们注入城市空间,如京剧、琴棋书画、茶艺的展示交流,城市布局规制、色彩与礼乐思想关系的科普讲堂等。其次,结合区域发展定位,丰富体育设施与体育活动内容[15],设置生态保护、生态科普相关的户外课堂与展示区,吸引亲子、师生的加入。
  3.3.2发掘生活文化
  可以从北京城古代生活写照中寻找文化的影子,亦可以从现代城市生活中寻找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再将它们转化为空间形式进行表达。当代社会所提倡的资源循环利用与共享代表了现代城市发展的价值观,绿道公共空间可以通过提供共享空间、回收设施、交换平台等体现当代城市的生活文化。
  3.3.3强化空间结构
  通过细化体育文化城内的大尺度空间,对城市肌理进行“微调”,尽可能地延续和强化城市的原有肌理,将细化的空间作为城市文化展示融合的平台。此外,还要注重城市肌理的统一,强化轴线区域与周边城市空间的耦合关系,将一定范围内独立的单体建筑整合为建筑群落,在群落中恢复次级轴线关系,强化中轴线的可识别性,加强区域内文化空间的联系与互补,以此构建区域文化体系,凸显区域特征。
  3.3.4引入城市触媒
  1)在绿道公共空间或使用率低的公共建筑内,筹划文化庆典、文化创意展等活动,创造“集體记忆”,这既可以提升公众参与度,激发城市活力,传承文化发展,又为探索新时代下的文化表达形式提供途径。
  2)结合城市文化大事件,转化区域内的空间业态,例如将民族园内静态无互动的园林空间转变为各个民族宣传展示、资料查阅、旅游推广的商业平台,促进区域空间功能多样化。
  3.3.5运用地域元素
  运用地域的传统元素凸显地域特色是传承地域文化最为常用的手法,例如采用乡土树种或有文化寓意的植物配置,利用当地材料,传承传统样式等等。但当代的规划设计不会止步于此,而是会通过探索更多的文化内容以创新的形式加以利用,提供更广泛的元素阈值,用景观设计多维度的体现地域特色。
  4结语
  地域文化强调了区域之间文化的独特性,是抵抗当今世界趋同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文化底蕴深厚、发展迅速的大型城市,坚持自身文化和地域独特性尤为重要。绿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在城市设计层面探讨了北京市北中轴体育文化城绿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策略,以期促进地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的绿道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来知德.周易集注[M].张万彬,点校.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2]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6.
  [3]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4]朱育帆.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J].中国园林,2007(11):33-40.
  [5]朱光亚,杨国栋.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挖掘[J].建筑学报,2001(11):49-51.
  [6]黄冬蕾.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7]李方正,梁佩斯,李雄,等.多尺度绿道网络布局特征及选线量化体系建构[J].城市发展研究,2017(7):17-24.
  [8]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9):3108-3116.
  [9]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2006(6):9-15.
  [10]叶盛东.美国绿道(American Greenwavys)简介[J].国外城市规划,1992(3):44-47.
  [11]吕扬,宋苗苗,孙奎利.基于绿道理论的城市活力空间设汁研究:以松原市江北东区城市设计为例[J].建筑学报,2014.(SI):134-137.
  [12]张宝秀,张妙弟,李欣雅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空间格局及其重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7-23.
  [13]段进宇.试论北京中轴线有机生长模式:对北京城市末来空间格局的思考[J].规划师,2003,19(10):13-15.
  [14]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刘畅,郭崇,谭艳萍,等.美国绿道公共空间休闲方式[J].中国城市林业,2013,11(6):49-52.
  收稿日期:2018-11-01
  *基金项目:“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助
  第一作者:王言茗(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 924842091@ qq.com
  通信作者:刘志成(1964-),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780256337@ qq.com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21-03-0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ZY33);国家林草局重点项目“京津冀区域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绿色智  库建设”(202013210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基于公园城市构建的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  估技术研究”(2020-K-057)  第一作者:肖睿珂(1997- ),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E-mail:
期刊
收稿日期:2020-10-14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公园植物空间小气候调控机理及优化模式构建研究”  (ZR2020QC172);青岛理工大学滨海人居环境学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低能耗背景下居住区绿地的小气候效  应及公共健康效益协同优化研究”(C2020-038)  第一作者:朱蕊蕊(1985- ),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期刊
摘要:当今我国已跨入關注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国民休闲时代,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然而当前旅游业面临着多方面的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深化空间治理。文章以长白山文化和旅游规划为例,从文化和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发展模式、空间布局思路和旅游产品类型3方面展开讨论,剖析当前旅游业发展和文化和旅游规划中出现的传统旅游模式与生态保护的冲突、布局分散类型趋同、内部竞争缺乏整合、季节流量影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摘要:该研究选取位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的典型胡杨天然林,根据生境特点设置80个1mxlm的小样方,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样方共调查到73种植物,隶属于26科58属,其中菊科、藜科和禾本科等植物种类占优势,单科单种、单属单种较多;林冠下丰富度虽高,但均匀度并不高,较高的均匀度在林间空地出现;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存在明显生境多样性差异,这些差异与土壤水分、光照条件、植物高度及植物长势正相关
期刊
摘要:文章简述了民国时期山西的造林规划及保护措施,从地域、荒地、沿途、经济、城市等方面的造林措施加以分析;探讨了生态调适中“人尽其力”“地尽其用”的基本精神,以及如何将造林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营造途径,即,不仅园地制宜、循序渐进,同时为百姓生活谋利,还要将根植与保护相协而行,这将具有不可估量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造林,阎锡山,当代价值,民国山西  DOI:10.3969/j.issn.1672-
期刊
摘要: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作为城市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公园绿地,它与市民的日常游憩、城市形象展示紧密联系。文章运用使用后评价,对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株洲神农城的游客使用感受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游客对于场地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本地游客更满意场地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而外地游客更满意其独特的神农文化氛围;针对神农城服务的人群特点与游客需求,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场地可持续发展、城市形象名片的输出
期刊
摘要:当代城市公园的建设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公园不再局限于传统功能,随着城市的扩张,公园边界的弱化使公园由与城市割裂、功能单一的绿地逐渐转变为融合城市其他功能的区域。文章提出公园综合体的概念,并研究其空间结构,选取新加坡作为研究案例,总结出8种公园综合体类型和6种公园综合体用地布局形态。  关键词:空间结构,公园综合体,新加坡  DOI:10.3969/j issn.1672-4925.2019.0
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庭院在新时期呈现出开放性、体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文章以山东省中郝峪村为例,通过实地测量、调研访谈等方式对庭院景观营造进行分析,根据服务对象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庭院分为村民常住型、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公共服务型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庭院景观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庭院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庭院,景观营造,中郝峪村  DOI
期刊
摘要:近年来风害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提高重要路段绿化建设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借助空间句法整合度变量识别道路空间可达性,结合医疗设施点的分布筛选出抗风救灾通道重要路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抗风救灾通道重要路段绿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以提升城市的抗风救灾能力。  关键词:空间句法,抗风救灾通道,城市道路绿地,厦门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9.00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风景园林学角度,阐述鸟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整理得出鸟类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的关系,筛选出适合鸟类取食和栖息的植物;在此基础上,提出吸引鸟类栖息的植物群落构建模式,从而维持并提高湿地公园鸟类的多样性。  关键词: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构建,湿地公园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9.00.036  原国家林业局于2017年4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