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的时尚遗产:风衣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战争需求中催生出的“战壕风衣”,从风靡军营到走向民间,成为独行侠、硬汉、社会精英的必备衣着,一步一步从时尚走向经典。
  如今,人们几乎不会将风衣与战壕联系在一起,但风衣确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世界的时尚遗产。在一战时,风衣是英国军官衣橱里的必备物品。风衣既是战争时期的产物,也是战争时代的标志。它是科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大规模生产的结果,它的历史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故事。
  风衣前史
  早期的风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便已经出现了。早在1823年,橡胶棉被用于制作雨衣,供军用和民用。这种“橡胶雨衣”以它的发明者查尔斯·麦金托什(Charles Macintosh)命名。然而,雨衣虽然有着很好的防雨效果,但同时也让人的汗液无法挥发出去,并且还有一种难闻的气味。这种优缺点都很明显的雨衣在整个19世纪主要为英国的军官和士兵所使用。
  随着雨衣市场需求的增长,为了克服织物原始使用缺陷,服装制造商开始研发更好、更透气的防水织品。1853年,伦敦梅菲尔区高档时装店的男装裁缝约翰·埃玛裔(John Emary)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防水纺织材料,并且为这种材料申请了专利。随后,他将自己的服装店改名为“雅格狮丹”(Aquascutum)。Aquascutum一词来自拉丁语,“aqua”的意思是“水”,“scutum”的意思是“防御”,合起来便是防水的意思,这家公司专注于为贵族设计在雨天穿着的衣服。约翰·埃玛裔推出的新款雨衣很快便成为了那些穿着考究的伦敦绅士们在雨天的必备服装。
  1856年,21岁的裁缝师托马斯·博柏利(Thomas Burberry)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1879年,博柏利从汉普顿郡牧羊人的穿着上获取灵感,发明了一种防水透气的斜纹布料“华达呢”(gabardine)。与雅格狮丹的防水服装一样,华达呢外套很快便在上层阶级中流行起来。质地厚重的华达呢外套也受到探险家的欢迎,当英国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在1907年前往南极大陆探险时,他和他的船员们穿的就是博柏利的华达呢外套。他们使用的帐篷也是由华达呢这种材料制成的,具有十分良好的防风御寒效果。
  轻型防水纺织物的出现带来了服装制作技术上的革新。随着材质问题的解决以及像雅格狮丹、博柏利这样主要的制造商逐步到位,风衣的出现已呼之欲出。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正是这个“呼唤者”。
  19世纪的战争中,颜色鲜艳的制服一度十分流行。在两军对垒并且进行面对面的肉搏战时,鲜艳的制服可以帮助指挥官在弥漫的战火硝烟中分辨出自己的军队。然而,随着战争技术的发展,远程武器开始成为战争的主导,此时花哨的军队制服只能更容易变成对方攻击的目标。
  军事战术需要适应这种新的现实,所以合适的制服被制造出来。英国军队制服首先迎来的是卡其布时代。卡其布是由棉、毛与合成纤维混纺制成的浅土灰色织物。“卡其”在印度语中的意思是“灰尘”。卡其布军服是H.B.拉姆斯登为英国驻印度殖民军队设计的制服,在野外执勤和作战中特别适用。在1857年印度兵变期间,几个英国军团都将士兵的制服染成了这种单调的、接近于大地的颜色。
  19世纪90年代,卡其色和迷彩色推广到其他的英军部队中。在1899年的布尔战争中,卡其布军服在战争中的作用得到了证明。身穿卡其布军服的士兵可以有效地与环境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进行游击战。
  战壕与制服革命
  战壕战也被称为堑壕战,是敌对双方的部队依托地面挖掘的较持久性的战壕体系组织进攻、反攻和防御的一种战争形式。战壕战的鼎盛时期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当时战壕从比利时海岸经法国北部一直延伸到瑞士,交战双方数百万人在战壕中对峙。战壕体系由互相平行的三四道或更多战壕组成,弯曲的战壕让敌人在战壕的一端无法向远处战壕内的目标射击。主战壕与其他战壕之间由交通战壕相连,交通战壕的作用是运输装备、传递信息等。密布的战壕网中设有指挥所、隐蔽所、补给站、急救站、厨房和厕所。
  战壕又窄又深,由于里面充斥着没办法洗澡的士兵和就近掩埋的尸体,这里的气味通常很难闻。遇到下雨天,这里通常会变得泥泞且肮脏。同时,战壕里经常积满了无法排出的雨水,有时甚至还有那些从厕所中溢出来的秽物。大量老鼠在战壕中出没,士兵身上寄生着虱子。通常士兵都会在战壕里一呆就是几天,并且无法通过睡觉来消磨长时间的无聊等待,因为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随时都有可能迅速展开,并且有可能一击致命。
  为了要应付这些战争中的不利条件,战壕风衣才顺理成章地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并由此催生了军队制服的现代化革命。
  在过去的战争中,英国军官与士兵都穿着厚重的羊毛大衣或哔叽(用精梳毛纱织制的一种素色斜纹毛织物)大衣。尽管保暖性较好,但是比较笨重。在战壕中,这种厚大衣并不适用。过长的衣摆经常沾满泥土,从而让大衣的重量加重。即使士兵没有携带战争装备,穿着这种大衣也很难在战壕中保持灵活的机动性。士兵在战壕中需要的是那种更加短小轻便的衣服。同时,这种衣服也应该具备保暖、通风、防雨等功能。战壕风衣完全符合这种需求。
  但在当时,绝大多数的普通士兵只能分配到卡其布军服,而不是战壕风衣。他们不得不凑合着穿厚大衣。有时士兵们会将下摆剪掉,让自己在战壕里移动更灵活一些。粗糙的布料、不合身的裁剪、低廉的工艺和无处不在的虱子,这些都是让士兵在战壕中难受的原因。
  对于那些等级较高的军官来说,军中制服则是一个更美好的名词。1914年,正规军队里的军官开始自己采购制服,并且能够得到50英镑的补贴用于制服开支。毋庸置疑,对于想要穿着体面的英国军官来说,用在制服上的开销一点儿也不便宜。
  军队制服的优劣与区别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军队中的等级差别。在英国军队中,士兵们大多是从工薪阶层中应征而来,而军官们则是从上流阶层中选拔出来的。着装成为区分社会阶层的一个重要指标。   最好的战时外套
  博柏利与雅格狮丹都从战壕风衣的制造上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并且今天我们也很难说清楚到底哪家公司最先涉足这一行业。两家公司都与英国军队联系紧密,并且也都生产了类似战壕风衣的防水外套。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雅格狮丹的雨衣就曾经帮助英军抵御俄国的严冬和其他恶劣天气。而博柏利则在1895年就为英国军官设计了一款名叫“Tielocken”的风衣,这种风衣被认为是战壕风衣的早期雏形。
  什么样的大衣可以被称为“战壕风衣”?
  首先,它是军官在战壕中穿着的风衣。风衣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战壕风衣采用符合军官制服样式的双排扣设计,一直延伸至锁骨附近。风衣的下摆长及膝盖,这样的长度覆盖了身体的主要部分,而且能够让穿着的人保持足够的灵活度。而且,如果遇到雨天,较短的下摆也不会被拖拽到淤泥中而让风衣变得更重。风衣腰间安装了D形环,可以用来悬挂望远镜、地图盒、匕首或手枪。
  一块能够通风的风雨挡也是战壕风衣正面肩部的必备材料。风衣配置了大而深的口袋,这对于装地图和其他装备很有用。袖口的带子可以扎紧,以便在恶劣的天气下起到保护作用。防毒面具可以塞进衣领,从而使其保持更好的密闭性。许多风衣还配备了可拆卸的保暖内胆,其中一些甚至可以在需要时作为应急床上用品使用。肩膀上的肩章则表明了佩带者的等级。
  然而,军官的独特衣着却带来了一个悲剧性的意外后果,那就是在战场上他们更容易成为狙击手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在战壕上方指挥的时候。到1914年圣诞节,军官的战死率要高于士兵,这导致了英国军队的组成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战前的征募新兵运动中,军队一改传统,对于军官的应征要求有所放宽,允许从士兵阶层与中产阶级之中选拔军官。在此后的战争中,一半以上的军官都是来自普通阶层。这些新晋的军官们得到了一个让人十分不舒服的绰号“临时绅士”,潜台词是说,军官理应由绅士担任,而这些新晋的军官并非绅士。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新晋军官们希望至少在制服方面可以让他们看起来与从前的军官别无二致。如果一身制服可以让他们看起来有气派,毫无疑问会让这些“新人”大受鼓舞。不断增长的平民军官对于着装的需求,让风衣在这场商战中脱颖而出。似乎军事装备可以解决这些士官所有的问题。看到商机的英国服装商会说:“没问题,我们一个星期就可以帮你做出一件上等制服。”军官们或许这样回答:“这些套装我全都要了。”于是,一项难以置信的商业比赛出现了,那就是提供最好的套装。
  有趣的是,这一时期的广告表明,即使是军官阶层的实际内部人员组成改变了,但军队中对于“理想军官”的想象仍然是略带贵族气质的绅士形象:他们在战场上身着舒适的定制服装,气定神闲地指挥战斗。报纸的插图甚至描绘出这样的场景:在前线的军官们闲暇时会喝红茶,并且听着留声机里的管弦乐进行放松,尽管这种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与血腥的战壕之间其实大相径庭,甚至毫无关联。
  在战争中期,这种形象之所以深入民心很大程度上是战壕风衣带来的。战壕风衣象征着理想军官的派头与品位,同时也表现出它是中产阶级身份特征与审美需求。新晋士官经常花费3或4英镑来购买一件做工精良的风衣,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大的花销。要知道,当时普通士兵每天才挣一个先令,而20先令才等于1英镑。
  战壕风衣很快风靡欧洲其他国家,并传播到美国。美国军方的《星条旗报》不仅刊登了有关战壕风衣的广告,而且将其形容为“最好的战时外套”。到1917年8月,人们在《纽约时报》上可以读到战壕风衣的消息。报道称,即便在美国,这些从英国进口的风衣不仅在现役士官中销路很好,而且有望成为前线士兵正规装备的一部分。
  然而,战壕风衣并不只是盟军军官的专属,在战争中期,普通民众也开始购买战壕风衣。从某种程度上说,平民身穿军用风衣成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是展示战时团结的一种方式。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展开,精明的商家几乎把所有的商品都贴上了“战壕”的标签,无论是厨房用品,还是珠宝首饰。如果某件商品贴上“战壕”的标签,顾客在购买时会产生一种爱国的感觉。
  一战之后,走向经典
  一战结束后,战斗的伤口开始结痂,并且硬化为伤疤,但是已经普及的战壕风衣却依旧存在。在某种程度上,风衣对于那些退役的军官是一种光荣的凭证。军官们意识到,他们已经不再有过去的地位,并且不得不开始从事新的岗位。无论如何,他们临时绅士的身份即将失效,但是通过身着风衣,可以唤起他们对于那种身份的回忆。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段时期里,战壕风衣仍然留存于公共意识之中。二战爆发后,战壕风衣又一次成为军队的标配。此外,战壕风衣继续风靡的原因在于它不断地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里。当电影中那些冷静精明的侦探与充满魅力的硬汉身穿风衣出场的时候,风衣俨然是他们最好的装束,甚至是整体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莱坞男星亨弗莱·鲍嘉在电影《马耳他之鹰》与《卡萨布兰卡》中身穿战壕风衣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在此之后,风衣成为了黑色电影男主角的必备着装。
  如今,风衣成为独行侠的首选外套,但仍然是社会精英衣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正是风衣让人着迷的地方,它既可以合适地穿在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的身上,也可以让好莱坞明星哈里森·福特在电影《银翼杀手》中扮演的赏金猎人更加有型。风衣是怀旧的,也渐渐蜕变成为时尚的经典。就像蓝色的牛仔裤一样,风衣已经成为人类服装史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改革。日本最早出现“维新”的说法是天保元年(1830年),水户藩的藤田东湖进行藩政改革时,引用《诗经·大雅·文王篇》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语。  明治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涉及政治、教育、军事、经济等方面,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期刊
在1944年6月19日的清晨,海风潮热,小泽治三郎的心情,更加潮热。  身为旧日本帝国最后的航母舰队指挥官,他正站在旗舰“大凤”号航母的舰桥上,目送着自己麾下数百架战机迎着朝阳杀向“可恶的美国佬”,并为预想中即将到来的胜利激动不已。  然而,突然传来一声闷响,来自水下——鱼雷攻击,有潜艇!  日军王牌“大凤”  在1944年6月6日,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将纳粹德国驱入末日之途。意大利早已投降。亚太
期刊
我国北方民间用麦面、玉米粉或豆粉制作的各式“面花”、“花馍”、“礼馍”、“面羊”等统称“面塑”。《中国民间美术辞典》中有这样的描述:“民间面塑即民间面食艺术。”  在山西地区,面塑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可用于祭祀、祈福、馈赠亲友或表达感谢。在时令节日与礼仪活动中,人们会蒸制富有不同寓意的面塑,其形式也多种多样:面羊、面鱼看起来生动活泼,寿桃形态逼真,枣山富于想象与创意,“姑儿食”则饱含祝福与
期刊
1928年,近代上海“第一豪门”的盛七小姐,将兄长及侄子告上法庭,要求获得同等的财产继承权,是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桩妇女维权案。在这段历史中,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纷纷登场,时代的影像逐渐清晰。所谓“一门望族,映照一个时代的起承转合”,的确如此。  盛爱颐,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企业家、旧上海最有名的娱乐场所百乐门的创始人,她出身的家庭被称为 “近代上海的第一豪门”,她本人被称为“盛七小姐”。1928年,盛
期刊
在1938年,在侵华日军气焰正嚣张之时,有一小部分中国人的抗日情绪一度陷入低迷。“投降?屈服?”中国人绝不!5月19日晚,夜空几乎连月光都看不到,两架由中国人驾驶的轰炸机悄然起飞,突破各种防线,飞向目的地日本。20日凌晨,飞机抵达长崎上空,首次”空袭“日本本土,不过这次空袭投下竟不是炸弹,而是比炸弹威力还大的“纸片”。  此次行动首次打破了当时日本从未有外国飞机进入其本土空间的“神话”,使得日本全
期刊
一说起伦敦,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泰晤士河,知道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之畔有雄伟的西敏寺、古老的大本钟以及现代化地标伦敦眼。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威斯敏斯特区的北部也有一条河流,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连接着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传统与未来。它就是工业革命时代被称为黄金水路的大联合运河(GrandUnionCanal)。在这条运河附近还居住过马克思、恩格斯等重要的历史人物。一个多世纪前,他们在
期刊
古希腊历史上有一次载入史册的跑步。公元前490年雅典与波斯在马拉松海边进行了一场战役,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取胜后,一位名叫菲迪皮茨的士兵被派回雅典传递胜利的消息。他一路奔跑回到雅典,将胜利的消息告诉了雅典人,却因过度劳累而去世了。在1896年希腊举行首届现代奥运会时,为了纪念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这一比赛项目,跑步就这样被写入竞技比赛的历史。在出土的古希腊文物中,有多幅人们在跑步的图案。古
期刊
纵观伍廷芳一生,几乎可以串联起大半部中国近代法律史。他少年志学,敢发新声;他青年别家,留洋习律;他壮年北上,襄办洋务;他老年革命,奠基共和;他暮年护法,长图法治。他精通西律,学贯中西,创造了无数个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第一”,他促使了中国传承几千年的封建法制的瓦解,促成了中国法律体系的近代化的开启。  公元1922年6月23日子时,时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中华民国外交总长兼财政部长的伍廷芳溘然长逝,享年
期刊
亚瑟·韦尔斯利(ArthurWellesley),即惠灵顿公爵(DukeofWellington,1769~1852年)是莫宁顿伯爵(EarlofMornington)的小儿子,出生于都柏林,是盎格鲁–爱尔兰后裔。不过惠灵顿常常否认他是爱尔兰人:“先生,一个人并不会因为在马厩里出生就成为一匹马。”  缄默节制的将领  惠灵顿在伊顿公学上学,但毫不起眼。他从未说过“滑铁卢战役是在伊顿的操场上打赢的”
期刊
清顺治初年,远在江南抗清的张煌言(号苍水,1620-1664年)写了一首名为《建夷宫词》的诗,里面有这样的诗句:“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大意是:慈宁宫成了太后大婚的新房,礼部尚书制订了隆重的大婚典礼。典礼非常隆重,到慈宁宫敬酒祝贺的人非常之多,把门槛都给踩烂了。诗文所记,即是清初著名的历史谜案之一“太后下嫁”——皇太极遗孀孝庄太后“下嫁”给小叔子多尔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