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转矩分配策略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稳定性控制问题,首先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质心侧偏角观测器以解决车辆质心侧偏角难以获取及准确性问题,其次针对车辆转矩分配策略提出了一种分层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利用滑模变控制结构计算车辆维持稳定时所需主动横摆力矩大小,下层控制器利用主动横摆力矩结合整车动力学模型构建以最小轮胎负荷率为目标的约束矩阵,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转矩优化分配.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搭建了七自由度整车模型、二自由度线性模型以及魔术轮胎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可以很好地跟随侧偏角、横摆角速度期望值,并具有较低的轮胎负荷率,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因信号的重构效果受到稀疏矩阵选取或设计的影响,传统压缩感知技术在处理冲击波信号时要求信号在某个变换域上满足稀疏先验性.为了避免稀疏矩阵不易选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网络与压缩感知技术相结合的算法.该算法将固定的随机信号作为网络输入值,网络的输出结果为重构信号,利用文中设计的损失函数对网络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信号端到端的恢复,并通过仿真验证了重构结果误差的减少.在15 psi和5 psi传感器实测冲击波信号的实验结果中表明,本文算法相比于传统压缩感知技术具有更好的重构结果,重构误差在稳定时约为
针对电力光纤网越来越复杂、故障发生率高、人工巡线困难、故障检修不及时的问题,设计了一套以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OTDR)和STM32单片机为基础的电力光纤故障在线检测系统.通过改进硬电路设计,只使用了一个OTDR模块,减少了各种光器件的使用数量,在极大降低经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纤、备纤两种监测工作模式的切换速度,降低了接入光纤损耗.设备应用在吉林省吉林市包家变电站和金珠变电站,服务器安装运维中心,运行状态稳定,经测试可准确识别到光纤故障点位置,
为了满足微纳卫星平台间的数传需求,实现伺服结构的小型化,设计了一套基于四象限探测器(QD)与MEMS振镜为伺服架构的微纳激光通信终端,完成光斑的检测跟踪.为了提高微纳通信终端跟踪精度,分析了光斑大小对四象限探测器检测精度的影响,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并据此设计了一种当光斑直径小于四分之一探测器靶面直径时的捕获跟踪伺服系统算法,对系统组成及捕获跟踪算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搭建室内实验平台,进行了双向全光捕获跟踪实验,系统捕获时间2.2 s,跟踪误差84μrad.
器件自身存在的暗电流,会导致CMOS成像式亮度计的亮度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因此,提出一种CMOS成像式亮度计的暗电流校准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程控参数下暗幅图像灰度值变化情况,确定成像式亮度计的程控参数;在此基础上,采集图像灰度值和标准亮度值,建立亮度测量模型.将校准后的成像式亮度计应用在手柄发光字符的亮度检测上,结果表明,成像式亮度计的亮度测量误差在5%以内,满足实际工业测量需求.
为了解决车辆管控工作中出现的肇事车辆逃避交通监管的问题,对数据集处理方式和局部特征的车型分类算法进行研究.首先,以AlexNet网络为基础分析了各个网络结构对于输入图片的敏感程度,从网络层数和卷积核尺寸上进行网络优化得出IM-AlexNet网络.然后,使用数据增强方式处理后的自建数据集,训练IM-AlexNet分类模型网络.最后,在HOG-SVM、GoogleNet和VGG16三种模型上进行对比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M-AlexNet网络在验证集上准确率达到96%左右,损失值低于0.2,训练速度达到
为了实现Open-Manipulator机械臂目标抓取的运动控制,首先采用改进的D-H参数法构建机械臂运动学模型,然后利用机械臂结构坐标系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求得了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解.最后利用Matlab下的Robotics Toolbox工具包进行仿真,在机械臂的关节空间坐标系采用七阶样条曲线算法进行轨迹规划,得出了各个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拟合曲线.结果表明,机械臂抓取作业轨迹平滑,各个关节轨迹的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保持连续,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机械臂的目标抓取运动规划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于脸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骤然剧烈的疼痛,临床中医生主要通过感觉检查等方法诊断,缺乏准确性与系统性.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设计一种MEMS电容压力传感器,可用于三叉神经痛阈检测仪前端的压力传感探头对患者的压痛阈值进行采集,帮助医生诊断患者病情.通过对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受力进行物理场的模拟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外界压强0~2.5 kPa时,此传感器灵敏度可达1.05×10-4 pF/Pa,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通过硬件实验,最终可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采集到的压力
超光滑的表面对高性能光学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为了可以实现离子束抛光对元件表面超光滑的制造,离子束抛光(ion beam figuring,IBF)引起的元件表面形貌光滑化和粗糙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条件.通常不正确的离子束抛光方法会导致光学表面的粗糙度增加,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可以减小表面的粗糙度,实现表面的超光滑.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的离子束抛光技术,为了改善熔石英表面粗糙度,采用了0°~45°之间不同入射角度的离子束倾斜抛光进行研究,小角度(0°~30°)倾斜入射抛光可以较好地改善表面粗糙度,实现了离
混合分布的时间序列数据具有非平稳性、周期性等复杂的特性,且蕴含着未来的变化趋势,其复杂性对该类数据的预测精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降低该类数据的预测误差,提出了一种K-均值与GRU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模型——K-GRU混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仿真实验表明,样本量为5000左右,K分别取2、3、4、5时,该模型均比GRU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好.模拟结果也与多项式模型、傅里叶序列和LSTM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K-GRU混合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最后将K-GRU混合模型应用于街边停车占用率数据中,进一步验
为了解决无人船(U S V)自主航行时目标定位定姿问题,提出一种船载光电吊舱的目标方位测量方法.利用光电成像系统识别跟踪目标,激光测距机获取目标与USV间的距离,并将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固联在光电吊舱同一水平面.通过上述传感器组件输出信息与坐标转换相结合,推导出目标从载体坐标系到WGS-84大地坐标系的定位方程;并根据目标位置解算出目标的速度、姿态信息.采用系统模拟航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各参数的均方根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1 km测距范围内,目标位置测量精度为5 m,姿态测量精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