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用在张包春夫妻身上再合适不过。在30年的义务宣传路上,他们做好人、行善事,互相支持,无怨无悔。
自家设置广播站,义务宣传为村民
张包春和王正华是江西省宜春市的普通农民夫妻,育有两个女儿。改革开放初期,张包春率先到浙江打工,并且建起村里第一栋三层小楼。正当大家以为张包春会在发家致富路上狂奔时,他却自己踩了“急刹车”。
外出打工前,张包春是村里的广播员。后来因为运营成本太高,村里把广播站停了,但他的广播情结仍在。房子刚装修完,张包春说服家人,决定用剩下的5000元积蓄办一个广播站。1991年初,“龙田村民广播站”在张包春家阁楼上开始试播。他每天广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民致富信息、法律知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天气预报等内容。刚开始,村里人嫌烦,说什么的都有:“这也太吵了!”“真是没事闲的!”再加上他没有经验,电压不稳经常烧坏设备,没钱送去维修,广播只好停下来。
没想到,几个村民竟然找上门来。“你怎么不播了?我就是听你转播江西台的致富信息,年初办了家养殖场,这半年收入比之前一年还多!”一名村民感激地说。“可不是吗?老张的广播里什么都有,长见识!现在,我们全家每天边干活儿边听你的广播,你这几天不播,我们总感觉像缺点儿啥。”另一名村民附和着。
“原来我的广播起这么大作用呢!”张包春心里美滋滋的。一旁的王正华也很开心,真正看到了丈夫做广播的意义和价值。为了维修广播设备,夫妻俩卖掉了家里的两头猪。
1992年3月12日,张包春的广播站正式开播,至今未间断过一天。早上两小时播放早间新闻、政策方针;中午两小时,播放歌曲、娱乐节目和致富信息;晚上两小时转播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张包春注意到村里的赌博现象、交通事故、邻里纠纷有增多势头,就有针对性地收集案例播放。他的广播辐射两个乡镇、12个行政村,近万名群众受益。
随着广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他村子的人找到张包春,希望他能把广播扩展到他们乡。为了让更多村民受益,张包春决定办一个流动广播站。为了支持爱人,王正华到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380元便买了两个大喇叭寄回家。张包春在自行车上安装一个大喇叭,再带上一些宣传资料骑车到外乡宣传。后来条件好些,自行车升级为摩托车、汽车。全县17个乡镇、181个村,都留下了张包春的足迹。
王正华不再外出打工后,只要宣传地点比较远,她就会陪他一起去。夫妻俩在各乡镇巡回宣传时,经常有人向他们倾诉因为不懂法而带来的烦恼和痛苦。王正华愈发确信丈夫做的这件事是对的,她也为能帮助别人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对办广播站的态度也从原来的默许转为积极支持。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公益路上走火入魔的丈夫会打着“惊喜”的名义,带给她一个又一个惊吓。
帮村民戒赌,替人抚养孩子13年
“老婆,你看我给你带来什么惊喜?”1999年春节刚过,张包春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回家,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男人。“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到镇上去做宣传了吗?”王正华有点儿发蒙。
原来,张包春到双桥镇普法,遇到一个男人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拎着酒瓶,边喝边向河边走。冬日的严寒还未退去,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曳,凛冽的寒风吹起被子一角,婴儿被冻得哇哇大哭。可这个男人像没听见一样,目光呆滞地继续向前走。张包春一看不对劲,连忙上前询问。“我老婆跑了,孩子也没人管,这日子没法过了!”这个男人名叫葛雪凡,因为沉迷赌博欠下几万元债务,妻子宋美英一气之下和他离婚,丢下只有5个月大的孩子跑了。他想去打工赚钱还债,可双方老人都不在了,又没钱雇保姆,催债的人屡次上门恐吓,绝望的葛雪凡正准备带着孩子投河。
“老婆,你说我能见死不救吗?”张包春无奈地望着妻子,想把孩子留下照顾,又担心妻子不同意。没想到,王正华竟然主动说:“既然双方老人都不在了,没人帮他看孩子,不如咱们先照顾一段时间!”张包春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他斩钉截铁地对葛雪凡说:“你找回老婆之前,我们来帮你养小孩,但你必须答应我戒赌!”葛雪凡难以置信地看着张包春,“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声泪俱下:“我要是再赌还是个人吗?您相信我,我赚了钱就回来接小情牙!”
就这样,葛雪凡到广东打工,张包春夫妻帮他抚养小情牙。幸好两个女儿已经长大,但是要照顾这么小的婴儿,其中艰辛可想而知。眼看妻子日渐消瘦,张包春心疼不已。每次去外村广播宣传都会顺便打听宋美英的下落。第二年2月,张包春终于打听到她的地址。他请摄影师给小情牙拍了几张照片,连同一封信一起寄给宋美英:“我知道你是一个重感情的女人,葛雪凡赌博不对,但抛下亲骨肉就是你的不对了……小情牙在我家中,希望你端午节前回来看看孩子。”然后,张包春又给葛雪凡写信让他端午节前回来。就这样,5月14日,葛雪凡一家三口相聚在张包春家里。看到儿子被养得又白又胖,已经牙牙学语,夫妻俩抱着孩子又哭又笑。
小夫妻在张包春家住了3天,张包春给他们讲了3天道理。宋美英和丈夫原本很恩爱,这次见他已经彻底戒赌,还学了装修的手艺,爽快地同意复婚,并且想一起打工賺钱还清赌债,让生活重新开始。张包春和王正华商量后,决定继续帮他们抚养小情牙。“你们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谢谢爸、妈!”夫妻俩双膝跪在张包春和王正华面前,认他们为干爹干妈。王正华也喜极而泣,一年的精心喂养,让她早已割舍不下小情牙。就这样,张包春夫妇无怨无悔地抚养情牙13年。直到他上小学三年级,葛雪凡夫妻终于还清赌债,回到万载县城买了房,才把儿子接到身边生活。现在每逢春节,一家三口都会给张包春夫妇拜年,葛雪凡再也没有赌博过。
惊喜惊吓都不怕,全家共唱好人歌
这些年,张包春紧跟时代发展,老百姓需要什么他就宣传什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通过广播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措施。今年3月,他又开始宣传雷锋精神。其实,张包春自己就是一位“活雷锋”,全家都跟着他加入“好人宣讲团”,成为平安志愿者。“爸,等你干不动了,我来接您的班!”二女婿袁爱明决定要把“与人为善”的好家风一代代传下去。
让张包春感动的不只是家人的支持,还有群众和社会对自己的认可。现在,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他,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有一次,他经过一段人迹罕至的山路,不小心把车开到了沟里。正发愁时,一辆大客车从远处驶来。司机见是张包春,马上停下车,而且车上50多名乘客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大家一起帮他把车抬了出来。张包春感动不已,他知道这就是好人的力量。
30多年来,张包春骑坏了5辆自行车、3辆两轮摩托、2辆三轮摩托,跑了40多万公里,宣传2000多次,通过广播、传单、宣讲等方式宣传4000余场次,80多万群众受益。30年的奉献,也让张包春先后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江西省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全省学雷锋岗位标兵”等称号。2020年12月,张包春家庭被全国妇联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只要我干得动,就把义务宣传坚持下去,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好声音宣传得更广,将‘好人歌’唱响全国,直到生命的终点。”张包春说这句话时,妻子王正华笑了,笑得很满足,很幸福。编辑/倪萌
自家设置广播站,义务宣传为村民
张包春和王正华是江西省宜春市的普通农民夫妻,育有两个女儿。改革开放初期,张包春率先到浙江打工,并且建起村里第一栋三层小楼。正当大家以为张包春会在发家致富路上狂奔时,他却自己踩了“急刹车”。
外出打工前,张包春是村里的广播员。后来因为运营成本太高,村里把广播站停了,但他的广播情结仍在。房子刚装修完,张包春说服家人,决定用剩下的5000元积蓄办一个广播站。1991年初,“龙田村民广播站”在张包春家阁楼上开始试播。他每天广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民致富信息、法律知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天气预报等内容。刚开始,村里人嫌烦,说什么的都有:“这也太吵了!”“真是没事闲的!”再加上他没有经验,电压不稳经常烧坏设备,没钱送去维修,广播只好停下来。
没想到,几个村民竟然找上门来。“你怎么不播了?我就是听你转播江西台的致富信息,年初办了家养殖场,这半年收入比之前一年还多!”一名村民感激地说。“可不是吗?老张的广播里什么都有,长见识!现在,我们全家每天边干活儿边听你的广播,你这几天不播,我们总感觉像缺点儿啥。”另一名村民附和着。
“原来我的广播起这么大作用呢!”张包春心里美滋滋的。一旁的王正华也很开心,真正看到了丈夫做广播的意义和价值。为了维修广播设备,夫妻俩卖掉了家里的两头猪。
1992年3月12日,张包春的广播站正式开播,至今未间断过一天。早上两小时播放早间新闻、政策方针;中午两小时,播放歌曲、娱乐节目和致富信息;晚上两小时转播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张包春注意到村里的赌博现象、交通事故、邻里纠纷有增多势头,就有针对性地收集案例播放。他的广播辐射两个乡镇、12个行政村,近万名群众受益。
随着广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他村子的人找到张包春,希望他能把广播扩展到他们乡。为了让更多村民受益,张包春决定办一个流动广播站。为了支持爱人,王正华到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380元便买了两个大喇叭寄回家。张包春在自行车上安装一个大喇叭,再带上一些宣传资料骑车到外乡宣传。后来条件好些,自行车升级为摩托车、汽车。全县17个乡镇、181个村,都留下了张包春的足迹。
王正华不再外出打工后,只要宣传地点比较远,她就会陪他一起去。夫妻俩在各乡镇巡回宣传时,经常有人向他们倾诉因为不懂法而带来的烦恼和痛苦。王正华愈发确信丈夫做的这件事是对的,她也为能帮助别人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对办广播站的态度也从原来的默许转为积极支持。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公益路上走火入魔的丈夫会打着“惊喜”的名义,带给她一个又一个惊吓。
帮村民戒赌,替人抚养孩子13年
“老婆,你看我给你带来什么惊喜?”1999年春节刚过,张包春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回家,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男人。“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到镇上去做宣传了吗?”王正华有点儿发蒙。
原来,张包春到双桥镇普法,遇到一个男人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拎着酒瓶,边喝边向河边走。冬日的严寒还未退去,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曳,凛冽的寒风吹起被子一角,婴儿被冻得哇哇大哭。可这个男人像没听见一样,目光呆滞地继续向前走。张包春一看不对劲,连忙上前询问。“我老婆跑了,孩子也没人管,这日子没法过了!”这个男人名叫葛雪凡,因为沉迷赌博欠下几万元债务,妻子宋美英一气之下和他离婚,丢下只有5个月大的孩子跑了。他想去打工赚钱还债,可双方老人都不在了,又没钱雇保姆,催债的人屡次上门恐吓,绝望的葛雪凡正准备带着孩子投河。
“老婆,你说我能见死不救吗?”张包春无奈地望着妻子,想把孩子留下照顾,又担心妻子不同意。没想到,王正华竟然主动说:“既然双方老人都不在了,没人帮他看孩子,不如咱们先照顾一段时间!”张包春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他斩钉截铁地对葛雪凡说:“你找回老婆之前,我们来帮你养小孩,但你必须答应我戒赌!”葛雪凡难以置信地看着张包春,“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声泪俱下:“我要是再赌还是个人吗?您相信我,我赚了钱就回来接小情牙!”
就这样,葛雪凡到广东打工,张包春夫妻帮他抚养小情牙。幸好两个女儿已经长大,但是要照顾这么小的婴儿,其中艰辛可想而知。眼看妻子日渐消瘦,张包春心疼不已。每次去外村广播宣传都会顺便打听宋美英的下落。第二年2月,张包春终于打听到她的地址。他请摄影师给小情牙拍了几张照片,连同一封信一起寄给宋美英:“我知道你是一个重感情的女人,葛雪凡赌博不对,但抛下亲骨肉就是你的不对了……小情牙在我家中,希望你端午节前回来看看孩子。”然后,张包春又给葛雪凡写信让他端午节前回来。就这样,5月14日,葛雪凡一家三口相聚在张包春家里。看到儿子被养得又白又胖,已经牙牙学语,夫妻俩抱着孩子又哭又笑。
小夫妻在张包春家住了3天,张包春给他们讲了3天道理。宋美英和丈夫原本很恩爱,这次见他已经彻底戒赌,还学了装修的手艺,爽快地同意复婚,并且想一起打工賺钱还清赌债,让生活重新开始。张包春和王正华商量后,决定继续帮他们抚养小情牙。“你们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谢谢爸、妈!”夫妻俩双膝跪在张包春和王正华面前,认他们为干爹干妈。王正华也喜极而泣,一年的精心喂养,让她早已割舍不下小情牙。就这样,张包春夫妇无怨无悔地抚养情牙13年。直到他上小学三年级,葛雪凡夫妻终于还清赌债,回到万载县城买了房,才把儿子接到身边生活。现在每逢春节,一家三口都会给张包春夫妇拜年,葛雪凡再也没有赌博过。
惊喜惊吓都不怕,全家共唱好人歌
这些年,张包春紧跟时代发展,老百姓需要什么他就宣传什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通过广播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措施。今年3月,他又开始宣传雷锋精神。其实,张包春自己就是一位“活雷锋”,全家都跟着他加入“好人宣讲团”,成为平安志愿者。“爸,等你干不动了,我来接您的班!”二女婿袁爱明决定要把“与人为善”的好家风一代代传下去。
让张包春感动的不只是家人的支持,还有群众和社会对自己的认可。现在,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他,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有一次,他经过一段人迹罕至的山路,不小心把车开到了沟里。正发愁时,一辆大客车从远处驶来。司机见是张包春,马上停下车,而且车上50多名乘客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大家一起帮他把车抬了出来。张包春感动不已,他知道这就是好人的力量。
30多年来,张包春骑坏了5辆自行车、3辆两轮摩托、2辆三轮摩托,跑了40多万公里,宣传2000多次,通过广播、传单、宣讲等方式宣传4000余场次,80多万群众受益。30年的奉献,也让张包春先后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江西省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全省学雷锋岗位标兵”等称号。2020年12月,张包春家庭被全国妇联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只要我干得动,就把义务宣传坚持下去,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好声音宣传得更广,将‘好人歌’唱响全国,直到生命的终点。”张包春说这句话时,妻子王正华笑了,笑得很满足,很幸福。编辑/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