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夜雨十年灯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1986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学生时代,这样的题目,是在呼唤我们每个人都回不去的青涩的少年时光,也是在暗示我,已经无可救药地老去了。前两天,看了湖南卫视采访高晓松的节目,听到叶蓓唱的《白衣飘飘的年代》,心底竟然涌起一片泪潮。——那时候,我们多么年轻,那时候意味着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料到,会有这样感伤的一个开头。不过感伤的是韶光不再,对于那个时代,我还是有很多美好的记忆的……
  我的语文老师是孙宏杰先生,按说也是语文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上世纪80年代与张孝纯先生南北呼应,积极倡导“大语文”教学。不过,他上的课我多半已经忘记了,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断,至今想来还是很有趣味。一件是我和老师怄气的事情,那时也是被孙老师惯的,以为自己语文方面颇了不得,跋扈得很。有一次,孙老师上课讲了“通感”,觉得有趣,便用此法写了一篇散文,通篇“通感”,以为得意。结果文章发下来的时候,却意外地未得到任何分数,孙老师的评语倒是长长的一大篇,大意当然是认为这样写不好,因为是我的文章,所以就不打分数了,不过希望再做一遍云云。这颇伤了我的自尊心,自然十分恼怒,决计不理睬他。但是小孩毕竟还是小孩,虽说不理睬他,却也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主要是看他有没有发现我生气了,结果让我失望,他似乎并不太在意。好在那时的孩子不像现在这样娇气,自己治愈,渐渐也就浑不以为意了;有一次去孙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他忽然问我:“不生气了?”我当然是赧颜以对,但内心却有了很大的满足,原来他还是很在意我的生气的。
  常常记起他的原因还和“书”有关。记得还是初一的时候,孙老师突然在教室里推荐了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散文选(一)》,我很冲动地花了一块八毛钱(这在当时可以算是一笔巨款)买了下来。里面选录的散文是李大钊、刘半农、胡适、鲁迅等的,看不懂,但是为对得起那笔巨款,硬着头皮去看,渐渐也有了一点收获,甚至因为琢磨既久,有些文字稍稍能背,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里,颇受青睐,从此买书读书一发不可收拾。前几天,与朋友说起这件事情,朋友说,你现在的文风怕也是受当时影响的吧。另一个收获就是,我一般都买自己不太看得懂的书来读,成了我的习惯和癖好。到了高中,我还有幸去他家里作客,看到书架上一整套的《鲁迅全集》,很歆慕。孙老师说,这样吧,你读完一本我再借一本给你。就这样到高考之前,他一本一本的借给我看,持续了两年多,当时我甚至认为已经将《全集》看完了,其实其中有两本书他到底没有借给我,一本是《两地书》,一本是《日记》,是来不及了还是故意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孙老师多才多艺,风神潇洒,精研书法。还是初中生的时候,就规定我们中午一定要写毛笔字,不论多寡,半个小时。我选了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来练,左右不能如意,整天怅怅若有所失,后来发现用侧锋,勉强可以形似,兴冲冲地写了给他看,一个红圈(按照教写字的规矩,老师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用红笔加个圈,如果写得特别好,会有个像英文“g”一样的双圈)也没得到,他想了半天,说你不妨就练颜真卿吧……我现在能够写点字,也出了一本探讨书法的书,跟孙老师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而练字与做人的关系,是我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才领悟到的,这是一个很深很深的“公案”。
  后来入行,还是在孙老师的门下,但是当时个性狂且狷,再加上喜欢偷懒,而做些忤逆的事情,他也总是笑笑而已。现在想来,他那时儒雅的微笑常常刺痛我现在的心。他现在退休了,还练字,但是相隔两地,疏于存问,也借此文遥祝安康。
  说到我的学校江苏无锡第一中学,早年是无锡的县中,和当时名动天下的“国学专修学校”一街之隔,是一个颇有传统的学校。后来迁址到了锡惠山麓二泉池旁,绿树红墙,别有姿态。我在学校时也算是个风云人物,因为那时学校鼓励社团建设,我和一帮现在看来都算比较“奇葩”的人物组织了“二泉文学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编辑出版油印刊物《泉》,自己编辑,自己刻写,请学校帮忙印刷。定期活动,有时候利用假期,跑到太湖边的乡村里,过过“隐居”生活,同学之间相约锡惠山下,酌二泉清茗,敷韵排句,附庸风雅,全不以学业为意。除了吟风弄月之外,我们还专门和学校作对,那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现在想想还是幼稚的成分居多。终于,我们编了一个小剧讽刺学校的老师和当时所谓的“应试教育”(现在想来,那怎么能算是“应试教育”啊,和现在的种种比起来,小巫都算不上),一时舆论汹汹,我们又是发表声明,又是召开记者招待会(其实确切地说应该是师生对话会),不少老师居然还认真参加,和我们面对面讨论,各抒己见。当时真的觉得自己逆风而上,颇有英雄气概,现在自己做了老师才知道,那时的自己有多可笑——我们那些指桑骂槐的杂志,都是学校帮忙印刷的,我们卖了杂志作为文学社的活动经费,压根儿没考虑到所有印刷成本都是学校贴补的。所以说,如果当时没有学校和老师们的宽容与呵护,那些英勇的“活报剧”绝计是上演不了的。正是那样一种宽厚、平等的校风包容了我们的放肆与胡闹,也帮助我们守住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自立的精神。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是怀友,而对于我来说,则是对于曾经的老师和学校的最深的怀念。更重要的是,我将自己感受到的我的老师们、我的母校所给予我的,尽最大可能传播给我的学生们,迢递播延,让他们能够在这中间感受到教育本身的郑重与美好,并将这作为我对于那段岁月的最好记忆。
其他文献
她是一位少年成名的美女作家,是一位用自己的呐喊声爱着台湾的公民,亦是一位饱含怜悯之心的动物保护者。年少时,她曾为台湾的未来而呐喊;年轻时,她曾为眷村的兄弟而呼号;中年时,她为流浪的动物而奔波,时移事往,且行且歌。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闪烁着孩童般无邪的目光,一支温润犀利的笔记录着激越的青春、艰难的成长、世间的沧桑、现实的残酷,朱天心一个文弱却顽强的女子,用自己炽热的情感倾诉着对台湾深沉的热爱,只因用情太
期刊
自1977年发表《击壤歌》至今,台湾作家朱天心已经写作了33年。  胡兰成曾赞叹:“自李白以来千有余年,却有一位朱天心写的《击壤歌》”。对于旧作的荣耀,朱天心并不以为意。她一直试图维护青春时代的理想,不甘心附庸潮流做个畅销作家,“写作的价值观,我从未改变”。  和风温润的早晨,朱天心身穿一件红色上衣,雀跃着出现在我们面前。前天晚上,她和丈夫唐诺刚刚抵达北京,脸颊因莫名的过敏略显红润,“也不敢吃药,
期刊
搬来这山脚下的家已有十年了,屋后的荒山野在这些年间被我们陆续开垦出来了一小片隙地,尤其近一两年的努力经营,饭桌上每隔三两天还可有一盘自家院里生产的蔬菜,这些耐瘠土的菜绝对是家中唯一有耐性的爸爸种的。妈妈是种果树,我是一到春天总与爸爸争地,种出一大片金黄色的虎皮菊,闹哄哄的要开到清明以后才肯暂歇花事以待来年。  两棵桃树是妈妈的宝贝,最家常的是田田在期间架了竹竿晾衣服,春天花开时候,妈妈又最喜欢带着
期刊
泉师初开刃  1959年夏,我考入福建省泉州市师范学校。泉师是福建省的传统名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很高,在全省有很好的口碑。8月底,十个班的新生,怀着对名校仰慕的心情,从晋江地区各市、县来校报到,很快就融入这个校风纯朴、学风浓厚 、训练有素的大集体。9月1日开学,上课、活动一切都步入正轨,正常运转。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儿就到了11月底。突然市政府通知停课,因为绕城而过的母亲河晋江,每年一到山洪暴
期刊
差透了的家庭作业
期刊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1.A(那能、怎么)  2.C(指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一些人学习技能就是为巴结权贵。A 属于因贪忘廉耻而造成严重后果。B 属于因廉拒贪而受人尊重的。D 指有廉耻心而知礼、守礼)  3.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
期刊
孩子吵架大人闹
期刊
孟妍,就读于山东省济南市实验高中,一个文静、恬淡、开朗的女孩。喜欢阅读古典诗词和西方名著,常与朋友共同探讨文学问题,各有所获,深知交流沟通的益处。对国学有一定的了解,积极参与学校国学社的社团活动,与志同道合之友交流国学方面的心得。常著杂文以自娱。  人之一生,或长或短,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判断其本质,明辨其是非是我们做出选择的第一步,也对我们的人生有深远的影响。  小人善变
期刊
我隐藏在,我的花里  这朵花佩在你的胸前  你,并没有想到  也佩戴着我  天使却知道这一切  我隐藏在,我的花里  这花在你瓶中凋落  你,并没有想到  为我而感觉  几乎是,一种寂寞
期刊
让人哭笑不得的“多多包‘含’”  ——谈“含、函、涵”  用《百度网》搜索“多多包含”,竟然有106万之多。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将“内涵”写作“内函”的,居然也有这样的例子,如:  ①诗的内函比前更深沉了。(《大地》2003.08.05)  ②服务内函的扩展也是无限量的。(《中国汽车报》2001.12.19)  ③还有许多未被认知的复杂内函。(《市场报》2005.06.24)  这里面既有错别字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