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胸中胸段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二野组和三野组,每组50例.二野组采用二野淋巴结清扫术联合Ivor-Lewis术,三野组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联合Akiyama术,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野组总淋巴结清扫数量为950个,范围8 ~ 39个,观察淋巴结转移数目共86个
【机 构】
:
463000河南驻马店,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心胸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胸中胸段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二野组和三野组,每组50例.二野组采用二野淋巴结清扫术联合Ivor-Lewis术,三野组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联合Akiyama术,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野组总淋巴结清扫数量为950个,范围8 ~ 39个,观察淋巴结转移数目共86个;三野组在总淋巴结清扫数为1500个,范围16 ~ 62个,观察淋巴结转多数目共80个;淋巴结转移在二野组的发生率为48%,三野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野组纵隔加胃周淋巴结转移率为50%,三组为44%;二野组腹腔干淋巴结转移率为4%,三野组为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野组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32%,三野组为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野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无法评估,三野组为42%.组间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野组淋巴结转移3.3个,三野组为2.8个,均以1~10个为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野组平均清扫淋巴结17.0个,三野组为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野组淋巴结转多度为10%,明显高于三野组(6%),二野组转移平度为20%,明显高于三野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时,需对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进行较好清扫,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预后可能更为理想,对颈部和纵隔的转移淋巴结可彻底清除,对于腹腔淋巴结,清扫颈部和纵隔转移淋巴结意义重大,可显著改善胸中段食管癌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疾病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hs-CRP在此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收集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妇产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子痫患者共60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患者36例,重度患者14例,子痫患者10例,同期收集60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hs-CRP含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子痫组中子痫前期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4年2月至2014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诊治的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45例膜性肾病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45例患者中,单用激素治疗7例,1例病情缓解;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18例,11例病情缓解;单用免疫抑制剂治疗4例;均未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6例.且病理分期越晚,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疗效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防治方法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23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发生、妊娠终止方法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轻度肺动脉高压8例,中度9例,重度6例,出现心力衰竭14例,约占60.9%,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P<0.05);2例中期妊娠患者利凡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后患者回病房6h内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术后不适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的改良低半卧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去枕平卧体位.监测两组心率、呕吐发生率、头晕、肩部疼痛、腰肌酸痛、呼吸频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呕吐、头晕的发生率比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病变所致的脑池结构变化,从可代偿空间角度更本质地反映急诊手术指征.方法 按条件筛选120例急性颅内病变患者(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缺血等),追踪CT扫描并作量化脑池结构分析,其中60例有明确传统手术指征但脑池结构清晰列为保守治疗组,相反另60例无明显颅内占位但脑池结构变化而行急诊手术治疗列为手术组.结果 按量化脑池结构分析指导决定手术的急缓,两组患者预后理想.结论 量化脑池结构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的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西峡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新生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合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结合间继性蓝光照射.对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比较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检测90例HD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同时应用高频B超检测患者CIMT,根据曾经是否有CVD分为心血管疾病组及非心血管疾病组,分析HD患者合并CVD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CVD的HD患者年龄、CIMT、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镁(Mg)与非CVD的HD患者比较差异有
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中老年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中老年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资料,对其头颅MRI或CT及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88.9%,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率为37.7%,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44.4%.结论 脑电图为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重要的参考指标,较影像学更敏感,且使用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等,对临床上诊断病毒性脑炎有重要的价值。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发病原因,为临床预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做到合理预防、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方法 对西峡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患儿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应治疗对策进行研究,通过产科和儿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对该12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例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其中,9
目的 探讨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预后.方法 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去牙周常规修复断端,观察组给予牙体牙髓正畸牵引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牙周炎7例,占14%,对照组30例,占60%,差异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