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读”的指导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的“读”总是被误解。教师更多的是在读的形式上变花样,诸如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角色读……像走马灯似的;或直白地要求学生读出什么什么感情。机械、重复、盲目的“读”充斥着课堂。屡屡失望之余,教师感叹:“‘读’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阅读教学必须多读,多读必须有效,有效必须指导,指导必须得法。本期我们聚焦“读”的指导,以期引发大家对如何指导好“读”的重视与研究,让学生的读真正达到穿越时空藩篱,与自然、历史、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高度。
  
  倡导个性化朗读
  王文林
  
  在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琅琅的读书声。教师越来越重视朗读,但在指导朗读训练时,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一,过分强调理性的指导。有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或强调突出一些“重点词语”,或要求学生“带着××的心情(感情、语气)读”,不时提醒学生:“声音要低沉”“速度要轻快”……这样的朗读是理性化的“朗读技术”转化而来的,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其二,过分重视读后的评价。某个学生读后,常常听到教师发问:“请评评他读得怎么样?”从字音、漏字、是否有感情等方面逐一评价。其实,学生认为自己的读已将心理的感受表达出来了,这未尝不可。花许多时间评头论足,会不会破坏课堂内的情感积累?特别是最初朗读者,被评得一无是处,叫人如何不伤心?
  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后,用有声语言来表达感受的个体行为。朗读,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完整的生命活动。首先要引导学生大声地将情感读进去。学生未真正走进文中,未真切体悟文章情感之前,都不能真正把书读好,因为语音的适切变化是和情感变化相一致的。有感情(真实的、自然的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质上是通过语音的艺术变化来演绎情感的变化。而感情是在体验、感染、共鸣中自然生发的,不是靠外在的命令产生的。命令下的朗读往往是“言不由衷”的,这样的朗读无法全面感受言语的内在节奏、气势和情调,不利于语言的感悟,更不利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读进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读,并且做到读中思考、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积蓄情感。其次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将感受读出来。学生“读进去”之后,又指导他们怎样“读出来”。朗读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象、欣赏、表达几个阶段,朗读就是学生感悟文本之后的真情倾诉,朗读中所表达的情感来自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大胆读出来,在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的基础上,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允许用喜欢的方式,选择认可的语气,读出对课文的感受。教师不宜过多地强求划一,作过多纯技巧的指导。只要学生对语意有了理解,对语情有了领悟,就让他大胆地朗读出来,以表心声。当然,对朗读语气的把握,确实有个体差异,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读者按照本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水平,对艺术形象进行补充、丰富、发展。其他人无法参与,无法体会,无法评述,因此朗读后不宜过多进行评价。要看到读的过程各人所作的努力,要让学生在练读中揣摩、体验,在听读中比较、鉴别,逐步地把作者的情感和自己的体验读出来。“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叶圣陶语)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清安小学)■
  
  主体性与引导性要相得益彰
  陈美玉
  
  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就如桥梁一般,引领学生从文本的浅表渡入深处。从根本上来讲,朗读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与后天的训练培养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梯度性、系统性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抑扬顿挫、情感充沛的朗读中,化文字为音符,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首先是教师的示范朗读必不可少。一部分教师存在这样的认识偏差:自己示范朗读会不会被人讥为是传统低效的课堂模式?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朗读功底本身就不过硬,如此一来更是省却了“藏拙”之虑。笔者坚持认为,有效的朗读训练永远也离不开施教者声情并茂的示范之功。对于朗读训练,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在时时处处强调“以生为本”的当前,摆正主体性与指导性的关系至关重要。任何文章都有着特定的情感基调,不能随意地冠以“个性化朗读”的标签。如果教师既不示范,也不点拨,学生必然只能是盲人摸象式地进行伪个性化朗读,因为他们的水平毕竟有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有选择、有重点地给予点拨引导。当然,“点”必须点中关键,而非指手画脚;“拨”必须拨通阻滞,而非以讲代练。
  然而,朗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过于迷恋技巧的倾向。如果说发音语调等属于“技”的话,那么个人的内在素养、情感蓄积就归之为“道”了。教师往往对“技”过分强调,而忽略了“道”之根本。一些教师在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时,不重视学生的情感生发,一味地进行所谓的技巧指导。郑板桥画竹子,讲究“胸中勃勃,遂有画意”,也就是要做到胸有成竹。功夫不下在平时,想要通过所谓的技巧指导达到“临时爆发”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便学生读得有点味道,也早已失去了其内在的神韵。通过平日里听课发现,技巧泛滥化的趋势尤其体现在字词的重读方面。为了读出所谓的情感,刻意要求学生将某些字词圈划出来,予以重读。乍听起来,学生读得还真是有板有眼,但难免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首先,“有感情的朗读”并不等同于重读,朗读的意义不能被片面地加以压缩。其次,重读哪些字词应该由学生自己体会琢磨,而非教师盲目指定。因此,朗读训练虽然离不开技巧指导,但这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日积月累、情感蓄积这个“道”上面。真正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实现“技”与“道”的和谐统一,主体性与指导性要相得益彰。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想将朗读教学有效落实,应分层分步去着手进行训练,从平日的常态课一点一滴做起。唯其如此,学生的朗读能力方能切实得到提升,而非“被拔高”。(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温泉小学)■
  
  不妨换一种朗读法
  蒯 威
  
  朗读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感受的表达和再现,同时又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培养语感。然而,在朗读指导中,不少教师只追求整齐、响亮,有的震耳欲聋、声嘶力竭;有的听起来“有感情”,常常也是千篇一律,很难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其实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很多时候需要换一种读法。如,准确解读文本,必须换一种读法。正确理解文本是有感情朗读的前提。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阅历等多方面的限制或影响,对文本的误解、偏解、漏解的现象经常发生。此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的有感情朗读才可能是有效的。例如《特殊的葬礼》一文,不少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以及它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景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朗读时也就读得满怀赞赏,气势磅礴。殊不知,这一自然段开头的“原来”一词就告诉我们,下文所描述的景象早已成为过去。所以,下文愈是把瀑布的过去写得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就越发人深省,越能让人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命运感到悲哀。把握文本这一宗旨,抓住“原来”这一词语再来指导学生朗读,就能读出无奈、悲凉的感受。再如,多元解读文本,提倡换一种读法。“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动态的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家创造的,而是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所谓“人人心中有个林黛玉”。《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而对文本不同的解读,也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朗读。我们面对的是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善于发现的正处于成长发展时期的儿童,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各抒己见,并善于把握灵动、机智、创新的闪光点,从而指导学生个性化、艺术化地进行朗读,朗读自然能够异彩纷呈。(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朗读训练须“神形”兼备
  曾纪茂
  
  朱熹讲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是没有“意会”,焉能“言传”?而要做到“心到”,则必须进入文本,揣摩词句,这样才能体会情味,产生语感,才能激起学生鲜明的“内心视象”,引起内心感受与情感共鸣,才有可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须知,朗读中的“有感情”绝不是对文字本身“一顿一重”的技术处理就能解决的。显然,“感情”来自理解的支撑,“心到”来自理解的依存。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朗读自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借以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情感感受,这是朗读指导中“形”的问题。教师都知道“形”来自方法的指导,但指导方法却常常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与“练”于一炉,不能糅理解与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倘若朗读者并没有被文本唤起内心的情感波动,只靠“轻、重、停、连”等技术行为去支撑整个朗读过程,这朗读情形及其对学生日后的影响又会是怎样的呢?教师的着眼之处更多的停留在技术层面,欠缺的恰恰是“神”的问题的解决,这种缺乏情感引导的朗读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此以往,朗读就会成为充满着矫揉造作“伪情感”的机械模仿。古人道:“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才能“形于言”。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朗读指导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实则在其“神”,它是一种精神与情感的导航。(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
  
  用导语导读飞扬童心
  陈 杰
  
  读出文章的情与趣、精致与美妙,读出独特体验,让童心在朗读中飞扬,是朗读教学最美妙的境界。但是,总见教师指导朗读时,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书读多遍,水平依旧在原地徘徊,更难以读出应有的飞扬的神采。究其原因,最大的症结就是教师没能让学生融入文本情境之中。如何消除学生与文本存在的鸿沟,让“文外之人”与“文内之我”实现融合、共通,是实现有效朗读,甚至对文本“神入”的关键所在。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如何设计朗读导语。如,导语需要刻意的显性表白。例如,教学《鸟的天堂》,教师可设计导语:“你读出了多少只鸟?”很多时候,课文的语言是以隐性的姿态存在的。理解力强的学生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之中,而一般的学生则很难介入,所以,需要有效激发他们的融入状态,激活语言的生命力。鸟的天堂到底有多少只鸟?谁也说不清,但是如何读出鸟的多呢?“读出了七十只”“读出了两百多只”……师者引领时刻意以数字来呈现,学生在朗读中就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凭借,不再是“模糊一片”,难以拿捏。再如,导语需要充满灵动与挑战。如教学《观潮》,设计导语:“你用朗读把浪潮推得多高、多快?”教学《五月端阳》,设计导语:“争取读得让大家流口水。”读书时,因为文本语言的“密集分布”,语感弱的同学往往不能关注到“重点语感区”,朗读缺乏神韵。教师发挥语言的辐射功能,充分“采撷”了文本中能增强学生语感的重点词汇,并做了有意的强调,于是,学生的有意注意被带动。《观潮》通过“用朗读把浪潮推得多高、多快”激活了浪潮在学生脑海中的伟岸“形态”,用朗读“助推”浪潮向高处、向前方奔涌;《五月端阳》,教师以激活学生的内心“视像”为手段,以“争取让大家都流口水”为“挑战书”,有层次地挖掘了“读出好吃”的目标追求,学生发挥了无穷的阅读潜力,品出了语言的味道,情与言在朗读中得以放飞。(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开头。许多教师都深知这一点,因此特别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如激情导入、多媒体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但在实际教学中,什么样的导入才是真正有效的呢?  【片段一】“情”更远  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但不应该只是昙花一现。真正有效的导入应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得更加长久。请看特级教师陈金才《祖父的园子》(人教版五下)的导入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
期刊
现今,许多人倡导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评课时我们也常听到诸如“这节课‘语文味’很浓”,“那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的评价。“语文味”已然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何谓“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试图透过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明晰“语文味”的概念,探寻“语文味”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片段一】语文味充盈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中(吉春亚《小草和大树》)  师:课前,大家都预
期刊
近十年来的文科高考题目,证明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已经无法取得高分了。文综的地理再也不是将课本“倒背如流”即可高枕无忧了。这表明地理学习的深度、广度、难度都在加大,地理的理性思维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更为突出了。因此,要求师生对地理学科规律性有更高的认识。    一、地理知识的规律性  1.成因规律。这在自然地理中尤为突出。例如:昼夜长短的变化,与纬度的高低、黄赤交角有密切的相关性。规律是赤道上全年昼夜
期刊
曾有幸两次聆听程少堂先生的学术报告,深深吸引我的竟不是他的标新立异,而是他的幽默气质。他说备课要“备幽默”,教学要“教(学)出幽默美”,还说“语文课要讲得学生高兴听,就要进入审美状态,也就是要讲出语文味来,就要学会玩教材……‘玩儿’并不一定是不严肃,高层次的‘玩儿’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态度。”程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语文味”的发轫之作《荷花淀》教学就是玩教材的范本,他玩出的幽默确实美轮美奂、
期刊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第二学段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将学生已有的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式描述物体的经验加以提升,用北偏东(西)若干度、南偏东(西)若干度并结合相应的距离来更加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在教学中如何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不仅能够扣住学生心弦,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美妙效果。那么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前导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位名师的课前导入片段。  【片段一】慧言善语,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特级教师华应龙“圆的认识”)  华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前,是这样进行课前谈话的。  
期刊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凸显“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的核心价值追求,来自全国的各路教学精英在课堂上敢讲、真练、促思、导学,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给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片段一】触摸表达:不蔓不枝显本色(《石榴》,江苏省:倪鸣)  师:让我们去看一看吧,瞧,石榴娃娃也对你们笑哪。(师指
期刊
在教学文言文时,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觉不自觉地满堂灌,也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读懂原文,只好串讲、直译,过分强调“字字落实”,而忽视了学生对作品人物的情感体验。这些误区直接妨碍着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无法实现新课标规定的能力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助推学生学习体验从浅表走向深刻。在教学《石壕吏》一课时,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片段一
期刊
常常感动于特级教师钟海华的那节历史课,他的教学如行云流水,于悄无声息间一步步把学生引领到一定的高度,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论从史出”“学史明智”等道理。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杜甫的那句诗:好雨……润物细无声。  【片段】  (展示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从图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做出怎样的历史判断?  生:从服饰看,图的左边是四位清朝官员。从相貌、服饰看,
期刊
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应该为了学生更真实、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安排也不例外。现以“倒数的认识”情境导入为例进行反思,期望给同行有所启示:  设计一  师:老师想效法古人,来个以诗会友。(抱拳)你们行吗?  师:老师先来一句——“春眠不觉晓”。  生: (齐)“处处闻啼鸟”。  师:不错。再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生:(齐)“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现在老师可要出难题了——“客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