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许多新的社会观念、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开始不断地渗透到大学校园这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中。其中固然有许多积极因素,却也难免有诸多的消极因素,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给整个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德育理念往往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90后”,他们年龄处于青年中期,少数处于青年后期。高职学生的心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复杂结构。他们呈现出由少年心理向成年心理过渡的状态,这种过度时期心理的最大的和最普遍的特点是“发展中的矛盾性”,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冲突。高职院校中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人际关系、教育程度、心理特点、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不同,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如何与这些特殊群体交流沟通显得极其重要。
下面,我就如何通过大学德育课堂这个公认的学生思想教育主渠道,寻找出这块德育教育阵线的几个突破口,以达到充分利用德育课堂进行大学生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的目的和功效作阐述。
一、突破教学内容的瓶颈
由于德育和社会生活缺乏广泛的联系,因此德育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能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实际问题,也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于是德育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难以促使其内化。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思想政治课或职业道德课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他们需要从生硬的书本中走出来,去接触自然、感受社会、体验人生。这样,高职德育就出现了学生对德育的需要率和满意率的巨大反差。因此,德育教学内容应贴近时代、社会和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实效,课本中的内容可删可增。大学德育应该把大学生拉近时代和社会,不能远离社会,远离世情。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供借鉴,适当选取一定的历史材料作为德育教材未尝不可。但是,德育课更应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了解国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重温历史,这固然不错,但更应带领大学生寻找当今时代的闪光点,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大胆取舍,精选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观点、问题和矛盾,我们没有回避,而是注重分析和引导,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正确判断力。由于选取的教学内容多是社会热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特别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因此学生的兴趣很浓,德育课不再那么枯燥,德育工作如春风化雨,变得扎实有效。
其次,突出教学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教学中,可以突破章节条框,根据大学教育的实际,彰显重点,大胆整合。我们把德育教学内容归结为三大方面:一是国情教育,其中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了解当代社会为主;二是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育,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主动愉快地学习;三是理想和人生观教育。德育课重点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些常规性的教育,如遵纪守法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可在适当时间穿插到其他教育形式中去。
另外,还应及时灵活地调整授课内容,以便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现状,使德育教育更切合学生实际。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内容的安排,要讲究“定”与“不定”相结合,有计划,也有适当的变化。如出现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社会性活动、校园集体活动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各种活动和德育教学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
二、突破教学方法的瓶颈
大学德育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但节次少、不集中,学习起来,不能像其他科目那样今天学一部分,明天学一部分。因此,我们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教学,每堂课都精选一个专题,这样做使内容集中、完整,学生易于接受。有人认为,德育课理论性强,实际上,德育课本质上是一门实践课,它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只要注重联系实际,就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乐于以判断、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德育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教师要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在无拘无束、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容易活跃起来,才敢想、敢问、敢发表見解,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破除教师中心观,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式师生关系。此外,在课型上,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开设讨论课、谈感受课、演讲课、写心得体会课、展览课、实践课等,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根据每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课堂”于学生。只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突破教学重点的瓶颈
这里的“重点”是指整个德育教学任务的重点。与知识性课程相比较,德育的教育任务重点是育“德”,不是育“智”,因此,衡量德育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应看学生对德育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的高低,而应重点看通过学习讨论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否有很大提高,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生言行能否达到德育要求的标准。德育教学“重点”不是“理论”,而是之后的行为反馈,即“效果”。实践是检验德育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尺。
四、突破检测方式的瓶颈
德育教育效果的考查与专业课不同,这是由德育教学目的决定的,德育不宜采取闭卷考查的方式,笔试内容也应开卷进行。由于德育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考查应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重效果而不拘泥于形式,重表现而不严格依据“对理论的掌握”。
此外,思想品行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中心任务,应常抓不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其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改革,寓思想教育于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注意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做到既注重身边的实际分析,又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90后”,他们年龄处于青年中期,少数处于青年后期。高职学生的心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复杂结构。他们呈现出由少年心理向成年心理过渡的状态,这种过度时期心理的最大的和最普遍的特点是“发展中的矛盾性”,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冲突。高职院校中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人际关系、教育程度、心理特点、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不同,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如何与这些特殊群体交流沟通显得极其重要。
下面,我就如何通过大学德育课堂这个公认的学生思想教育主渠道,寻找出这块德育教育阵线的几个突破口,以达到充分利用德育课堂进行大学生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的目的和功效作阐述。
一、突破教学内容的瓶颈
由于德育和社会生活缺乏广泛的联系,因此德育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能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实际问题,也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于是德育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难以促使其内化。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思想政治课或职业道德课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他们需要从生硬的书本中走出来,去接触自然、感受社会、体验人生。这样,高职德育就出现了学生对德育的需要率和满意率的巨大反差。因此,德育教学内容应贴近时代、社会和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实效,课本中的内容可删可增。大学德育应该把大学生拉近时代和社会,不能远离社会,远离世情。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供借鉴,适当选取一定的历史材料作为德育教材未尝不可。但是,德育课更应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了解国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重温历史,这固然不错,但更应带领大学生寻找当今时代的闪光点,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大胆取舍,精选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观点、问题和矛盾,我们没有回避,而是注重分析和引导,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正确判断力。由于选取的教学内容多是社会热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特别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因此学生的兴趣很浓,德育课不再那么枯燥,德育工作如春风化雨,变得扎实有效。
其次,突出教学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教学中,可以突破章节条框,根据大学教育的实际,彰显重点,大胆整合。我们把德育教学内容归结为三大方面:一是国情教育,其中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了解当代社会为主;二是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育,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主动愉快地学习;三是理想和人生观教育。德育课重点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些常规性的教育,如遵纪守法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可在适当时间穿插到其他教育形式中去。
另外,还应及时灵活地调整授课内容,以便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现状,使德育教育更切合学生实际。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内容的安排,要讲究“定”与“不定”相结合,有计划,也有适当的变化。如出现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社会性活动、校园集体活动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各种活动和德育教学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
二、突破教学方法的瓶颈
大学德育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但节次少、不集中,学习起来,不能像其他科目那样今天学一部分,明天学一部分。因此,我们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教学,每堂课都精选一个专题,这样做使内容集中、完整,学生易于接受。有人认为,德育课理论性强,实际上,德育课本质上是一门实践课,它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只要注重联系实际,就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乐于以判断、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德育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教师要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在无拘无束、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容易活跃起来,才敢想、敢问、敢发表見解,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破除教师中心观,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式师生关系。此外,在课型上,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开设讨论课、谈感受课、演讲课、写心得体会课、展览课、实践课等,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根据每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课堂”于学生。只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突破教学重点的瓶颈
这里的“重点”是指整个德育教学任务的重点。与知识性课程相比较,德育的教育任务重点是育“德”,不是育“智”,因此,衡量德育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应看学生对德育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的高低,而应重点看通过学习讨论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否有很大提高,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生言行能否达到德育要求的标准。德育教学“重点”不是“理论”,而是之后的行为反馈,即“效果”。实践是检验德育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尺。
四、突破检测方式的瓶颈
德育教育效果的考查与专业课不同,这是由德育教学目的决定的,德育不宜采取闭卷考查的方式,笔试内容也应开卷进行。由于德育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考查应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重效果而不拘泥于形式,重表现而不严格依据“对理论的掌握”。
此外,思想品行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中心任务,应常抓不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其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改革,寓思想教育于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注意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做到既注重身边的实际分析,又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