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中国正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高校网络课程在“互联网+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因此,先了解安徽省“互联网+教育”的实际情况,然后对安徽多所高校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互联网+教育”下的网络课程相关问题,立足于“互联网+教育”理论,运用SWOT模型结合网络课程的优势与劣势研究其对教学的影响,详细阐述网络课程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这一领域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网络课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1.075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互联网+教育”是当下最为热门的互联网创业领域之一,理应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方向。笔者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得知关于“互联网+教育”这一命题,许多作者从“互联网+教育”本身出发,具体研究其内容、特点、优势、缺点,而很少有作者侧重于互联网教育下的网络课程对于高校教学的影响。我们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对安徽省在“互联网+教育”下网络课程对于高校教学的影响做出最一般的分析,并且在劣势和挑战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
2 安徽高校网络教学现状
安徽高校网络教学分为全日制在校网络课程和继续教育网络课程。
2.1 全日制在校网络课程现状
我们对安徽多所高校学生在线发放问卷,最后得到577条有效问卷。通过问卷我们可以得知问卷回答主体为在校大二和大三学生,其中占总人数比例40.38%、13%的学生对待网络教学为非常感兴趣和较为感兴趣,说明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网络课程教学比较感兴趣。学生平均每天在线学习时长为1小时和1-2小时之间占比分别为58.58%、27.56%,说明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比较合理。77.99%的学生网络课程成绩在80-100分之间,而且44.89%学生网络课程成绩在90-100分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且学习效果较为明显。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更重视课程内容的生动有趣和符合学习需求,相比较文本资料、图片和其他资料,更多的学生喜欢老师视频录像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音频资料,而且学生更希望获得探究学习能力和课程拓展知识。学生在问卷中反馈,网络课程中老师无法进一步对学生不足的方面进行指导,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德育教育存在不足。
2.2 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现状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在全国继续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省属28所本科高校全部进驻“园区”,平台总访问量突破2000万,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达3万条,覆盖590多门,上线学习者7.2万人。软件平台的门户网站、在线学习、教务管理、在线考核、资源管理、教学督导、移动学习、共享数据库中间件等8个子系统基本完成,教师及管理人员用户超过1378人,2016年新增716人。上线课程528门,2016年增加了1.5倍;教师布置在线作业2500多份,2016年新增1.7倍;学生在线提交作业28万多份,2016年新增近4倍。平台应用、在线学习数据不断刷新,目前平台总访问量达2000多万,2016年访问量增长了1000多万。
从现状可以看出,网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但是高校网络课程也还存在着问题。
本文采取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方面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课程在影响高校教学水平这一领域进行全面分析。
3 “互联网+教育”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优势与劣势
3.1 优势
(1)教学形式新颖。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互联网+教育”在教學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上有较大的变化。高校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网络课程视频、发送文件,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观看课程,认真完成课后习题的方式进行学习。新颖的教学形式方便学生的学习,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好的提高了高校教学水平。
(2)突出个性化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方法,“互联网+教育”下自由的选择课程和安排时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高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己支配学习时间,这样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也不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可以真正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更好的提升自己。高校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课程具有兴趣便可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也能充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的价值。
(3)学习资源具有共享性。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各个课程会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是所有本校学生都可以用来学习与参考的资料,学习资源丰富并且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较多,比如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文件等方式,这为学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技术利用的有效性。现在的网络课程多以拍摄和上传为主,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网络课程可以充分利用高效安全云端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以及新型技术处理模式下更好的发展,网络课程的上传、下载和在线学习更加便捷。未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的向本校学生推送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方便选择符合自身个性特点和需求的课程。这也符合很多高校教学的理念,因材施教才能交出好的学生,才能完成高校育人的目标。
3.2 劣势 (1)网络课程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甚至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高校网络课程内容界面设计水平不高,课程观看界面的色彩和视觉效果以及视频清晰度需要调整,网页内容布局和排版,以及功能模块还需要优化。内容上看,许多教学内容还是强调以“教”为主,忽视了“学”的重要性。教学资源的质量影响学生的观看和视听效果,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变差,降低高校的教学水平。
(2)感情交流不畅,语言交流较少。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机会很少,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与老师的交流,得不到老师及时答疑解惑,只能通过网上留言来交流课堂问题,老师没能实时看到学生留下的问题,难以及时回答。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情感上的冷漠,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而且从笔者所在的安徽财经大学可知部分学生在选修了网络课程后很少走出宿舍与人沟通,因为选修了网络课程就不必去教师上课,所以整天在宿舍利用电子产品看书或者游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部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会有下降的趋势。
4 “互联网+教育”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上的机遇和挑战
4.1 机遇
(1)政府对互联网教育的大力支持。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从三个方面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包括加快完善制度环境、改善基础条件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该规划有助于完善互联网教育准入和监管机制,从而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教育的线上线下融合及变革创新。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创新文化。
(2)市场需求较大和行业前景看好。2017年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发布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458.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4.9%。2017年对互联网教育调查显示,竞争的重点是优质教育内容和资源,优质的教学产品和教育团队。目前,互联网教育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依然广阔。
4.2 挑战
(1)高校网络课程教育体制机制以及成绩评价机制需要健全。虽然高校网络课程平台配备学生成绩的评分机制,但是该机制还不能准确有效的检验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老师只是把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在打开视频后,网络教学平台并不能确定学生是否正在认真学习,在视频播放器界面打开后,部分学生会离开电脑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学生是否真的在认真学习不能确定。并且对于网络课程的期末考试,学生不仅可以查阅书籍、与其他学生讨论,还可以到网上搜寻答案,这样就会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
(2)传统教学方式对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挑战。传统教学方式目前在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氛围已经成为大部分的学生的习惯,传统教育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对于学生的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引导作用,师生之间可以更好交流,答疑解惑,因而网络教学受到传统教育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互联网+教育下的网络课程在提高教学水平上优势明显,其教学形式新颖,突出个性化学习,学习资源共享性,而网络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必然会有劣势,课程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感情交流不畅,但总体来说优势大于劣势,网络课程在提高高校教书水平上具有比较好的作用。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政策对互联网的支持、市场需求较大,但是面临着传统教育的挑战,教育体制机制和学习评价机制需要健全。针对网络课程的不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5 建议
(1)高校加强对学生监督,对网络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学校通过相关技术支持,在后台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课程完成状况,监督学生网络课程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是否认真学习。网络教育的评价体系与传统评价体系之间对接,需要相制定相应的规则来界定和协调,从而使评价体系客观公正。
(2)运用多种形式提高课程质量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告别枯燥乏味的“板书”式教学,高校网络课程内容就要不断的丰富和提高,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提高内容质量,在视频、音频、图表、文档的基础上提高课程内容质量,这样学生自然会感受到网络课程的魅力,自觉投身于网络课程的学习中来。
(3)“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高校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开发课程。而互联网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品牌和营销手段吸引学生,并且提供资金支持,维持网络在线课程的正常运营。高校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共赢,在“互联网+教育”领域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提高高校精品课程在网络平台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吴应良.教育信息化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及支持關系[J].管理信息系统,2001,(01):5-8.
[2]褚冠鹏.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3]于爱红,冷瑜.《大学英语视听说(网络教学)》课程设计与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9-11.
[4]陈立军,张玉春,李冬云.基于Web的在线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02):41-43.
[5]田粉红.影响学习者网上学习的几个因素[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87-88.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网络课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1.075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互联网+教育”是当下最为热门的互联网创业领域之一,理应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方向。笔者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得知关于“互联网+教育”这一命题,许多作者从“互联网+教育”本身出发,具体研究其内容、特点、优势、缺点,而很少有作者侧重于互联网教育下的网络课程对于高校教学的影响。我们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对安徽省在“互联网+教育”下网络课程对于高校教学的影响做出最一般的分析,并且在劣势和挑战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
2 安徽高校网络教学现状
安徽高校网络教学分为全日制在校网络课程和继续教育网络课程。
2.1 全日制在校网络课程现状
我们对安徽多所高校学生在线发放问卷,最后得到577条有效问卷。通过问卷我们可以得知问卷回答主体为在校大二和大三学生,其中占总人数比例40.38%、13%的学生对待网络教学为非常感兴趣和较为感兴趣,说明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网络课程教学比较感兴趣。学生平均每天在线学习时长为1小时和1-2小时之间占比分别为58.58%、27.56%,说明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比较合理。77.99%的学生网络课程成绩在80-100分之间,而且44.89%学生网络课程成绩在90-100分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且学习效果较为明显。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更重视课程内容的生动有趣和符合学习需求,相比较文本资料、图片和其他资料,更多的学生喜欢老师视频录像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音频资料,而且学生更希望获得探究学习能力和课程拓展知识。学生在问卷中反馈,网络课程中老师无法进一步对学生不足的方面进行指导,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德育教育存在不足。
2.2 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现状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在全国继续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省属28所本科高校全部进驻“园区”,平台总访问量突破2000万,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达3万条,覆盖590多门,上线学习者7.2万人。软件平台的门户网站、在线学习、教务管理、在线考核、资源管理、教学督导、移动学习、共享数据库中间件等8个子系统基本完成,教师及管理人员用户超过1378人,2016年新增716人。上线课程528门,2016年增加了1.5倍;教师布置在线作业2500多份,2016年新增1.7倍;学生在线提交作业28万多份,2016年新增近4倍。平台应用、在线学习数据不断刷新,目前平台总访问量达2000多万,2016年访问量增长了1000多万。
从现状可以看出,网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但是高校网络课程也还存在着问题。
本文采取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方面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课程在影响高校教学水平这一领域进行全面分析。
3 “互联网+教育”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优势与劣势
3.1 优势
(1)教学形式新颖。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互联网+教育”在教學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上有较大的变化。高校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网络课程视频、发送文件,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观看课程,认真完成课后习题的方式进行学习。新颖的教学形式方便学生的学习,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好的提高了高校教学水平。
(2)突出个性化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方法,“互联网+教育”下自由的选择课程和安排时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高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己支配学习时间,这样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也不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可以真正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更好的提升自己。高校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课程具有兴趣便可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也能充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的价值。
(3)学习资源具有共享性。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各个课程会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是所有本校学生都可以用来学习与参考的资料,学习资源丰富并且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较多,比如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文件等方式,这为学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技术利用的有效性。现在的网络课程多以拍摄和上传为主,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网络课程可以充分利用高效安全云端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以及新型技术处理模式下更好的发展,网络课程的上传、下载和在线学习更加便捷。未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的向本校学生推送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方便选择符合自身个性特点和需求的课程。这也符合很多高校教学的理念,因材施教才能交出好的学生,才能完成高校育人的目标。
3.2 劣势 (1)网络课程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甚至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高校网络课程内容界面设计水平不高,课程观看界面的色彩和视觉效果以及视频清晰度需要调整,网页内容布局和排版,以及功能模块还需要优化。内容上看,许多教学内容还是强调以“教”为主,忽视了“学”的重要性。教学资源的质量影响学生的观看和视听效果,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变差,降低高校的教学水平。
(2)感情交流不畅,语言交流较少。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机会很少,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与老师的交流,得不到老师及时答疑解惑,只能通过网上留言来交流课堂问题,老师没能实时看到学生留下的问题,难以及时回答。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情感上的冷漠,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而且从笔者所在的安徽财经大学可知部分学生在选修了网络课程后很少走出宿舍与人沟通,因为选修了网络课程就不必去教师上课,所以整天在宿舍利用电子产品看书或者游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部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会有下降的趋势。
4 “互联网+教育”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上的机遇和挑战
4.1 机遇
(1)政府对互联网教育的大力支持。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从三个方面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包括加快完善制度环境、改善基础条件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该规划有助于完善互联网教育准入和监管机制,从而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教育的线上线下融合及变革创新。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创新文化。
(2)市场需求较大和行业前景看好。2017年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发布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458.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4.9%。2017年对互联网教育调查显示,竞争的重点是优质教育内容和资源,优质的教学产品和教育团队。目前,互联网教育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依然广阔。
4.2 挑战
(1)高校网络课程教育体制机制以及成绩评价机制需要健全。虽然高校网络课程平台配备学生成绩的评分机制,但是该机制还不能准确有效的检验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老师只是把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在打开视频后,网络教学平台并不能确定学生是否正在认真学习,在视频播放器界面打开后,部分学生会离开电脑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学生是否真的在认真学习不能确定。并且对于网络课程的期末考试,学生不仅可以查阅书籍、与其他学生讨论,还可以到网上搜寻答案,这样就会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
(2)传统教学方式对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挑战。传统教学方式目前在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氛围已经成为大部分的学生的习惯,传统教育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对于学生的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引导作用,师生之间可以更好交流,答疑解惑,因而网络教学受到传统教育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互联网+教育下的网络课程在提高教学水平上优势明显,其教学形式新颖,突出个性化学习,学习资源共享性,而网络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必然会有劣势,课程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感情交流不畅,但总体来说优势大于劣势,网络课程在提高高校教书水平上具有比较好的作用。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政策对互联网的支持、市场需求较大,但是面临着传统教育的挑战,教育体制机制和学习评价机制需要健全。针对网络课程的不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5 建议
(1)高校加强对学生监督,对网络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学校通过相关技术支持,在后台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课程完成状况,监督学生网络课程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是否认真学习。网络教育的评价体系与传统评价体系之间对接,需要相制定相应的规则来界定和协调,从而使评价体系客观公正。
(2)运用多种形式提高课程质量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告别枯燥乏味的“板书”式教学,高校网络课程内容就要不断的丰富和提高,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提高内容质量,在视频、音频、图表、文档的基础上提高课程内容质量,这样学生自然会感受到网络课程的魅力,自觉投身于网络课程的学习中来。
(3)“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高校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开发课程。而互联网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品牌和营销手段吸引学生,并且提供资金支持,维持网络在线课程的正常运营。高校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共赢,在“互联网+教育”领域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提高高校精品课程在网络平台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吴应良.教育信息化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及支持關系[J].管理信息系统,2001,(01):5-8.
[2]褚冠鹏.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3]于爱红,冷瑜.《大学英语视听说(网络教学)》课程设计与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9-11.
[4]陈立军,张玉春,李冬云.基于Web的在线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02):41-43.
[5]田粉红.影响学习者网上学习的几个因素[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