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来,通化市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
新村貌不断提档升级。按照先基础设施、后环境整治、再提升田园景观的建设步骤,下大力气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示范。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型、民俗特色型、旅游兴村型和环境优美型”四种模式建设新农村,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完善,现已形成了像通化县大泉源乡新设村、集安市清河镇清河村的产业发展型;通化县快大茂镇向前村、辉南县楼街乡龙光村的民俗特色型;辉南县抚民镇榆树岔村、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村的旅游兴村型;柳河县安口镇烧锅村、二道江区铁厂镇四道沟村的环境优美型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群。同时,坚持科学发展,量力而行和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地域、资源、民俗和文化等优势,全面启动了创建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建设活动。五年时间,全市建设省级示范村230个、重点村63个,打造集中连片的样板村群185个,评选出30个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创建美丽庭院5万个和干净人家6万户。通过创建美丽乡村、评选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等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新设施不断得到加强。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加大力度推进路、水、电、气、房建设,补齐农村“短板”,实施了创建标杆村、打造魅力乡村、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加大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五年来,累计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5275项,完成投资62.9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27个,完成投资50.29亿元;社会公益事业项目1648个,完成投资12.7亿元。建设农村水泥路5403公里;修建边沟2021公里;修砌围墙1.5万公里;修建统一大门9.8万个;改造农村危旧房6.1万户,农村住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完成96%的村部改造和升级,建成集村办公室、村卫生室、村文化科技活动室、村图书室、村警务室、村广播电视室、村多功能室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新环境不断整治清新。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紧紧围绕“三线一环”开展了村屯整洁、绿美化栽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重点以“八清一禁止”为工作目标,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加大连片整治和整村、整屯、整县的整治力度,全面推进整市绿化美化全覆盖工作,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与排水、院墙大门整修、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配套建设步伐,强化村容整洁与畜禽养殖小区、清洁能源、保护水源等统筹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前清后乱、前建后脏、前管后弃的局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656个,完成投资13.94亿元,建设垃圾场648个,配备垃圾箱1.3万个、垃圾转运车1683台(套),卫生厕所12.8万座;安装路灯(含太阳能)2.5万盏;种植绿化树734万棵,绿化公路里程达到2825公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新机制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全面开展了市委常委联系县(市、区)、市级领导包点、部门帮扶、企业帮建的帮扶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一村三帮”“村企共建、村企互赢”合力共建新农村的工作格局,实现了高层带动、上下联动、全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层次、高站位发展。不断探索和建立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结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推广以通化县“户定点、屯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为主要模式的垃圾生态处理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落实保洁经费,成立保洁队伍,配齐专业清扫工具,统一服饰,设立固定的工作场所,制定完善保洁环卫工作标准、检查评比、监督管理和考核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确定时限目标,规范化运作。目前,全市685个行政村成立保洁队伍691支,有保洁人员2321人,其中,保洁人员纳入公益性管理岗位42人,纳入财政统一開资170人。
新村貌不断提档升级。按照先基础设施、后环境整治、再提升田园景观的建设步骤,下大力气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示范。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型、民俗特色型、旅游兴村型和环境优美型”四种模式建设新农村,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完善,现已形成了像通化县大泉源乡新设村、集安市清河镇清河村的产业发展型;通化县快大茂镇向前村、辉南县楼街乡龙光村的民俗特色型;辉南县抚民镇榆树岔村、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村的旅游兴村型;柳河县安口镇烧锅村、二道江区铁厂镇四道沟村的环境优美型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群。同时,坚持科学发展,量力而行和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地域、资源、民俗和文化等优势,全面启动了创建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建设活动。五年时间,全市建设省级示范村230个、重点村63个,打造集中连片的样板村群185个,评选出30个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创建美丽庭院5万个和干净人家6万户。通过创建美丽乡村、评选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等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新设施不断得到加强。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加大力度推进路、水、电、气、房建设,补齐农村“短板”,实施了创建标杆村、打造魅力乡村、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加大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五年来,累计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5275项,完成投资62.9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27个,完成投资50.29亿元;社会公益事业项目1648个,完成投资12.7亿元。建设农村水泥路5403公里;修建边沟2021公里;修砌围墙1.5万公里;修建统一大门9.8万个;改造农村危旧房6.1万户,农村住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完成96%的村部改造和升级,建成集村办公室、村卫生室、村文化科技活动室、村图书室、村警务室、村广播电视室、村多功能室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新环境不断整治清新。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紧紧围绕“三线一环”开展了村屯整洁、绿美化栽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重点以“八清一禁止”为工作目标,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加大连片整治和整村、整屯、整县的整治力度,全面推进整市绿化美化全覆盖工作,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与排水、院墙大门整修、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配套建设步伐,强化村容整洁与畜禽养殖小区、清洁能源、保护水源等统筹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前清后乱、前建后脏、前管后弃的局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656个,完成投资13.94亿元,建设垃圾场648个,配备垃圾箱1.3万个、垃圾转运车1683台(套),卫生厕所12.8万座;安装路灯(含太阳能)2.5万盏;种植绿化树734万棵,绿化公路里程达到2825公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新机制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全面开展了市委常委联系县(市、区)、市级领导包点、部门帮扶、企业帮建的帮扶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一村三帮”“村企共建、村企互赢”合力共建新农村的工作格局,实现了高层带动、上下联动、全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层次、高站位发展。不断探索和建立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结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推广以通化县“户定点、屯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为主要模式的垃圾生态处理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落实保洁经费,成立保洁队伍,配齐专业清扫工具,统一服饰,设立固定的工作场所,制定完善保洁环卫工作标准、检查评比、监督管理和考核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确定时限目标,规范化运作。目前,全市685个行政村成立保洁队伍691支,有保洁人员2321人,其中,保洁人员纳入公益性管理岗位42人,纳入财政统一開资1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