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优势是:一、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二、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三、有助于解难释疑,突出教学重点;四、化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强化记忆;五、突破时空限制,有助于视觉表象的形成;六、化静为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七、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美的艺术。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
多媒体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从视觉、听觉、色彩、动感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此青睐。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上的使用,使知识信息量加大,内容充实、形象,声情并茂,易于理解和记忆,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下面就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优势进行简要说明。
一、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
利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例如,讲“一战”西线三大战役时,如按传统教学模式逐个讲述略显繁杂,择一而讲学生又感不足,我就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二次战役的精彩片断,再配以简短的解说,既节省了时间,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对于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的飞机、坦克等新型武器,学生是有兴趣的,要一一讲述这些武器的来历,从时间上来说显然是不允许的。在这里我就得益于多媒体技术提供的短短一组镜头:“飞翔于天空的鹰”、“人类模仿鹰的飞翔”、“莱特兄弟试制的飞机”、“一战时出现在战场的实习机”。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交待了来龙去脉。另外,应用多媒体技术自动展现所需图像,更无需教师详细板书,这样就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
二、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颜色、图表、图像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能系统、动态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历史发展,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例一:讲美国霸权政策时,为了说明二战后国际关系中心的变化,我利用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三张图片及一定的背景音乐,创设了l9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心的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国际关系中心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转到以苏美为中心。为了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有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我提供了一张有关美国二战前后工业、对外贸易在世界所占比例的表格,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地位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例二:为了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政治发展趋势,我设计了一组图片,有美国出兵海湾、前南斯拉夫地区战争、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华约解散、巴以和解、克林頓访华、江泽民访美,将这些照片配上背景音乐播放出来,学生很容易就归纳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总体趋势走向缓和的政治特点。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教学内容,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解难释疑,突出教学重点
新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描述生动,并配有一套投影教材。包括地图、实物图等,它色彩鲜明,画面清晰,在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缺点是这些图都是静止的,缺乏动感,层次不清楚。例如使用新航路的开辟图时,图示中有四种符号,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学生看了眼花缭乱。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静态图形动态化,通过PowerPoint软件在地图上做成动画,如箭头的闪烁、自动延伸等,并加上四位航海家的头像,这样就使整个地图“活”起来,层次感强,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学生对航行路线、重要地点等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便于记忆。还有一些实物图,如生产工具,年代久远,城市的孩子不了解,教师讲起来很费劲,学生最后还是似懂非懂。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动”起来,可一目了然,如曲辕犁、筒车等,从而解决了学生无法感知遥远历史事物的问题,对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形成了深刻的认识,克服了知识难点。
四、化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强化记忆
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难点的理解。例如“马歇尔计划”的实质这一知识点是重点也是难点。有位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设计了这样一幅漫画作提示:漫画上一一只受伤的狮子(头戴画着英国国旗的帽子)拉着一辆马车,车上坐着一位大腹便便的大老板,他手中的皮鞭打在狮子身上正好形成一个美元符号。这幅漫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经济、政治,英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历史事实相信今后若出现“马歇尔计划”这一问题时,学生凭这一漫画就能给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仅化解了难点,而且强化了知识的记忆。
五、突破时空限制,有助于视觉表象的形成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更便于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例如:二战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让他们听教师的精彩讲述是不够的,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描述的再直观都是抽象的。”在此,我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段录像,学生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景象及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都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六、化静为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演示教学有很强的动态性,可通过设定、Flash动画、影视等手段,化静为动、化死为活,调动人们的视听器官为学习服务。如讲《“解放者”的风采》时,我用动画将“三角贸易”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看到黑奴贸易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从而体验它的残酷和野蛮。这种模拟,使教师少费口舌,学生又能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七、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美的艺术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技术、艺术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精心设计的板书是帮助学生撬开智慧大¨的杠杆。多媒体演示教学所出示的是事先精心准备好的板书,字体美观适中,还可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布局。这种醒目、美观、鲜明、合理的板书,能使学生形成视觉快感,得到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对学习不无裨益。同时,教学中穿插的精美图片、优雅音乐,也能给学生美的熏陶。
总之,利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通过对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电影等媒体的组合。能把丰富多彩的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创造出更具活力的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熊英,李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贵州教育,2009,8.
[2]张慧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行为创新[J].人民教育,2010,5.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海燕.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行为创新[J].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
多媒体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从视觉、听觉、色彩、动感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此青睐。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上的使用,使知识信息量加大,内容充实、形象,声情并茂,易于理解和记忆,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下面就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优势进行简要说明。
一、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
利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例如,讲“一战”西线三大战役时,如按传统教学模式逐个讲述略显繁杂,择一而讲学生又感不足,我就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二次战役的精彩片断,再配以简短的解说,既节省了时间,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对于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的飞机、坦克等新型武器,学生是有兴趣的,要一一讲述这些武器的来历,从时间上来说显然是不允许的。在这里我就得益于多媒体技术提供的短短一组镜头:“飞翔于天空的鹰”、“人类模仿鹰的飞翔”、“莱特兄弟试制的飞机”、“一战时出现在战场的实习机”。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交待了来龙去脉。另外,应用多媒体技术自动展现所需图像,更无需教师详细板书,这样就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
二、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颜色、图表、图像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能系统、动态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历史发展,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例一:讲美国霸权政策时,为了说明二战后国际关系中心的变化,我利用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三张图片及一定的背景音乐,创设了l9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心的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国际关系中心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转到以苏美为中心。为了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有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我提供了一张有关美国二战前后工业、对外贸易在世界所占比例的表格,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地位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例二:为了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政治发展趋势,我设计了一组图片,有美国出兵海湾、前南斯拉夫地区战争、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华约解散、巴以和解、克林頓访华、江泽民访美,将这些照片配上背景音乐播放出来,学生很容易就归纳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总体趋势走向缓和的政治特点。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教学内容,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解难释疑,突出教学重点
新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描述生动,并配有一套投影教材。包括地图、实物图等,它色彩鲜明,画面清晰,在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缺点是这些图都是静止的,缺乏动感,层次不清楚。例如使用新航路的开辟图时,图示中有四种符号,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学生看了眼花缭乱。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静态图形动态化,通过PowerPoint软件在地图上做成动画,如箭头的闪烁、自动延伸等,并加上四位航海家的头像,这样就使整个地图“活”起来,层次感强,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学生对航行路线、重要地点等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便于记忆。还有一些实物图,如生产工具,年代久远,城市的孩子不了解,教师讲起来很费劲,学生最后还是似懂非懂。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动”起来,可一目了然,如曲辕犁、筒车等,从而解决了学生无法感知遥远历史事物的问题,对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形成了深刻的认识,克服了知识难点。
四、化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强化记忆
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难点的理解。例如“马歇尔计划”的实质这一知识点是重点也是难点。有位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设计了这样一幅漫画作提示:漫画上一一只受伤的狮子(头戴画着英国国旗的帽子)拉着一辆马车,车上坐着一位大腹便便的大老板,他手中的皮鞭打在狮子身上正好形成一个美元符号。这幅漫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经济、政治,英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历史事实相信今后若出现“马歇尔计划”这一问题时,学生凭这一漫画就能给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仅化解了难点,而且强化了知识的记忆。
五、突破时空限制,有助于视觉表象的形成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更便于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例如:二战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让他们听教师的精彩讲述是不够的,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描述的再直观都是抽象的。”在此,我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段录像,学生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景象及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都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六、化静为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演示教学有很强的动态性,可通过设定、Flash动画、影视等手段,化静为动、化死为活,调动人们的视听器官为学习服务。如讲《“解放者”的风采》时,我用动画将“三角贸易”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看到黑奴贸易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从而体验它的残酷和野蛮。这种模拟,使教师少费口舌,学生又能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七、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美的艺术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技术、艺术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精心设计的板书是帮助学生撬开智慧大¨的杠杆。多媒体演示教学所出示的是事先精心准备好的板书,字体美观适中,还可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布局。这种醒目、美观、鲜明、合理的板书,能使学生形成视觉快感,得到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对学习不无裨益。同时,教学中穿插的精美图片、优雅音乐,也能给学生美的熏陶。
总之,利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通过对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电影等媒体的组合。能把丰富多彩的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创造出更具活力的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熊英,李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贵州教育,2009,8.
[2]张慧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行为创新[J].人民教育,2010,5.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海燕.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行为创新[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