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教师要使学生能有所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所以,要想使课堂精彩不断,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要想让课堂高潮迭起,都离不开教师对文本准确全面的解读。著名小语教育专家崔峦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就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基于这种认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的功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解读文本无疑成为阅读教学的根本。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呢?
一、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推敲
我们教学生学语文,不光要教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从语言文字入手,保持一种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语言文字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一字一词总关情,很平常的一篇文章要读出它不同寻常的地方,普普通通的文字在语文老师的眼中都应该是有生命的。
所以我们在文本解读时,首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反复推敲,不光要读出“写什么”,还要读出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这样在备课时才能推陈出新,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应对自如。
二、多读多练、潜心涵泳
多读多练,首先是指对一篇文章要反复读,即使是悟性很好的人,也不要企图读一遍两遍就能进入文本。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读,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有新的发现。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得多了才能摸着门道、找着规律。多读还指我们不但要读课文,要读专业书,还要读其他的书,尤其是文学书。书读得多了,知识背景就会广阔,理解力、想像力才会丰富,语感才会增强,文本解读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朗读是进入文本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默读时,有些体会不到的东西,一朗读就感受到了,体会出来了。
三、多渠道,打开解读的视角
潜心细读,不意味着必须自己在那里埋头苦读,死抓住文本不放,也可以查阅必要的资料(当然这个资料不是参考书上现成的解读)。比如作者的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他人对文本的评价等等,以打开解读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从学生的角度来读
从学生的角度读,需要教师思考学生怎样做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去读书,学生会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读懂文本,从而实现阅读教学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
五、尊重学生体验
记得我曾经执教的《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是亲人之后,便进行了对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
师:是啊,志愿军战士的鲜血就这样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无数烈士的鲜血和大娘的小孙孙、小金花的妈妈,还有大嫂的血流在了一起。这种用生命捍卫着的血溶于水的情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听,志愿军在深情地道别:“再见了,亲人!”,朝鲜人民也同样在呼唤:“再见了,亲人”列车徐徐开动,八年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就要分离。我们依恋,我们不舍,说说你想说的话。
生1:我的心仿佛也随着列车远去。
生2:我替战士们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团结一致,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更应该斗志昂扬,将要意气风发地去建设各自的祖国。
师:是啊,我们有理由微笑着道一声珍重,挥一挥手,我们有理由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向亲人们道别:再见了,亲人!
记得每次听这篇课文,教师都在渲染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把课文的基调定得较低沉、伤感。但当学生感悟到尽管他们即将要与相处了八年的亲人说再见了,但离别后,他们不是到哪去,而是要回到自己深爱着的祖国。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六、善于对教材进行整合
新课标强调学科间的整合,课堂内外知识的整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时,我借鉴别人经验进行了跨越时空整合文本,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围绕“哪些句子最能拨动你的心弦”为轴心,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青年的泪——老人的泪——巴金的泪”的情感主线,巧妙地引入课外教学资源,用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深化学生的感受和认识,佐证鲁迅的精神永留人民心中。另外有机地整合了小提琴名曲马思奈《沉思曲》、臧克家的《有的人》,为使学生多角度了解鲁迅提供了用力的条件。但如何能凭借这些资源既使学生走进文本,又不至于过多地耽误时间,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把握。
七、巧妙重组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有时为了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有必要按一定的准则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重组。比如《月光曲》一课,课文重点记叙了传说中,贝多芬的钢琴名曲《月光曲》的创作过程。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它们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情”(人物的情感角度),一个是“景”(当时的景色、环境)。遇到知音使贝多芬有了创作的冲动(有感于知音),然后他将这种冲动寄托在泻满大地的月光上,寄托给了天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寄托于明月)。于是才有了《月光曲》的诞生。这样重组教材之后,文章的思路就更加清晰可见了。教学时就沿着这两条线索,让学生深入探究《月光曲》的创作灵感。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注意“钻研”两字,不是一般地读,而是要深入进去读。于永正老师说过,钻研教材,不但不能削弱,还应更加强。不但要预设,还应加强预设。预设得很成功,才会有精彩的生成。课标中说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只要我们从人的生命本义出发,科学地解读、引读,并创设有价值的对话话题,尊重师生阅读的价值,我们就能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进程,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推敲
我们教学生学语文,不光要教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从语言文字入手,保持一种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语言文字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一字一词总关情,很平常的一篇文章要读出它不同寻常的地方,普普通通的文字在语文老师的眼中都应该是有生命的。
所以我们在文本解读时,首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反复推敲,不光要读出“写什么”,还要读出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这样在备课时才能推陈出新,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应对自如。
二、多读多练、潜心涵泳
多读多练,首先是指对一篇文章要反复读,即使是悟性很好的人,也不要企图读一遍两遍就能进入文本。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读,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有新的发现。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得多了才能摸着门道、找着规律。多读还指我们不但要读课文,要读专业书,还要读其他的书,尤其是文学书。书读得多了,知识背景就会广阔,理解力、想像力才会丰富,语感才会增强,文本解读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朗读是进入文本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默读时,有些体会不到的东西,一朗读就感受到了,体会出来了。
三、多渠道,打开解读的视角
潜心细读,不意味着必须自己在那里埋头苦读,死抓住文本不放,也可以查阅必要的资料(当然这个资料不是参考书上现成的解读)。比如作者的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他人对文本的评价等等,以打开解读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从学生的角度来读
从学生的角度读,需要教师思考学生怎样做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去读书,学生会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读懂文本,从而实现阅读教学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
五、尊重学生体验
记得我曾经执教的《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是亲人之后,便进行了对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
师:是啊,志愿军战士的鲜血就这样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无数烈士的鲜血和大娘的小孙孙、小金花的妈妈,还有大嫂的血流在了一起。这种用生命捍卫着的血溶于水的情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听,志愿军在深情地道别:“再见了,亲人!”,朝鲜人民也同样在呼唤:“再见了,亲人”列车徐徐开动,八年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就要分离。我们依恋,我们不舍,说说你想说的话。
生1:我的心仿佛也随着列车远去。
生2:我替战士们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团结一致,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更应该斗志昂扬,将要意气风发地去建设各自的祖国。
师:是啊,我们有理由微笑着道一声珍重,挥一挥手,我们有理由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向亲人们道别:再见了,亲人!
记得每次听这篇课文,教师都在渲染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把课文的基调定得较低沉、伤感。但当学生感悟到尽管他们即将要与相处了八年的亲人说再见了,但离别后,他们不是到哪去,而是要回到自己深爱着的祖国。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六、善于对教材进行整合
新课标强调学科间的整合,课堂内外知识的整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时,我借鉴别人经验进行了跨越时空整合文本,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围绕“哪些句子最能拨动你的心弦”为轴心,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青年的泪——老人的泪——巴金的泪”的情感主线,巧妙地引入课外教学资源,用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深化学生的感受和认识,佐证鲁迅的精神永留人民心中。另外有机地整合了小提琴名曲马思奈《沉思曲》、臧克家的《有的人》,为使学生多角度了解鲁迅提供了用力的条件。但如何能凭借这些资源既使学生走进文本,又不至于过多地耽误时间,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把握。
七、巧妙重组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有时为了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有必要按一定的准则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重组。比如《月光曲》一课,课文重点记叙了传说中,贝多芬的钢琴名曲《月光曲》的创作过程。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它们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情”(人物的情感角度),一个是“景”(当时的景色、环境)。遇到知音使贝多芬有了创作的冲动(有感于知音),然后他将这种冲动寄托在泻满大地的月光上,寄托给了天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寄托于明月)。于是才有了《月光曲》的诞生。这样重组教材之后,文章的思路就更加清晰可见了。教学时就沿着这两条线索,让学生深入探究《月光曲》的创作灵感。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注意“钻研”两字,不是一般地读,而是要深入进去读。于永正老师说过,钻研教材,不但不能削弱,还应更加强。不但要预设,还应加强预设。预设得很成功,才会有精彩的生成。课标中说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只要我们从人的生命本义出发,科学地解读、引读,并创设有价值的对话话题,尊重师生阅读的价值,我们就能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进程,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