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一五”前期,以“质量、安全、效率、效益、服务”为指导思想,中国各通信运营企业已初步构建了自身特色的现代通信网络运维管理体系。通信网络运维呈现高度集中、客户感知、网络经营、服务品牌、运维外包5个主流趋势,这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的运维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达到相对较高的层次。这不仅仅是管理思想理念的进步,更是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实践中的深度应用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通信运维;管理方案;发展
引言
多年来,电信业长期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状态,业务处于严格管制;网络呈资本密集型,进入门槛很高;话音是业务收入的绝对主体,网络容量与话务容量高度一致;不同业务由不同网络支撑,技术等于业务;以不同业务分割不同市场和行业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小,是低风险高利润的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电信业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巨大的动荡,技术更新加快,设备技术寿命缩短,建网成本大幅下降。行业技术差别趋向消失,行业结构越来越不稳定。业务主体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固话正逐步让位给移动和IP,电信业开始从低风险高利润行业走向高风险低利润行业。
一.通信运维管理现状
原中国网通,迫于业务增长的压力,2007年提出“经营网络”的发展观,并制定了《中国网通2007―2009年网络运营规划》,规划中对网络运维部门如何服务市场、开发新业务、资源利旧、支撑系统建设、队伍建设、组织结构调整、制度流程改进等方面提出很多操作性很强的管理举措,这对于传统的固网运营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使在重组之后,“经营网络”的理念和举措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笔者认为,“经营网络”的发展观,是固网运营企业网络运维的“科学发展观”。
目前,全国通信网络运维从业人员有40万左右:其中,通信运营企业占28万,实业公司、中国通信服务集团公司、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网络优化公司等约有2 000多家,从业人员有10万人以上。受专业化外包、集中化运维的影响,通信运营企业运维人员的比例有逐渐减少的态势。
“十一五”期间,各运营企业的网络运维部门,除了服务日常的企业运营工作以外,在社会防汛通信保障、防恐应急通信演练、奥运通信保障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若干重大會议期间通信网络的安全,提高了企业与通信全行业的整体形象。
二.通信运维的未来发展趋势
1.由于我国通信企业特定的发展历史、网络和网管技术现状以及企业整体上的传统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过去几年,国内通信企业基本以分散型运维管理体制为主,即以专业来划分维护层次,每一专业都有一套维护与监控人员及网管系统。在运营企业的发展初期,这种分散式运维模式对于整体业务的迅速展开是有帮助的。可是,随着运营网络的不断壮大,整个运营维护体系需要庞大的资源来支持,从而带来了运维成本增加,人员浪费,内部对客户投诉及故障处理的反应速度变慢,整体运维效率下降等问题。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的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使整个运营网络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故障与投诉的定位解决日趋综合性 因此集中的运维模式成为大势所趋。而且从长远来看集中式的运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挖掘网络潜力还将节省大量的运维成本应该是下一代运维体系的最终发展方向。
2.运维管理的高度集中,源于现代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要素与管理体制的综合驱动。运维管理的高度集中,符合国际运营发展趋势,是企业集约化、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运营的基础。由于国内各运营企业的发展进度、网络环境、系统环境、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各不相同,网络运维集中化的程度、进程还存在很大差异。
3.从组织管理角度,集中化实际上是组织管理的模式转换过程,涉及工作程序、行为方式、管理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集中化运维管理的实施主体是网络部门,还涉及计划、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网络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组织结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员工配置与培训等诸多要素。
4.从技术角度,一方面,通信网络已经并将更多地采用大量的IP分组交换技术,网络将从主要承载话音业务转变为以IP数据流量为主,网络IP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网络运维的集中化程度;另一方面,集中化网管系统的开发建设为高度集中化的网络运维提供了技术保障。集中化的建设模式加快了各专业网管的建设,缩减了各专业网管系统建设的周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专业网管系统建设应用的同时,面向网络维护服务的各类支撑系统得以广泛开发应用,全面促进了维护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推进了维护工作的流程化、自动化、规范化。集中化网管系统以及相应的维护服务支撑系统的建设,为网络维护的三集中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传统网络运维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
1.传统网络质量评价体系不适应数据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数据业务在总业务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用户对数据业务的投诉占总投诉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数据业务相对于传统话音业务具有种类多、变化快、涉及的网元多、用户行为复杂及显著的时间突发性、空间聚集性等特点,用传统的网络维护手段去维护数据业务网络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有的基于各网元分散的主要业绩指标(KPI)并不能反映具体新业务的质量,有必要针对具体业务来研究该业务在各网元环节关联度高的KPI集合。
2.传统网络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反映客户体验。
其质量指标体系局限于设备和系统范畴,难以全面反映业务端到端运行质量和客户实际使用感知。全网海量数据掩盖了局部质量问题。传统网络质量指标与用户投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或反向关联,通过提高传统网络质量评价指标来提升客户满意度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如同样的基站退服时长,发生在农村/城市、忙时闲时各不同的空间和时域,对客户感知的影响程度是大不相同的。
结束语:
随着通信网络向融合发展的趋势运营商的运维管理体制逐渐向以业务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集中化运维模式、运维外包、建立技术支援体系也是大势所趋。当然,在演进和变革当中必然会遇到不同设备提供厂商“七国八制”背景下全程全网的统一运作要求带来的问题:打破固有运维管理模式惯性,形成高效科学的运管模式带来的冲击,以及运用合理高效的低成本,实现高水平网络人才运营高质量网络带来的挑战等。作为运营商,对此必须未雨绸缪,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逐步建立高效的现代化运维管理体制,为在下一代网络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远强.ERP运维变革的启示[J].管理学家:实践版,2010(4).
关键词:通信运维;管理方案;发展
引言
多年来,电信业长期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状态,业务处于严格管制;网络呈资本密集型,进入门槛很高;话音是业务收入的绝对主体,网络容量与话务容量高度一致;不同业务由不同网络支撑,技术等于业务;以不同业务分割不同市场和行业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小,是低风险高利润的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电信业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巨大的动荡,技术更新加快,设备技术寿命缩短,建网成本大幅下降。行业技术差别趋向消失,行业结构越来越不稳定。业务主体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固话正逐步让位给移动和IP,电信业开始从低风险高利润行业走向高风险低利润行业。
一.通信运维管理现状
原中国网通,迫于业务增长的压力,2007年提出“经营网络”的发展观,并制定了《中国网通2007―2009年网络运营规划》,规划中对网络运维部门如何服务市场、开发新业务、资源利旧、支撑系统建设、队伍建设、组织结构调整、制度流程改进等方面提出很多操作性很强的管理举措,这对于传统的固网运营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使在重组之后,“经营网络”的理念和举措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笔者认为,“经营网络”的发展观,是固网运营企业网络运维的“科学发展观”。
目前,全国通信网络运维从业人员有40万左右:其中,通信运营企业占28万,实业公司、中国通信服务集团公司、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网络优化公司等约有2 000多家,从业人员有10万人以上。受专业化外包、集中化运维的影响,通信运营企业运维人员的比例有逐渐减少的态势。
“十一五”期间,各运营企业的网络运维部门,除了服务日常的企业运营工作以外,在社会防汛通信保障、防恐应急通信演练、奥运通信保障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若干重大會议期间通信网络的安全,提高了企业与通信全行业的整体形象。
二.通信运维的未来发展趋势
1.由于我国通信企业特定的发展历史、网络和网管技术现状以及企业整体上的传统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过去几年,国内通信企业基本以分散型运维管理体制为主,即以专业来划分维护层次,每一专业都有一套维护与监控人员及网管系统。在运营企业的发展初期,这种分散式运维模式对于整体业务的迅速展开是有帮助的。可是,随着运营网络的不断壮大,整个运营维护体系需要庞大的资源来支持,从而带来了运维成本增加,人员浪费,内部对客户投诉及故障处理的反应速度变慢,整体运维效率下降等问题。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的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使整个运营网络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故障与投诉的定位解决日趋综合性 因此集中的运维模式成为大势所趋。而且从长远来看集中式的运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挖掘网络潜力还将节省大量的运维成本应该是下一代运维体系的最终发展方向。
2.运维管理的高度集中,源于现代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要素与管理体制的综合驱动。运维管理的高度集中,符合国际运营发展趋势,是企业集约化、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运营的基础。由于国内各运营企业的发展进度、网络环境、系统环境、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各不相同,网络运维集中化的程度、进程还存在很大差异。
3.从组织管理角度,集中化实际上是组织管理的模式转换过程,涉及工作程序、行为方式、管理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集中化运维管理的实施主体是网络部门,还涉及计划、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网络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组织结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员工配置与培训等诸多要素。
4.从技术角度,一方面,通信网络已经并将更多地采用大量的IP分组交换技术,网络将从主要承载话音业务转变为以IP数据流量为主,网络IP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网络运维的集中化程度;另一方面,集中化网管系统的开发建设为高度集中化的网络运维提供了技术保障。集中化的建设模式加快了各专业网管的建设,缩减了各专业网管系统建设的周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专业网管系统建设应用的同时,面向网络维护服务的各类支撑系统得以广泛开发应用,全面促进了维护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推进了维护工作的流程化、自动化、规范化。集中化网管系统以及相应的维护服务支撑系统的建设,为网络维护的三集中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传统网络运维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
1.传统网络质量评价体系不适应数据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数据业务在总业务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用户对数据业务的投诉占总投诉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数据业务相对于传统话音业务具有种类多、变化快、涉及的网元多、用户行为复杂及显著的时间突发性、空间聚集性等特点,用传统的网络维护手段去维护数据业务网络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有的基于各网元分散的主要业绩指标(KPI)并不能反映具体新业务的质量,有必要针对具体业务来研究该业务在各网元环节关联度高的KPI集合。
2.传统网络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反映客户体验。
其质量指标体系局限于设备和系统范畴,难以全面反映业务端到端运行质量和客户实际使用感知。全网海量数据掩盖了局部质量问题。传统网络质量指标与用户投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或反向关联,通过提高传统网络质量评价指标来提升客户满意度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如同样的基站退服时长,发生在农村/城市、忙时闲时各不同的空间和时域,对客户感知的影响程度是大不相同的。
结束语:
随着通信网络向融合发展的趋势运营商的运维管理体制逐渐向以业务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集中化运维模式、运维外包、建立技术支援体系也是大势所趋。当然,在演进和变革当中必然会遇到不同设备提供厂商“七国八制”背景下全程全网的统一运作要求带来的问题:打破固有运维管理模式惯性,形成高效科学的运管模式带来的冲击,以及运用合理高效的低成本,实现高水平网络人才运营高质量网络带来的挑战等。作为运营商,对此必须未雨绸缪,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逐步建立高效的现代化运维管理体制,为在下一代网络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远强.ERP运维变革的启示[J].管理学家:实践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