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新闻办通报2017年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贵州省人口老龄化情况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n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29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7年贵州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贵州省民政厅厅长、党组副书记、省老龄办主任罗宁,省民政厅党组成员、老龄办专职副主任皮宇飞,省民政厅养老专班副主任廖小明出席发布会,向新闻媒体介绍贵州省2017年养老服务业发展最新情况。
  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截至目前,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54.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59%,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8.95%。
  贵州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受家庭小型化和青壮年劳务输出的影响,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比例急剧增长,城乡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老龄工作基础薄弱。人口老龄化伴随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如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好社会养老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任务的顺利完成。
  贵州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各级民政部门抢抓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机遇,积极探索发挥贵州优势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路,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养老服务业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印发《贵州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贵州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利好。
  二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采取政策引导和资金补助等方式,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成并投入使用4200余个农村幸福院,覆盖全省所有乡镇,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等互助养老服务。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5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69个,基本实现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三是机构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以来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50亿元,全省投入运营的城乡养老机构有1036所,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占比达到20.37%;基本建成覆盖农村所有乡镇的供养机构网络,供养床位基本满足全省农村五保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需求。
  四是医养结合取得新进展。贵阳市、铜仁市、遵义市列入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全省92.5%的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了绿色通道,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达到396家,占总数的38.2%。
  五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6个市(州)、81个县(市、区)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制度,年发放津贴3亿元以上。全省大部分政府投资的旅游景点、公园等实现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
  贵州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按照传统的“9073”养老格局(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重机构养老、轻居家社区养老现象普遍存在,大量政府和社会资源投向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投入和服务能力不足,老年人获得感不强。
  二是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单一。养老服务设施不齐、产品功能不全、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水平不高,以提供简单的食宿和照料等低端服务为主。
  三是扶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的投融资、用地、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民间资本投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制约社会力量深入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是我省“十三五”时期贯彻落实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時期,贵州省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把贵州打造成为全国养老基地、世界关注的养老市场”的目标,突出抓好“政府兜底保障型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中高端养老”三大板块,着力构建“贵州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投融资平台、贵州养老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发展平台、互联网+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三大平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养老服务业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康养融合、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省级示范基地,建立“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与省情、社情、民情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用心守护好最美“夕阳红”。(材料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其他文献
悠扬的笛声、动听的音乐,令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聆听鸟语,忽闻花香,山涧溪水潺潺,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一阵欢呼声传来,寨子里欢歌笑语……。贵州老年大学民乐表演《欢乐布依寨》拉开了“致敬改革开放唱响同步小康”——贵州老同志喜迎中秋文艺汇演的序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0日下午,由贵州省委老干部局、贵州老年大学联合主办的“致敬改革开放唱响同步小康”——贵州老同志喜迎中秋文艺汇演在贵州老年大学举
期刊
9月10日,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举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共同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揭牌,标志着遵义会议纪念馆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闵振环、刘晓连、祖书勤,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龙超云、唐世礼,市领导陈代军、
期刊
9月11日,第二十六次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在遵义隆重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谋划推进新时代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玉台、闵振环、刘晓莲、祖书勤,贵州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唐世礼出席会议。贵州省委常委、
期刊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篇》曰:“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人到八十,肺气开始衰弱,魄不能守,说起话来就会出错。对此的养生对策是:  保护肺为娇脏的四喜四恶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有四性:喜清恶浊,要求空气清新;喜温恶寒,要求胸背免受寒冷侵袭;喜降恶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胃肠胀气而影响肺气肃降;喜润恶燥,要求饮食清淡以防损伤肺胃之津。可辅之滋润的银耳、燕窝之品。秋季气候干燥可用稀释蜂蜜水润鼻。
期刊
近日,贵州省2018年老干部工作部门局(处)长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培訓班在遵义干部学院举行开班式,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保安华作开班动员讲话。遵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姜何卫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保安华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做好新时代全省老干部工作,必须具备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保安华强调,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作为首要选择,针对
期刊
9月21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召开全省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视频培训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孙拥辉出席并作学习运用“五步工作法”辅导报告,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书记辛伟主持会议。  孙拥辉指出,“五步工作法”是一个科学工作方法,它解决了推动工作的“桥”和“船”的问题,把系统的、复杂的工作项目化、清单化、流程化,确保有效落实。新时代对老干部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对工作方法也
期刊
9月20日,贵州老年大学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到长顺县威远镇永增村开展新时代看貴州农村“三变”主题实践活动。这是今年以来贵州老年大学第三次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得到哪些实惠和好处?”  “贵州省农村‘三变’改革是哪‘三变’?”  行车途中,老同志们还在车上进行新时代新农村知识竞赛。大家争先恐后,答题积极踊跃,答对还
期刊
彭祖被称为烹饪鼻祖,厨师的祖师爷。因善于调制味道鲜美的雉(野鸡)羹献给帝尧食用,彭祖被帝尧封于大彭(今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因此成为中国烹饪文化发源地,被誉为“中华食都”。  雉羹——天下第一羹  彭祖的“雉羹之道”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雉羹”乃用野鸡煮烂,与稷米同熬而成的汤羹。《本草纲目》记稷米有“益气、补不足、作饭食,安中利胃宜稗,凉血
期刊
这是美丽的“约定”,也是美好的相遇。连续5年,每到新年前夕,人们总会如期收到习近平主席的新年祝福。今年新年贺词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金句广为传诵就在于鲜活生动、温润人心,与民心形成共振,更在于它们映衬着斑斓的时代表情,折射出当下中国的神韵与气质。  金句背后,还有着中国的成功密码,以及支撑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深层结构”。“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以造福人民为最
期刊
贵阳市9月21日,贵阳市离退休老同志“迎中秋庆国庆”诗词朗诵会在活动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70多名老同志以诗词朗诵的方式迎接中秋佳节和庆祝祖国69华诞,通过深情的朗诵表达了贵阳市离退休老同志欢度佳节的喜悦情感。(贵阳市委离退局)  修文县9月30日,修文县委离退局开展了以“致敬改革开放唱响同步小康”为主题的“庆中秋、迎国庆”文艺汇演活动。修文县老年大学和实验二小“小宝贝”乐团表演队伍等共14支表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