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剧作,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剧作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艺术宝库。莎士比亚的剧本繁多,内容复杂,如何快捷地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呢?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向打开突破口。
一、透视背景,整体把握
文学作品总会或多或少地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时代的投影,惯于现实主义创作的莎士比亚更是如此。结合时代背景,就能把握莎翁的创作方向,比如在1590~1600年期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统治全盛时期,莎翁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的乐观气息。历史剧代表作有《亨利六时》《查理三世》《约翰王》等,表现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必然战胜封建割据的理想。而到了1601~1607年期间,则是女王统治的末期,社会各种矛盾日趋尖锐,资产阶级与王室的矛盾不可调和,作家的人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反映到作品中,便是悲剧的诞生,突出的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通过主人公的毁灭,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矛盾。在阅读时,把戏剧本握创作背景,从整体上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然后再对剧本进行具体分析,就能够准确而全面地解读了。
二、摄取共性,巧妙归类
对于莎翁繁多的作品,需要进行归类阅读。比如莎士比亚的喜剧就具有很多的共性,主题大多都是歌颂爱情和友谊,表现了青年们大胆地冲破世俗伦理道德、追求自由真挚爱情的渴望。从形象上,这些喜剧都塑造了一大批具有人文精神、大胆泼辣,纯洁真挚的女性形象,比如《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亚不顾父亲的控告与威逼,为了爱情毅然选择离家出走;《终成眷属》中的海丽娜勇于战胜自我,挑战门第观念,终于赢得年轻伯爵的爱;《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安妮拒绝父母包办,对传统的婚姻陋习发出诅咒;鲍西娅对传统父权观念的挑战更是石破天惊。再从剧情上看,会发现喜剧中“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模式较多,比如《无事生非》中的少年贵族克劳狄奥与总督之女希罗的一见钟情,《第十二夜》中薇奥拉与奥西诺、奥利维娅与西巴斯辛的相爱。掌握了这些共性,便可以采取精读加略读的形式阅读这些作品,同时,着重研讨其中突出的女性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
三、借助线索或矛盾冲突,梳理剧情
莎士比亚戏剧多是多幕剧,所以,我们在阅读时需要先找出剧本的线索,然后按图索骥,梳理情节,以便迅速阅读。例如《威尼斯商人》的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其一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其二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这三条线索又互相交织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握了线索,就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剧情了。
戏剧的矛盾冲突也是一个重要突破口,比如《奥赛罗》这部戏,就有几对矛盾,从外部看,有奥赛罗与威尼斯人之间的种族文化冲突,旗官伊阿古与凯西奥之间的功利之争,此外还有艾米丽娅与伊阿古之间善与恶的冲撞;从内部看,主要表现为奥赛罗的内心冲突,他的自信与自卑并存的心理——既为自己的赫赫战功而骄傲,又为自己丑陋的容貌、粗俗的举止而自卑;对待妻子苔丝德蒙娜,他始终有着信任与怀疑两种心理——他相信苔丝德蒙娜的纯洁忠贞,但又经不住伊阿古的蛊惑而疑神疑鬼。这些冲突的发生、发展、激化,使剧情向纵深处发展。抽出这几对矛盾,不仅可以看出剧情错综复杂的变化,还能初步理解人物雏形。
四、借助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典型性格
戏剧人物的语言是解读人物性格的密码,个性化地突显了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比较典型的有哈姆莱特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否应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突出了他的犹豫与延宕的性格特征;“哎,对了,来,唱一支淫荡的歌儿给我听,让我快活快活,我本来是一个规规矩矩的绅士,难得赌几次咒,一个星期顶多也不过掷七回骰子,一年之中,也不过逛三四——百回窑子,借了人家的钱,十次中间有三四次是还不清的……”寥寥数语,便活脱脱地刻画了福斯塔夫这个流氓无赖的嘴脸。“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眼睛啊,别望这双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不管干下的事会吓得眼睛不敢看。”这几句话表现了被权欲填满的麦克白的贪婪和残忍。抓住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特征,进而剖析主题。
当然,莎士比亚的戏剧内容庞杂,在阅读时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性。重点阅读课本中提及的篇目,然后由点带面,扩大覆盖面。这几种阅读技法,如能灵活运用,当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透视背景,整体把握
文学作品总会或多或少地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时代的投影,惯于现实主义创作的莎士比亚更是如此。结合时代背景,就能把握莎翁的创作方向,比如在1590~1600年期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统治全盛时期,莎翁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的乐观气息。历史剧代表作有《亨利六时》《查理三世》《约翰王》等,表现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必然战胜封建割据的理想。而到了1601~1607年期间,则是女王统治的末期,社会各种矛盾日趋尖锐,资产阶级与王室的矛盾不可调和,作家的人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反映到作品中,便是悲剧的诞生,突出的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通过主人公的毁灭,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矛盾。在阅读时,把戏剧本握创作背景,从整体上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然后再对剧本进行具体分析,就能够准确而全面地解读了。
二、摄取共性,巧妙归类
对于莎翁繁多的作品,需要进行归类阅读。比如莎士比亚的喜剧就具有很多的共性,主题大多都是歌颂爱情和友谊,表现了青年们大胆地冲破世俗伦理道德、追求自由真挚爱情的渴望。从形象上,这些喜剧都塑造了一大批具有人文精神、大胆泼辣,纯洁真挚的女性形象,比如《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亚不顾父亲的控告与威逼,为了爱情毅然选择离家出走;《终成眷属》中的海丽娜勇于战胜自我,挑战门第观念,终于赢得年轻伯爵的爱;《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安妮拒绝父母包办,对传统的婚姻陋习发出诅咒;鲍西娅对传统父权观念的挑战更是石破天惊。再从剧情上看,会发现喜剧中“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模式较多,比如《无事生非》中的少年贵族克劳狄奥与总督之女希罗的一见钟情,《第十二夜》中薇奥拉与奥西诺、奥利维娅与西巴斯辛的相爱。掌握了这些共性,便可以采取精读加略读的形式阅读这些作品,同时,着重研讨其中突出的女性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
三、借助线索或矛盾冲突,梳理剧情
莎士比亚戏剧多是多幕剧,所以,我们在阅读时需要先找出剧本的线索,然后按图索骥,梳理情节,以便迅速阅读。例如《威尼斯商人》的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其一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其二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这三条线索又互相交织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握了线索,就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剧情了。
戏剧的矛盾冲突也是一个重要突破口,比如《奥赛罗》这部戏,就有几对矛盾,从外部看,有奥赛罗与威尼斯人之间的种族文化冲突,旗官伊阿古与凯西奥之间的功利之争,此外还有艾米丽娅与伊阿古之间善与恶的冲撞;从内部看,主要表现为奥赛罗的内心冲突,他的自信与自卑并存的心理——既为自己的赫赫战功而骄傲,又为自己丑陋的容貌、粗俗的举止而自卑;对待妻子苔丝德蒙娜,他始终有着信任与怀疑两种心理——他相信苔丝德蒙娜的纯洁忠贞,但又经不住伊阿古的蛊惑而疑神疑鬼。这些冲突的发生、发展、激化,使剧情向纵深处发展。抽出这几对矛盾,不仅可以看出剧情错综复杂的变化,还能初步理解人物雏形。
四、借助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典型性格
戏剧人物的语言是解读人物性格的密码,个性化地突显了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比较典型的有哈姆莱特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否应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突出了他的犹豫与延宕的性格特征;“哎,对了,来,唱一支淫荡的歌儿给我听,让我快活快活,我本来是一个规规矩矩的绅士,难得赌几次咒,一个星期顶多也不过掷七回骰子,一年之中,也不过逛三四——百回窑子,借了人家的钱,十次中间有三四次是还不清的……”寥寥数语,便活脱脱地刻画了福斯塔夫这个流氓无赖的嘴脸。“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眼睛啊,别望这双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不管干下的事会吓得眼睛不敢看。”这几句话表现了被权欲填满的麦克白的贪婪和残忍。抓住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特征,进而剖析主题。
当然,莎士比亚的戏剧内容庞杂,在阅读时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性。重点阅读课本中提及的篇目,然后由点带面,扩大覆盖面。这几种阅读技法,如能灵活运用,当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