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人文缺失这一现象,具体表现在价值取向、价值主体、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本文对上述缺失进行论述,并从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机制及氛围构建等四个方面对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缺失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有效对策
人文关怀是用人的方式尊重、理解、依靠、关怀人,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及精神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以学生为本,选择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人文关怀的缺失,学生出现价值观缺失、理想信念模糊等现象,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改进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缺失表现
1.1教育目标及价值定位中缺乏人文体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仍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将无条件服从等作为绝对价值,理性分析缺乏,受教育者的创新性、层次性及个体差异等被忽视,然而学生的身心发育、接受知识能力、主观努力等存在差异,同时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及思想觉悟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未能实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强调“集体本位”、“社会本位”,大学生的认识及思想被局限在社会规律及社会关系等,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被忽视,导致大学生普遍对教育兴趣不大,部分学生甚至出现逆反及排斥心理。
1.2教育方法落后僵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主要为“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被作为教育的接收器而看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制约,人文关怀备忽视,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1.3忽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党的精神,而学生的发展需要等被忽视,学生对内容较为反感,同时对于缺乏实效性及艺术性的说教更加反感,这就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高校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多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性,教育的内容与现实中反差较大,同时教师多回避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新矛盾,对于社会的敏感问题及热点不解释,逃避市场经济带来 的某些“阴暗面”,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质疑。
1.4学生主体性被忽视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因素,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及实践者,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被尊重,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无压力、无束缚的环境下进行,然而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教师的单向行为,学生的意见、看法等 不被重视,导致学生在强制压服、命令主义下出现逆反心理。
2.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有效对策
2.1坚持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对象是人,主要是围绕人实施的,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需要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同时坚持支持、鼓励及引导大学生,同时要尊重、关心及理解大学生等,按照“中国梦”对学生进行培养,培养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及可靠接班人;同时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给予他们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同时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在教学及学习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尊重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选择权、参与权、决定权、知情权。
2.2注重学生心理疏导
大学生多在家庭的溺爱下成长,而社会多元化使其在面临着较多的诱惑,学生的抗压力、抗挫折能力较差等,导致其情绪不稳定。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需要对他们的情感变化及心理环境等及时了解,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心理疏导时要充分的重视人性审视及人文关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常出现焦虑、自卑、冷漠及抑郁等问题,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辅导讨论等,创造倾诉沟通的机会,并探讨心理预警、心理危机干预及宣泄缓释机制等,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更加宽容的面对他人的错误,更加从容的面对社会的矛盾及问题。
2.3个性及共性教育结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将“一刀切”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大学生的主体差异被忽视,学生的先天条件、各自努力程度及后天影响等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的智力、品德等均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个体发展中的层次性及差异性,因地制宜、因事而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制定针对性的内容、教育目标及方法。
2.4建设人文气息的课堂与校园氛围
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产生影响,而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行为及思想具有规范及导向作用,能够使学生尊重基本道德规范的习惯。学校可加大经济投入等完善公共景观、配套设施等,尽可能的挖掘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极的开阔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及校风。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完善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良好素养,提升人的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万光侠.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研究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3]翟丽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有效对策
人文关怀是用人的方式尊重、理解、依靠、关怀人,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及精神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以学生为本,选择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人文关怀的缺失,学生出现价值观缺失、理想信念模糊等现象,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改进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缺失表现
1.1教育目标及价值定位中缺乏人文体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仍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将无条件服从等作为绝对价值,理性分析缺乏,受教育者的创新性、层次性及个体差异等被忽视,然而学生的身心发育、接受知识能力、主观努力等存在差异,同时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及思想觉悟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未能实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强调“集体本位”、“社会本位”,大学生的认识及思想被局限在社会规律及社会关系等,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被忽视,导致大学生普遍对教育兴趣不大,部分学生甚至出现逆反及排斥心理。
1.2教育方法落后僵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主要为“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被作为教育的接收器而看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制约,人文关怀备忽视,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1.3忽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党的精神,而学生的发展需要等被忽视,学生对内容较为反感,同时对于缺乏实效性及艺术性的说教更加反感,这就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高校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多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性,教育的内容与现实中反差较大,同时教师多回避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新矛盾,对于社会的敏感问题及热点不解释,逃避市场经济带来 的某些“阴暗面”,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质疑。
1.4学生主体性被忽视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因素,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及实践者,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被尊重,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无压力、无束缚的环境下进行,然而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教师的单向行为,学生的意见、看法等 不被重视,导致学生在强制压服、命令主义下出现逆反心理。
2.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有效对策
2.1坚持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对象是人,主要是围绕人实施的,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需要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同时坚持支持、鼓励及引导大学生,同时要尊重、关心及理解大学生等,按照“中国梦”对学生进行培养,培养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及可靠接班人;同时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给予他们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同时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在教学及学习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尊重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选择权、参与权、决定权、知情权。
2.2注重学生心理疏导
大学生多在家庭的溺爱下成长,而社会多元化使其在面临着较多的诱惑,学生的抗压力、抗挫折能力较差等,导致其情绪不稳定。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需要对他们的情感变化及心理环境等及时了解,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心理疏导时要充分的重视人性审视及人文关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常出现焦虑、自卑、冷漠及抑郁等问题,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辅导讨论等,创造倾诉沟通的机会,并探讨心理预警、心理危机干预及宣泄缓释机制等,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更加宽容的面对他人的错误,更加从容的面对社会的矛盾及问题。
2.3个性及共性教育结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将“一刀切”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大学生的主体差异被忽视,学生的先天条件、各自努力程度及后天影响等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的智力、品德等均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个体发展中的层次性及差异性,因地制宜、因事而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制定针对性的内容、教育目标及方法。
2.4建设人文气息的课堂与校园氛围
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产生影响,而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行为及思想具有规范及导向作用,能够使学生尊重基本道德规范的习惯。学校可加大经济投入等完善公共景观、配套设施等,尽可能的挖掘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极的开阔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及校风。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完善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良好素养,提升人的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万光侠.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研究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3]翟丽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