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版式设计,又称为排版,编排设计,它是平面设計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分支。主要运用造型要素-主要指用插图,以及文字进行编排,对版面内的文字字体、图形图像、线条、表格、色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次序去进行编排,将理性思维感性化地表达出来,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编排,使观看者直觉的感受到设计师要传递的意思。从表面上看,它是关于编排的一门学问,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技能,学习广告的技能。
在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里面,对于“手艺”的学习以及“创意”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在大一一入学的时候,学生就会学习一些关于平面设计的相关软件以及类似于平面构成这样的设计入门课。这种平台课程的学习,对后续课程有基本的认识,也对于版式设计有所帮助。
版面设计其实就是把版面中的各种视觉元素有序而生动地组合在一起,将一系列杂乱的元素经过组合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过程。而在这个组织版面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了解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即视觉流程,只有了解了视觉流程,我们才可以毫不费力地设计出更自然畅快的版面。版式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这么说,它应用于所有的平面设计之中,只是它们具体运用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一般来说,商业美术设计方向的学生通常在大二第一学期时候开始学习版式设计的课程。主要对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做介绍,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学习网格及其应用,然后对丰富的版式设计素材进行学习。由于高职的学生与本科的学生在定位以及培养人才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本科的学习一般从理论方面入手,研究版式设计的基础,而高职的学习就侧重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运用大量的实例以及模拟项目或者真正的项目去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社会的角色,做好上战场的准备。在教授这门课中,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别的设计课题,从而更好地理解版式的综合性。例如折页、名片、DM单、杂志封面等等。在课堂上布置模拟项目下去给学生,学生以真实的情境进行设计,不如规定好客户的预算,客户的要求,然后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讲评,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不足,再下一次的模拟项目中能够吸取教训,得到提高。
版式设计一方面,它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门基础课程有着丝缕的联系,如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黑白灰概念,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和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与对比、有彩色与无彩色同明度关系的转化几个知识点对版式设计中分区、分栏、信息等级编排的同理转换,如果没有扎实的构成基础理论的铺垫,版式的入门学习将会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所有的平面视觉设计都讲求一个版式效果,先抛开那些有图有文的,即使说在画面中只有一个字,一个点这样的弱元素,如果接受过版式教育的,都会考虑到最终把这个字这个点放在版面的什么位置最为合适,视觉效果最舒服,那么这就牵扯到一个构成的美感,也是版式设计中最为讲究的。因此,这就是版式设计这门课程传导的重要性了。
版式设计的学习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对分区、分栏的概念进行详细地理解,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用辅助线的形式标示出来画面的分区情况并作有彩色向无彩色同明度的转换。这个练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分区,分栏概念重要性的把握,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眼力,学生通过对明暗关系和面积大小的对比观察,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把该设计的脉络大体掌握,对整个画面的信息等级关系一目了然。这仅仅是入门的垫脚石,自己能主动建立信息等级这个版式原则才行,而不是只局限于去分析别人的。因此,我们在这一环节就安排了一个网格作业的训练。网格是一种包含一系列等值空间(网格单元)或对称尺度的空间体系。它在形式和空间之间建立起一种视觉和结构上的联系。当我们面对繁杂的信息无从下手时,可以借助网格优势确立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正如前面所说,网格既可以使形式之间建立一种视觉上的关联,又可以在空间之间建立结构上的呼应。再通俗一点,网格就相当于是平面构成中的骨骼线,通过这些隐藏在画面中的线条把视觉形象联系起来,同时骨骼线把空间划分成了若干个小单元,空间的结构通过骨骼线的设置得到了体现,所以外表的感性其实是内在规律理性的一种升华,这也是版式设计中内秀之美的原因所在了。如何积累经验?经验的获得是从实战中锤炼的。网格的概念其实在构成基础里面的平面构成课程是有提到过的,所以其实版式设计的课程是在整个平面设计课程学习中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的。
在学习过程中,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常听到有的同学说好像课程时间好少等等。那是因为你没有在课余时间进行巩固知识。俗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成才靠自己。” 再好的老师也只能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把学生领进门,剩下的就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以及感悟了。再好的老师也不能把学生一步带成为设计师,版式课程作为平面设计专业方向必修科目之一,确实有它存在的意义以及重要作用,图形、文字、色彩只不过是体现版式符号的表达层,至于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意义能不能被观众所接受所认知,就是设计者的事了。
在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里面,对于“手艺”的学习以及“创意”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在大一一入学的时候,学生就会学习一些关于平面设计的相关软件以及类似于平面构成这样的设计入门课。这种平台课程的学习,对后续课程有基本的认识,也对于版式设计有所帮助。
版面设计其实就是把版面中的各种视觉元素有序而生动地组合在一起,将一系列杂乱的元素经过组合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过程。而在这个组织版面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了解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即视觉流程,只有了解了视觉流程,我们才可以毫不费力地设计出更自然畅快的版面。版式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这么说,它应用于所有的平面设计之中,只是它们具体运用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一般来说,商业美术设计方向的学生通常在大二第一学期时候开始学习版式设计的课程。主要对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做介绍,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学习网格及其应用,然后对丰富的版式设计素材进行学习。由于高职的学生与本科的学生在定位以及培养人才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本科的学习一般从理论方面入手,研究版式设计的基础,而高职的学习就侧重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运用大量的实例以及模拟项目或者真正的项目去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社会的角色,做好上战场的准备。在教授这门课中,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别的设计课题,从而更好地理解版式的综合性。例如折页、名片、DM单、杂志封面等等。在课堂上布置模拟项目下去给学生,学生以真实的情境进行设计,不如规定好客户的预算,客户的要求,然后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讲评,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不足,再下一次的模拟项目中能够吸取教训,得到提高。
版式设计一方面,它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门基础课程有着丝缕的联系,如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黑白灰概念,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和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与对比、有彩色与无彩色同明度关系的转化几个知识点对版式设计中分区、分栏、信息等级编排的同理转换,如果没有扎实的构成基础理论的铺垫,版式的入门学习将会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所有的平面视觉设计都讲求一个版式效果,先抛开那些有图有文的,即使说在画面中只有一个字,一个点这样的弱元素,如果接受过版式教育的,都会考虑到最终把这个字这个点放在版面的什么位置最为合适,视觉效果最舒服,那么这就牵扯到一个构成的美感,也是版式设计中最为讲究的。因此,这就是版式设计这门课程传导的重要性了。
版式设计的学习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对分区、分栏的概念进行详细地理解,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用辅助线的形式标示出来画面的分区情况并作有彩色向无彩色同明度的转换。这个练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分区,分栏概念重要性的把握,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眼力,学生通过对明暗关系和面积大小的对比观察,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把该设计的脉络大体掌握,对整个画面的信息等级关系一目了然。这仅仅是入门的垫脚石,自己能主动建立信息等级这个版式原则才行,而不是只局限于去分析别人的。因此,我们在这一环节就安排了一个网格作业的训练。网格是一种包含一系列等值空间(网格单元)或对称尺度的空间体系。它在形式和空间之间建立起一种视觉和结构上的联系。当我们面对繁杂的信息无从下手时,可以借助网格优势确立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正如前面所说,网格既可以使形式之间建立一种视觉上的关联,又可以在空间之间建立结构上的呼应。再通俗一点,网格就相当于是平面构成中的骨骼线,通过这些隐藏在画面中的线条把视觉形象联系起来,同时骨骼线把空间划分成了若干个小单元,空间的结构通过骨骼线的设置得到了体现,所以外表的感性其实是内在规律理性的一种升华,这也是版式设计中内秀之美的原因所在了。如何积累经验?经验的获得是从实战中锤炼的。网格的概念其实在构成基础里面的平面构成课程是有提到过的,所以其实版式设计的课程是在整个平面设计课程学习中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的。
在学习过程中,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常听到有的同学说好像课程时间好少等等。那是因为你没有在课余时间进行巩固知识。俗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成才靠自己。” 再好的老师也只能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把学生领进门,剩下的就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以及感悟了。再好的老师也不能把学生一步带成为设计师,版式课程作为平面设计专业方向必修科目之一,确实有它存在的意义以及重要作用,图形、文字、色彩只不过是体现版式符号的表达层,至于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意义能不能被观众所接受所认知,就是设计者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