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國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在纽约州少年教育协会演讲时指出,许多父母对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理解,小孩子有什么人格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它是一种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为此,吉诺特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在吃饭时,四岁的女儿安妮连喊味道不好,将一枚吃了一半的肉丸子吐到地板上。肉是上午才买的新鲜肉做的,并没有异味。我想,这一定是她犯人来疯,故意调皮捣蛋。在众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國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在纽约州少年教育协会演讲时指出,许多父母对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理解,小孩子有什么人格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它是一种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为此,吉诺特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在吃饭时,四岁的女儿安妮连喊味道不好,将一枚吃了一半的肉丸子吐到地板上。肉是上午才买的新鲜肉做的,并没有异味。我想,这一定是她犯人来疯,故意调皮捣蛋。在众多客人面前这样不文明,我呵斥道:“安妮,你太不礼貌啦!”当时,女儿虽没有哭,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饭后客人走了,我将女儿的事讲给妻子听。妻子却说这件事不怪女儿,怪她自己。原来,前一天晚上吃剩的几个肉丸子忘了放冰箱,今天上午妻子在烹饪肉丸子时,顺手将吃剩的几个肉丸子也放了进去,女儿吃的肉丸子肯定是昨天剩的。看来,我错怪了女儿。我向女儿道歉,女儿说:“我一直在等你道歉呢!你终于道了歉,算你还是一个诚实的爸爸。”
吉诺特说,父母对孩子负有管教的义务,孩子做错了事,有责任批评教育,有时不妨严格一点。但是,在人格上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当父母一时疏忽错怪了孩子,就应该诚恳地当面向孩子承认错误,求得孩子的谅解。这样不但不会损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和尊严,而且通过感情上的平等交流,会令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孩子增强明辨是非的观念。
【原载《做人与处世》】
插图 / 教育观 / 佚 名
其他文献
芬兰拉毕省一政府官员因乘坐公交车时没有给一位老太太让座,因而引起社会的公愤而不得不向公众道歉并自动引咎辞职。 这天上午,拉畢省行政管理署高级主管斯托夫·科特在家里用完早餐后,和往常一样乘上一辆公交车去省政府上班。由于是始发站,车厢里还有空座位,斯托夫·科特就坐了下来,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叠当日的报纸阅读起来。当公交车停靠到第六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这时候车厢里已经没有空座位了,并不在
同学D的父母都在政府工作,对当官有着谜一样的信仰。他家的日常闲聊基本都围绕升官这个最高理想。D上小学起就被亲戚们教导“你得弄个班长当当啊”。他从小跟着父母出入各种官场饭局,学了很多高低错落的规矩。这种耳濡目染,让他深刻认同“当官才是人生赢家”的价值观。 可是偏偏,他并不是当官的料——没什么城府,没什么领导能力,口才也不好。从小到大,他的最高职务就是课代表。 研究生毕业后,D考了四年公务员,终于
我是幺儿,父母从小就对我宠爱有加,但我大学毕业后却没有回家乡工作,偏偏去了遥远的北方城市哈尔滨。母亲的失望、父亲的悲痛都没能使我屈服。而今,我已成家立业,是四十几岁的人了。 我不愿意回老家工作,是因为我在心里是恨父亲的。他性格固执、倔强,对我们又带着些偏见。他常用一整套家长式的作风来指挥全家人,要大家一切都服从他,认为他是父亲,他永远是对的、正确的。我有两个姐姐,父亲认为女儿家,迟早要嫁人,便对
都说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到底睁哪只闭哪只?这无疑也是一件见仁见智的技术活。 “当初我真是看走了眼,居然嫁给他!” 几年不见的大学同窗小丽来这个城市出差,我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席间自然谈到各自的婚姻,小丽顿时满脸怒气随之便發出了如上感慨。 “怎么会这样?当初你可是非他不嫁的呀!”我不禁愕然。 十年前的小丽,堪称校花,不知有多少男生为她夜不成寐。而她春心只为一人动,那就是她现在的老公—
约翰内斯是荷兰弗里斯兰省卡里镇的一个农民,一天半夜,他再一次被音乐声吵醒的时候,忍不住发起火来:“该死的音乐,我真是受够了。”想到今后一直与这烦人的音乐声相伴,约翰內斯烦躁得不知如何是好。 约翰内斯居住的小镇,有条公路因为地势特殊,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当地政府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地请来相关专家进行研究,最终花大价钱将此路修成一条智能路,只要有车辆经过,智能系统便会发出较大的音乐声,提醒司机。
那一年中秋節,单位放假。我坐上长途汽车,几经辗转,终于回到老家。 村口有一户人家,路过他家门前时,一个小女孩从屋里走出来对我说:“叔叔,你是从外地回来过中秋节的吗?我妈妈出去打工两年了,要是我妈妈也能回来过中秋节就好了。” 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见了我,老人叹气说:“她妈妈跑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曾听母亲说,老人姓李,老人的儿子前几年就瘫痪在床,儿媳妇跟一个外地人跑了。
那天,二叔打电话给我,说我们家那棵大核桃树旁,被钉了一根水泥桩。“你知道的,我大字不识一个,有的邻居说政府把我家的龙脉给钉死了,也有人说我们家这棵核桃树要吃国家补助了……你哪天回家来看看?” 我家房子下边的这棵核桃树,说是我爷爷小的时候栽的。小时候,每年过年第二天,父亲都叫我们拿起斧头去树下比划:看你今年肯不肯结,看你以后敢不敢变成铁核桃树。父亲一边反复骂核桃树,一边围绕核桃树主干,在厚厚的树皮
饭店的墙上嵌着一块超大屏幕,正播放一部电视剧的结尾,快速滑动的字幕中传出一支软绵绵的女声合唱,竟是“四渡赤水出奇兵”,一听就是某三少女合唱组合。那声线,酥软绵香中的甜糯靡丽,与歌声背景中的炮火硝烟对比显得荒诞,离奇。特别是歌尾那嗲嗲的沙喉,软软地就让人塌下了腰。 听上去,歌声中正在“四渡赤水”,可是“战斗”在哪里呢?倒像温室中的催眠术,特别适于床第缠绵。我想,红军战士若踏着这样的歌声上前线,敌人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的忌日了。 那一天,办完父亲的丧事,我和姐姐、弟弟不约而同地回到父亲的卧室,翻检父亲的遗物。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既是对父亲的眷恋——父亲虽然去了,但他生前所用的物品,不也是父亲的一部分吗?又是想从中找一件父亲常用的东西作为终身的纪念。 我一眼看到衣箱里的一个茅台酒瓶子。我拿过来,眼里顿时涌满泪水。这个酒瓶子我太熟悉了。这是我大学毕业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给父亲买的礼物。父亲爱喝酒,但
小伟记事起,母亲对他就特别狠毒,非打即骂;对于他的哥哥大伟却很温和,有疼有热。小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比如说,晚上睡觉,哥哥和他都捂上了被子,为了让被窝暖和,两个人都趴在被子上压住。要知道,在塞北地区,冬天的土屋子墙角都是霜,脱光衣服往被窝里钻的时候如同钻进冰洞,压被子是为了让被窝积存热量。妈妈恼火地骂小伟,自来家里就困难,买不起布做被子,你那么压多费呀,说着,气愤地到外屋拿来烧火棍子揍小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