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道”的怪颜料(上)

来源 :艺术启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_yang_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哇唔——哇唔——”叶丹怀里的小婴儿发出了一连串呜咽声。紧接着,小婴儿使出吃奶的劲儿扭动了几下身体,终于崩溃大哭了……还没反应过来的叶丹瞬间感觉腿上涌来一股暖流,他居然不打招呼就尿尿了!
  “尿了,尿了!他尿在姐姐身上啦!哈哈哈!”弟弟叶青看到姐姐出了糗,竟然在一边幸灾乐祸。
  叶丹也丝毫不留情面:“你这个小鬼头,笑什么笑,你也做过一样的事。我当时就该给你拍照留下铁证,哼!”这是叶丹和叶青第一次陪妈妈到朋友家看望小婴儿,没想到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看来他很喜欢你,第一次见面就要在你身上盖个纪念章。”小婴儿的妈妈有点儿不好意思,一边打趣一边帮叶丹清理衣服。
  “你也算是体验到了英国温莎牛顿颜料制造公司的绅士们初次收到印度黄的感受啦!谁让屎和尿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呢?”叶丹的妈妈也忍不住在一旁调侃起自己的女儿来。
  叶丹不知道被小婴儿尿了一身和印度黄有什么关系,不过妈妈的话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正好叶丹在准备学校的辩论赛,她的持方是“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而妈妈的一席话让她兴奋不已,要是能说清楚屎和尿为什么是艺术的一部分,岂不是给自己的论点找到了完美的论据?
  但妈妈并没有急着向她解释,说要等自己从印度调研回来再揭晓答案。没错,妈妈的颜料调研项目下一站的目的地就在印度,她此行是为了查证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怪颜料“印度黄”的制作工艺,她也一直好奇为什么荷兰画家维米尔这么痴迷于带着“尿骚味”的印度黄。虽说妈妈也翻阅了很多资料,但她还是决定去当地搜集一手讯息,从而揭开真相。
  叶丹和叶青都没有去过印度,听完妈妈的计划瞬间心动不已。两个小鬼好一阵软磨硬泡,当上了妈妈印度之旅的“临时助手”。两周后,叶丹带着她帮妈妈搜集的画家维米尔的资料和妈妈、弟弟坐上了飞往印度比哈尔邦的飞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处都是美丽的农场。当地农民用颜料把牲畜涂抹得五彩缤纷。快看!白色的公牛被涂上了粉色、黄色、橙色,它们拉着装粮食的牛车,组成了壮观的车队。行走在田间的修行者身穿各色的修行服,还有不少年轻人在额头上描了几道白色条纹。
  叶青从书包里掏出白色蜡笔在头上也抹了两道,还把黄色防晒服披在身上扮演修行者。弟弟滑稽的样子把叶丹逗笑了,但她更期待的是能快点见到用传统制法制造的印度黄,虽然她也知道这种颜料在二十世纪初就消失了,但是能寻找到任何蛛丝马迹也算不枉此行。
  她不时拿出手中的资料翻看——维米尔的画作色彩明媚如初,《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中那亮眼的印度黄让人过目不忘,画作的艺术魅力穿越百年时光丝毫不减。那一沓厚厚的资料里还夹着一件用绳子捆得严严实实的迷你包裹,那是颜料公司寄给妈妈的样品,里面是用现代工业方法制出的印度黄,它和用传统制法炮制的颜料有什么区别呢?有的研究者说传统的印度黄是用蛇尿制成的,有的则说是骆驼的排泄物还有一种认可度更高的说法——印度黄是用吃了芒果树叶的母牛的尿制成的。
  但叶丹一家的印度黄“寻踪之旅”并不顺利。妈妈几年前曾来过印度,自认为对这里不算陌生,加上准备时间仓促,就没有去找当地的机构接待,但让人崩溃的是,早早联系好的本地翻译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了,这让一家人的出行体验变得相当糟糕——旅馆里到处吵吵闹闹的,害得他们根本睡不好。妈妈询问了很多当地人,他们不是英语不好,就是不知道印度黄产地在哪里。即便是当地的旅游书,也查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叶丹看上去比妈妈还着急,她用并不流利的英语帮着妈妈一起打听。叶青也乖乖地跟在她们屁股后面不敢乱跑,听话得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幸运的是,好心的旅馆老板骑着小摩托车带他们找到了当地最有资历的画家——一位住在带圆柱的蓝房子里,长着一双蓝色眼睛、须发花白的老人。叶丹一家人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可任凭妈妈解释多少遍,老人还是不明白妈妈要问的是什么颜料,当然也就无法告诉她颜料的具体产地在哪儿了。
  妈妈灵机一动,拿出手机找出印度神祇奎师那的画像:他有着蓝色的皮肤,身上系着印度黄的腰布,他端坐在芒果树下,一旁的挤奶女工正赶牛。妈妈指着奎师那的黄色腰布給画家看。画家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他终于明白了妈妈此行的目的。遗憾的是,他手里现存的也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印度黄。妈妈连忙摆手,眼疾手快的叶丹赶紧拿出纸笔画好了芒果、母牛尿尿和颜料的图案。老画家接过叶丹的画,摇了摇头,嘴里叨咕了好一阵儿,叶丹和妈妈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老画家看她们没听明白,又重复说起了一个词:“米尔扎布尔,米尔扎布尔!”
  “米尔扎布尔一定是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地方!”叶丹这两天研究比哈尔邦的地图,想起一个叫“Mirzapur”的地名。
  “那里很可能是印度黄曾经的产地。”妈妈像个孩子一样兴奋起来,“我们现在就去米尔扎布尔!”
  一家人双手合十谢过旅馆老板和老画家,坐上了汽车,向目标地点米尔扎布尔进发,不知道这趟旅程会不会顺利一点儿呢?
其他文献
恭喜猪油喜提第八名  小编作为一个90后,从小就是猪油的坚定拥护者,试问哪家小孩子没吃过奶奶用大锅熬的猪油呢?!清水面、湯圆芝麻心、咸肉粽都是因为有了猪油的加持才有了灵魂呀。当然,最重要的一点,猪油煎蛋才好吃!  但是呢,在这十几年里,猪油的地位越来越低,医生、健身教练、健康报道都主张要想更好的身材,就必须放弃猪肉,选择高蛋白的鸡胸和牛腱。所以啊,超市里各种各样的植物油就取代了猪油的位置,家里人嫌
期刊
2009年,Spread Networks公司偷偷去找了一些包工头商量搞一个工程,而且出手豪爽,一出手就是3亿。原来,他们要铺设一条特殊的高速光缆,连接芝加哥和新泽西的股票交易市场;通过这条长达1330公里高速通道,股票交易员获取信息的时间从16毫秒下降至13毫秒;3亿美元,只是为了0.003秒!小伙伴们别小看这0.003秒,这极短的时间差为交易员带来了巨大的收益。3毫秒的时间差使得新泽西的交易员
期刊
清朝有这样一位不恋朝堂的逍遥文人:他年纪轻轻便辞去官府要职,躲在自家园林中任性地过了五十多年的隱居生活,他就是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的诗人——袁枚。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都学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袁枚。  和老师一起考上秀才  在发现自己的“吃货”属性之前,袁枚是个百分之百的学霸,七岁上私塾,十二岁时就与私塾先生同时考上了秀才。天资聪颖的袁枚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官员的赏识,
期刊
“碑不如告,告不如书,书不如起草”向来是古代文人的共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论起书写的韵味,刻在石头上的碑文不如官方发布的文件,又不如私人书写的信件,而最动人的又往往是随手写的草稿,所以也有“一笔草草,恰到好处”的说法。正如这《韭花帖》,杨凝式在睡醒午觉后饥肠辘辘,恰逢老友送来一顿“下午茶”,怎能不惊喜、不意外、不享受?于是他从心所欲地吃了肉,写了信,字里行间弥漫着翠绿清香的韭花滋味,真妙见于此也
期刊
【上期回顾】  奇妙妙和肖小邦在巴赫故居博物馆里听到了羽管键琴的美妙声音,还遇到了“什么都知道”的安娜奶奶,两个人都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巴赫这位“西方音乐之父”,于是他们立即启程,前往下一座音乐重镇——莱比锡。  “嗖——”会飞的奇妙妙领着肖小邦,一转眼就降落在了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门前的广场上。由于着陆太快,两个人都摔了个屁股蹲儿,周围的鸽子受了惊吓,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我们居然只用了十分钟就到
期刊
生行排在京剧“四大行当”之首,是戏曲舞台上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温文尔雅、雍容端方是他们的代名词。不管是身穿彩绣男帔的俊俏小生,还是戴着“大胡子”的稳重老生,都是戏台上不可缺少的男性形象,以生行为主角的剧目有很多。  男主角三分法  生行里没有“偶像派”“实力派”之分,通常会根据角色的年龄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三种,想必你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老生多指中老年人,小生多为青年男性,而武生特指那些武功
期刊
虽然尼德兰工商业发达,但比起独立后的荷兰,水平还是差很多。  可是师父,现在已经十七世纪了……  是啊,我记得我们去尼德兰时还是三百年前呢。  十七世纪荷兰的艺术创作已经摆脱了宗教和神话的桎梏。  那荷兰的画家们都画什么呢?  你可以问问他!  金狐萌,好久不见!  久仰大名!我们是金狐萌的徒弟。  伦勃朗先生,近来可好?  您就是天才画家伦勃朗?偶遇大画家,太幸运了……  跟我走,带你们去见我的
期刊
话说好久没有讲吃的,这次师姐就跟大家聊聊你们最爱吃的几种美食。章鱼小丸子,墨鱼汁面,铁板鱿鱼,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吃。但是!背地里其实都分不清它们仨。  首先呢  章鱼墨鱼鱿鱼都来自“脚长在脑袋上”的头足纲。它们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足部和胴部  第二個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足部,属于八腕总目的章鱼有八条相对较长的腕足。“八爪鱼”的外号就来源于此  墨鱼和鱿鱼同属于十腕总目,有十条腕足,其中一对腕较长末端
期刊
(上)  “快回来!小姑娘,你踩到我的宝贝喽!”叶丹刚想凑近了看树上那只沙青色的鸟,一个老爷爷就火急火燎地把她喊住了,吓得她赶紧往后退了两步。不知所措的她往脚下一看,不过是一堆树叶而已,难不成叶子下面藏着宝贝?  闻声赶来的妈妈赶忙给老爷爷赔不是。妈妈扭过头来严肃地说:“叶丹,快向于爷爷道歉!”于老一瞧见叶丹妈妈,瞬间乐开了花:“原来是你的孩子呀!不要紧的,不知者无罪!”  “对不起,于爷爷!我不
期刊
话说师姐最近不管去哪都能,看见整容手术的广告,不过看着还挺心动的哈。不过师姐就在想了,整容这件事,到底是哪个国家最开始做起来的?韩国?日本?都!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整形手术出现在印度。它出现于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也就是说,跟现代医学相比古印度的整形术是在2000多年前出现的,在古印度医学典籍《妙闻集》中就对整形术作过非常详尽的描述。但其实古印度人整形的原因是为了驱鬼辟邪,变美只是附带因素~  古印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