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多措并举决战脱贫攻坚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ang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固原市原州区依靠党建引领,综合施策,多向发力,大力发展蔬菜、养殖业、光伏等特色产业,打出了一套脱贫富民的“组合拳”。2019年减贫4615户1324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3.2%下降到0.68%。
  能人带动引领发展
  集体经济缺收入,发展产业没有主心骨。这是申学礼刚任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蒋河村党支部书记时面对的情形。2017年,一直在运输和工程建设领域打拼的申学礼放下手中的生意,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申学礼熟悉市场,精通生意场上的门道,在他的带动下,蒋河村办起了肉牛养殖场,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的突破。
  在原州区头营镇蒋河村村集体租用的牛棚里,100多头牛膘肥体壮,挤在彩钢瓦棚下悠闲地吃草。
  “这些牛购买回来已经5个多月了,再有5个月将全部出售。”申学礼说。2019年10月,村上依托2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資金,从内蒙古赤峰市引进152头西门塔尔育肥牛,在村上租用闲置牛棚喂养。
  按现在的行情,活体牛毛重每公斤32元计算,每头牛平均700公斤,毛收入在22000元左右。除去成本,每头牛纯收入在4000元至4500元,今年就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0多万元。这些收益将主要用于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建档立卡户申耀平已经60多岁,前几年妻子去世,儿子在外务工,家里就剩他一个人。在村集体和养殖大户的带动下,他用了3年多时间,从1头牛养到13头,年收入4万元。在村集体带动下,以前的铸造企业老板袁秉永成功转型,在头营镇杨庄村承包2000亩土地种植地膜玉米,租用圈舍,饲养育肥牛70多头。
  原州区强化党建引领,大力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两个带头人”互促转化机制,让村党组织书记成为凝聚群众、引领发展的“主心骨”,让率先致富的能人、有潜力有意愿的致富带头人成为创业增收、脱贫致富的“火车头”。这些能人、强人通过实干,带动一户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拔掉了一个个贫困村的“穷根子”。
  绿色产业生态富民
  彭堡镇姚磨村的冷凉蔬菜基地里,菜苗一片嫩绿,自动喷灌设施扫过,洒出一片水雾。“机器喷灌比人工洒水更均匀,苗子长得齐,品质更好。”姚磨村村党支部书记姚选说。基地一排排高标准日光温室里,有菜心、西兰花、番茄等,经过十几年种植,姚磨村挑选了这些产值较为稳定的品种。
  姚选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还记得十几年前的光景:“村民种点小麦、玉米,一年到头只能维持个温饱。”而六盘山区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民自己种的蔬菜口感很脆嫩。瞅准这一优势,2008年姚选创办了瑞丰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冷凉蔬菜。
  现在姚磨村冷凉蔬菜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8000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08年的2800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5万元。不仅如此,姚磨村还辐射带动周边十多个村组发展冷凉蔬菜产业,为1700多户贫困户提供种菜、务工机会。
  如今冷凉蔬菜种植已成为原州区的主导产业。今年3月,原州区刚刚宣布脱贫摘帽,姚选却没有松劲的意思。“下一步我们要对标供港蔬菜,继续提高品质。”姚选说。
  规模化种植和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农民将土地流转,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率、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帮助农民增收,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输入了活力。
  产业扶贫持续造血
  2019年5月,国家“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在原州区头营镇大北山村、河川乡明川村、寨科乡东淌村和炭山乡南坪村开工建设。7月初41个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开始产生效益。项目采取“农光互补”形式,以500千瓦的村级电站测算,按照每度电0.65元、年发电小时数1400小时计算,每年可实现45.5万元的发电收益,可帮扶41个贫困村和7354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走进原州区河川乡明川村,一排排光伏电板非常显眼。这里的地表透光率可达70%,既可以搭建温室进行保护种植,又可以进行露地栽培,提高土地利用率。
  原州区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建立产业项目、技能培训、小额信贷、帮扶措施、农业保险“五个到户”扶持体系,全面精准实施7大类23项产业到户项目,重点围绕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特色种植业等优势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把贫困户牢牢附着在产业链上,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均有一到两个脱贫产业,确保稳定增收。
  责任编辑:李 旭
其他文献
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投资稳发展,抓项目稳就业,在充分听取各地各部门意见基础上,编制了2020年自治区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集中开工80个对推动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小康补短板等具有重要意义的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58个,新建项目22个,总投资22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0亿元。8
期刊
石嘴山市是宁夏南部山区易地搬迁移民的重要迁入地,也是全区劳务移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共搬迁安置移民12577户57303人,其中,生态移民6544户33625人,劳务移民6033户23678人(占全区劳务移民总量的三分之一)。2017年12月又整体接收宁夏农垦集团海燕村1705户4908人。8年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925户15369人减少到158户735人,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
期刊
四月的西吉县,山花烂漫,绿满枝头,焕发着勃勃生机。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农耕劳作,如火如荼;项目工地,热火朝天,焊接捶打声,此起彼伏,合奏出春天最动听的“交响曲”。作为宁夏最后一个要脱贫摘帽的县(区),伴随春天的到来,西吉县吹响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精准施策 脱贫富民“一个都不能少”  “脱贫攻坚,从没有像今年如此紧迫!”新堡村党支部书记伏建刚感慨道。新堡村是西吉县平峰镇的深度贫困村,全村22
期刊
四月,红寺堡区花红柳绿,和风送暖,生机盎然。20多年来,红寺堡区在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上稳定移民23万余人,并且逐步摆脱贫困,令世人刮目相看。2020年,自治区批准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这只是决战脱贫攻坚迈出的第一步。现在,红寺堡区人民正意气风发,仍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姿态,实干、苦干,确保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乌沙塘村:脱贫有路子  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选对路
期刊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由银川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银川市委组织部、银川市委宣传部、银川市委党校、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共同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媒体互动公开课——《党员说》。  《党员说》围绕“初心”命题,将传统课堂与全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体公开互动课,将党员干部请进电视“演播厅”,让百姓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成为现身说法的“讲师”,讲述自己在平凡
期刊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固原市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要求,在自治区党委第四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聚焦根本任务,紧扣目标要求,贯通重点措施,抓实“十个关键动作”,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一次理论武装的集中强化、思想政治的集中洗礼、精神状态的集中提振、突出问题的集中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果。  坚持高位推动 精心组织实施  固原市委把主题教育作
期刊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无数平凡而普通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在不屈中挺立起中国精神的群像。他们中,有为民服务、带头冲锋的基层党員;有身披“战衣”、以命护命的医护人员;有忠诚热血、守卫平安的公安民警;有守土尽责、兢兢业业的社区工作人员;有身穿马甲、甘于奉献的志愿者……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事、忠一事,化身最美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  铿锵玫瑰 无惧无畏  在家里,她们是乖巧的
期刊
中卫市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培养考察党员的“主战场”和考验入党初心的“大熔炉”,既看防疫贡献,又看一贯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及时发展入党,聚集更强战斗力量。截至4月上旬,全市有697人在疫情防控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共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71人、发展对象56人、接收预备党员20人。  旗帜引领方向,榜样鼓舞人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中卫市委的号召下,援鄂医疗队、交通卡点
期刊
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工程。聚焦“四个一”林草产业、“1+4”特色农业、纺织、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固原市将深入实施人才集聚计划,积极联系对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开展交流合作,培养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人才,以人才优先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工程。固原市将培养一批具有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名师”“名校长”,命名一批“名师工作室”,带动提高全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对数字经济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加速宁夏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