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阶段出台的区域规划,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
2009年中国审批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数量之多、时间之密集、影响范围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表示,2010年还将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这一轮批复的区域规划,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尚需观察。已有专家指出,要防止区域规划遍地开花,新一轮投资潮带来新一轮泡沫。
在刚刚戴上“国际旅游岛”帽子的海南,扑面而来的是汹涌的房地产投资。媒体估计短期内进入海南的房地产投资总额从1500亿元至4000亿元不等,更出现了每平方米7万元的房价。无论总额还是单价,都远非十多年前那场地产泡沫可比。
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区域发展的动力,地方政府最渴望的就是投资进入。获得批准的区域发展规划能引发该区域的投资热潮,解释了这些年新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发布的现象。
规划带来投资潮,大致有两个途径:一是国家给出的规划,必然配套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便向中央申请项目和资金;二是规划给定的一些优惠条件或独特政策或曰试验权,会吸引一些民间资本的投入。
各类区域发展规划之所以能引发投资热潮,在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喜欢使用“窗口效应”的做法:找一个试点,给一些特殊条件,制造一个政策高地,来吸引投资。这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独特经验。其前提是,一些政策还没有全面放开,部分地方的放开必然带来“政策红利”。
新阶段出台的区域规划,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
眼下令人担心的,是地区间盲目攀比,投资冲动再度泛滥。
破除政策藩篱,推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应该发挥人的主动性,使其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去创造财富、发展经济。就像海南可以做高尔夫旅游一样,云南就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可以。制造相对政策优势区域,反映了当前政策对资源的控制与限制,在金融与土地领域,在行业垄断与禁入上,在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束方面,还没有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海南非特例。大批区域规划是在符合国家战略和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的构想中进行的,意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实不管是何种地域,放开政策空间,在平等的资源使用能力下,融合由下至上的规划方法,结合自身禀赋制订符合发展规划、发挥民间智慧与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并不会比当前的少数试点靠获取政策红利要差,更不会让其他地区在此等规划面前有发展机会的不公平感。
目前,无论是经验、智慧、资本充裕度还是各区域基础设施完备程度,都使改变“窗口效应”模式成为可能,欠缺的也许只是破除部门和区域既得利益的改革勇气。
世界银行2009年度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提出,为了快速和共享经济增长,政府必须促进经济一体化,其核心是人员、产品和创意的流动;政府应当改善土地政策,广泛提供基本服务,进行高效率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意吸引产业到落后地区的激励措施应尽量少用;一体化的所有手段——统一的制度,连通的基础设施,有针对性的干预……
这种方式对中国区域的发展同样有益,因为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的更优化布局,要做的是拆除政策障碍,确保要素的平等自由流动。政府的差异化政策,宜有助于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领域的投资,提高这些地方资源的流动能力。
2009年中国审批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数量之多、时间之密集、影响范围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表示,2010年还将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这一轮批复的区域规划,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尚需观察。已有专家指出,要防止区域规划遍地开花,新一轮投资潮带来新一轮泡沫。
在刚刚戴上“国际旅游岛”帽子的海南,扑面而来的是汹涌的房地产投资。媒体估计短期内进入海南的房地产投资总额从1500亿元至4000亿元不等,更出现了每平方米7万元的房价。无论总额还是单价,都远非十多年前那场地产泡沫可比。
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区域发展的动力,地方政府最渴望的就是投资进入。获得批准的区域发展规划能引发该区域的投资热潮,解释了这些年新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发布的现象。
规划带来投资潮,大致有两个途径:一是国家给出的规划,必然配套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便向中央申请项目和资金;二是规划给定的一些优惠条件或独特政策或曰试验权,会吸引一些民间资本的投入。
各类区域发展规划之所以能引发投资热潮,在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喜欢使用“窗口效应”的做法:找一个试点,给一些特殊条件,制造一个政策高地,来吸引投资。这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独特经验。其前提是,一些政策还没有全面放开,部分地方的放开必然带来“政策红利”。
新阶段出台的区域规划,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
眼下令人担心的,是地区间盲目攀比,投资冲动再度泛滥。
破除政策藩篱,推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应该发挥人的主动性,使其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去创造财富、发展经济。就像海南可以做高尔夫旅游一样,云南就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可以。制造相对政策优势区域,反映了当前政策对资源的控制与限制,在金融与土地领域,在行业垄断与禁入上,在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束方面,还没有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海南非特例。大批区域规划是在符合国家战略和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的构想中进行的,意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实不管是何种地域,放开政策空间,在平等的资源使用能力下,融合由下至上的规划方法,结合自身禀赋制订符合发展规划、发挥民间智慧与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并不会比当前的少数试点靠获取政策红利要差,更不会让其他地区在此等规划面前有发展机会的不公平感。
目前,无论是经验、智慧、资本充裕度还是各区域基础设施完备程度,都使改变“窗口效应”模式成为可能,欠缺的也许只是破除部门和区域既得利益的改革勇气。
世界银行2009年度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提出,为了快速和共享经济增长,政府必须促进经济一体化,其核心是人员、产品和创意的流动;政府应当改善土地政策,广泛提供基本服务,进行高效率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意吸引产业到落后地区的激励措施应尽量少用;一体化的所有手段——统一的制度,连通的基础设施,有针对性的干预……
这种方式对中国区域的发展同样有益,因为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的更优化布局,要做的是拆除政策障碍,确保要素的平等自由流动。政府的差异化政策,宜有助于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领域的投资,提高这些地方资源的流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