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马克思民主理论中,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民权利和国家制度;民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决定国家的哲学观及唯物史观,民主就是人民主权和意志的实现,就是人民自己创造、自己建立和规定国家制度,并运用这种国家制度决定自身的事务。马克思民主思想对我国民主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坚持马克思民主思想有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马克思;民主;思想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51-01
一、马克思民主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民主实践的深入分析,尤其是通過对资产阶级的人民主权理论的批判,阐明了民主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民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认为,民主就是人民主权、人民意志的实现,就是人民自己创造、建立和规定国家制度,并运用这种国家制度决定自身的事务。概括地说,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包含以下主要方面:平等主义的民主、经济和社会的民主、集体主义的民主、直接的民主、理性自觉的民主、大众的民主。
二、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来源
马克思的民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名言“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实质,是作为国家制度特殊形式的社会化了的人。”[1]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及德国哲学家的民主思想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直接来源。
(一)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领导问题的设想,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历史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中:各级行政官吏均用秘密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完全根据才能和品德选择公职人员,公职人员没有任何特权,只能为公众服务;任何公事必须由最高领导机关或民众大会充分讨论决定,任何领导个人不能擅自决定。
(二)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德国空想共产主义民主思想
德国空想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工人运动,准备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再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最后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是卡贝和魏特林二人。
(三)19世纪德国哲学思想对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的国家理论批判中开始阐述其民主思想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首先认为黑格尔的出发点是作为两个永久的对立面、作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的“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并肯定了黑格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作一种矛盾,这是他较深刻的地方。”[1]马克思在此高度评价了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分离的历史意义,认为这种分离为个人得以“自由”而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性。并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1] “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的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1] 这样,马克思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即政治国家不过是人民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国家性质是由社会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三、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民主是有其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的。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需要依照人民的意志制定各种法律和制度、设立专门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即国家,使人民更好地实现民主,当民主发展到绝对的民主时,就自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了;民主是由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只有让人民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拥有民主,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民主。因为没有经济上的民主就无法实现政治上的绝对民主;民主的实现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在具体的条件和规定性中民主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了维护某一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从理论规定性来说,马克思民主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他把民主的主体“人民”旗帜鲜明地表述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与以往民主的主体规定性存在着实质性差异。对阶级的具体表述,是马克思实现民主理论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民主运行的程序和规范上,马克思力图实现最广泛的人民参与、管理、监督。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国家的制度、法律、国家本身都是人们的自我规定和特定内容,法律和制度是因人民的需要而存在的,人民是国家存在的基础。
四、马克思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一)马克思民主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自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民主思想不断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懂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看不清历史发展的方向,提不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意识到,在中国只有运用马克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新型政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
(二)马克思民主思想对我国当代基层民主建设的影响
中共十七大报告把“人民当家做主”概括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正是对民主价值的科学揭示和准确表述。根据这一概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扣“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价值。如何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呢?
笔者认为,必须把民主建设工作落实到基层,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也只有从基层抓民主建设工作,才会把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得更加的完善。
首先,基层居民是我们的权力来源,“因为民主的势力,是由下而上的,我们非将政治的重心移到最下层,民主势力的基础才算得是稳固。”[5] 我们必须把这一阶层的民主工作做好了,方能谈民主建设工作。工人和农民是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农民和工人团结和组织起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的队伍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6] 。在广大农民阶层实施民主和建设民主,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大的民主政策。其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教育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通过培养一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党组织的建设,通过本民族的代表实现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意愿的表达。“要建树一个民主国家,首先要培养民主势力,欲养成民主势力,须自地方自治;欲实施地方自治,一方面要训练和组织民众,一方面要广设小规模的实验室,使人民得到实习运用民权的技能。”[5] 只有实现村民自治,全身投入到国家的治理过程中,使居住在社会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民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周琳,郑英,童荣,简开利.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史纲[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
[5]何炳贤.地方自治问题[M].上海:上海北新书局,1930.
作者简介:舒青琴(1991.7-)女,汉族,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民主;思想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51-01
一、马克思民主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民主实践的深入分析,尤其是通過对资产阶级的人民主权理论的批判,阐明了民主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民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认为,民主就是人民主权、人民意志的实现,就是人民自己创造、建立和规定国家制度,并运用这种国家制度决定自身的事务。概括地说,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包含以下主要方面:平等主义的民主、经济和社会的民主、集体主义的民主、直接的民主、理性自觉的民主、大众的民主。
二、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来源
马克思的民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名言“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实质,是作为国家制度特殊形式的社会化了的人。”[1]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及德国哲学家的民主思想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直接来源。
(一)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领导问题的设想,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历史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中:各级行政官吏均用秘密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完全根据才能和品德选择公职人员,公职人员没有任何特权,只能为公众服务;任何公事必须由最高领导机关或民众大会充分讨论决定,任何领导个人不能擅自决定。
(二)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德国空想共产主义民主思想
德国空想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工人运动,准备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再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最后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是卡贝和魏特林二人。
(三)19世纪德国哲学思想对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的国家理论批判中开始阐述其民主思想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首先认为黑格尔的出发点是作为两个永久的对立面、作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的“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并肯定了黑格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作一种矛盾,这是他较深刻的地方。”[1]马克思在此高度评价了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分离的历史意义,认为这种分离为个人得以“自由”而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性。并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1] “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的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1] 这样,马克思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即政治国家不过是人民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国家性质是由社会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三、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民主是有其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的。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需要依照人民的意志制定各种法律和制度、设立专门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即国家,使人民更好地实现民主,当民主发展到绝对的民主时,就自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了;民主是由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只有让人民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拥有民主,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民主。因为没有经济上的民主就无法实现政治上的绝对民主;民主的实现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在具体的条件和规定性中民主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了维护某一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从理论规定性来说,马克思民主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他把民主的主体“人民”旗帜鲜明地表述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与以往民主的主体规定性存在着实质性差异。对阶级的具体表述,是马克思实现民主理论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民主运行的程序和规范上,马克思力图实现最广泛的人民参与、管理、监督。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国家的制度、法律、国家本身都是人们的自我规定和特定内容,法律和制度是因人民的需要而存在的,人民是国家存在的基础。
四、马克思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一)马克思民主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自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民主思想不断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懂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看不清历史发展的方向,提不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意识到,在中国只有运用马克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新型政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
(二)马克思民主思想对我国当代基层民主建设的影响
中共十七大报告把“人民当家做主”概括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正是对民主价值的科学揭示和准确表述。根据这一概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扣“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价值。如何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呢?
笔者认为,必须把民主建设工作落实到基层,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也只有从基层抓民主建设工作,才会把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得更加的完善。
首先,基层居民是我们的权力来源,“因为民主的势力,是由下而上的,我们非将政治的重心移到最下层,民主势力的基础才算得是稳固。”[5] 我们必须把这一阶层的民主工作做好了,方能谈民主建设工作。工人和农民是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农民和工人团结和组织起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的队伍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6] 。在广大农民阶层实施民主和建设民主,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大的民主政策。其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教育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通过培养一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党组织的建设,通过本民族的代表实现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意愿的表达。“要建树一个民主国家,首先要培养民主势力,欲养成民主势力,须自地方自治;欲实施地方自治,一方面要训练和组织民众,一方面要广设小规模的实验室,使人民得到实习运用民权的技能。”[5] 只有实现村民自治,全身投入到国家的治理过程中,使居住在社会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民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周琳,郑英,童荣,简开利.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史纲[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
[5]何炳贤.地方自治问题[M].上海:上海北新书局,1930.
作者简介:舒青琴(1991.7-)女,汉族,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