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鄂伦春族集中分布的38个乡镇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标准差椭圆法、核密度估计法和Moran\'sⅠ指数分析法,对鄂伦春族人口聚居地的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鄂伦春族乡镇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且鄂伦春民族乡具有更高的凝聚程度;鄂伦春族乡镇的空间格局呈东西向分布,随着鄂伦春族的聚集,其乡镇分布的重心向北迁移,分布范围越小;鄂伦春族乡镇以“人”字形分布,呈现出“两核为中心,多点环绕”式的空间分布特征;鄂伦春族乡镇在垂直空间上与海拔呈负相关.高程、地形坡度、坡向以及民族历史和生产生活方式
【机 构】
: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哈尔滨15004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鄂伦春族集中分布的38个乡镇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标准差椭圆法、核密度估计法和Moran\'sⅠ指数分析法,对鄂伦春族人口聚居地的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鄂伦春族乡镇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且鄂伦春民族乡具有更高的凝聚程度;鄂伦春族乡镇的空间格局呈东西向分布,随着鄂伦春族的聚集,其乡镇分布的重心向北迁移,分布范围越小;鄂伦春族乡镇以“人”字形分布,呈现出“两核为中心,多点环绕”式的空间分布特征;鄂伦春族乡镇在垂直空间上与海拔呈负相关.高程、地形坡度、坡向以及民族历史和生产生活方式是影响鄂伦春族聚居地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等结论.
其他文献
生活在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柯尔克孜族是迁徙而来的,从最初的发源地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辗转向东,最终定居在嫩江平原的乌裕尔河畔.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黑龙江柯尔克孜人对于祖先历史的记忆只有流传在本民族内的传说,以及世代口耳相传的模糊的迁徙记忆.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迁徙历史的史料记载被深入挖掘.黑龙江柯尔克孜人选择认同祖先“披甲入旗”的历史,并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民族节日、民族博物馆以及出版印刷品等形式,在本民族成员和全社会广泛叙述,从而完成对祖先来源历史的书写与演绎.
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具有自然造就的肌理,也有人们世代繁衍生息形成的生活生产印迹,同时还有新时代景区营造所进行的艺术提炼和升华.文章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调查总结了千户苗寨景观艺术的呈现载体,探讨了千户苗寨景观多维的艺术表达并剖析出苗寨景观艺术深刻的美学内涵.通过“扫描”千户苗寨的景观艺术,可以看到民族旅游村寨景观艺术只有坚持尊重多重主体的审美及生活需求,在基于利益各方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营造,才能呈现出丰富多维的感人效果.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也才能因留住人心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鸦片战争后,中国各民族遭受外国侵略,产生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刺激下,中国兴起了反侵略的爱国运动和社会变革运动.这汇集为争取民族独立、建设现代国家的近代民族运动和民族主义,造成了近代新文化和民族国家目标;“五族共和”为代表的新型国家获得了各民族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民族认同.应该说,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抗战建国的目标和“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认识已经十分普遍,无论各政治派别,还是少数民族,均表达了这样的政治追求.
民族工作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嵌合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中.党中央历来对我国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为我国规划、开展民族工作的指导依据和原则遵循.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是党中央基于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和对民族工作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向进行的总体研判而进行社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巨大成就.本文将分析阐述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现实依据、理论依据和原则遵循,展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把握我国民族工作的发展态势.
认同类社会资本是维系民族国家正常运转的心理基石.国家认同是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的根本,是民族国家内其他认同形态的统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离不开国家认同的稳固和强化.多民族国家社会治理中的认同问题主要表现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冲突、民族认同与宗教信仰认同的杂糅渗透等.因此,应当加强党的领导,筑牢政党政治认同根基,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应当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建设好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民族国家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必须不断培育和扩大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参与协同
公元4-6世纪,高车社会中先后出现了“莫弗”“莫何去汾”“候娄匐勒”“候倍”等对部落首领的称谓.“莫弗”原有“勇猛”之意,本出自东胡系民族,与“莫何去汾”一同自柔然传至高车;“候娄匐勒”是部落联盟向早期国家过渡阶段的军事首领.“候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军事首领,均为高车所创;“部帅”“渠帅”“大人”则源自中原王朝,是中原人对于各族部落首领的称谓.在探寻这些称号来历、含义、职掌的过程中,也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继承及相互影响.
西汉新莽是夫余国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中国正史文献对这一时期的夫余国记载甚少,以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中的夫余王带素纪事为中心,可以探讨这一时期的夫余国情况.具体表现为带素生活的时代背景考,以及这一时期夫余王的权力与王位继承、夫余国的人口、思想文化、夫余国与中原王朝关系等问题的考证.
清代主要发遣地为东北、西南及新疆三地.发往新疆遣犯多是情罪深重者,相较于发往的人数,最终得以回籍者寥寥.入厂供役、捐资都是遣犯回籍的途径.新疆遣犯入厂为民回籍政策几经调整,迄乾隆末年基本定型.本文依据满文档案,对乾隆朝新疆遣犯入厂为民、回籍政策的内容、调整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进而探讨该政策对新疆治理的影响.
移民为民族地区带来了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上的变迁,牧业与农业生计方式分别是两个民族的核心文化,两者从产生联系到互相依存的过程正是蒙汉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关系形成的反映.杜尔伯特蒙古族的游牧经济对于农耕社会的劳动产品有着天然的需求,两个民族群体之间的贸易往来自古有之,两者经济上的互补性在共同地域中更为显著.在汉族移民进入杜尔伯特地区时,正值当地蒙古族社会和经济生活处于变革之中.最初的汉族移民进入杜尔伯特蒙古族社会、农耕经济与牧业经济互嵌并形成互相依存型经济.
“油画民族化”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界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思潮,这一思潮的产生是基于20世纪初期西画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油画家对油画这种外来艺术样式产生的理性思考.作为一个口号,“油画民族化”在20世纪50、60年代一度备受推崇,虽然在80年代初期又受到少数批评者的质疑,但从中国 油画家的创作实践来看,一些画家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将油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彰显出独特的艺术精神和美学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