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市民的出现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新市民子女脱离早期的成长背景脱离对新的生活环境呈现出一定程度上心理融入问题。本文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以及社区关系入手,分析他们目前心理难融入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家庭教育观念,畅通沟通渠道,规范社区管理等建议,以此来为新市民子女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并入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新市民子女;心理融入;社会支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在城市工作并定居。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襄阳市作为鄂西北第二大城市以及新兴工业城市,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新市民的迁入。这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家庭化的整体迁移,主要表现为新市民子女的学习生活环境跟随着父母工作的变迁而发生改变,新市民子女在脱离早期的成长背景下对新的生活环境的心理融入问题成为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研究设计及方法
为了解新市民子女在新环境中的融入情况,笔者以襄阳市高新区四所小学为例,抽取5-6年级共计15个班,对这15个班级的17名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开展了访谈,并以478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为422份。其中新市民子女321人,本地居民子女157人,男生224人,女生198人。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结果和访谈整理的资料分析发现,新市民子女在学习、交际、环境适应等方面比本地居民子女表现出更多难融入的问题。
二、新市民子女心理难融入的原因
(一)亲子教育意识薄弱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会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处在不同阶层的家庭,占据着不同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对子女教育的支付能力、教养方式和教育期望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通过调查数据的对比了解到,新市民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其双方家长学历水平相差较为明显。本地居民子女的家長大多是大专及其以上的学历,而新市民子女的家长其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将近70%只有初中文凭。偏低的学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职业的选择,他们大多从事有关体力劳动方面的职业,高强度的工作使他们没有太多时间与精力去陪伴孩子,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再者,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对子女的教育观念落后,将教育等同于学习,只看重孩子的分数高低,而忽略了孩子道德行为,交往技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认为自身的责任只在于提供物质条件让孩子吃饱穿暖,将孩子送进学校,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男生就读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有些新市民虽然已走出农村,但仍然烙有“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比较重视男孩,大多将家中长子带入城市接受教育。而女孩在家庭的受重视程度相对偏低,亲子关系较为紧张。
(二)师生缺乏沟通交流
从调查中发现,将近60%的新市民子女之前没有就读过幼儿园或者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也明显不如城市的孩子。其次,他们在语言沟通方面也有诸多问题。例如,对本地方言不甚熟悉,听老师讲课存在一些困难,并且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浓厚的家乡口音,所以在课堂主动发言以及和老师交流互动的次数很少。在调查学习能力不佳的新市民子女中,大多数女生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羞于与老师沟通,这类学生也常常是老师忽略的对象。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男生,大多将厌学情绪转移到破坏课堂纪律,不遵守班级规定等方面,很容易让老师贴上“难以管教”的标签,并对其采用批评责骂等方式,甚至有部分老师会体罚学生,这样一来,他们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和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也更甚,如此恶性循环。
(三)同伴交往存在隔阂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也对其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起到重要作用。在和班主任交谈的过程中发现,每个班级都存在“抱团”现象,即本地居民子女与新市民子女分为两个团体,相互之间的接触与交流很少,有些还处于敌对状态。一方面,本地居民子女由于受到家长不正确的阶级观念的灌输,对新市民子女持有偏见,多表现为嘲笑他们的衣着打扮、说话口音以及卫生习惯等,并且在与本地居民子女的交谈中发现,他们的家长也不赞成他们和新市民子女打交道,认为他们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新市民子女感受到了来自本地居民子女的歧视目光,也意识到自己家长的社会地位较低,家庭经济条件不如他们,所以也不愿与本地居民子女交往。新市民子女只是置身于城市教育的环境中,却并没有真正与当地居民子女接触交流,无法了解到城市的规则与价值观念,也就更谈不上融入城市生活。
(四)社区管理不甚规范
通过社区走访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高新区的新市民相对集中居住,这些社区的居民大多都是新市民,本地居民很少。社区的居民之前来自于不同的农村,社区风气差。很多下班后聚在一起打牌赌博,没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区活动氛围。再者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都不尽规范,新市民子女在课余空闲时间没有可以活动游戏的场所。这样一来新市民子女的课外生活便形成了一个封闭狭小的圈子,与圈子外围的城市居民互动性少,也很难接触到城市文化,在城市的生活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三、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的建议
(一)重视亲子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作为新市民家长,应主动学习了解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更新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并积极配合老师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不仅仅从物质方面为孩子提供保障,更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孩子支持。不单单是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多关心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道德行为的良好培养以及社会交往的技巧掌握。
(二)健全沟通机制,确保平等交往
首先,老师应给学生树立好说普通话的榜样,在学校营造“请说普通话”的学习氛围,并为新市民子女开设普通话培训课,加强其普通话学习,扫清与他人交流时的语言障碍。其次,班级应多开展集体活动,增加新市民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相互合作交流的机会,在互动中逐渐打破隔阂,拉近距离。再者,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老师应多与新市民子女进行谈话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斥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新市民子女,老师应多加关注,可以采用“学习一帮一”的方法,让成绩较好的城市居民子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辅导他们,共同进步。学校应建立一个正规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新市民子女面对不适应状况产生心理问题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三)整合社区资源,打造文明社区
规范社区管理制度,对社区居民聚众赌博的行为加以严格的管理与教育,营造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组织亲子互动的游戏活动,丰富孩子的课外业余生活。开展社区亲子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社区的居委会还可以联合其他社区共同举办跨社区活动,拓宽新市民子女的社交圈,使其能了解接受本地居民的业余休闲方式。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乐观心态
新市民子女应端正心态,积极适应因环境转换而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打破原来固有的交际圈,多与城市孩子交流学习。在了解并认同城市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主动养成文明的卫生习惯,自觉遵守城市的社会公共规范,快速适应城市生活节奏。
在新市民子女适应并吸收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同时,城市居民也应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理解并接纳他们。在这两者和谐共处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社会融合。
参考文献:
[1]林建鸿,郑明芬.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社区教育[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22-26.
[2]蒋新红. 农民市民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13,16:8-10.
[3]翟庆萱. 如何让新市民融入城市[J]. 科学决策,2008, 02:34-36.
[4]易龙飞. 社会融合与新市民的城市融入:杭州个案分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01:55-61.
[5]董春辉,王道勇. 新市民的现代市民教育问题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25-28.
关键词:新市民子女;心理融入;社会支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在城市工作并定居。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襄阳市作为鄂西北第二大城市以及新兴工业城市,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新市民的迁入。这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家庭化的整体迁移,主要表现为新市民子女的学习生活环境跟随着父母工作的变迁而发生改变,新市民子女在脱离早期的成长背景下对新的生活环境的心理融入问题成为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研究设计及方法
为了解新市民子女在新环境中的融入情况,笔者以襄阳市高新区四所小学为例,抽取5-6年级共计15个班,对这15个班级的17名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开展了访谈,并以478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为422份。其中新市民子女321人,本地居民子女157人,男生224人,女生198人。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结果和访谈整理的资料分析发现,新市民子女在学习、交际、环境适应等方面比本地居民子女表现出更多难融入的问题。
二、新市民子女心理难融入的原因
(一)亲子教育意识薄弱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会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处在不同阶层的家庭,占据着不同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对子女教育的支付能力、教养方式和教育期望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通过调查数据的对比了解到,新市民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其双方家长学历水平相差较为明显。本地居民子女的家長大多是大专及其以上的学历,而新市民子女的家长其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将近70%只有初中文凭。偏低的学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职业的选择,他们大多从事有关体力劳动方面的职业,高强度的工作使他们没有太多时间与精力去陪伴孩子,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再者,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对子女的教育观念落后,将教育等同于学习,只看重孩子的分数高低,而忽略了孩子道德行为,交往技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认为自身的责任只在于提供物质条件让孩子吃饱穿暖,将孩子送进学校,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男生就读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有些新市民虽然已走出农村,但仍然烙有“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比较重视男孩,大多将家中长子带入城市接受教育。而女孩在家庭的受重视程度相对偏低,亲子关系较为紧张。
(二)师生缺乏沟通交流
从调查中发现,将近60%的新市民子女之前没有就读过幼儿园或者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也明显不如城市的孩子。其次,他们在语言沟通方面也有诸多问题。例如,对本地方言不甚熟悉,听老师讲课存在一些困难,并且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浓厚的家乡口音,所以在课堂主动发言以及和老师交流互动的次数很少。在调查学习能力不佳的新市民子女中,大多数女生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羞于与老师沟通,这类学生也常常是老师忽略的对象。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男生,大多将厌学情绪转移到破坏课堂纪律,不遵守班级规定等方面,很容易让老师贴上“难以管教”的标签,并对其采用批评责骂等方式,甚至有部分老师会体罚学生,这样一来,他们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和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也更甚,如此恶性循环。
(三)同伴交往存在隔阂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也对其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起到重要作用。在和班主任交谈的过程中发现,每个班级都存在“抱团”现象,即本地居民子女与新市民子女分为两个团体,相互之间的接触与交流很少,有些还处于敌对状态。一方面,本地居民子女由于受到家长不正确的阶级观念的灌输,对新市民子女持有偏见,多表现为嘲笑他们的衣着打扮、说话口音以及卫生习惯等,并且在与本地居民子女的交谈中发现,他们的家长也不赞成他们和新市民子女打交道,认为他们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新市民子女感受到了来自本地居民子女的歧视目光,也意识到自己家长的社会地位较低,家庭经济条件不如他们,所以也不愿与本地居民子女交往。新市民子女只是置身于城市教育的环境中,却并没有真正与当地居民子女接触交流,无法了解到城市的规则与价值观念,也就更谈不上融入城市生活。
(四)社区管理不甚规范
通过社区走访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高新区的新市民相对集中居住,这些社区的居民大多都是新市民,本地居民很少。社区的居民之前来自于不同的农村,社区风气差。很多下班后聚在一起打牌赌博,没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区活动氛围。再者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都不尽规范,新市民子女在课余空闲时间没有可以活动游戏的场所。这样一来新市民子女的课外生活便形成了一个封闭狭小的圈子,与圈子外围的城市居民互动性少,也很难接触到城市文化,在城市的生活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三、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的建议
(一)重视亲子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作为新市民家长,应主动学习了解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更新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并积极配合老师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不仅仅从物质方面为孩子提供保障,更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孩子支持。不单单是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多关心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道德行为的良好培养以及社会交往的技巧掌握。
(二)健全沟通机制,确保平等交往
首先,老师应给学生树立好说普通话的榜样,在学校营造“请说普通话”的学习氛围,并为新市民子女开设普通话培训课,加强其普通话学习,扫清与他人交流时的语言障碍。其次,班级应多开展集体活动,增加新市民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相互合作交流的机会,在互动中逐渐打破隔阂,拉近距离。再者,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老师应多与新市民子女进行谈话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斥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新市民子女,老师应多加关注,可以采用“学习一帮一”的方法,让成绩较好的城市居民子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辅导他们,共同进步。学校应建立一个正规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新市民子女面对不适应状况产生心理问题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三)整合社区资源,打造文明社区
规范社区管理制度,对社区居民聚众赌博的行为加以严格的管理与教育,营造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组织亲子互动的游戏活动,丰富孩子的课外业余生活。开展社区亲子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社区的居委会还可以联合其他社区共同举办跨社区活动,拓宽新市民子女的社交圈,使其能了解接受本地居民的业余休闲方式。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乐观心态
新市民子女应端正心态,积极适应因环境转换而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打破原来固有的交际圈,多与城市孩子交流学习。在了解并认同城市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主动养成文明的卫生习惯,自觉遵守城市的社会公共规范,快速适应城市生活节奏。
在新市民子女适应并吸收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同时,城市居民也应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理解并接纳他们。在这两者和谐共处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社会融合。
参考文献:
[1]林建鸿,郑明芬.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社区教育[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22-26.
[2]蒋新红. 农民市民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13,16:8-10.
[3]翟庆萱. 如何让新市民融入城市[J]. 科学决策,2008, 02:34-36.
[4]易龙飞. 社会融合与新市民的城市融入:杭州个案分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01:55-61.
[5]董春辉,王道勇. 新市民的现代市民教育问题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