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的几个意识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图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中高质量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为此,我们的语文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意识。
  一、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育是一门爱的事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把握教育的良机,用自己满腔无私的爱,把理解、尊重、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行为,并非是老师的知识水平。从尊重人的角度看,语文老师实在应该淡化对回答内容的评价,而应当去关注学生的回答行为,其评价点应放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语文课堂应当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对话过程。如果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蹲下来看学生,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便会觉得不幼稚、不可笑,甚至会觉得了不起。老师只有公平、公正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偏爱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会在相互欣赏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语文老师要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对他们进行鼓励。老师的权力是引导,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如果学生得不到宽容和赞赏,他们就会机械地学大人说话,说套话,甚至是假话,学生也不再相信自己的观察与感觉。让学生敢于说“不”,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又能激发他们挑战权威的勇气。语文老师一方面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在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要大胆地提倡“童言无忌”,防止集体失语,以真正打通多边的信息交流通道,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
  二、给学生自由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应该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搞包办代替;也不能再把学生的交往范围局限在校园内、课堂里,让最有魅力的语文课被“水泥的隔离层”所隔离,更不能再去做徒劳无益的傻事而妨碍学生个性发展。多些自由,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点拨、解惑和自己的思考、实践,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社会里,锻炼能力,发展个性。语文课堂教学更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人的承认,又都具有发展的潜能和创造性,但由于习惯、兴趣、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说话,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有的学生不愿意被人家指名回答,因此就需要教师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现他们的亮点与优点,适时加以肯定和推动,让全体学生都能觉得语文课堂是一片自由的天地。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课堂参与的机会,创造条件使其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言语的自由,思维的自由,保证了学生有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有自由活泼的空间。
  三、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在阅读课堂里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这是两种教学思想的根本区别。语文学科的主体性教育当然主张后者,而不是前者。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在机制便是“尝试”。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敗,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课堂也是社会,无论是谁,都要与他人交流,感受心理氛围。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想方设法创设相当默契的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既提高语文素养,又锻炼个性,培养情趣,其中实在大有文章可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关键是教师的正确引导。
  四、为课堂增添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必归纳段意和概括中心思想,不再强调千篇一律地去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教师灵活地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本课应着重练习的能力,可以避免面面俱到,利于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的针对性。过去,语文教学上片面强调“文字”,而忽视“文化功能”,尤其是爱美的情趣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语文老师仅在文字上作排列组合,进行语言文字的机械的纯技术的训练,影响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随着新大纲的颁布实施,社会生活的更多彩、更多元、更实际,语文教学也势必要更开放,呈现更多元态势。比如,教师可以在教读了《翠鸟》后要求学生给翠鸟填涂颜色,以加深对词语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翠鸟的感情。在这种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里,不仅仅是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更重要的是紧紧抓住了生活中的言语交际机会,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笑、思、想的过程中,其认知和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而这一文化的形成有着新陈代谢、新旧交替的演变过程,即学校历史在许许多多细节的积累中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校长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不同校长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管理艺术以及能否对机遇、威胁、挑战、优势、劣势的敏锐把握,目光的长远等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使或约束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本文将围绕校长必备的几个基本修养出发,简单阐述校长将怎样进入角色的几个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创设诱人的情境——“惊奇”,让学生在一个个“惊奇”的导引下去感知,去探索,去创新,从而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创设“惊奇”的方法有很多,如一个魔术实验;一种“出人意料”的景象;一则科学家的探究故事;一种自然现象;一组问题或谜语;或者通过多媒体再现的一个场景等。总之,只有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不断创设“惊奇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样,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师素养;人格魅力影响;塑造健全人格  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教师的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要注意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依据教材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灵活、恰当地参透,把知识的学习与品德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多方受益!  【关键词】物理;品德;知识;渗透  一、明确课程《新课标》,有意识的渗透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单是政治课的事,也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事,更不单是班主任的工作,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文本不是单一的给学生方法论的教育教学,而是要给
期刊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彝族人口大约为231万,约占总人口的49%。“两免一补”、“两基攻坚”在全州的全面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彝族适龄儿童进入校园,入住学校,成為寄宿制学生。怎样管理好和教育好这些学生成了全州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凉山彝族寄宿制学生的管理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作出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一些措施和办法供大家参考。
期刊
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此足见地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课本彩图包括彩色照片、画面等,它同一般的图片和地图相比,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表现的地理事物特征更加突出和鲜明,尤其是在新教材使用不久,挂图等直观教学手段不完备的条件下,课本彩色图片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初中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文化水平较低,生活经验较少,地理观念简单,
期刊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是符合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其注重的不再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应试能力的提高,而是将教学眼光放的更为长远,将学生思维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教学主线,以学生教学需求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的教师还是以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学生们的学习基本方式就是听讲-背诵-理解-练习,教学模式十分的单一陈旧,极大的泯灭了学生们的学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低年级的学生兴高采烈的学习数学,而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逐渐发展为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学困生”,让他们乐于学习数学。如果这些“学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与其他同学享有同等的待遇,
期刊
学校是一个舞台,教育是一门艺术,演绎故事的角色是老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师者的“内涵和外延”都格外重要。学识素养和人格修养固然重要,可是爱心才是教育的前提和根本,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保障。  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她是教师对学生的自觉而纯洁的爱,真诚而持久的爱,这是教师特有的一种高尚的情感,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师爱融于我二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中,
期刊
现代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存在一特殊群体——小学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亲戚、朋友、老师等照看。这部分留守学生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都明显差于其他孩子。  常言道,儿童的心灵是块可以随意耕作的沃土,种下跳蚤决不可能收获龙种;种下冷漠决不可能收获美好;种下失望决不可能收获希望。因为父母的离开,这些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