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阅读有很多方式,在教学中则需要教师能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贴近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等,指导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参与阅读。文章围绕“知人”的角度设計了举荐人才、选择友人、追忆师生情三个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在真实语言情境中做到更全面地知人,进一步提高《论语》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论语》阅读;知人;真实语言情境;学习任务;设计
《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借助《论语》阅读,营造真实的语言情境,设计贴近学生认知和兴趣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论语》。本文笔者主要从“读《论语》而知人”的角度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主要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举荐人才、选择友人、追忆师生情,来调动学生积极进行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促使学生更全面认识到孔子本人及诸多弟子的鲜活形象,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论语》的乐趣,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更好地为人处世与交友。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举荐人才——为自己眼中的人才写一封推荐信
鲁国国君正在寻访人才,请根据“四子侍坐”一篇中四位学生的表现,为其中一人写一封简短的推荐信。要求如下:
1.以“四子侍坐”为重点,可适当结合“季氏将伐颛臾”“孔门十哲”等章节。
2. 可从性格、能力、专长等方面着手。
3. 以“我”的视角进行推荐。
4.做到有理有据,表达精炼,80字左右。
设计说明:“四子侍坐”在《论语》里面算篇幅较长的一则,学生初读,对四子形象理解容易停留在单一碎片化的状态中。适当结合“季氏将伐颛臾”“孔门十哲”等章节,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全面立体的把握,同时对以往学过的知识起到一个再巩固和再认知的作用。从性格、能力、专长等方面着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降低了学生答题的难度。“我”的视角,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带着使命感慎重客观地评价人物。传统课堂的问题设置,往往是主题性质的,唯一性强,闭环特征明显。以“我” 的视角写推荐信,思维开放,参与性更好,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经过思考大胆呈现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学会去倾听、分享、辩论、总结。
活动二:选择友人——为自己在正确交友上找到更多参照
1.我看《论语》中的交友观
儒家怎么判断一个朋友是益友?应怎样和朋友相处?交友的目的是什么?请从《论语》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并概括《论语》的交友观。
2.我看华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以及《论语》的交友观,说说我眼中的华歆是个怎样的人,若是碰到这样的朋友,我会怎么做。
3.我再看华歆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征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三百户,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于宁。帝不许。(《三国志·华歆传》)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
结合上述材料以及管宁割席的故事,运用《论语》的交友观,请再来说说我眼中的华歆是个怎样的人,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择友。
设计说明:第一个任务的设计,侧重于对文本的梳理。《论语》本身有着原生态、片段化的特点,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读,目的是让学生自己着手理清章与章之间的勾连,建立起意义块,而不是读不多久就产生倦怠感,况且“未经梳理的文本,直接要学生去探究是肤浅的,空洞的,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没有深度、广度和力度,甚至没有价值” [2]。二、三两个任务的设计以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素养为主要目标,以学生的阅读、对话、思辨、表达为主线,通过“我看”“我再看”的学习活动,一是突出“我”的观点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二是引发学生的深入研读和表达,让学生能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人物,在生活中能灵活运用《论语》的交友观做到更好地择友。
活动三:追忆师生情——让自己真正看到生动的人物,发现书本之趣
1.最新研究发现,平均每个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大概会传染3.77人,假如孔子不幸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了四个弟子,那么最有可能被传染的四个人会是谁?请按传染的先后顺序列出这四个人,并说明理由。
2.为了阻击这场疫情,孔门弟子成立了应对新冠病毒四人领导小组。组长会是谁?成员有哪些?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设计说明:王宁教授指出:“语言运用的环境是真实的,与学生真正运用语言的情景是一致的。”基于新冠病毒而设计的两项任务,话题看似有些沉重,对学生而言它是真实情景,是学生目前正在遭遇的现实情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基于语文的角度它充满了生气,开放自由又不乏悬念和波澜,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热情。学生必须认真研读文本,运用自己的“能思能想”回答问题,从而看到《论语》中不同弟子的不同才华与能力,感受到那个年代不一样的师生情,进而发现《论语》其实还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著作。
小结:《论语》作为我国一部儒家经典,代表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有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去阅读去研究。放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笔者从“读《论语》而知人”的角度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把课堂学习方式从“教师教课文”推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探索《论语》阅读教学的多种实践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与水平的语文素养的追求,最终启发学生通过《论语》中的知人而学会在生活真实情景中的知人。
参考文献:
[1]张鹏飞. 新课标对应的语文学习任务的梳理[J].中学语文,2019(9):65-70.
浙江省诸暨市湄池中学 311814
关键词:《论语》阅读;知人;真实语言情境;学习任务;设计
《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借助《论语》阅读,营造真实的语言情境,设计贴近学生认知和兴趣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论语》。本文笔者主要从“读《论语》而知人”的角度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主要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举荐人才、选择友人、追忆师生情,来调动学生积极进行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促使学生更全面认识到孔子本人及诸多弟子的鲜活形象,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论语》的乐趣,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更好地为人处世与交友。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举荐人才——为自己眼中的人才写一封推荐信
鲁国国君正在寻访人才,请根据“四子侍坐”一篇中四位学生的表现,为其中一人写一封简短的推荐信。要求如下:
1.以“四子侍坐”为重点,可适当结合“季氏将伐颛臾”“孔门十哲”等章节。
2. 可从性格、能力、专长等方面着手。
3. 以“我”的视角进行推荐。
4.做到有理有据,表达精炼,80字左右。
设计说明:“四子侍坐”在《论语》里面算篇幅较长的一则,学生初读,对四子形象理解容易停留在单一碎片化的状态中。适当结合“季氏将伐颛臾”“孔门十哲”等章节,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全面立体的把握,同时对以往学过的知识起到一个再巩固和再认知的作用。从性格、能力、专长等方面着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降低了学生答题的难度。“我”的视角,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带着使命感慎重客观地评价人物。传统课堂的问题设置,往往是主题性质的,唯一性强,闭环特征明显。以“我” 的视角写推荐信,思维开放,参与性更好,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经过思考大胆呈现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学会去倾听、分享、辩论、总结。
活动二:选择友人——为自己在正确交友上找到更多参照
1.我看《论语》中的交友观
儒家怎么判断一个朋友是益友?应怎样和朋友相处?交友的目的是什么?请从《论语》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并概括《论语》的交友观。
2.我看华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以及《论语》的交友观,说说我眼中的华歆是个怎样的人,若是碰到这样的朋友,我会怎么做。
3.我再看华歆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征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三百户,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于宁。帝不许。(《三国志·华歆传》)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
结合上述材料以及管宁割席的故事,运用《论语》的交友观,请再来说说我眼中的华歆是个怎样的人,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择友。
设计说明:第一个任务的设计,侧重于对文本的梳理。《论语》本身有着原生态、片段化的特点,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读,目的是让学生自己着手理清章与章之间的勾连,建立起意义块,而不是读不多久就产生倦怠感,况且“未经梳理的文本,直接要学生去探究是肤浅的,空洞的,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没有深度、广度和力度,甚至没有价值” [2]。二、三两个任务的设计以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素养为主要目标,以学生的阅读、对话、思辨、表达为主线,通过“我看”“我再看”的学习活动,一是突出“我”的观点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二是引发学生的深入研读和表达,让学生能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人物,在生活中能灵活运用《论语》的交友观做到更好地择友。
活动三:追忆师生情——让自己真正看到生动的人物,发现书本之趣
1.最新研究发现,平均每个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大概会传染3.77人,假如孔子不幸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了四个弟子,那么最有可能被传染的四个人会是谁?请按传染的先后顺序列出这四个人,并说明理由。
2.为了阻击这场疫情,孔门弟子成立了应对新冠病毒四人领导小组。组长会是谁?成员有哪些?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设计说明:王宁教授指出:“语言运用的环境是真实的,与学生真正运用语言的情景是一致的。”基于新冠病毒而设计的两项任务,话题看似有些沉重,对学生而言它是真实情景,是学生目前正在遭遇的现实情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基于语文的角度它充满了生气,开放自由又不乏悬念和波澜,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热情。学生必须认真研读文本,运用自己的“能思能想”回答问题,从而看到《论语》中不同弟子的不同才华与能力,感受到那个年代不一样的师生情,进而发现《论语》其实还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著作。
小结:《论语》作为我国一部儒家经典,代表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有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去阅读去研究。放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笔者从“读《论语》而知人”的角度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把课堂学习方式从“教师教课文”推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探索《论语》阅读教学的多种实践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与水平的语文素养的追求,最终启发学生通过《论语》中的知人而学会在生活真实情景中的知人。
参考文献:
[1]张鹏飞. 新课标对应的语文学习任务的梳理[J].中学语文,2019(9):65-70.
浙江省诸暨市湄池中学 3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