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月24日,“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民心佳园店。
“儿菜0.58元/斤”、“保肋肉10.8元/斤”、“莲白0.98元/斤”……
“菜市场的菜,比盘溪蔬菜批发市场的菜还便宜!”代祖琼惊叹不已。
代祖琼是民心佳园公租房小区的住户,“绿优鲜”是她最爱逛的地方。
2011年12月,由重庆市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绿优鲜”超市,掀起了一场“零利润”风潮。
“两头苦,中间乐”
2011年以前,张贤洪在重庆十八梯卖秀山土鸡。
张贤洪把自己在秀山老家养的土鸡运来,沿街摆摊贩卖。
“路边摊,卖不起价钱。”谈起自己的生意,张贤洪十分失落。
张贤洪很羡慕那些入驻大超市经营的同乡:“不光产品卖得起价钱,而且也很有面子。”
进入超市是许多农民的梦想。
一天晚上,张贤洪请那些入驻大超市的同乡喝夜啤酒,有意向他们请教进入超市之法。
“我也想进超市卖土鸡。”张贤洪三杯小酒下肚后,迫不及待地向同乡求助。
“贤洪,别进了。”
“成本太高了,超市一般要扣营业额12%的入场费。还不包括条码费、上架费、促销费……”
张贤洪怎么也没想到,在他眼里很是光鲜的同乡们竟然一肚子苦水。
“农超对接”难道只是一个梦?
“入场成本高、手续复杂、超市与农民地位不平等,让‘农超对接’操作起来很难。”市农产品集团总经理万仲成说。
另一方面,市民却感觉菜价、肉价越来越贵。
近年来,觊觎农副产品可观流通利润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少企业夺走了农民为数不多的利润。
万仲成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农业经纪人低价收购农民的蔬菜,贩卖到盘溪蔬菜批发市场,价格上浮15%;盘溪市场的批发商又加价15%—20%,贩卖给菜贩子,菜贩子进入超市,支付人力、采购等费用,并保证20%的利润。
“三角钱一斤的儿菜,到市民手中时,已经是1.2元了。”万仲成说,“于是,菜农和市民‘两头’苦不堪言,却喂肥了中间流通商。”
农副产品流通之难,苦煞了市农产品集团。
2010年成立的市农产品集团,其主要使命就是:“将重庆市的农产品卖出去,卖得远,卖个好价钱,帮助农民增收。”
“必须得设法破局。”万仲成说。
“零利润”平台
2011年12月3日,北部新区奥林匹克花园。
在热烈的掌声中,“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奥园店开张了。
张贤洪在这个占地500多平方米的超市里,拥有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摊位。
“我也入驻超市了!”张贤洪不仅在“绿优鲜”卖起了土鸡,还卖起了鱼。
就在一个月前,市农产品集团的工作人员找到张贤洪,邀请他入驻“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
“没有入场费、条码费、上架费……”张贤洪对合作条款记得清清楚楚,“只要支付营业额4%的水电费和管理费即可。”
最让张贤洪激动的是,“绿优鲜”从来不延迟支付货款。
“都是当天结算。”张贤洪一边宰杀土鸡一边说。
自市农产品集团成立伊始,万仲成便在市供销总社的领导下,围绕建立一个“零利润”的社区农产品展销平台展开调研。
“对菜农,超市要实现‘零利润’,不赚他们的钱。”万仲成说。
“零利润”,可行吗?
作为市供销总社的下属企业,市农产品集团有着天然的优势:全市供销系统的12000多个专业合作社,是“绿优鲜”和农民直接对接的平台。
“规模经济使我们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万仲成一语中的。
经过反复研究,市农产品集团的“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计划终于出台。
对于欲入场贩卖农产品的农民,“绿优鲜”只收取水电和人力费,其余费用一律不收。
入场门槛的降低,自然吸引了许多“张贤洪”入驻。
短短四个月时间,“绿优鲜”在全市已拥有57个门店。
“2012年将再建100个门店。”万仲成说。
展销“直通车”
2012年1月12日,“绿优鲜”网上超市采购配送中心。
一打开电脑,销售部的张素梅就发现“生意来了”。
“蓬江仙山肾豆12包,宫廷黄鸡六只,武隆芙蓉江野生鱼干12盒,牧牛源红烧牛肉罐头12听。”某设计院在“绿优鲜”网上超市下单。
张素梅立即跟进。
通过客户的下单信息,张素梅锁定了客户所在区域——江北区鲁能新城附近。
张素梅眼睛一转:那里有一家“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实体店。她马上联系配送中心,将货品送往该实体店,由该店配送到客户手上。
尝到甜头后,这家设计院又于1月16日、2月16日再次下单。
“三次购物共为这个客户节省了200多元。”张素梅说。
就在“绿优鲜”实体店在重庆遍地开花之际,电子商务也成为“绿优鲜”破解农产品流通难题的利器。
“绿优鲜”首先投入6000万元,建起了集物流配送中心、冷链设备、网上交易平台于一身的电子商务系统。
“网络交易平台让‘两翼’农产品更直接地与客户对接。”重庆市农产品集团商业连锁公司董事长刘刚说,“从而降低了整个流通环节的成本。”
在电子商务助力之下,“绿优鲜”的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市场价低5%—10%。
“目前,‘绿优鲜’网络交易金额已达3088万元。”刘刚说。
“绿优鲜”的“零利润”营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区县加盟。
2011年12月的一天,万仲成刚一落座,就接到秀山县供销社主任邹祖业的电话:“老万,我们的秀山土鸡和金银花想进‘绿优鲜’呀。”
在邹祖业看来,“绿优鲜”的庞大零售终端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展销平台。
“就像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农展会’。”邹祖业说。
“绿优鲜”成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销售直通车”,破解了农产品流通之困。
“儿菜0.58元/斤”、“保肋肉10.8元/斤”、“莲白0.98元/斤”……
“菜市场的菜,比盘溪蔬菜批发市场的菜还便宜!”代祖琼惊叹不已。
代祖琼是民心佳园公租房小区的住户,“绿优鲜”是她最爱逛的地方。
2011年12月,由重庆市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绿优鲜”超市,掀起了一场“零利润”风潮。
“两头苦,中间乐”
2011年以前,张贤洪在重庆十八梯卖秀山土鸡。
张贤洪把自己在秀山老家养的土鸡运来,沿街摆摊贩卖。
“路边摊,卖不起价钱。”谈起自己的生意,张贤洪十分失落。
张贤洪很羡慕那些入驻大超市经营的同乡:“不光产品卖得起价钱,而且也很有面子。”
进入超市是许多农民的梦想。
一天晚上,张贤洪请那些入驻大超市的同乡喝夜啤酒,有意向他们请教进入超市之法。
“我也想进超市卖土鸡。”张贤洪三杯小酒下肚后,迫不及待地向同乡求助。
“贤洪,别进了。”
“成本太高了,超市一般要扣营业额12%的入场费。还不包括条码费、上架费、促销费……”
张贤洪怎么也没想到,在他眼里很是光鲜的同乡们竟然一肚子苦水。
“农超对接”难道只是一个梦?
“入场成本高、手续复杂、超市与农民地位不平等,让‘农超对接’操作起来很难。”市农产品集团总经理万仲成说。
另一方面,市民却感觉菜价、肉价越来越贵。
近年来,觊觎农副产品可观流通利润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少企业夺走了农民为数不多的利润。
万仲成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农业经纪人低价收购农民的蔬菜,贩卖到盘溪蔬菜批发市场,价格上浮15%;盘溪市场的批发商又加价15%—20%,贩卖给菜贩子,菜贩子进入超市,支付人力、采购等费用,并保证20%的利润。
“三角钱一斤的儿菜,到市民手中时,已经是1.2元了。”万仲成说,“于是,菜农和市民‘两头’苦不堪言,却喂肥了中间流通商。”
农副产品流通之难,苦煞了市农产品集团。
2010年成立的市农产品集团,其主要使命就是:“将重庆市的农产品卖出去,卖得远,卖个好价钱,帮助农民增收。”
“必须得设法破局。”万仲成说。
“零利润”平台
2011年12月3日,北部新区奥林匹克花园。
在热烈的掌声中,“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奥园店开张了。
张贤洪在这个占地500多平方米的超市里,拥有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摊位。
“我也入驻超市了!”张贤洪不仅在“绿优鲜”卖起了土鸡,还卖起了鱼。
就在一个月前,市农产品集团的工作人员找到张贤洪,邀请他入驻“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
“没有入场费、条码费、上架费……”张贤洪对合作条款记得清清楚楚,“只要支付营业额4%的水电费和管理费即可。”
最让张贤洪激动的是,“绿优鲜”从来不延迟支付货款。
“都是当天结算。”张贤洪一边宰杀土鸡一边说。
自市农产品集团成立伊始,万仲成便在市供销总社的领导下,围绕建立一个“零利润”的社区农产品展销平台展开调研。
“对菜农,超市要实现‘零利润’,不赚他们的钱。”万仲成说。
“零利润”,可行吗?
作为市供销总社的下属企业,市农产品集团有着天然的优势:全市供销系统的12000多个专业合作社,是“绿优鲜”和农民直接对接的平台。
“规模经济使我们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万仲成一语中的。
经过反复研究,市农产品集团的“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计划终于出台。
对于欲入场贩卖农产品的农民,“绿优鲜”只收取水电和人力费,其余费用一律不收。
入场门槛的降低,自然吸引了许多“张贤洪”入驻。
短短四个月时间,“绿优鲜”在全市已拥有57个门店。
“2012年将再建100个门店。”万仲成说。
展销“直通车”
2012年1月12日,“绿优鲜”网上超市采购配送中心。
一打开电脑,销售部的张素梅就发现“生意来了”。
“蓬江仙山肾豆12包,宫廷黄鸡六只,武隆芙蓉江野生鱼干12盒,牧牛源红烧牛肉罐头12听。”某设计院在“绿优鲜”网上超市下单。
张素梅立即跟进。
通过客户的下单信息,张素梅锁定了客户所在区域——江北区鲁能新城附近。
张素梅眼睛一转:那里有一家“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实体店。她马上联系配送中心,将货品送往该实体店,由该店配送到客户手上。
尝到甜头后,这家设计院又于1月16日、2月16日再次下单。
“三次购物共为这个客户节省了200多元。”张素梅说。
就在“绿优鲜”实体店在重庆遍地开花之际,电子商务也成为“绿优鲜”破解农产品流通难题的利器。
“绿优鲜”首先投入6000万元,建起了集物流配送中心、冷链设备、网上交易平台于一身的电子商务系统。
“网络交易平台让‘两翼’农产品更直接地与客户对接。”重庆市农产品集团商业连锁公司董事长刘刚说,“从而降低了整个流通环节的成本。”
在电子商务助力之下,“绿优鲜”的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市场价低5%—10%。
“目前,‘绿优鲜’网络交易金额已达3088万元。”刘刚说。
“绿优鲜”的“零利润”营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区县加盟。
2011年12月的一天,万仲成刚一落座,就接到秀山县供销社主任邹祖业的电话:“老万,我们的秀山土鸡和金银花想进‘绿优鲜’呀。”
在邹祖业看来,“绿优鲜”的庞大零售终端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展销平台。
“就像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农展会’。”邹祖业说。
“绿优鲜”成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销售直通车”,破解了农产品流通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