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导演吕克·贝松足一个很有思想的电影人,他总是不忘在他的影片中透过光影组合揭示关乎人性,关乎生命本质的哲理,本文试图通过多年之前他所执导的影片《碧海蓝天》来说明他的这部力作所带给人的思索与启迪。
[关键词]“新巴洛克”风格 人性 生命价值
中国观众对蜚声影坛的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一定不会陌生,近两年他的影片陆续在中国影院热映。他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导演,喜欢每部电影都符合自己的内心。其电影总是关乎亲情、爱情和友情,进而关乎人性,让观众在他精心构筑的光影之下思索人生、探究生命的意义。1988年,他执导了自己早期电影中最为成功的影片《碧海蓝天》。该片是他寄托个人内心情感最多的自传性电影,也是他博得众多观众厚爱的代表作。如今再度重温这部拍摄距今近20年的经典,依然会让人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
视觉文化时代,色彩与形象交织咸的五彩斑斓的影像不断冲击我们的视线。英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佩特认为“艺术的生命开始于感觉、印象的生动丰富。”诚如这部经典,片如其名,天蓝海碧,画面很是唯美。影片开始时出现的是纯美缓慢的法式黑白影调,整个画面干净而纯粹。海在其中显得浩瀚而又神秘,如此的一种静谧随着导演的摄像机的游走在影片中荡漾开去。黑白影像组合为该片的序曲:雅克和恩佐是童年时的玩伴,都精于潜水,希腊浩淼的海水中留下了他们童年的身影。雅克的母亲在他很小时就离开了他,而其父亲也在一次捕捞中再也没能上岸,从此雅克成为孤儿。事件缘由交代清楚之后,黑白影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皓蓝无尽的海水,影片从黑白色调转换为清晰明朗的彩色。湛蓝的海、高远的天、阳光灿烂的意大利西西里岛和冰天雪地的南美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每一画面部是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最佳言说,而大导演吕克·贝松的艺术技巧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这是一部带有明显的“新巴洛克”风格的影片:富丽饱满、影像繁复,充满了神秘与传奇。导演善用节奏表现情绪、用色彩表现心境、用人物的眼神及肢体语言表现情感,这些电影元素在贝松的摄影机下显的活跃而不俗。百米之下,海有着外人无法探触的神秘,同时也弥漫着些许的死亡气息,再配上恰到好处的乐调,紧张的视听效果顿时呈现。月色朦胧,人与海豚和谐共舞,海的静谧与幽蓝……所有画面都给人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力,观众的情绪就这样被导演精心构筑的光影所打动。
从这部电影的选材来看,熟悉贝松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实际上是他童年时代生活与梦想的真实写照。他说:“我们曾经都是孩子。我们需要对那个时代表示一点敬意。”贝松本人就是一个痴迷于大海的人,在不得不放弃潜水之后他拿起摄像机去拍摄自己“内心有的、想看的电影。”如此,也才有了这样一部关于大海关于人生感悟的影片。可以说该片体现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完美结合,他对大海的深情和对海豚的热爱,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完美而酣畅。
吕克,贝松曾说过“爱情、友情和真实是唯一的向导,我对它无限向往……”少时的梦想在他的心中郁积,幻化成银幕上生动感人的影像。成年后的恩佐热情、拥有活力,视挑战为生命的乐趣,雅克则沉闷、孤独,这是典型的贝松似的人物,他甚至很少开心的笑,直到遇到乔安娜。这里导演无疑是高明的,他没有过多渲染雅克在成为孤儿后对亲人的思念和痛苦,只是用他的一种“失语”状态和一种对万事万物都漠然的神情来展现亲情的离失对他所造成的巨大阴影,侧面烘托反而让人觉得有一种浓到化不开的悲愁。潜水比赛中,一个渴望征服大海,一个渴望与海为伴。一次次的挑战极限,恩佐最终没能全身而退,留给雅克的是又一次痛彻心扉的眷顾与悲伤。亲情与友情的消逝令雅克濒临绝望的边缘。乔安娜,雅克生命中唯一的一个女子,却无法成为他的永远。影片的结尾是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雅克在深情地回望乔安娜之后义无反顾地纵身下海,放弃了维系他生命的绳索,追随海豚而去……,我们屏息等待着下面的片断,然而,影片完结的音乐、缓缓打出的字幕,一切无疑在昭示着我们,影片结束了。这样的结尾可以说出乎意料,与我们之前的期待视野完全偏离,但是必须承认,如此开放性的结局给观众留下更多值得回味和思索的空间。
影片结尾的绝决场面带给人心的无疑是种毁灭性的深刻。我们被影片中所饱含浓郁情感的意境所吸引,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或悲哀或失落的情绪。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感动于雅克对亲情友情和大海的执着;感动于乔安娜对爱情的执着;感动于恩佐对友情以及生命价值探寻的执着……“吕克·贝松,在多媒体的穹庐之外,还飞翔着温情、诗意与挚爱,还保留着一份机器无法湮灭的人文情怀”。这样的评论,我觉得放在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中都是适用的,正是因为面对大海有着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和表现,他才能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人生命运关注的立场上来看待大海;大海有狂暴和摧毁性的一面,却也有它温情与包容的另一面。影片无关乎暴力和血腥,架构的却是温情脉脉的人性世界,亲情、爱情和友情在这里被不经意地渲染。优美平和的音乐、美丽张扬的风景,这些影片表面的基调和形式阐发的是导演对于自由、执着和人性的感悟。
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同样作为文学艺术类的电影,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也是在积极参与电影的再创作。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结尾,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作为导演的吕克,贝松则是这样看待的“你可以认为他死了,也可以认为这才是他真正出生的时刻……雅克放开了绳子,就是剪断了脐带,所以他获得了新生。”命运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让雅克决然的回到他熟悉的大海。在海中畅游是他生存的意义所在。所以影片最后雅克顺从本心,选择了向海而生。恩佐用生命换来对海的理解和感悟,他在海中发现自我、理解生命的历程又何尝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轮回。也许这正是恩佐和雅克最大的差距,征服欲固然是好但也要量力而为,毕竟生命是值得弥足珍惜的。吕克·贝松时刻不忘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对生命的崇敬与热爱,他总是积极肯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之网在他富有理性的思索中交织而成。
吕克·贝松曾经说过一生只拍摄十部影片,而在2006年年底上演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让他食言了。其实对于一个优秀的导演而言,十部电影确实为数甚少,我们有理由期待他更多更好的充满温情与人性化的影片。
[关键词]“新巴洛克”风格 人性 生命价值
中国观众对蜚声影坛的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一定不会陌生,近两年他的影片陆续在中国影院热映。他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导演,喜欢每部电影都符合自己的内心。其电影总是关乎亲情、爱情和友情,进而关乎人性,让观众在他精心构筑的光影之下思索人生、探究生命的意义。1988年,他执导了自己早期电影中最为成功的影片《碧海蓝天》。该片是他寄托个人内心情感最多的自传性电影,也是他博得众多观众厚爱的代表作。如今再度重温这部拍摄距今近20年的经典,依然会让人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
视觉文化时代,色彩与形象交织咸的五彩斑斓的影像不断冲击我们的视线。英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佩特认为“艺术的生命开始于感觉、印象的生动丰富。”诚如这部经典,片如其名,天蓝海碧,画面很是唯美。影片开始时出现的是纯美缓慢的法式黑白影调,整个画面干净而纯粹。海在其中显得浩瀚而又神秘,如此的一种静谧随着导演的摄像机的游走在影片中荡漾开去。黑白影像组合为该片的序曲:雅克和恩佐是童年时的玩伴,都精于潜水,希腊浩淼的海水中留下了他们童年的身影。雅克的母亲在他很小时就离开了他,而其父亲也在一次捕捞中再也没能上岸,从此雅克成为孤儿。事件缘由交代清楚之后,黑白影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皓蓝无尽的海水,影片从黑白色调转换为清晰明朗的彩色。湛蓝的海、高远的天、阳光灿烂的意大利西西里岛和冰天雪地的南美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每一画面部是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最佳言说,而大导演吕克·贝松的艺术技巧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这是一部带有明显的“新巴洛克”风格的影片:富丽饱满、影像繁复,充满了神秘与传奇。导演善用节奏表现情绪、用色彩表现心境、用人物的眼神及肢体语言表现情感,这些电影元素在贝松的摄影机下显的活跃而不俗。百米之下,海有着外人无法探触的神秘,同时也弥漫着些许的死亡气息,再配上恰到好处的乐调,紧张的视听效果顿时呈现。月色朦胧,人与海豚和谐共舞,海的静谧与幽蓝……所有画面都给人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力,观众的情绪就这样被导演精心构筑的光影所打动。
从这部电影的选材来看,熟悉贝松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实际上是他童年时代生活与梦想的真实写照。他说:“我们曾经都是孩子。我们需要对那个时代表示一点敬意。”贝松本人就是一个痴迷于大海的人,在不得不放弃潜水之后他拿起摄像机去拍摄自己“内心有的、想看的电影。”如此,也才有了这样一部关于大海关于人生感悟的影片。可以说该片体现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完美结合,他对大海的深情和对海豚的热爱,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完美而酣畅。
吕克,贝松曾说过“爱情、友情和真实是唯一的向导,我对它无限向往……”少时的梦想在他的心中郁积,幻化成银幕上生动感人的影像。成年后的恩佐热情、拥有活力,视挑战为生命的乐趣,雅克则沉闷、孤独,这是典型的贝松似的人物,他甚至很少开心的笑,直到遇到乔安娜。这里导演无疑是高明的,他没有过多渲染雅克在成为孤儿后对亲人的思念和痛苦,只是用他的一种“失语”状态和一种对万事万物都漠然的神情来展现亲情的离失对他所造成的巨大阴影,侧面烘托反而让人觉得有一种浓到化不开的悲愁。潜水比赛中,一个渴望征服大海,一个渴望与海为伴。一次次的挑战极限,恩佐最终没能全身而退,留给雅克的是又一次痛彻心扉的眷顾与悲伤。亲情与友情的消逝令雅克濒临绝望的边缘。乔安娜,雅克生命中唯一的一个女子,却无法成为他的永远。影片的结尾是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雅克在深情地回望乔安娜之后义无反顾地纵身下海,放弃了维系他生命的绳索,追随海豚而去……,我们屏息等待着下面的片断,然而,影片完结的音乐、缓缓打出的字幕,一切无疑在昭示着我们,影片结束了。这样的结尾可以说出乎意料,与我们之前的期待视野完全偏离,但是必须承认,如此开放性的结局给观众留下更多值得回味和思索的空间。
影片结尾的绝决场面带给人心的无疑是种毁灭性的深刻。我们被影片中所饱含浓郁情感的意境所吸引,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或悲哀或失落的情绪。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感动于雅克对亲情友情和大海的执着;感动于乔安娜对爱情的执着;感动于恩佐对友情以及生命价值探寻的执着……“吕克·贝松,在多媒体的穹庐之外,还飞翔着温情、诗意与挚爱,还保留着一份机器无法湮灭的人文情怀”。这样的评论,我觉得放在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中都是适用的,正是因为面对大海有着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和表现,他才能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人生命运关注的立场上来看待大海;大海有狂暴和摧毁性的一面,却也有它温情与包容的另一面。影片无关乎暴力和血腥,架构的却是温情脉脉的人性世界,亲情、爱情和友情在这里被不经意地渲染。优美平和的音乐、美丽张扬的风景,这些影片表面的基调和形式阐发的是导演对于自由、执着和人性的感悟。
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同样作为文学艺术类的电影,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也是在积极参与电影的再创作。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结尾,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作为导演的吕克,贝松则是这样看待的“你可以认为他死了,也可以认为这才是他真正出生的时刻……雅克放开了绳子,就是剪断了脐带,所以他获得了新生。”命运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让雅克决然的回到他熟悉的大海。在海中畅游是他生存的意义所在。所以影片最后雅克顺从本心,选择了向海而生。恩佐用生命换来对海的理解和感悟,他在海中发现自我、理解生命的历程又何尝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轮回。也许这正是恩佐和雅克最大的差距,征服欲固然是好但也要量力而为,毕竟生命是值得弥足珍惜的。吕克·贝松时刻不忘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对生命的崇敬与热爱,他总是积极肯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之网在他富有理性的思索中交织而成。
吕克·贝松曾经说过一生只拍摄十部影片,而在2006年年底上演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让他食言了。其实对于一个优秀的导演而言,十部电影确实为数甚少,我们有理由期待他更多更好的充满温情与人性化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