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to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新课题是人们普遍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有更高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人们的这些普遍需要赖于学生时期学习语文的逐步历练,当然也就与教师的语文教学有着比较直接的联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优先考虑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发展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把握。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学生发展
  全球进入21世纪,格局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给人们的生存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视野开阔、心态开放、思维创新的人才能适应进步的时代。而人的这些适应性一般都来自于平时的语文学习,因为语文学习可以提高人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着力思考课堂与学生发展的相关问题。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平时的教学催我奋进,促我思考,现将思考所得拙于笔端,期求得到方家教正。
  一、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必须充分落实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已成为国人们的广泛而又深刻的意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活动中越来越使得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他任何学科课程所永远也不可替代的。这样的关键性学科课程的教学,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当勇敢地担当,忽略不得,忽视不得。重视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其着力点还应当放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永远应当成为语文教学和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这就从一定的层面和相关的意义上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根据语文课程特点,牢牢把握住学生发展这根主线,串联起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怎样利用课堂这个发展学生的主阵地应当说是大有考究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人们多把关注点和兴奋点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其原因就在此。笔者虽然没有其能力和水平构建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借他山之石,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语文教学主阵地作用还真得到有效甚至高效的发挥。平时的课堂教学,总是极力思考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如何得以充分的体现,总是极力思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而又生动活泼学习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尤其应用先学后教的教学革命形势,把学生引入主动积极发展的坦途,学生的充分发展业已深刻证明千改革万改革,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不能也完全不可改变。
  二、语文教学实践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必须充分认识
  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第一要义,离开了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则毫无语文教学的意义可谈。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是课堂,那么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又是什么呢?应当说是我们一个个学生所进行的语文学习的实践。因为语文课程的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年语文教学的现状业已充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真谛,离开学生实际意义上的语文实践,学生学习语文的发展则是纸上谈兵徒有虚名。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过多思考的问题是让学生去多实践,让学生去多进行充分而又广泛的实践。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语文学习亲身体验中的实践对学生的发展是最具现实意义,也是最具深刻和深远影响的。所以,学生的实践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努力挖掘一切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实践的资源,这资源可以是文本资源,也可以是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注意努力引领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体验,这体验可以是学生的感官体验,也可以是学生的语言表达方面的体验,更可以是我们学生创新创造方面的思维实践体验;在教学中注意努力考虑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践的广泛性,现代性,无论教学怎样的文学作品,我们都要引领学生进行链接性的实践体验,学生经过这样的体验则能比较实在的把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感悟出来,在感悟中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感染。由此,我们将会把我们学生的语文学习在实践中推向一个新的层面,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树立人文情怀,人文思想和理念将会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三、语文实践创新是学生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充分推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所适用的语文教材就是在一标多本课程建设框架下形成的。应当说教材不可能是完美的,总有其局限性,但完全可以这样去说教材最基本的课程建设的理论还是得以充分体现的。课程本身已经初具开放性和充分的活力,如果我们能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带着创新的眼光,运用创新的手段,实现创造性的教学,那么语文课程则可更加彰显其活力。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我们学生去真正掌握语文学习的制高点,做到实践的创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实践的创新需求我们紧紧依靠学生的智慧以及学生集体的力量,力求以课堂为主,适当向课外延伸。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是利于学生实现实践创新的,尤其是每阅读鉴赏一篇文学作品都安排有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以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探究性的练习,这些探究练习便于训练学生去提高创新创造的能力,便于形成学生创新创造的品质。关注这些探究练习,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创新则可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教学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让学生去探究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学生进行的一种很好的语文实践的创新,学生可以对人生和社会产生深刻而又独到的发现和认识,旧毡帽朋友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的不幸?背后所隐藏着的究竟则是我们学生探究的实践创新。而再让学生去自主阅读鉴赏一篇同题作品,则是一个更好的语文实践的创新,如让学生阅读现代散文《多收了三五斗》,学生则会通过自己的阅读悟出两篇作品的异同来。而则能在品尝出相互之间的异同上更好地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可以说创新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阶梯。
  【参考文献】
  [1]何素萍.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Z1)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9)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初中部)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多媒体的应用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在我们日常课堂教学中,也有了普遍的应用和推广。相对于传统的传统方法中的照本宣科,或者语言表述,多媒体技术教育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的了解到一些原本抽象的事物,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本文以中学历史教育为例,谈论了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育中的利与弊,如何通过多媒
通过酶技术在鱿鱼脱皮中的应用研究,使鱿鱼皮和肉快速分离,达到完全去皮的目的.酶技术脱皮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0.02%~0.025%,热水温度52~55℃,脱皮时间5~7min.
【摘 要】高中政治学习是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层次和思想水平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实践中,为使高中政治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推行创新教学策略、创设乐学情境、创优教学情境的“三创”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才能发挥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三创
【摘 要】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尝试就国际班思政课出现的不良表现,谈几点想法,以期对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所裨益。  【关键词】国际班;思想政治课  我校开办高中国际班,目的是培养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高中生。与之相适应,高中国际班的课程设置,也采取国家课程加国际课程的形式。而实际情形却不容乐观,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语言和国际课程的学习上,对出国留学没有影响的国家必修课程,无形之中被忽视了。  
共同愿景是影响企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转型企业是否有效地建立了共同愿景以促进转型成功呢?本文基于3 126份职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企业转型过程中共同愿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好识字教学,是语文下阶段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做好识字教学意义重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是低年级第一段语文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学生思维层次低,面临识字数量多,并且许多字十分抽象,理解的难度大,任务艰巨,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我认为教师要从着力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橄榄黄酮对几种常见细菌的抑制效应,并将其加入鲜牛奶中,通过测定牛奶总酸度与放置时间的关系来衡量橄榄黄酮对牛乳微生物的抑制程度.结果表明,橄榄黄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