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科幻小子聊科幻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hua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法国一个“海底科学家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巨大海床,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形态各异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大西洲”。最早提到“大西洲”的文字记录是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根据柏拉图的描述,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位于大西洋中,充满无数财富、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亚特兰蒂斯人的文明到底有多先进?这里还必须提到柏拉图以外另一个曾详细描述“大西洲”的人——“睡眠先知”凯西。凯西于1877年生于美国肯塔基,当他进入催眠状态时,便能为人治病和预言未来,甚至知道远方发生的事情,可当他回醒时,却什么也记不起来。根据他在催眠状态下的诉说,人们推测亚特兰蒂斯人已经掌握了核技术!如果这一切属实,那么这个有着高度文明的“大西洲”为什么在一万两千年前突然消失了呢?科学家们众说纷纭。
  “美籍博士卢平在研究大西洲过程中有了极重要的突破,遂陪同好友到达智利复活节岛进行考察。他们在巨人雕像前发现了神秘的符号,而这些符号、雕像竟和亚特兰蒂斯之间有某种联系!于是他们在此住了下来。新世纪前夜,卢平又跑到雕像前冥想……午夜时分,他正准备回营地,刚走两步,背后瞬间发出强大的白光将他包围。他刚一转头,就感天旋地转,旋即昏倒在地,强光也随即消失……”这是科幻小说《消逝,亚特兰》中描述的情景。根据这本小说的描述,有着更高智慧的外星人想控制亚特兰蒂斯,于是他们干扰、控制了亚特兰蒂斯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制造了大洪水,于是大西洲沉入了海底,那个辉煌一时的灿烂文明就此消失。
  这本正在写作中的小说想象奇特、情节丝丝紧扣、引人入胜。外星人、超能量、穿越时空,这些超自然现象都运用到了这部小说中,让人眼界大开。小说的作者刘俊伯是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这个常把微笑挂在脸上的阳光男孩,一谈起科幻来,就有无穷无尽的话题。
  记者:这部小说是什么时候写的?
  刘俊伯:前五章是在初中的时候完成的。那时语文老师要求写一篇短篇小说做为作业。但我想写长篇,于是选定了背景和主线后,就开始写了。上高中后又添加了不少新的思想和元素,更改了少部分情节。
  记者:为什么想写科幻题材的小说?
  刘俊伯:想通过小说告诉世人,超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人类的实用科技水平在我看来还是太低了。
  记者:为什么对科幻这么感兴趣?
  刘俊伯:我的想象力很丰富,对未知世界又很好奇。在科幻小说里,科幻大师对那些未知的世界都给出了解释,满足了我的好奇心。现在,有很多神秘现象人类使用现有科学知识解释不了,也只能通过科幻来满足。
  记者:通过喜欢科幻,你看了哪些资料?
  刘俊伯:最开始我对时空隧道和穿越到过去或未来以及长生不老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外祖母悖论”——如果我回到过去破坏了外祖母的婚姻,那么对现在有什么影响?我真能改变历史吗?假如我改变了历史,那么我还能否存在?于是我开始查找有关相对论、宇宙大爆炸、时光隧道等资料。可以说科幻对我知识的扩充有极大的帮助。最开始接触的都是浅显的知识,带我走进较高深领域的是一本英文读物,介绍时空的,让我对相对论、时空弯曲马上理解了。空间像一张纸(三维在二维状态描述),它是弯的,我可以在三维状态下走空间直线回到过去。不过这需要巨大的能量。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证明这种能量的存在可能成为现实,所以只要理解、掌握、利用了高维空间,就有可能造出时间机器。
  记者:科幻给你的生活甚至人生观带来了哪些变化?
  刘俊伯:感到了不满足,对科学知识,尤其是前沿科学的极度渴望,希望以后能知道尽可能多的地球、宇宙的奥秘,这种吸引力太大了。所以我用怀疑一切的眼光来看世界。大家都知道《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经典文章,但却没有人想过陶渊明所说的奇遇是不是真的。我觉得《桃花源记》中的人来历不明,秦汉至两晋,两户人家竟能繁衍成一个村庄而没变成白痴的概率为多少?其一,说明他们身体构造有问题;其二,说明他们可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人”,他们或许是外星遗孤。
  记者:这么说你对外星人的存在深信不疑了?
  刘俊伯:我深信有外星生命存在,也坚信有过不止一种外星生命曾光临过地球,甚至把自身的科技留给了地球人,只不过地球人不明白其中含义。我想外星生命不可能全是碳基生命,也就是不需要水、氧气、阳光,也会有其他的形式。
  记者:你觉得宇宙是什么?
  刘俊伯:宇是空间的集合,宙是时间的集合,宇宙即是空间、时间、能量和物质的总集合。时间流逝,空间有限无界,物质随时间不断运动,伴发着能量的一次次释放、吸收,就构成了我们的宇宙。但究竟宇宙有多少?是否存在平行宇宙?宇宙是平直还是弯曲?是无穷大还是有限无界?宇宙是否全封闭?如果全封闭,宇宙外又有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记者:就是说科幻给了你一个科学看待世界的方法?
  刘俊伯:对,从多方位看待世界,从本质看待世界,带着无限敬仰崇拜的心态看待世界。
  记者:科幻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刘俊伯:现实生活没有太大改变,我还是那个率直、深沉的阳光男孩,但精神生活改变太大了,我对科学的态度更加鲜明,科幻为我探索科学之路指明了方向吧。
  记者:身边的人怎么评价你和你的科幻的?
  刘俊伯:我妈妈是物理老师,她的思维比较现实,我要花很多时间帮助她去理解相对论的时空观,不过大多以“悲剧”收场。我有几个好朋友也对超自然科学感兴趣,我经常与他们在一起讨论。
  记者:你将来的志向是什么?
  刘俊伯: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管理学院,专修网络安全、高级编程。
  2010年夏天,刘俊伯拜会了曾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节目的东北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并请教了李教授有关金字塔以及法老的一些问题。其中李教授的一句话让他铭记在心,“只有会看天的民族才是强盛的民族。”一个民族看地,是为了能有个好的收成,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生存。而看天,是为了获得知识,为了发展。喜欢上科幻以来,刘俊伯总爱在夜晚观测星空,“星空像是被黑雾包围,全然不可预测”,因此他的心里总是对未知充满着神秘和恐惧。这份神秘和恐惧在催促着他探索答案,也让他的知识在迅速积累。我们期待他离那些答案的距离一天天接近。
  
其他文献
很早就想写关于亲情的文字,但是真的不知如何下笔。  小学的时候写关于母爱的作文,我都是套用俗到不能再俗的故事。什么妈妈在大雨滂沱的夜里抱着生病的我狂奔去医院;半夜起来给我盖被子;在我学习累的时候给我送牛奶……如此云云。那个时候,能把一个故事完整地写出来就很不错了,有谁还在乎故事的真实性呢!  其实在夜里生病的事绝对有过,只不过妈妈没有送我去医院,自然也就不知道外面有没有下雨了。【妈妈画外音:不就是
(一)  晴初第一次知道许川是在校刊上。不过,那时的许川在晴初眼里是个笔名叫卡布奇诺的少年,才华横溢,会写漂亮的诗,但也仅此而已。  晴初是欣赏许川的。不仅因为他的才华,更因为许川与自己太过相似,喜欢同一个诗人,喜欢摄影和旅行。晴初读得懂并喜欢着他诗里波澜不惊的哀愁和自始至终的坚持,她迷恋着许川字里行间的淡淡温暖。晴初想这便是知己吧。  上天赐给了晴初一个机会。高二分班,他们不仅被分到同一班,而且
双子座10个特点:1. 爱自由,喜好新鲜事物。2. 对世界充满了好奇。3. 善于和人相处。4. 刀子嘴,豆腐心。5. 反应灵敏,口才一流。6. 爱旅行爱幻想,希望周游世界。7. 喜欢精神上的挑战。 8. 外表成熟,内心天马行空。9. 生活中追求享乐,且精通享乐。10. 外表花心,内心专一,TA的心只能给一个人。    夏天刚站稳脚跟,爱美的双子座就犯了愁。学习紧张啊,一天坐满八节课,又胖了有木有?
我这辈子最光荣的事就是我是少先队员,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是第一批入队的。当我信心满满地踏入中学校门想做第一批共青团员时,我发现我错的很离谱,离谱到珠穆朗玛峰顶了。    1.梦想破灭     如果我被分到一个正常一点的班级,再凭着初一初二下滑得不算厉害的成绩,我想第一批入团不是难事。可是我就是只被凤凰群淹没的孔雀。怎么说呢,年级前十名占百分之五十,前五名占百分之八十,前三名占百分之百的班级这能
2012是世界末日,你信吗?我是不信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个无稽之谈,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都否定了2012世界末日说。有一则资料说,其实我们对玛雅人的这个预言解读有误,玛雅人要告诉我们的是,从2012年12月21日开始,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人类在精神和意识方面会有新的觉醒和飞跃。也就是说,2012不是世界末日。呵呵,被我们雷到了吧?其实策划这期主题的目的是我们感慨时光奔跑的速度。珍惜爱我们
群口相声入场式  喜新恋旧  楼下的小崽子们,为了培训你们几个上岗,我真是用生命在诠释啊!开聊的时候给力点!否则鞭尸!  冯瑜  距离这玩意,其污染程度比PM2.5还厉害!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距离啊。——同意不同意的都给我吱一声啊。  单弦  老师,敢情你的教鞭是用来鞭尸的?我们这不是出来冒泡了嘛~嘿嘿,第一次当个好事之徒,一定会尽一份吐槽的义务的!  温断断  咳咳,为了显得我爱岗敬业又知性内敛,我
《中学生博览》的老编给我发来终审通知那会儿,我刚下晚修回家。看到QQ对话框里的内容后我兴奋地拖着老妈在客厅里转起圈来。爸翻着早上我拿回的获奖征文证书若有所思。  老爸不止一次问我人生目标是什么,每次我都告诉他我想靠写字养活自己。老爸听了总是苦笑,大概是他觉得我的想法不切实际吧。可是老爸,我从来不拿梦想开玩笑。  还记得第一次看《中学生博览》是在Sky家,那时候我还是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结果看完回
这是一个发生在邻校的真实故事。  家境贫寒的他以中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县里最好的高中学习。他老实,朴素,不爱说话。爸对他说“高考还要给我长脸”。老师激励他“好好读,替学校考个北大”。所有的压力,他默默地承受着。  高一时,他成绩依旧很好。每次学校颁奖,他的布鞋都会怯生生地从无数的“李宁”、“耐克”中穿梭出来。台下乱哄哄的,“书呆子”、“土包子”的嘲笑声盖过了掌声。他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自豪,只有隐隐作痛的
百无聊赖的晚自习。看了会儿数学,看了会儿英语,又看了看政治。烦躁了一会儿,发现自己根本什么都看不进去。1/2约我去操场,我说好。我们以上厕所为由,悄悄地绕过了教室。  操场很静,很黑,我们就这么走着,漫无目的。两个高三的学姐跑过我们身边,一圈又一圈,她们不说话,后来竟听到了她们低微的啜泣声,一阵一阵,幽幽地掠过我的心头。她们终于抱在一起,倒在足球场上放声大哭。我们一直很安静地看着她们,不说一句话。
[1]  2012年2月份,爷爷住院,爸爸去广州照顾他,妈妈回A镇住,守着空荡荡的家,哥哥和表哥都回学校,我在B镇开始独居生活。  特意挑老师没在的日子,下课急匆匆地取回素描纸画板架子,出画室时初三的前辈问我怎么不学画了,我无言以对,剪了阎魔爱发型的学姐帮我回“是考试的事吧”,我嗯哪一句就走了。其实不是考试的错,其实我一点也不赞成妈妈让我在家偶尔画画的建议,其实绝望衍生的负面情绪几乎嘲笑了我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