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报道曾经辉煌一时,现纵观各大媒体,许多科技报道栏目被撤,篇幅被挤压。业内人士对此纷纷提出各自忧虑。科技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新闻工作仍然要负起重要的科技报道任务。结合讨论和思考,笔者对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诸多怪现状和复兴之路提供一些分析。
一、科技传播怪状
怪状一:“科学”迷信日渐繁荣
用“科学”包装起来的封建迷信日渐繁荣。搜索“科学算命”等关键词,立刻会得到几十万个网页。从周易原理到风水大师,从生辰八字到星座血型,无一不有。在利益的驱使下,“科学迷信”的雪球正在越滚越大。
怪状二:娱乐化、猎奇式报道不伦不类
有些科技报道为了适应新潮流,挖空心思去猎奇和逗乐,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科技新闻。有位从美国回来的肖传国教授,在解决截瘫病人排尿问题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位记者对他的核心成就不甚了了,却对他在纽约大学兼职,每年坐飞机往返于中美之间七八次很感兴趣。最后写出的报道题目叫《坐着飞机上班的人》。肖教授对此十分无奈。许多科学家根本不欢迎记者采访,甚至说“如果想把谁在科技界同行中搞臭,最见效的办法就是让新闻单位去报道他。”这主要是因为有些记者过于注重吸引读者的眼球而顾不上尊重事实。
怪状三:“双刃剑论”异化为反科学
科学是“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核武器的威胁、环境污染的灾难,都是科学的罪过,因此不乏推翻“科学的权威”,破除“对科学的迷信”,甚至诅咒科学的声音。英国在迎接新千年时制作过一个很著名的节目《百年老屋》,屋里面没有电,没有煤气和自来水,一切设施都和百年前一样,让几个“反科学主义”的人在里面住着,每天现场直播他们的生活。结果没有谁能忍受这种“归真返璞”。科学使人类更便于生存。世界上没有“好科学”和 “坏科学”,只有人对科学的正确和错误应用。
怪状四:激情淹没了理性
科技报道应该理性第一,任何非理性的东西都要让位与科学的精神。然而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民族气概和政治热情往往会淹没科学的理性。这种激情并不是不需要,而是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激情应该排在理性的报道和分析之后,不把这种激情变成非理性非科学的东西。当我们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测量珠峰高度的时候,征服高峰的自豪不应冲淡对这一科考的价值的辨证思考。
怪状五:文体铺天盖地,科技形只影单
相比文体新闻的繁荣,科技新闻在报纸中所占据的版面少得可怜,只有当重大科技新闻和重大灾难发生时,和科技相关的新闻报道才比较突出。以前一些科普性质的专刊,由于要和广告挂钩,在经济效益不佳、广告反馈不多的情况下被撤换。能吸引眼球的文体新闻繁盛起来,科技新闻是否也能脱离广告诉求的制约,在让读者喜闻乐见上下功夫,壮大自己的力量?
二、复兴对策
诸多怪现状折射出科学精神的迷失,除了对客观环境的抱怨之外,还要从自身找原因,寻找科学的对策,复兴科技新闻。
对策之一:从高大权威到微观有效
科技具有精英属性,重要但不易普及,科技新闻是硬性体裁的弱性传播。根据传播的3I原则,传播一要提供信息(Information),二要有兴趣点(Interest),三要有影响力(Impact),可扩散。新闻播出后能引起老百姓的广泛议论,传播效果才是好的,有影响力的。
科技为人们提供了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和憧憬,科技新闻重要的不是发布,而在于解读,起点是科技,落点应该在民生,这样才可以达到科技新闻在普通受众中的强性传播。报道的科技含量在记者那里浓缩,到大众那里则要稀释再稀释。
对策之二: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进行动态解析
高科技真的能保障人的幸福吗?高科技引起的恐慌该怎么解读?对受众而言,安全感是下限,幸福感是上限,科技应服务于上下限之间。玻璃幕墙曾红极一时,现在成了“光明杀手”;进行豪华装修,等于把自己装进了充满毒气的袋子;各种科技手段威胁人们的食品质量安全。在现代化社会,科技无处不在,与生活相关的科技仅仅发布出去是片面的,而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进行片面的宣传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要进行动态解析,可以在历史性进程中不断递进,及时纠正受众和社会对科学的误用。
对策之三:找到让受众信任的使者
科技新闻习惯进行逻辑化线性解读,而在视听时代,“眼见为实”,不如给大众一个生动的记忆点、一个鲜活的片刻、一个现场的证据更有效果和说服力。当大众传播给人以某种不信任感时,科技新闻就期待找到让受众信任的“使者”,比如在南极科考中,随队记者代替读者体验科考过程,更容易给受众信任度,人际传播有时比大众传播更值得信任。
對策之四:建立专门的建制和联络渠道
科技内容已经广泛渗透到其他类新闻中,但由于撤销了专门的建制,科技报道在科学性和深度开掘等方面存在不足,与科学界的联系也是各自为战,缺少固定、畅通的渠道。重新建立专门的联络渠道是强化科技新闻的必要途径。
对策之五:增强对科技新闻优劣的判断力
和其他新闻报道相比,科技新闻被边缘化,各级新闻评奖和职称评定,科技新闻和从业者基本不占优势。这导致一些记者不愿做科技报道,出现从业人数少且不稳定的情况。有些媒体判定科技新闻优劣的标准竟然是出现错别字的频率,哪怕通篇都是“永动机”之类的内容也无所谓。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就发表文章,指出它对人类认识自然的深刻意义。当然,不能要求每个媒体人都是通才,但大的科学发展框架和轮廓应该是了解的。从记者、编辑到考评者,媒体人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一、科技传播怪状
怪状一:“科学”迷信日渐繁荣
用“科学”包装起来的封建迷信日渐繁荣。搜索“科学算命”等关键词,立刻会得到几十万个网页。从周易原理到风水大师,从生辰八字到星座血型,无一不有。在利益的驱使下,“科学迷信”的雪球正在越滚越大。
怪状二:娱乐化、猎奇式报道不伦不类
有些科技报道为了适应新潮流,挖空心思去猎奇和逗乐,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科技新闻。有位从美国回来的肖传国教授,在解决截瘫病人排尿问题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位记者对他的核心成就不甚了了,却对他在纽约大学兼职,每年坐飞机往返于中美之间七八次很感兴趣。最后写出的报道题目叫《坐着飞机上班的人》。肖教授对此十分无奈。许多科学家根本不欢迎记者采访,甚至说“如果想把谁在科技界同行中搞臭,最见效的办法就是让新闻单位去报道他。”这主要是因为有些记者过于注重吸引读者的眼球而顾不上尊重事实。
怪状三:“双刃剑论”异化为反科学
科学是“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核武器的威胁、环境污染的灾难,都是科学的罪过,因此不乏推翻“科学的权威”,破除“对科学的迷信”,甚至诅咒科学的声音。英国在迎接新千年时制作过一个很著名的节目《百年老屋》,屋里面没有电,没有煤气和自来水,一切设施都和百年前一样,让几个“反科学主义”的人在里面住着,每天现场直播他们的生活。结果没有谁能忍受这种“归真返璞”。科学使人类更便于生存。世界上没有“好科学”和 “坏科学”,只有人对科学的正确和错误应用。
怪状四:激情淹没了理性
科技报道应该理性第一,任何非理性的东西都要让位与科学的精神。然而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民族气概和政治热情往往会淹没科学的理性。这种激情并不是不需要,而是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激情应该排在理性的报道和分析之后,不把这种激情变成非理性非科学的东西。当我们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测量珠峰高度的时候,征服高峰的自豪不应冲淡对这一科考的价值的辨证思考。
怪状五:文体铺天盖地,科技形只影单
相比文体新闻的繁荣,科技新闻在报纸中所占据的版面少得可怜,只有当重大科技新闻和重大灾难发生时,和科技相关的新闻报道才比较突出。以前一些科普性质的专刊,由于要和广告挂钩,在经济效益不佳、广告反馈不多的情况下被撤换。能吸引眼球的文体新闻繁盛起来,科技新闻是否也能脱离广告诉求的制约,在让读者喜闻乐见上下功夫,壮大自己的力量?
二、复兴对策
诸多怪现状折射出科学精神的迷失,除了对客观环境的抱怨之外,还要从自身找原因,寻找科学的对策,复兴科技新闻。
对策之一:从高大权威到微观有效
科技具有精英属性,重要但不易普及,科技新闻是硬性体裁的弱性传播。根据传播的3I原则,传播一要提供信息(Information),二要有兴趣点(Interest),三要有影响力(Impact),可扩散。新闻播出后能引起老百姓的广泛议论,传播效果才是好的,有影响力的。
科技为人们提供了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和憧憬,科技新闻重要的不是发布,而在于解读,起点是科技,落点应该在民生,这样才可以达到科技新闻在普通受众中的强性传播。报道的科技含量在记者那里浓缩,到大众那里则要稀释再稀释。
对策之二: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进行动态解析
高科技真的能保障人的幸福吗?高科技引起的恐慌该怎么解读?对受众而言,安全感是下限,幸福感是上限,科技应服务于上下限之间。玻璃幕墙曾红极一时,现在成了“光明杀手”;进行豪华装修,等于把自己装进了充满毒气的袋子;各种科技手段威胁人们的食品质量安全。在现代化社会,科技无处不在,与生活相关的科技仅仅发布出去是片面的,而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进行片面的宣传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要进行动态解析,可以在历史性进程中不断递进,及时纠正受众和社会对科学的误用。
对策之三:找到让受众信任的使者
科技新闻习惯进行逻辑化线性解读,而在视听时代,“眼见为实”,不如给大众一个生动的记忆点、一个鲜活的片刻、一个现场的证据更有效果和说服力。当大众传播给人以某种不信任感时,科技新闻就期待找到让受众信任的“使者”,比如在南极科考中,随队记者代替读者体验科考过程,更容易给受众信任度,人际传播有时比大众传播更值得信任。
對策之四:建立专门的建制和联络渠道
科技内容已经广泛渗透到其他类新闻中,但由于撤销了专门的建制,科技报道在科学性和深度开掘等方面存在不足,与科学界的联系也是各自为战,缺少固定、畅通的渠道。重新建立专门的联络渠道是强化科技新闻的必要途径。
对策之五:增强对科技新闻优劣的判断力
和其他新闻报道相比,科技新闻被边缘化,各级新闻评奖和职称评定,科技新闻和从业者基本不占优势。这导致一些记者不愿做科技报道,出现从业人数少且不稳定的情况。有些媒体判定科技新闻优劣的标准竟然是出现错别字的频率,哪怕通篇都是“永动机”之类的内容也无所谓。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就发表文章,指出它对人类认识自然的深刻意义。当然,不能要求每个媒体人都是通才,但大的科学发展框架和轮廓应该是了解的。从记者、编辑到考评者,媒体人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