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新课程改革正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动摇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它激励语文老师致力于人文化、民主化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这种新的探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这些人文化、民主化往往流于形式,有些课堂就是活动不起来,或是活动了,也不过是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已,学生所获无几。面对新的挑战,要有新的思索、新的创意来直面新的课程,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找准阅读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给学生一个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理性阅读的窗口。因此,教学视角在教学预设和学习生成过程中就显得特别重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教学大纲时代”,是遵循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视角来进行阅读教学的。教学视角就是教材的“知识点”,教师只要学生死记住这些知识点,就把握住了考试重点,就能考出好的成绩。针对这种教学现状,魏书生老师将管理学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提出了“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课堂教学法是魏书生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的,是教学民主化的产物,因而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实行了民主教学的过程,打破了“教师教教材”的常规,突出了学生的“学”。尽管如此,他的教学视角依然主要是基于语文知识点的。因此,“语文知识点”是“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视角。
到了本世纪初就进入到“新课标时代”,教学视角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从语文技巧到语文领悟,学生的学习自然更多地从经典篇目中学习语言规范,汲取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自从《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讲究阅读体验,真正将阅读权还给学生。从洋思中学的“目标教学”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都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尤其是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即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教学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时空还给了学生,这些做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发现,有利于学生生成,学生终于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全国掀起学习杜郎口的高潮。然而,在大家一哄而学杜郎口经验的同时,却不去思考、把握杜郎口的精神实质,不是在教学视角的转换上做文章,而是在形式上单一地去模仿,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教学视角的转换,它既不应该单纯是基于语文知识点的空洞的分析、讲解,也不应该仅仅是课堂上为分析、肢解语言文字,为挖掘主题,而不顾整体,不问文字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的阅读。它应该是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阅读和课堂学习的理性阅读即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深层阅读体验的有机整合。语文视角的转换,必须要还课文以本来面目,把每一篇课文看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让学生结识它,喜爱它,从而深入它,占有它。
比如我在教《孔乙己》时,就从“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视角——教好知识点是根本,教学的重难点是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小说的主题中转变了过来。第一学时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阅读,暂不作任何干预,强调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自然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需求的关键,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自然状态下的学生阅读体验往往又是肤浅的,同时也是原生态的,是教学预设的基础,同样也是教学生成的前提。第二学时我预设的教学视角是体验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即为什么让一个‘样子太傻’的小伙计作为叙述者?学生自有他们的体验:文章以“我”为叙述者,小说就更加真实,更具有社会价值。也有学生是这样体验的:“我”这样一个低贱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孔乙己的态度,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低下的社会地位。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点”,当然也是阅读教学视角的传承。接着,我转换了教学视角,通过变换文本叙述者的角度,来改变阅读者的身份,从而更好地在阅读中体验文本的文化内涵。首先,我让学生将孔乙己作为叙述者来讲自己的故事。学生通过扮演孔乙己,深深体会到一种社会最底层的凄凉,一种科举制度下人性的悲哀。接着,我让学生以“在酒店”作为一个特定的场景,从进出酒店的人,更进一步地了解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这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了震撼。这种视角既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又高于学生的个体阅读,并将传统的“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自然阅读和理性阅读之中,更好地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语文教学视角越来越人文化,这是时代发展和教学视角发展的共同需求,也是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探讨一番,切不可忽视教学视角的转换,如果仅仅在形式上模仿杜郎口,那将会成为换汤不换药的语文教学,甚至是不伦不类的怪物,那是很难取得语文教学的成功的!
何文旭,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本文编校:舒 坦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教学大纲时代”,是遵循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视角来进行阅读教学的。教学视角就是教材的“知识点”,教师只要学生死记住这些知识点,就把握住了考试重点,就能考出好的成绩。针对这种教学现状,魏书生老师将管理学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提出了“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课堂教学法是魏书生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的,是教学民主化的产物,因而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实行了民主教学的过程,打破了“教师教教材”的常规,突出了学生的“学”。尽管如此,他的教学视角依然主要是基于语文知识点的。因此,“语文知识点”是“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视角。
到了本世纪初就进入到“新课标时代”,教学视角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从语文技巧到语文领悟,学生的学习自然更多地从经典篇目中学习语言规范,汲取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自从《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讲究阅读体验,真正将阅读权还给学生。从洋思中学的“目标教学”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都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尤其是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即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教学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时空还给了学生,这些做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发现,有利于学生生成,学生终于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全国掀起学习杜郎口的高潮。然而,在大家一哄而学杜郎口经验的同时,却不去思考、把握杜郎口的精神实质,不是在教学视角的转换上做文章,而是在形式上单一地去模仿,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教学视角的转换,它既不应该单纯是基于语文知识点的空洞的分析、讲解,也不应该仅仅是课堂上为分析、肢解语言文字,为挖掘主题,而不顾整体,不问文字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的阅读。它应该是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阅读和课堂学习的理性阅读即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深层阅读体验的有机整合。语文视角的转换,必须要还课文以本来面目,把每一篇课文看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让学生结识它,喜爱它,从而深入它,占有它。
比如我在教《孔乙己》时,就从“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视角——教好知识点是根本,教学的重难点是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小说的主题中转变了过来。第一学时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阅读,暂不作任何干预,强调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自然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需求的关键,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自然状态下的学生阅读体验往往又是肤浅的,同时也是原生态的,是教学预设的基础,同样也是教学生成的前提。第二学时我预设的教学视角是体验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即为什么让一个‘样子太傻’的小伙计作为叙述者?学生自有他们的体验:文章以“我”为叙述者,小说就更加真实,更具有社会价值。也有学生是这样体验的:“我”这样一个低贱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孔乙己的态度,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低下的社会地位。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点”,当然也是阅读教学视角的传承。接着,我转换了教学视角,通过变换文本叙述者的角度,来改变阅读者的身份,从而更好地在阅读中体验文本的文化内涵。首先,我让学生将孔乙己作为叙述者来讲自己的故事。学生通过扮演孔乙己,深深体会到一种社会最底层的凄凉,一种科举制度下人性的悲哀。接着,我让学生以“在酒店”作为一个特定的场景,从进出酒店的人,更进一步地了解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这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了震撼。这种视角既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又高于学生的个体阅读,并将传统的“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自然阅读和理性阅读之中,更好地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语文教学视角越来越人文化,这是时代发展和教学视角发展的共同需求,也是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探讨一番,切不可忽视教学视角的转换,如果仅仅在形式上模仿杜郎口,那将会成为换汤不换药的语文教学,甚至是不伦不类的怪物,那是很难取得语文教学的成功的!
何文旭,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本文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