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淹水周期下消落带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重庆主城区嘉陵江石门段消落带生态修复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历年涨-落周期淹水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汛期前示范区内植物种数达48种,在不同时期,各高程内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变化差异不显著,各高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随高程呈增大变化趋势,植物群落趋于稳定.
其他文献
对福泉岔河国家湿地公园苔藓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以及物种鉴定,统计得出了该湿地公园苔藓植物有43科108属321种(包含亚种和变种),其中角苔类1科2属2种,苔类19科23属55种,藓类23科83属264种.该湿地公园苔藓植物优势科有青藓科、丛藓科、灰藓科、真藓科、提灯藓科、羽藓科、凤尾藓科7个科;优势属有青藓属、真藓属、凤尾藓属、匐灯藓属、光萼苔属、灰藓属、绢藓属、美喙藓属8个属.可以将该湿地公园苔藓植物群落划分为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4种生态类群,各群落所占比例依次是石生群落﹥土
发展林下经济,是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重要手段.选择市场价值高的食用菌品种,通过典型试验,找到利用竹林林下较优时空段相应水、肥、气、光、热及废弃物的调节方法,总结出了竹林下在合适的竹林地块上仿野生栽培高价值食用菌的典型模式,大幅提升了竹林单位面积产值.结果表明:竹林下种植食用菌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林地土壤有机质,实现了绿色循环的经济发展;提高森林的复合经营水平,缩短林业经营周期,增加森林经营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更大的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