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可那年离别,我们都没有好好告别,而现在相见也遥遥无期。在渐渐长大的日子里,我才意识到,是真的和他分开了。
甘肃来的哥哥
小学二年级的一天,我多了一个哥哥。
那天妈妈坐火车去南宁老家上坟还没回来,早上上学前,爸爸突然对我说:“今天妈妈回来,给你带了个哥哥。”
放学飞奔到了家门口,我还在掏书包里的钥匙,门突然就被一只浑圆的大手打开,一张红扑扑的圆脸朝我咧嘴笑,脑袋上头发剃得光光的。他先打破陌生的氛围,“妹妹,你回来啦!”后来每每想起哥哥,都是从见面的那个瞬间开始的。
关于这个哥哥从哪来,我是断断续续从父母的谈话中知道的。
据说他的爸爸妈妈很早就分开了,他爸娶了个对他不好的后妈,常动手打他,爸爸也不怎么护着他。有一天他气不过,倔强地摔门离家出走了,不知道怎么逃的票就上了火车,从甘肃天水老家开始了流浪南下。
火车开到南宁时,他和我妈正好在同一列车上。衣服破破烂烂、头发像杂草丛生,浑身是泥。我妈见了,实在看不过眼,把他领回南宁的住处,给他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衣服,还给他剪了个板寸头,他里里外外像换了个人。
这个男孩子当下居然叫了一声“妈”。
我妈心头一热,立刻做了个重大决定,不把他当失物一样送去派出所被招领,而是直接带回我们在桂林的家。就这样,我有哥哥了。他13岁,我8岁。
哥哥本姓王,为了尽快让他上学,神通广大的我妈给他上了户口,随了我们家的周姓,起名周自勇。院子里的其他小伙伴家里都是孤零零的一个孩子,我逢人就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哥!
哥哥和我在同一所小学,因为流浪荒废了学业,只能从小学五年级重新上起。他本来学习就不太用功,好多功课都不会,成绩还赶不上比他小5岁的我。有时候,他还得向我请教学习。
哥哥对我很好。有一次下雨天我忘了带伞,哥哥从家把伞拿出来替我撑着。伞太小,他的半边身子都淋湿了。哥哥干脆把伞柄塞在我手里,自己用手护着头跑出去,在雨里撒着欢越跑越远,回过头来冲我喊:“妹妹,你拿好伞,我先回家了!”然后消失在了雨中。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拥有哥哥的喜悦很快就因随之而来的恶毒谣言而消散。
唯一的一张合影
有一次,我的同学不知道从哪听来的闲话,骂哥哥是“野种”。我哥从前走江湖的习气立马上身,对那个同学一顿拳打脚踢。那天哥哥是裹着纱布被妈妈从学校班主任那里领回家的。
之后谣言开始肆意传播,有人说哥哥是妈妈的私生子,传到最后,居然变成了哥哥是我们家躲在农村里生的孩子,“看他长得那么‘土’就知道”。
我开始不喜欢这个哥哥了。对哥哥的厌恶到达顶峰,是我拿着40分数学考卷回家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在爸妈面前挨训,哥哥从我身后经过看到试卷上的红字,幸灾乐祸地和妈妈说:“妈,你还老说妹妹聪明,你看你看,她也才考40分呀!”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朝我做了个鬼脸跑开了。
那个没有二胎的年代,在我们的小伙伴中间,哥哥是个突兀的存在。我渐渐从开始的欢喜变成了疏离。我害怕和这个“野种”有什么牵扯。
一天放学,我回家推开门,看到一个瘦高男人坐在客厅里,马脸长长,高鼻梁上架着副眼镜,说话口音有点熟悉。妈妈说,这是哥哥的亲爸爸。
晚上,妈妈哭红了眼,说哥哥要和他亲爸爸走了。我心里却是高兴的。
后来才知道,计划生育办的人找妈妈谈过几次,妈妈最终熬不过厂里人的唾沫星子,找人在报纸上登出了寻人启事。没多久,哥哥的亲生父亲就出现了。
哥哥倔强,不走。他说:“妈妈,我现在就认你们是我爸妈,我不要和他走。”拗不过哥哥,那个男人只好自己先离开了桂林。当时的我一阵扫兴,怪那个男人没带走这个“野种”,哥哥又在我们家继续住下来。
后来哥哥的功课每况愈下,越来越野,妈妈更经常被传唤去学校。哥哥也越来越爱和爸妈顶撞。最烈的一次,他像当年从自己家里消失了那样,也从我们家消失了。我跟着爸妈进他房间收拾残局,发现书被撕得碎了一地,扯开的枕头羽毛委屈地飘着。
在场的我竟然添油加醋地起哄:“我不想要哥哥,他太坏了!快让他走!”
于是妈妈又给那个男人写信,把他召唤来桂林。这次,哥哥终于被说动了,决定和男人回甘肃。临走那天,爸妈带着哥哥和他的亲生父亲一起游桂林。在伏波山上,我们叫路人帮忙给我们拍了一张合照。脸上带着“高原红”的哥哥一脸严肃,而我嘟着嘴做起鬼脸。那是我们“一家”唯一的一张合影。
杳无音讯
男人在带哥哥走之前,我用毛笔在红纸海报上写了张光荣榜,讲述爸妈收养哥哥的“壮举”。光荣榜被贴在厂里的公告栏里,上下班的人经过都会停下单车,饶有兴致地读完。然后这个故事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哥哥离开我家那年,我们正准备住进新房子,哥哥天天去帮忙刷墙。本来其中一间房说好我和哥哥合住上下铺,他离开,我便有了一个独立大房间,自然是高兴的。
再收到哥哥的消息,是我上大三的时候。信上他说,离開我们家以后,当时不识几个字的他没记住家里的新地址,只有一个大致印象。他还说,自己现在在新疆的部队当兵,马上就复员……“对了,妹妹应该上大学了吧?肯定是越来越漂亮了。”
我一边念信,一边掉下了眼泪。本想给他回信,但推算着,拿到的这封信是哥哥一年前写的,那时爸妈早已调离了原来的单位,信好不容易才辗转到我们手上。这一年多过去,也许他已经复员了,地址怎么填?人要去哪里找呢?
再之后我忙于学业和出国,回信这事也没了下文。
妈妈每每想起他,都会说,哥哥以前经常帮做家务,很懂事的。妈妈还说,当兵应该最能治哥哥刚烈的性子,还好他没留在桂林,不然尴尬的身份也入不了伍。现在想来,哥哥应该已经成家,或许也有了娃,我的女儿应该喊他舅舅。
我答应妈妈,有一天会通过万能的网络或者电视台寻亲节目找到他。可除了他原本姓王,然后和我们改姓周,叫周自勇之外,其他的线索一无所知。
都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可那年离别,我们都没有好好告别,而现在相见也遥遥无期。在渐渐长大的日子里,我才意识到,是真的和他分开了。
孙庆红摘自《家人》
甘肃来的哥哥
小学二年级的一天,我多了一个哥哥。
那天妈妈坐火车去南宁老家上坟还没回来,早上上学前,爸爸突然对我说:“今天妈妈回来,给你带了个哥哥。”
放学飞奔到了家门口,我还在掏书包里的钥匙,门突然就被一只浑圆的大手打开,一张红扑扑的圆脸朝我咧嘴笑,脑袋上头发剃得光光的。他先打破陌生的氛围,“妹妹,你回来啦!”后来每每想起哥哥,都是从见面的那个瞬间开始的。
关于这个哥哥从哪来,我是断断续续从父母的谈话中知道的。
据说他的爸爸妈妈很早就分开了,他爸娶了个对他不好的后妈,常动手打他,爸爸也不怎么护着他。有一天他气不过,倔强地摔门离家出走了,不知道怎么逃的票就上了火车,从甘肃天水老家开始了流浪南下。
火车开到南宁时,他和我妈正好在同一列车上。衣服破破烂烂、头发像杂草丛生,浑身是泥。我妈见了,实在看不过眼,把他领回南宁的住处,给他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衣服,还给他剪了个板寸头,他里里外外像换了个人。
这个男孩子当下居然叫了一声“妈”。
我妈心头一热,立刻做了个重大决定,不把他当失物一样送去派出所被招领,而是直接带回我们在桂林的家。就这样,我有哥哥了。他13岁,我8岁。
哥哥本姓王,为了尽快让他上学,神通广大的我妈给他上了户口,随了我们家的周姓,起名周自勇。院子里的其他小伙伴家里都是孤零零的一个孩子,我逢人就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哥!
哥哥和我在同一所小学,因为流浪荒废了学业,只能从小学五年级重新上起。他本来学习就不太用功,好多功课都不会,成绩还赶不上比他小5岁的我。有时候,他还得向我请教学习。
哥哥对我很好。有一次下雨天我忘了带伞,哥哥从家把伞拿出来替我撑着。伞太小,他的半边身子都淋湿了。哥哥干脆把伞柄塞在我手里,自己用手护着头跑出去,在雨里撒着欢越跑越远,回过头来冲我喊:“妹妹,你拿好伞,我先回家了!”然后消失在了雨中。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拥有哥哥的喜悦很快就因随之而来的恶毒谣言而消散。
唯一的一张合影
有一次,我的同学不知道从哪听来的闲话,骂哥哥是“野种”。我哥从前走江湖的习气立马上身,对那个同学一顿拳打脚踢。那天哥哥是裹着纱布被妈妈从学校班主任那里领回家的。
之后谣言开始肆意传播,有人说哥哥是妈妈的私生子,传到最后,居然变成了哥哥是我们家躲在农村里生的孩子,“看他长得那么‘土’就知道”。
我开始不喜欢这个哥哥了。对哥哥的厌恶到达顶峰,是我拿着40分数学考卷回家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在爸妈面前挨训,哥哥从我身后经过看到试卷上的红字,幸灾乐祸地和妈妈说:“妈,你还老说妹妹聪明,你看你看,她也才考40分呀!”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朝我做了个鬼脸跑开了。
那个没有二胎的年代,在我们的小伙伴中间,哥哥是个突兀的存在。我渐渐从开始的欢喜变成了疏离。我害怕和这个“野种”有什么牵扯。
一天放学,我回家推开门,看到一个瘦高男人坐在客厅里,马脸长长,高鼻梁上架着副眼镜,说话口音有点熟悉。妈妈说,这是哥哥的亲爸爸。
晚上,妈妈哭红了眼,说哥哥要和他亲爸爸走了。我心里却是高兴的。
后来才知道,计划生育办的人找妈妈谈过几次,妈妈最终熬不过厂里人的唾沫星子,找人在报纸上登出了寻人启事。没多久,哥哥的亲生父亲就出现了。
哥哥倔强,不走。他说:“妈妈,我现在就认你们是我爸妈,我不要和他走。”拗不过哥哥,那个男人只好自己先离开了桂林。当时的我一阵扫兴,怪那个男人没带走这个“野种”,哥哥又在我们家继续住下来。
后来哥哥的功课每况愈下,越来越野,妈妈更经常被传唤去学校。哥哥也越来越爱和爸妈顶撞。最烈的一次,他像当年从自己家里消失了那样,也从我们家消失了。我跟着爸妈进他房间收拾残局,发现书被撕得碎了一地,扯开的枕头羽毛委屈地飘着。
在场的我竟然添油加醋地起哄:“我不想要哥哥,他太坏了!快让他走!”
于是妈妈又给那个男人写信,把他召唤来桂林。这次,哥哥终于被说动了,决定和男人回甘肃。临走那天,爸妈带着哥哥和他的亲生父亲一起游桂林。在伏波山上,我们叫路人帮忙给我们拍了一张合照。脸上带着“高原红”的哥哥一脸严肃,而我嘟着嘴做起鬼脸。那是我们“一家”唯一的一张合影。
杳无音讯
男人在带哥哥走之前,我用毛笔在红纸海报上写了张光荣榜,讲述爸妈收养哥哥的“壮举”。光荣榜被贴在厂里的公告栏里,上下班的人经过都会停下单车,饶有兴致地读完。然后这个故事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哥哥离开我家那年,我们正准备住进新房子,哥哥天天去帮忙刷墙。本来其中一间房说好我和哥哥合住上下铺,他离开,我便有了一个独立大房间,自然是高兴的。
再收到哥哥的消息,是我上大三的时候。信上他说,离開我们家以后,当时不识几个字的他没记住家里的新地址,只有一个大致印象。他还说,自己现在在新疆的部队当兵,马上就复员……“对了,妹妹应该上大学了吧?肯定是越来越漂亮了。”
我一边念信,一边掉下了眼泪。本想给他回信,但推算着,拿到的这封信是哥哥一年前写的,那时爸妈早已调离了原来的单位,信好不容易才辗转到我们手上。这一年多过去,也许他已经复员了,地址怎么填?人要去哪里找呢?
再之后我忙于学业和出国,回信这事也没了下文。
妈妈每每想起他,都会说,哥哥以前经常帮做家务,很懂事的。妈妈还说,当兵应该最能治哥哥刚烈的性子,还好他没留在桂林,不然尴尬的身份也入不了伍。现在想来,哥哥应该已经成家,或许也有了娃,我的女儿应该喊他舅舅。
我答应妈妈,有一天会通过万能的网络或者电视台寻亲节目找到他。可除了他原本姓王,然后和我们改姓周,叫周自勇之外,其他的线索一无所知。
都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可那年离别,我们都没有好好告别,而现在相见也遥遥无期。在渐渐长大的日子里,我才意识到,是真的和他分开了。
孙庆红摘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