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在语文课堂上,常常见到花样翻新的形式,听到标新立异的回答,精彩绝伦的多媒体展示,热闹积极的小组合作,似乎一扫以往课堂的沉闷气氛,而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更让人迷惑。在欣赏和感叹的同时,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语文教学本来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理应充满语文味,教师应该守住教学的底线,让语文复归本色,还语文本来面目。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实施呢?笔者谈几点建议。
细读文本
教师平时都很忙,尤其是语文教师,有的还担任班主任,但不管有多忙上课前都要认真备课,尤其要细读文本,深入研读课文。有些教师可能自认为很熟悉课文,研读课文时往往浅尝辄止,不能突破已有的阅读体验和认识,如看到《皇帝的新装》只想到皇帝和大臣的愚蠢;看到《范进中举》就只想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看到《春》就只想到喜爱和赞美的情感……因为缺少与文本细致深入的对话,所以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对文本读得不深不透,甚至还影响着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要做到细读文本,可以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寻找新的突破口 寻找新的突破口,就是在研读过程中,力图寻找到解读文本的新的着眼点,从这一点深挖下去,就会有新发现。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学中教者以“变”为突破口,重点探寻小佛郎士有哪些变化,他的变化又是由谁的变化引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对韩麦尔先生举止言行的分析,由此剥茧抽丝,归结核心。在“最后”这个特定的氛围下,分析小佛郎士的心路历程。
开展多元化的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化解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鲁迅关于《红楼梦》有一个经典论述。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语文的世界里,冰融化了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春天。
摸清学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备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在上课前要不断地追问自己:学生预习的怎么样了?课文读几遍了?他们需要什么?这么一想,就能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
要摸清学情,首先就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与学生直接相关的,无疑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大量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学生学习会学得多、学得快,成效明显,学业成绩提高迅速。其次,把握学情还是一个开放、多元且需要动态调整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原来学生起点的分析和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动态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原来的学情分析进行判断、分析、验证,并根据教学现场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
深入对话
2011版语文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深入地解读文本,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
笔者教《小石潭记》时,在课前了解学情:“大家谈一谈,这篇文章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最大的学习难点在哪里?”在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后,笔者将这些问题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在课堂上又提出了如下问题:“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这篇游记融进了作者内心的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作者的心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由于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发现,课堂上学生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在笔者的引导下进入文本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得真知,述灼见。
适当留白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尽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滿幅皆水,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那么,语文教学要不要留白呢?回答是肯定的。一堂课应该有较多的时间停驻在文本的阅读中,由浅入深,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字里行间,体验人间真情。比如,在古诗教学中,适当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尝试描写画面。以“四季”为例,韩愈笔下的“春”清新自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王维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学生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描绘的画面,适当留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语文教学应该细读文本,摸清学情,深入对话,适当留白,面向全体学生,打开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珍视学生独到的体验,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让学生更多的去亲近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先华.真教师乃践行真语文之关键——《理念指路: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导读[J].语文建设,2013(28)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茗海中学)
细读文本
教师平时都很忙,尤其是语文教师,有的还担任班主任,但不管有多忙上课前都要认真备课,尤其要细读文本,深入研读课文。有些教师可能自认为很熟悉课文,研读课文时往往浅尝辄止,不能突破已有的阅读体验和认识,如看到《皇帝的新装》只想到皇帝和大臣的愚蠢;看到《范进中举》就只想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看到《春》就只想到喜爱和赞美的情感……因为缺少与文本细致深入的对话,所以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对文本读得不深不透,甚至还影响着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要做到细读文本,可以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寻找新的突破口 寻找新的突破口,就是在研读过程中,力图寻找到解读文本的新的着眼点,从这一点深挖下去,就会有新发现。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学中教者以“变”为突破口,重点探寻小佛郎士有哪些变化,他的变化又是由谁的变化引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对韩麦尔先生举止言行的分析,由此剥茧抽丝,归结核心。在“最后”这个特定的氛围下,分析小佛郎士的心路历程。
开展多元化的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化解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鲁迅关于《红楼梦》有一个经典论述。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语文的世界里,冰融化了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春天。
摸清学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备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在上课前要不断地追问自己:学生预习的怎么样了?课文读几遍了?他们需要什么?这么一想,就能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
要摸清学情,首先就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与学生直接相关的,无疑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大量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学生学习会学得多、学得快,成效明显,学业成绩提高迅速。其次,把握学情还是一个开放、多元且需要动态调整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原来学生起点的分析和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动态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原来的学情分析进行判断、分析、验证,并根据教学现场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
深入对话
2011版语文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深入地解读文本,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
笔者教《小石潭记》时,在课前了解学情:“大家谈一谈,这篇文章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最大的学习难点在哪里?”在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后,笔者将这些问题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在课堂上又提出了如下问题:“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这篇游记融进了作者内心的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作者的心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由于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发现,课堂上学生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在笔者的引导下进入文本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得真知,述灼见。
适当留白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尽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滿幅皆水,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那么,语文教学要不要留白呢?回答是肯定的。一堂课应该有较多的时间停驻在文本的阅读中,由浅入深,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字里行间,体验人间真情。比如,在古诗教学中,适当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尝试描写画面。以“四季”为例,韩愈笔下的“春”清新自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王维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学生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描绘的画面,适当留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语文教学应该细读文本,摸清学情,深入对话,适当留白,面向全体学生,打开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珍视学生独到的体验,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让学生更多的去亲近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先华.真教师乃践行真语文之关键——《理念指路: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导读[J].语文建设,2013(28)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茗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