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练好书法,没有自觉的、长期的练习是难以有所成效的。 成年人学书法可能源于兴趣,可能源于需要,都是有一定动力的,相对于小学生来说还要容易一点;小学生年龄小,没有对书法学习意义的深刻认识,也不能深刻地领略到书法的美,便没有学习书法的动力,所以要想给小学生上好书法课是比较难的。课堂上,老师仅教点、横、竖、撇、捺的写法就需要好多课时,快了学生学不会,慢了又相当枯燥无味,所以书法课比较难以上出趣味。
而无论做什么事,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如果不想办法把书法课上出趣味,不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书法课,那么让学生学好书法是很难的。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把书法学得津津有味,才能坚持不懈地去追求书法的大美意境,才能在学习成功后获得极大的身心愉悦。
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书法课呢?根据个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上穿插书法家的故事,让学生爱上书法课
小学生爱听故事好像就是他们的天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把故事安排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合,这样,“讲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发兴趣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生握笔的技巧时,我会给学生讲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喜欢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开始跟父亲大书法家王羲之学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讲完,我告诉学生握笔其实不要像王献之那样用那么大的力量,但是拿稳笔是很重要的。这堂课下来,学生对握笔姿势的要求自然是记忆深刻。
二、用多媒体教书法,让学生喜欢书法课
在书法教学中自觉地应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化,把内容化静态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化深难为通俗,使学生看得更为清晰、感受更为完整,易于理解字的形态、结构、比例,更便于记忆。学生在课上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不会减。
用多媒体可以把书法作品之美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对书法概念获得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多向交流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外组织书法活动,让学生爱上书法课
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组织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开展“集字”和“竞赛”活动,觉得是两个有效的方法。
“集字”即收集书法字,这项活动可以增强儿童的鉴赏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兴趣。另外,根据儿童自尊心强、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可有意引进“竞赛”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搞书法比赛和展览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好的东西人人向往、乐意接受。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书写启示和营养,来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培养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老师带学生参观或让他们跟随父母参观名胜古迹,拍摄景点的书法碑刻、匾额、题字,还可以带他们观看书法商业广告牌、书法展览、节日里的喜庆对联,以及家中悬挂张贴的书法作品等等,并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欣赏中身心愉悦,感官得到陶冶,从中增长学生的见识和审美能力,感受书写和生活的息息相关。这样就可以增加孩子的书写情感,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为将来有更高的书法造诣提供可能。
“竞赛”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极好办法,关键在于要勤搞,应该周周搞、月月搞,要有计划并落实,以此让学生的兴趣不断得到强化并保持。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室优秀作品展、校园优秀作品联展、出版小报等方式灵活机动,不拘一格。
通过这些方式把学校的小课堂和家庭与社会的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地让这些诱导因素都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书法和书写经验积累的一个“合力”,让学生把书写与生活看作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从中受益,便可开拓其一片广阔的书法学习天地。
四、设法让学生品尝书法学习的成果,让学生更加爱上书法课
书法学习的成绩,如果能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动力,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发掘这种推动力。学习书法单调、辛苦,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项长期劳动。为了让学生的书法学习由被迫转化为自觉,变“让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媒体发挥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如,有针对性地支持学生将作品寄送专业刊物发表,同时向各级书法展赛递交其优秀书法作品,在获取奖项、刊载作品的活动中来肯定学生的成绩。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和途径,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就会慢慢得到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应用性书写的能力也会渐渐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由“要我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 “我要学” 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我们的书法教学也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而无论做什么事,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如果不想办法把书法课上出趣味,不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书法课,那么让学生学好书法是很难的。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把书法学得津津有味,才能坚持不懈地去追求书法的大美意境,才能在学习成功后获得极大的身心愉悦。
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书法课呢?根据个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上穿插书法家的故事,让学生爱上书法课
小学生爱听故事好像就是他们的天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把故事安排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合,这样,“讲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发兴趣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生握笔的技巧时,我会给学生讲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喜欢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开始跟父亲大书法家王羲之学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讲完,我告诉学生握笔其实不要像王献之那样用那么大的力量,但是拿稳笔是很重要的。这堂课下来,学生对握笔姿势的要求自然是记忆深刻。
二、用多媒体教书法,让学生喜欢书法课
在书法教学中自觉地应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化,把内容化静态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化深难为通俗,使学生看得更为清晰、感受更为完整,易于理解字的形态、结构、比例,更便于记忆。学生在课上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不会减。
用多媒体可以把书法作品之美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对书法概念获得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多向交流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外组织书法活动,让学生爱上书法课
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组织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开展“集字”和“竞赛”活动,觉得是两个有效的方法。
“集字”即收集书法字,这项活动可以增强儿童的鉴赏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兴趣。另外,根据儿童自尊心强、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可有意引进“竞赛”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搞书法比赛和展览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好的东西人人向往、乐意接受。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书写启示和营养,来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培养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老师带学生参观或让他们跟随父母参观名胜古迹,拍摄景点的书法碑刻、匾额、题字,还可以带他们观看书法商业广告牌、书法展览、节日里的喜庆对联,以及家中悬挂张贴的书法作品等等,并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欣赏中身心愉悦,感官得到陶冶,从中增长学生的见识和审美能力,感受书写和生活的息息相关。这样就可以增加孩子的书写情感,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为将来有更高的书法造诣提供可能。
“竞赛”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极好办法,关键在于要勤搞,应该周周搞、月月搞,要有计划并落实,以此让学生的兴趣不断得到强化并保持。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室优秀作品展、校园优秀作品联展、出版小报等方式灵活机动,不拘一格。
通过这些方式把学校的小课堂和家庭与社会的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地让这些诱导因素都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书法和书写经验积累的一个“合力”,让学生把书写与生活看作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从中受益,便可开拓其一片广阔的书法学习天地。
四、设法让学生品尝书法学习的成果,让学生更加爱上书法课
书法学习的成绩,如果能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动力,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发掘这种推动力。学习书法单调、辛苦,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项长期劳动。为了让学生的书法学习由被迫转化为自觉,变“让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媒体发挥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如,有针对性地支持学生将作品寄送专业刊物发表,同时向各级书法展赛递交其优秀书法作品,在获取奖项、刊载作品的活动中来肯定学生的成绩。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和途径,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就会慢慢得到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应用性书写的能力也会渐渐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由“要我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 “我要学” 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我们的书法教学也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