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物理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的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物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进程。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情况下发现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为此在物理教学中,谈谈我自己的见解。
  一、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1、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例如在进行“力的合成”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分力和合力”的概念,在选择事例时,要包含有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和方向,它们之间的等效关系。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新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也就是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或者忽略其他因素影响的运动,从而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3、讨论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讨论,加以深化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学生中出现错误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二、采用直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功夫,避免注入式的教学法。直观教学除了一些生活实例,实验外,还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例如:挂图、模型、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若运用得好,能取到显著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通过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新课程教学的特点。
  三、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创设学习情景途径很多,例演示实验、物理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物理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科学探究,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不但没有削弱,还大大加强了,因为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既能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给予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和运用。把探究分为下面六个阶段:⑴准备:教学干预之前的过程,包括准备仪器和相关概念。⑵开始: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⑶实施:包括下列内容:提出问题或形成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理论讨论,总结发现。⑷对结果进行讨论:全班讨论。⑸与科学的结论进行比较:把学生的发现与相似的历史上的理论或者现代观念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并讨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⑹反思:鼓励学生回顾实施过程,并思考出现的特殊问题或困难。这阶段的后三个步骤体现了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将学生、教师、科学家视为一个大群体,通过与科学的结论进行比较和反思,将学生个体或小团体的认识发展为一般的认识,从而达到在探究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和建构知识的统一。
  进行科学探究离不开思维,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打好思维基础,构建思维结构、掌握思维方法、体现思维层次,倡导发散思维。因而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方案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要用多媒体画出来指挥学生统一行动,要放开,实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例如,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实验目的的要求,能根据实验意图制定实验方案,如何拉橡皮筋,使得作用效果相同。②能正确地选择实验仪器,掌握弹簧秤的精确度、量程及正确的使用方法。③能自己设计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记录。
  通过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和勇于探索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都十分有好处的。
其他文献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
期刊
“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要想让学生听课达到“唯恐聆取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的效果,除了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还要有完善精要的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唯其如此,课堂教学才能收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 因此设计好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
期刊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句话经典的概括了课堂导入所要追求的艺术境界,它为整堂课的成功与否定下了一个基调,作好了一个铺垫。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在是否完全融入课堂之前,会怀有一种期待:今天这整堂将带给我一个什么的感受,我将会获得哪方面的提高。因此,课堂的导入先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理的满足感,进而让他进入教师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所要追求的课堂效果。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很多学生认为有些
期刊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对一些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复习,课前不预习,作业马虎,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形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使学生经过一年或两三年的学习,提高数学成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好学,是使教学能有所成效的根本保证。
期刊
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老师对那些“好学生”的赞叹:××,多聪明,从不让老师费心。但同样也能发现这些老师共同的焦虑:这些“好孩子”经不起半点的批评和指责。然而,生活中哪能一帆风顺呢?  毫无疑问,尖子生是班级里学习成绩的佼佼者,是家长眼里的宝贝,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也是其他孩子羡慕的对象。于是,太多的表扬、荣誉让他们有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这些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心理的脆弱,一旦他们的目标、需要和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因此而成为了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
期刊
内容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质疑方式开展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取得了良好的教授教养效果。文章从围绕精妙处质疑、模糊点质疑、兴趣点质疑、空白点质疑、延伸点质疑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授教养中采用质疑方式开展教授教养的内涵。  关键词:质疑 语文课堂教学 内涵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运用质疑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既加深了学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既要重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通过做而学。”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数学教学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全面实施几年了,从刚开始对课标课程的不适应、迷茫,在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专家解读,材料的学习,以及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再加上自己的探索研究,逐步地理清了思路。对于课标课程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对课标课程理念的理解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觉得它既有秉承了旧课程的一些理念,又具有时代性的创新。如课标课程中与原课程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