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鸭绿江》过往的合订本,重新翻读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人事厂长》,仿佛又迈进20世纪80年代之初的工厂大门,机器轰鸣的是改革奋进之声,目不暇给的是万象更新之貌,跌宕斑斓的是思想蜕变之波。蒋子龙大刀阔斧的叙述风采,集聚之前《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等名篇曾经有过的金属般光芒,开辟着新时期以来工业题材作品的崭新天地,使《鸭绿江》自创刊以来一贯重视的工人创作或工业题材作品的光荣传统继续发扬光大。或者说,从题材角度及作者文化身份考量,蒋子龙是更为出色的接力者——准确些,蒋子龙所接力的“光”,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和人的内心景致,作品力度自然强劲。
回溯《鸭绿江》的“东北文艺”“文学战线”时期,努力表现工人阶级伟大生活的作品就已经成为办刊的一个宗旨性遵循,工业题材、工人作品成为发表的重心。草明不仅有《翻身工人的创作》评述,还有写于沈阳皇姑屯铁路工厂的短篇文本《一天》,而且她的代表作《原动力》《火车头》也有部分章节被选载。《文学战线》1949年第3期、第5期推出“工人创作特辑”,之后接连有江帆的小说《女厂长》、孟浪的小说《新厂长》被隆重推出。“东北文学”时期的1953年金秋,鞍钢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高炉)落成,《鸭绿江》派出单复等编辑建立“鞍钢特辑”组稿小组,与作者一道体味孟泰、王崇伦、李金芝等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一鼓作气写作《李金芝》《刨床上的花朵》,发表后反响巨大,中央台、辽宁台播送,《中国文学》英文、日文版翻译转载,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散文特写选》(1953.09—1955.12)。“文学月刊”“处女地”时期,被《鸭绿江》发现、培养的李云德、徐光夫等工人作家茁壮成长。“文艺红旗”“鸭绿江”时期,晓凡、刘镇、戚积广等工人作者脱颖而出,享誉诗坛。即使在“文革”时期的“辽宁文艺”,仍有“‘沈重’英雄赞”特别专辑的大量篇幅。
粉碎“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历史阶段——新时期文学开始复兴,蒋子龙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应该作为标志之一,它给文坛带来的震撼,值得“新时期文学史”书写。现在看《鸭绿江》1980年第7期的《人事厂长》,放大点说,可以作为《乔厂长上任记》姊妹篇,《人事厂长》“当仁不让”地获得1980年鸭绿江作品奖。
文学创作说到底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知性、智性艺术主观活动。作品有光芒,作家有光芒;作家有光芒,作品有光芒。互为“借光”,“人”更能放射光芒,人性更能璀璨夺目。从《鸭绿江》文学期刊历史的“工业”品格向度谈及作者,蒋子龙既是光的“接力者”,也是光的“传递者”——《乔厂长上任记》《人事厂长》等工业题材小说必定会感染、启发、激励一些作家们的创作。在它们之后,是光与光的衔接、合力,《鸭绿江》相继发出邓刚小说《热》(1982.01)、《八级工匠》(1982.11)、《阵痛》(1983.04)、《沉重的签字》(1985.10),其中既有获鸭绿江作品奖的,又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辽宁省政府文艺创作奖的,工业领域的小说艺术之光大放异彩。一代代作家前仆后继,不断开拓、深化有关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诸多诉求,邓刚是“集大光者”,壮阔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活资质和背景——“光光相护”,一照千里,蔚为壮观。
我见过蒋子龙两面,匆匆复匆匆。一次在天津,和《小说家》主编闻树国在天津市文联与先生偶遇,经闻树国介绍引见,忽然之间实现了一个自“大三”就开始萌发的梦想,见到了自己崇拜的大作家,难免局促、紧张。与蒋子龙握手我有点颤抖,激动的心情牵动激动的手臂,久闻大名久读大作,今日竟谋来一面,偏得。蒋子龙说:“我知道《鸭绿江》啊,我在《鸭绿江》上发过小说。”小说所指自然是《人事厂长》。本想多聊,無奈蒋子龙忙,还得赶赴另一个会议。另一次在沈阳,《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业余创办“沈阳大文化书局”,开业期间全国各地常有成就斐然的名流大家光临书局祝贺、签名售书。作为读者的一次前往,我在书局门口看到了蒋子龙,在不太宽敞的空间里,被读者簇拥(或许还有记者),签名、答问,忙碌得很。就在蒋子龙不经意的一次抬头瞬间,他也看见了我,即刻朝向我的,是一个笑容、一个招手。我双手合拳举在胸前算作“顶礼膜拜”,“蒋老师好”的一声问候不知是否穿过了书局的热烈声浪。此刻,重要的是不宜被打扰,我悄悄止步,竭力在人群里淹没。世间有了这般熟悉的陌生、陌生的熟悉,才多出了一些尊崇与景仰发生。
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难写,尤其当下,“人”被多种体制解构,工矿企业的所有制成分庞杂:国有的、合营的、独资的、股份的、民营的……人在其中的感受、境遇、命运太不相同,人的“机械性”“数字控”“类型化”程度提速加快,给作家带来的挑战、困窘与日增多。文学即人学、人性学,以往小说对人性发掘处理多有平面化的问题,缺少立体、多维、逐层、异质的递进剖析。尽管《人事厂长》在当时条件下已经做出了十分努力的探索,但读者、文坛对工业题材好小说的企盼之情依然强盛。我两次失去向蒋子龙求教聆听的机会,恰如失去两次被光芒照耀的时间。就像前面所说,好的作品好的作家,是有光芒的,遇见谁,谁都会亮的,亮在心灵,亮在精神。
主持人简介:
宁珍志,职业编辑,中国作协会员,编审。有散文、评论、诗歌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学自由谈》《天涯》《青年文学》《儿童文学》等。
回溯《鸭绿江》的“东北文艺”“文学战线”时期,努力表现工人阶级伟大生活的作品就已经成为办刊的一个宗旨性遵循,工业题材、工人作品成为发表的重心。草明不仅有《翻身工人的创作》评述,还有写于沈阳皇姑屯铁路工厂的短篇文本《一天》,而且她的代表作《原动力》《火车头》也有部分章节被选载。《文学战线》1949年第3期、第5期推出“工人创作特辑”,之后接连有江帆的小说《女厂长》、孟浪的小说《新厂长》被隆重推出。“东北文学”时期的1953年金秋,鞍钢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高炉)落成,《鸭绿江》派出单复等编辑建立“鞍钢特辑”组稿小组,与作者一道体味孟泰、王崇伦、李金芝等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一鼓作气写作《李金芝》《刨床上的花朵》,发表后反响巨大,中央台、辽宁台播送,《中国文学》英文、日文版翻译转载,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散文特写选》(1953.09—1955.12)。“文学月刊”“处女地”时期,被《鸭绿江》发现、培养的李云德、徐光夫等工人作家茁壮成长。“文艺红旗”“鸭绿江”时期,晓凡、刘镇、戚积广等工人作者脱颖而出,享誉诗坛。即使在“文革”时期的“辽宁文艺”,仍有“‘沈重’英雄赞”特别专辑的大量篇幅。
粉碎“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历史阶段——新时期文学开始复兴,蒋子龙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应该作为标志之一,它给文坛带来的震撼,值得“新时期文学史”书写。现在看《鸭绿江》1980年第7期的《人事厂长》,放大点说,可以作为《乔厂长上任记》姊妹篇,《人事厂长》“当仁不让”地获得1980年鸭绿江作品奖。
文学创作说到底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知性、智性艺术主观活动。作品有光芒,作家有光芒;作家有光芒,作品有光芒。互为“借光”,“人”更能放射光芒,人性更能璀璨夺目。从《鸭绿江》文学期刊历史的“工业”品格向度谈及作者,蒋子龙既是光的“接力者”,也是光的“传递者”——《乔厂长上任记》《人事厂长》等工业题材小说必定会感染、启发、激励一些作家们的创作。在它们之后,是光与光的衔接、合力,《鸭绿江》相继发出邓刚小说《热》(1982.01)、《八级工匠》(1982.11)、《阵痛》(1983.04)、《沉重的签字》(1985.10),其中既有获鸭绿江作品奖的,又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辽宁省政府文艺创作奖的,工业领域的小说艺术之光大放异彩。一代代作家前仆后继,不断开拓、深化有关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诸多诉求,邓刚是“集大光者”,壮阔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活资质和背景——“光光相护”,一照千里,蔚为壮观。
我见过蒋子龙两面,匆匆复匆匆。一次在天津,和《小说家》主编闻树国在天津市文联与先生偶遇,经闻树国介绍引见,忽然之间实现了一个自“大三”就开始萌发的梦想,见到了自己崇拜的大作家,难免局促、紧张。与蒋子龙握手我有点颤抖,激动的心情牵动激动的手臂,久闻大名久读大作,今日竟谋来一面,偏得。蒋子龙说:“我知道《鸭绿江》啊,我在《鸭绿江》上发过小说。”小说所指自然是《人事厂长》。本想多聊,無奈蒋子龙忙,还得赶赴另一个会议。另一次在沈阳,《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业余创办“沈阳大文化书局”,开业期间全国各地常有成就斐然的名流大家光临书局祝贺、签名售书。作为读者的一次前往,我在书局门口看到了蒋子龙,在不太宽敞的空间里,被读者簇拥(或许还有记者),签名、答问,忙碌得很。就在蒋子龙不经意的一次抬头瞬间,他也看见了我,即刻朝向我的,是一个笑容、一个招手。我双手合拳举在胸前算作“顶礼膜拜”,“蒋老师好”的一声问候不知是否穿过了书局的热烈声浪。此刻,重要的是不宜被打扰,我悄悄止步,竭力在人群里淹没。世间有了这般熟悉的陌生、陌生的熟悉,才多出了一些尊崇与景仰发生。
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难写,尤其当下,“人”被多种体制解构,工矿企业的所有制成分庞杂:国有的、合营的、独资的、股份的、民营的……人在其中的感受、境遇、命运太不相同,人的“机械性”“数字控”“类型化”程度提速加快,给作家带来的挑战、困窘与日增多。文学即人学、人性学,以往小说对人性发掘处理多有平面化的问题,缺少立体、多维、逐层、异质的递进剖析。尽管《人事厂长》在当时条件下已经做出了十分努力的探索,但读者、文坛对工业题材好小说的企盼之情依然强盛。我两次失去向蒋子龙求教聆听的机会,恰如失去两次被光芒照耀的时间。就像前面所说,好的作品好的作家,是有光芒的,遇见谁,谁都会亮的,亮在心灵,亮在精神。
主持人简介:
宁珍志,职业编辑,中国作协会员,编审。有散文、评论、诗歌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学自由谈》《天涯》《青年文学》《儿童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