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哇唔——哇唔——”叶丹怀里的小婴儿发出了一连串呜咽声。紧接着,小婴儿使出吃奶的劲儿扭动了几下身体,终于崩溃大哭了……还没反应过来的叶丹瞬间感觉腿上涌来一股暖流,他居然不打招呼就尿尿了!
“尿了,尿了!他尿在姐姐身上啦!哈哈哈!”弟弟叶青看到姐姐出了糗,竟然在一边幸灾乐祸。
叶丹也丝毫不留情面:“你这个小鬼头,笑什么笑,你也做过一样的事。我当时就该给你拍照留下铁证,哼!”这是叶丹和叶青第一次陪妈妈到朋友家看望小婴儿,没想到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看来他很喜欢你,第一次见面就要在你身上盖个纪念章。”小婴儿的妈妈有点儿不好意思,一边打趣一边帮叶丹清理衣服。
“你也算是体验到了英国温莎牛顿颜料制造公司的绅士们初次收到印度黄的感受啦!谁让屎和尿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呢?”叶丹的妈妈也忍不住在一旁调侃起自己的女儿来。
叶丹不知道被小婴儿尿了一身和印度黄有什么关系,不过妈妈的话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正好叶丹在准备学校的辩论赛,她的持方是“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而妈妈的一席话让她兴奋不已,要是能说清楚屎和尿为什么是艺术的一部分,岂不是给自己的论点找到了完美的论据?
但妈妈并没有急着向她解释,说要等自己从印度调研回来再揭晓答案。没错,妈妈的颜料调研项目下一站的目的地就在印度,她此行是为了查证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怪颜料“印度黄”的制作工艺,她也一直好奇为什么荷兰画家维米尔这么痴迷于带着“尿骚味”的印度黄。虽说妈妈也翻阅了很多资料,但她还是决定去当地搜集一手讯息,从而揭开真相。
叶丹和叶青都没有去过印度,听完妈妈的计划瞬间心动不已。两个小鬼好一阵软磨硬泡,当上了妈妈印度之旅的“临时助手”。两周后,叶丹带着她帮妈妈搜集的画家维米尔的资料和妈妈、弟弟坐上了飞往印度比哈尔邦的飞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处都是美丽的农场。当地农民用颜料把牲畜涂抹得五彩缤纷。快看!白色的公牛被涂上了粉色、黄色、橙色,它们拉着装粮食的牛车,组成了壮观的车队。行走在田间的修行者身穿各色的修行服,还有不少年轻人在额头上描了几道白色条纹。
叶青从书包里掏出白色蜡笔在头上也抹了两道,还把黄色防晒服披在身上扮演修行者。弟弟滑稽的样子把叶丹逗笑了,但她更期待的是能快点见到用传统制法制造的印度黄,虽然她也知道这种颜料在二十世纪初就消失了,但是能寻找到任何蛛丝马迹也算不枉此行。
她不时拿出手中的资料翻看——维米尔的画作色彩明媚如初,《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中那亮眼的印度黄让人过目不忘,画作的艺术魅力穿越百年时光丝毫不减。那一沓厚厚的资料里还夹着一件用绳子捆得严严实实的迷你包裹,那是颜料公司寄给妈妈的样品,里面是用现代工业方法制出的印度黄,它和用传统制法炮制的颜料有什么区别呢?有的研究者说传统的印度黄是用蛇尿制成的,有的则说是骆驼的排泄物还有一种认可度更高的说法——印度黄是用吃了芒果树叶的母牛的尿制成的。
但叶丹一家的印度黄“寻踪之旅”并不顺利。妈妈几年前曾来过印度,自认为对这里不算陌生,加上准备时间仓促,就没有去找当地的机构接待,但让人崩溃的是,早早联系好的本地翻译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了,这让一家人的出行体验变得相当糟糕——旅馆里到处吵吵闹闹的,害得他们根本睡不好。妈妈询问了很多当地人,他们不是英语不好,就是不知道印度黄产地在哪里。即便是当地的旅游书,也查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叶丹看上去比妈妈还着急,她用并不流利的英语帮着妈妈一起打听。叶青也乖乖地跟在她们屁股后面不敢乱跑,听话得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幸运的是,好心的旅馆老板骑着小摩托车带他们找到了当地最有资历的画家——一位住在带圆柱的蓝房子里,长着一双蓝色眼睛、须发花白的老人。叶丹一家人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可任凭妈妈解释多少遍,老人还是不明白妈妈要问的是什么颜料,当然也就无法告诉她颜料的具体产地在哪儿了。
妈妈灵机一动,拿出手机找出印度神祇奎师那的画像:他有着蓝色的皮肤,身上系着印度黄的腰布,他端坐在芒果树下,一旁的挤奶女工正赶牛。妈妈指着奎师那的黄色腰布給画家看。画家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他终于明白了妈妈此行的目的。遗憾的是,他手里现存的也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印度黄。妈妈连忙摆手,眼疾手快的叶丹赶紧拿出纸笔画好了芒果、母牛尿尿和颜料的图案。老画家接过叶丹的画,摇了摇头,嘴里叨咕了好一阵儿,叶丹和妈妈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老画家看她们没听明白,又重复说起了一个词:“米尔扎布尔,米尔扎布尔!”
“米尔扎布尔一定是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地方!”叶丹这两天研究比哈尔邦的地图,想起一个叫“Mirzapur”的地名。
“那里很可能是印度黄曾经的产地。”妈妈像个孩子一样兴奋起来,“我们现在就去米尔扎布尔!”
一家人双手合十谢过旅馆老板和老画家,坐上了汽车,向目标地点米尔扎布尔进发,不知道这趟旅程会不会顺利一点儿呢?
“尿了,尿了!他尿在姐姐身上啦!哈哈哈!”弟弟叶青看到姐姐出了糗,竟然在一边幸灾乐祸。
叶丹也丝毫不留情面:“你这个小鬼头,笑什么笑,你也做过一样的事。我当时就该给你拍照留下铁证,哼!”这是叶丹和叶青第一次陪妈妈到朋友家看望小婴儿,没想到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看来他很喜欢你,第一次见面就要在你身上盖个纪念章。”小婴儿的妈妈有点儿不好意思,一边打趣一边帮叶丹清理衣服。
“你也算是体验到了英国温莎牛顿颜料制造公司的绅士们初次收到印度黄的感受啦!谁让屎和尿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呢?”叶丹的妈妈也忍不住在一旁调侃起自己的女儿来。
叶丹不知道被小婴儿尿了一身和印度黄有什么关系,不过妈妈的话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正好叶丹在准备学校的辩论赛,她的持方是“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而妈妈的一席话让她兴奋不已,要是能说清楚屎和尿为什么是艺术的一部分,岂不是给自己的论点找到了完美的论据?
但妈妈并没有急着向她解释,说要等自己从印度调研回来再揭晓答案。没错,妈妈的颜料调研项目下一站的目的地就在印度,她此行是为了查证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怪颜料“印度黄”的制作工艺,她也一直好奇为什么荷兰画家维米尔这么痴迷于带着“尿骚味”的印度黄。虽说妈妈也翻阅了很多资料,但她还是决定去当地搜集一手讯息,从而揭开真相。
叶丹和叶青都没有去过印度,听完妈妈的计划瞬间心动不已。两个小鬼好一阵软磨硬泡,当上了妈妈印度之旅的“临时助手”。两周后,叶丹带着她帮妈妈搜集的画家维米尔的资料和妈妈、弟弟坐上了飞往印度比哈尔邦的飞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处都是美丽的农场。当地农民用颜料把牲畜涂抹得五彩缤纷。快看!白色的公牛被涂上了粉色、黄色、橙色,它们拉着装粮食的牛车,组成了壮观的车队。行走在田间的修行者身穿各色的修行服,还有不少年轻人在额头上描了几道白色条纹。
叶青从书包里掏出白色蜡笔在头上也抹了两道,还把黄色防晒服披在身上扮演修行者。弟弟滑稽的样子把叶丹逗笑了,但她更期待的是能快点见到用传统制法制造的印度黄,虽然她也知道这种颜料在二十世纪初就消失了,但是能寻找到任何蛛丝马迹也算不枉此行。
她不时拿出手中的资料翻看——维米尔的画作色彩明媚如初,《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中那亮眼的印度黄让人过目不忘,画作的艺术魅力穿越百年时光丝毫不减。那一沓厚厚的资料里还夹着一件用绳子捆得严严实实的迷你包裹,那是颜料公司寄给妈妈的样品,里面是用现代工业方法制出的印度黄,它和用传统制法炮制的颜料有什么区别呢?有的研究者说传统的印度黄是用蛇尿制成的,有的则说是骆驼的排泄物还有一种认可度更高的说法——印度黄是用吃了芒果树叶的母牛的尿制成的。
但叶丹一家的印度黄“寻踪之旅”并不顺利。妈妈几年前曾来过印度,自认为对这里不算陌生,加上准备时间仓促,就没有去找当地的机构接待,但让人崩溃的是,早早联系好的本地翻译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了,这让一家人的出行体验变得相当糟糕——旅馆里到处吵吵闹闹的,害得他们根本睡不好。妈妈询问了很多当地人,他们不是英语不好,就是不知道印度黄产地在哪里。即便是当地的旅游书,也查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叶丹看上去比妈妈还着急,她用并不流利的英语帮着妈妈一起打听。叶青也乖乖地跟在她们屁股后面不敢乱跑,听话得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幸运的是,好心的旅馆老板骑着小摩托车带他们找到了当地最有资历的画家——一位住在带圆柱的蓝房子里,长着一双蓝色眼睛、须发花白的老人。叶丹一家人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可任凭妈妈解释多少遍,老人还是不明白妈妈要问的是什么颜料,当然也就无法告诉她颜料的具体产地在哪儿了。
妈妈灵机一动,拿出手机找出印度神祇奎师那的画像:他有着蓝色的皮肤,身上系着印度黄的腰布,他端坐在芒果树下,一旁的挤奶女工正赶牛。妈妈指着奎师那的黄色腰布給画家看。画家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他终于明白了妈妈此行的目的。遗憾的是,他手里现存的也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印度黄。妈妈连忙摆手,眼疾手快的叶丹赶紧拿出纸笔画好了芒果、母牛尿尿和颜料的图案。老画家接过叶丹的画,摇了摇头,嘴里叨咕了好一阵儿,叶丹和妈妈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老画家看她们没听明白,又重复说起了一个词:“米尔扎布尔,米尔扎布尔!”
“米尔扎布尔一定是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地方!”叶丹这两天研究比哈尔邦的地图,想起一个叫“Mirzapur”的地名。
“那里很可能是印度黄曾经的产地。”妈妈像个孩子一样兴奋起来,“我们现在就去米尔扎布尔!”
一家人双手合十谢过旅馆老板和老画家,坐上了汽车,向目标地点米尔扎布尔进发,不知道这趟旅程会不会顺利一点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