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南京机电四十年的变与不变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南京机电40年的发展历程如同一面镜子,浓缩着时代的风貌,折射出前进的足迹。40年巨变恍若隔世, “桑田改变依然在”,不变的永远是那份初心……
  用“变”的魄力追逐时代的脚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南京机电人40年一路踏歌而行,滚滚长江东逝水,百转千回数不尽风流人物……
  五次创业求发展。1961年7月18日,我国第一个航空附件研究所(六院三所)在洛阳吴佩孚的兵营里诞生,这就是南京机电的前身。1964年底,六院三所解散,人员被分散到十厂一所。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创业。
  1967年8月30日,国防部批复同意六院三所重建,地址定在湖北省襄樊市隆中山沟,定名609所。原分散的人员再次聚集,在这片荒草丛生的乱坟岗上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经过20年的奋斗,初步建成了机轮刹车、液压操纵、燃油、环控等七个研究部和较为完善的配套机加、试验能力。
  80年代中期,面对军品任务陡降和“孔雀东南飞”的形势,609所又开始第三次创业。目的是通过“找米下锅”,以民养军求生存。
  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一时期军民品业务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民品业务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极大制约了发展的步伐。1986年,MOOG和GARRET公司派来洽谈合作的人员,折腾三天才到隆中山沟,当时山沟里只有旱厕,为了做好接待,还临时加装了几个水冲厕所。洽谈人员看到现场简陋的工具、设备直摇头,当时全所只有一台130计算机,没有一台数控机床,尽管接待人员极力挽留,最终还是失望离去。因此领导班子达成共识:609所要发展,就必须再次突围。
  第四次创业拉开了重组整合的大幕。从1991年航空航天部的658号文件,到1996年十一号工程建线,609所与511厂军品事业部踏上了重组整合、强强携手的浪潮。
  511厂军品业务与共和国同步建立,从修理飞机部件开始起步,历经数十载艰辛奋斗,到九十年代末,以泵马达、液压舵机为核心产品的液压专业,以DQ-23燃气涡轮起动机、应急动力装置为核心产品的第二动力专业,以电源恒速传动装置为核心产品的能源传动专业,在国内具备领先地位。
  2001年12月18日,融合而成的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挂牌。2004年1月9日,举行了江宁建设项目的奠基典礼。20个月后,江宁新区430亩土地上新建的14个基本建设项目和100亩土地上建设的604套职工住宅全面完工。
  2005年11月9日,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及开业庆典。一个地跨湖北、江苏两省五处的崭新企业正式运营了!四个月后,数百台设备、几十万吨物资、数百家老老少少,跨越千里完成了大调迁。
  2013年12月,南京机电成为集团成员单位独立运营,又迈入了第五次创业阶段的新阶段。
  五次创业犹如一次次的涅槃重生,重组融合更如注入新鲜血液而脱胎换骨。近十余年的大融合,南京机电得到了飞速发展。“十二五”时期,在人员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双倍增”。2000年销售收入迈上亿元,2018年有望冲过30亿元大关。
  转型升级绘蓝图。40年来,在不断突围和磨合中,南京机电也完成了“华丽转身”:即由纯军工科研型事业单位向军民融合的科技型企业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国际化企业转变,由单一类型向多板块集团类企业转变。
  “十二五”时期,南京机电确立了“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构建了“五梁六柱”路线图。进入“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构建了雁形体系图。积极实施五大转型,即在发展模式上向高品质发展转型;在产业发展上向协同发展转型;在研发上向系统引领转型;在制造上向精益制造转型;在管理上向强矩阵项目管理转型,并初步勾画了2025-2050年“三步走”的蓝图,对南京机电实现“引领航空机电新发展,成为国际化卓越强者”的愿景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南京机电已成长为我国航空机电综合、液压、燃油、空气管理和辅助动力等分系统的研发牵头和总成单位。具有完整的预先研究、型号研制、设计制造、试验交付和维修保障的能力,并与霍尼韦尔、帕克、汉胜等国际知名企业成立3个合资公司。
  军民融合天地宽。40年来,从“以民养军”“军民结合”到“军民深入融合”,通过加快军用技术在民机和非航产业的转移和应用,不断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打开成长的大门。
  1984年,深明技术开发公司成立,这是609所对外打开的第—个窗口。随后,第—个多行业联合公司一一一汉水制冷技术公司,第一个涉足民机领域的南京凯信航空附件公司,第一个挺进民航维修业务的技术咨询部等相继成立。
  1985年-2000年,民品业务呈遍地开花之势,多項民品还形成了一定经济规模。如利用制冷技术开发的涡轮膨胀制冷轻烃回收装置,曾获得国家总理的关注和“全国军转民高技术出口产品展交会”金奖,先后为8个油田生产50多套装置,每年为油田创造2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开发的FF系列电液伺服阀成为名牌产品,顶峰时期达到年产超八千台的生产能力,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国内首创的地井阀和软管接头达到同期国外先进水平。1988年亚运会期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机场全部换上了609所研制的地井阀和软管接头。
  还有开发的MYK型汽车车身试验台,填补了国内汽车车身试验台的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利用涡轮膨胀制冷技术开发的橡胶深冷制粉装置、JX系列机箱、大客车空调、粉末冶金等都取得过较好的效益,充分展现了创新带来的活力。
  在民用飞机领域上也切入较早。先后参与了运10、MD82、AE-100、ARJ-21、AG600等研制项目,获得了较多的技术积累。2007年2月,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正式立项。南京机电成为民机液压、燃油和空气管理系统的牵头单位,成为C919大型客机的系统级供应商,并承接了国际民机产业的转包生产。2017年,三家单位出资3亿元组建了南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民机业务。2017年5月,C919首飞成功,南京机电因此荣获中国商飞公司“首飞先进集体”“突出贡献奖”的表彰。   管理变革呈质变。惟变革者先,惟创新者强。变革就是勇于自己打碎阻碍发展的“坛坛罐罐”。2011年以来,南京机电全面推进研发、制造、管理体系变革,以战略管理为统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客户意识为导向,夯实管理基础,聚焦流程的持续改善,把“大精益”的思想贯穿到价值链的全过程,构建科学高效的运营体系。
  “十一五”以来,南京机电先后经历了“管理基础年” “深化提升年”“管理体系年”“敏捷管理年”“敏捷争先年”“敏捷创新年”“品质提升年”和“体系重构年”。通过管理变革的量变到质变,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2016年以来,南京机电从五个层级大力推进集成供应链的分部制改革。一是做实系统部。五大系统部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赋予其系统开发、价值创造、用户服务等核心职能,充分激发系统部的活力,使之成为承载机电系统级发展的业务分部。二是通过“三定”完成了组织重构。职能部门数量降幅达40%;岗位压减19.1%;管理人员和后勤辅助人员分别下降7%和14.3%。同时职能部门通过PDCA循环,着力打造卓越职能管理体系;三是以全方位信息化平台为抓手,推进科研、生产、管理向全面精益化转型。建立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改进改善管理机制,搭建改进改善四大平台。六年来,培训的精益六西格玛持带人员及精益工程师累计已达到319人,实现持带人员在重要岗位的全覆盖。四是加强战略协同,打造“质优敏动”的内外部集成供应链,进一步整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五是整合制造模式。原来的分厂模式被整合成一个制造中心加17个精益单元线加一个功能中心的体系架构。目前精益生产单元已经全面铺开,同时加快推进“智能车间”项目,AOS工厂已成为集团的标杆。
  科技创新成潮流。核心技术是立身之本。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以空中加油、电传刹车、前轮转弯、高效空调、应急动力、恒装等一大批核心技术产品均取得重要突破,大大缩短了与国外水平的差距。
  进入新世纪,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水大鱼也大”,南京机电也经历了与世界航空强者从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的跨越。40年来,南京机电先后为60多个军用飞机的机电系统提供了系统和配套产品。现在南京机电军品科研任务迭创历史新高,承担了400余项新研和改进科研任务,数十项核心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其中空中加油等4项技术获得国家级技术进步特等奖,此外还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0项、省部级科技奖300多项,并荣获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近十年,设计手段的进步可谓神速,绘图板、丁字尺、描图员等早成了历史,计算机的二维、三维仿真在设计阶段就可以进行性能仿真、强度仿真,对需求进行验证。以前手摇机床全被四坐标、五坐标数控精密机床以及加工中心所代替;人们印象中的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挥汗如雨的场景也一去不复返了,吹着空调,轻点鼠标,变成日常的风景……用不变的初心同创美好的家園
  “白衣苍狗几千回,唯有溪山长不改”。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如何进步,南京机电人血管里流淌的永远是航空报国的基因,在40年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数不清的英雄传说……
  理想信念永传承。建所初期,白手起家,科技人员住草棚、喝冷水,白天开山劈路搞基建、晚上挑灯夜战钻科研,大家信念非常一致: “即便苦到当了裤子卖了袄也要搞出我们自己的飞机来……”大家刻苦学习,电灯关了就在煤油灯下看书,每天都学到凌晨。
  在这样的条件下,科研人员默默地在空中加油领域进行了10年的探索。1989年,中央军委决定把研制8911工程作为第一号任务,确定由609所研制“空中加油”吊舱。全所动员了全部的技术力量和加工力量,不分白天黑夜投入到战斗中……一年完成设计、第二年生产出样机、第三年完成上天件试飞,第四年完成设计定型。辉煌的“空中加油精神”,至今为一代又一代的南京机电人传承。
  在激情燃烧岁月中,处处是难以想象的奇迹:从一张照片获得灵感,历时十年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EPU精神”;7天7夜完成起动机装试任务;三天绝处逢生,一举完成国产替代的“恒装精神”,96人大接力,108个小时完成三个月的壳体加工任务的“14泵精神”。
  为保障新机首飞,全体职工人盯人,大批职工连续加班35个小时以上;为送急件,司机24小时疾驰1400多公里连夜冒雪翻越秦岭;为保首飞,军代表外场突发疾病,经过紧急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这就是“首飞精神”。
  2017年春节期间,南京机电党政主要领导亲率240多名党员职工24小时连轴转,大年三十吃泡面,10天完成260次试验,相当于平时两年的试验量,再次诠释了航空报国在南京机电人心中的份量。
  坚守“根魂”不褪色。国企党建是永远的根和魂。建所伊始,党组织就同步发力, “红旗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成了最大共识。 “抓思想从发展出发、抓发展从思想入手”,党组织一直深深扎根在科研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实现了党建和科研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南京机电构建“12345”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持续推进党风廉政体系建设,建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两支队伍,做实集团1122党建工作体系,系统推进党建“9+X”制度,这些都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质优敏动”融入全价值链,成为全体员工的座右铭。
  共享成果同奋进。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南京机电的奋斗目标。建所初期,地处三线,为满足职工需求,花大力气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活设施,如职工医院、托儿所、子弟学校、菜场、服务社、电影场、俱乐部、洗澡堂、游泳池等。劳动服务公司生产的609牌汽水和冰棒曾名噪一时,非常畅销。
  使员工共享发展成果也是南京机电矢志不渝的追求。 “绿色航空”“HSE”“和谐之家”等建设不断满足职工对安全、环境、健康、自我成长等方面的需求,提升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近年来,南京机电不断加大对职工福利的投入。2017年,发放职工慰问金、慰问品达228.3万元;发放困难救助21.3万元,“慈善扶助基金”扶助7.6万元;组织486名职工疗休养,为全体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为全体职工办理人险、财险、交通险和康惠保障计划;提高午餐补贴1952万元;交通补贴支出1926万元。
  不断满足职工自我成长的需求。 “以奋斗者为本”,培育出一批技术带头人和“大国工匠”,目前已拥有研究员90余人、高级技术人员500余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组成的高素质团队。构建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效能评估体系,树立以创造和贡献为衡量标准的激励理念。推行“长、家、匠”分离,分层分类开展全员培训。以主题劳动竞赛、“党员工程”“青年创新创意大赛”等活动载体,搭建各层级员工发挥作用的舞台;支持16个职工协会活动,为职工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近年来,先后获得了“集团文化示范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等重要荣誉。
  “成绩都是奋斗出来的”,40年风雨兼程,3000多名航空人以自己独有的变和不变,证明了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也丰富着中国梦、强军梦、航空梦的具体实践。(作者单位:航空工业南京机电)
其他文献
11月14日晚,印刷工业出版社在上海永达大厦举办了院校答谢晚宴,来自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
商业银行作为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有机的将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结合来实现价值的增长。而人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比货币资本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活跃性。伴随着中国金融业
前不久,接到《军工文化》编辑部龚远会的电话,嘱《军工文化》杂志创刊十周年了,邀约写一篇文章。掐指一算,是呀!白马过隙,光阴似箭,没想到它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军工文化》杂志这十年,是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知名到在军工行业小有名气的十年,《军工文化》杂志的十年,也是记录军工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十年,是中国军工企业从困境走向辉煌的十年。只觉得用多少笔墨,都难以描述这十年辛苦,十年辛劳,十年拓
5月13日,证监会发布消息,其当天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建)的首发申请,这意味着受市场瞩目的"核电建设王牌军"正式启动IPO。
毫无疑问,绿色环保已成为未来软包装行业的必由之路,而无溶剂复合作为业界公认的最环保工艺之一,正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两年,我国无溶剂复合市场持续升温,正在打开新的局
近3年来,包装用纸价格的无序大幅上涨使纸包装企业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为帮助纸包装企业应对纸价上涨问题,2010年4~5月,上海包装技术协会纸容器包装委员会(以下简称“上
杭锦旗气田刘家沟组地层裂隙发育,胶结性差,压力系数低,钻完井过程中井漏严重,堵漏技术选择不当会出现堵漏成功率低、重复漏失严重、扫塞划出新井眼等问题。明确了反复井漏发生的
男儿千里关山度,追梦十载心如初。风兴夜霖铸巨箭,百炼磨砺成长五。经年苦战险过关,几度挫折陷深谷。多少焦灼无眠夜,万千艰辛难尽诉。
MB0印刷设备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是德国MBO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短短几年,MBO中国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其产品MBO折页机已经在中国印刷市场得到广泛认可,市场影响力显著增强。
《含泪活着》这部纪录片的影像魅力在于将一切过去式变成现在进行时,充分发挥出影像的强大表现力,并配置以精选的音乐,使视听协奏共鸣,两者交相辉映。其剪辑的精髓在于对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