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把蘑菇种进花盆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p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背景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属于校本课程,一般由任课教师自行拟定课程内容,常常缺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目标。当前,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大多以观看生物学纪录片、生物标本制作以及教材中的小课题研究等为主,大多停留在拓展学生视野和兴趣方面。
  第二,城市中学生对农业生产技术的了解极其匮乏。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城市中学生对农业生产知识很难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尤其蘑菇种植这种只有少数人掌握的技术。
  第三,熟悉又陌生的蘑菇。蘑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在野外也经常看到野生蘑菇。在森林坡地和枯木上,甚至校园内大树的断枝或树干上,也常常会生长出木耳或平菇等菌类。但对于蘑菇究竟是怎样长出来的,人们又是怎样种植的,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中学生。
  二、蘑菇种植现状及课程开设的困惑
  (一)蘑菇种植现状
  当前,蘑菇种植应该说还是比较广泛的,一般采用的都是熟料袋栽,可以提高成功率和产量。大多采用大棚生产,配有蒸料炉灶,无菌接种房,空调和湿度计等设施。蘑菇的生长发育受温度和湿度的影響较大,要求环境清洁卫生。像杏鲍菇等对温度差的要求更高,生产上一般采用设施完善的菇房,基本上属于工厂化生产。
  (二)城市中学校开设蘑菇种植的困惑
  城市中学校一般不具备建设生产大棚的条件,缺乏蒸料炉灶,无菌接种房等设施设备。如果在城市中学校完全照搬生产上的技术,显然是行不通的。当然,蘑菇既然在自然条件下也能生长,城市中学生是否可以模拟自然条件进行种植呢?“把蘑菇种进花盆”这个课题,就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和实验找寻在城市中学校种植蘑菇的技术,让蘑菇种植走进我们的生活,来到学生的身边。
  三、课程实施
  (一)调查研究,整理“把蘑菇种进花盆”的技术
  将学生进行分组,收集蘑菇种植的原料、设备、培养料配比及灭菌技术、栽培环境和菌种来源等,由各小组研究总结出适合城市中学生种植蘑菇的技术知识。学生经过网络搜集、书籍查阅、向菇农走访咨询,在众多蘑菇种类中筛选出生长条件要求较低,种植容易,也极具观赏价值的平菇作为实验对象。同时,整理了适合城市中学生种植蘑菇的技术知识,生产上用的主料、辅料,菇农都是大卡车式的购买,没有零售的。学生搜集整理和走访咨询,总结出了蘑菇生料栽培中培养料的灭菌方法,一是用开水浸泡30~60分钟,二是用5%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
  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了解到生产上配料比一般为主料90%,辅料5%,石灰1%,还有一定比例的农用化肥和克霉灵等添加剂。鉴于生料栽培的灭菌技术,为了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提高成功率,栽培出绿色的蘑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出了培养料的配比:棉籽壳80%,麸皮15%,石灰2%,白砂糖3%,克霉灵0.1%。为了食用的安全,克霉灵只在一半学生中使用。
  (二)“把蘑菇种进花盆”实践研究
  课前准备阶段。每个学生自带一个洗净的花盆备用。为了实验不同的灭菌途径,部分班采用开水浸泡,部分采用石灰水浸泡。用开水浸泡的班级,用水瓶准备好开水,提前一节课利用课间时间到实验室,将棉籽壳称量后放在一个大的桶中用开水浸泡、遮盖,以保持料温在60℃以上。用石灰水浸泡的班级,在前一天的下午放学后到实验室,将棉籽壳称量后倒入大桶中用5%的石灰水浸泡。
  上课操作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浸泡后的棉籽壳捞起沥去多余水分。用石灰水浸泡的棉籽壳再用清水漂洗一两次,沥去多余水分。然后将沥去多余水分的棉籽壳倒入大盆,称量加入15%的麸皮,3%的白砂糖,2%的石灰,需要灭菌灵的组按0.1%添加,然后戴上手套将培养料拌匀,湿度以手用力捏,指间有水滴挤出为宜。学生用干石灰先将花盆内面擦洗,在自己的花盆中先装入小半盆培养料,再由指定的两三名学生将菌种瓶中的菌种捣散,在每个花盆中间铺上一层菌种,学生再继续装培养料至盆满。最后,学生用干石灰擦洗过的报纸覆盖,石灰擦洗过的一面接触培养料,用包装绳系牢报纸进行封口。
  菌丝培养管理阶段。课后,让学生将花盆带回家、教室或寝室,置于阴凉通风清洁的地方,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用石灰处理一下花盆放置环境。
  出菇管理阶段。当菌丝长满后,学生就可以在封口的报纸上喷水了,每天喷水数次,几天后,白色菌丝就会扭结出菇。出菇后,每天喷水数次,保持湿度,也可以在盆口放置树叶、腐质土等,以增加保湿的效果。
  (三)课程成果呈现
  经过“把蘑菇种进花盆”实验,总结出了适合城市中学校广泛开展平菇种植实验的方法,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配料中各种材料的作用。
  部分集中放置在教学楼的花盆,成了学校的风景之一。当看到菌蕾的形态和颜色变化,学生们都唏嘘不已,每天都愉快地为其喷水,课间总是三五成群的师生围着观赏。尤其是当学生亲手采摘下自己种植的平菇,再加工食用,那种心情和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从学生告诉教师的那种自豪神情,就能感受到学生愉悦的身心。
  四、课程反思与展望
  平菇是较为容易种植的蘑菇之一,生料盆栽的成功率较高,作为城市中学生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在广大农村学校还可以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除平菇外,中学生实践活动还可以实验研究木耳、金针菇等菌的生料栽培,以提高学生对这些菌类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课程实施中,师生还共同完成了用完整玉米芯作主料,米糠作辅料的实验。玉米芯用开水浸泡,将玉米芯堆砌成墙状,中间用包装绳束缚防倒塌,玉米芯之间用米糠、石灰、白砂糖按上述比例加水拌匀的培养料填充缝隙,间隔二层玉米芯铺一层菌种,最后用稀泥将玉米芯墙进行密封。从实验结果来看,效果很好,平菇从干裂的泥缝中长出,很是美观。
  在盆口密封环节,除了用报纸,也可以试着用稀泥,可能密封效果会更好。另外,如果在下雨天上课进行配料、接种和密封,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广大农村学校实施蘑菇种植,还可以将玉米芯配米糠的栽培改为在土壤中的畦栽,玉米芯也可以改用稻草等农作物秸杆,将会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其他文献
缘 起  下了课间操,主管卫生的王老师就急匆匆向我走来,她又一次跟我说了班级卫生乱象,让我督促学生做好卫生。  作为一个即将和学生一起进入高三的新班主任,我最近忙于处理学生形形色色的心理障碍、学业问题。早已没有只做科任教师时的从容淡定。对学校反复提到的卫生问题,我也总觉得是有些小题大做。对于王老师的话,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径直向教室走去,准备上课。  刚进教室,一脚踹上了一个矿泉水瓶子,紧跟着映入眼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应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起。  一个学生的智力再好,如果他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他的学习成绩也肯定不会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在组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组织教学是小学教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
期刊
在初中数学中,因式分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整式乘法的逆过程,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处理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等方面有极其广泛的运用。  一、因式分解的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最簡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作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恒等变形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期刊
一、命题形式及特点  语法填空常以短文或对话形式出现,语篇材料难度适中,字数约170~200个词。文章挖掉10个空后, 要求学生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 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单项选择题相对于语篇填空,不太符合语言实际运用规律,并且干扰项太多;而语言的学习重在语境。所以,语法填空给出整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大、完整的思维空间
期刊
一、主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本案例就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巧妙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个成功课例。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有
期刊
历史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从生活的细节来发现巨大的历史背景,来反映历史的巨变,这是我们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  生活蕴含着历史片段,这些片段必然隐藏着广阔的历史背景,反映着曾经历史沧桑,汽在就会让人联想到:工业革命那翻天覆地的变革,卡尔·本茨的驾车风姿;“书本“必想起蔡伦精心制作影响全世界的纸张全过程;开网页,也即把世界触摸电脑的使用让人们想起和体念科技的魅力,让人不得不想50年
期刊
表演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的角色,通过对话、动作、手势、表情来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游戏形式。它是创造游戏的一种,幼儿表演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力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角色,要根据自己对作品角色情节的了解,在语言、动作上进行想象、创造、增加改动,但表演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是以作品为根据,反映一定的故事和通话内容,往往会造成幼儿在表演时出现
期刊
我校进行的“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想的课堂。针对于这个教学模式从领导到教师经过多次研讨和实践已经初见成效。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四步导学”教学模式更深入地开展下去,并且能够不断地完善,这里将在实践“四步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加以阐述。  四
期刊
活动背景:下午个别化活动时,建构区墙面上的一张铅画纸不小心掉落了下来,源源和姗姗拿到纸张后把这张纸放在了两块积木上,于是我便走过去问他们:“为什么要把铅画纸放在积木上呀?”源源回答:“我们在搭建城市,需要一座桥,瞧,这就是我们的桥了。”原来,孩子们把铅画纸变成了桥面。我灵机一动,继续追问:“那么这座桥上可以开车么?”姗姗笑了笑说:“要不我们试试吧!”源源拿来了玩具小车,在纸桥上慢慢的开过,在这里我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  合理的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明显的意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