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福、禄、寿、喜、财” 的吉祥象征,与龙、凤、麒麟并称“四灵”。在泉州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摆大龟”是这里最隆重的民俗活动,已经沿袭了几百年。
每年快到农历三月十五的时候,丁墘村的村民就忙活起来了。他们得赶在医神保生大帝诞辰之前做好12只糯米“大龟”, 如果逢闰月的年份,还要多一只。这些做好的糯米“大龟”将被摆放在大卿宫的神案上,用来供奉保生大帝,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祝愿百姓消灾延寿、安居乐业。
丁墘村的村民陈孝旭,从小就跟着祖父、父亲制作糯米“大龟”。
“龟背上的纹路,正中央是五行,周围是八卦,底下是二十四节气;龟的前脚趾有5只,后脚趾有4只,这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可走遍五湖四海。”陈孝旭介绍,“听父辈说,以前是各家各户自己制作小糯米龟,后来祭品太多摆放不下,就改为摆‘大龟’。”后来工艺慢慢失传,现在仅他们家在制作,传到他已经第四代了。
制作糯米“大龟”,要经十几道工序。
先在制作前一天开始浸泡糯米,然后将糯米磨碎、蒸熟。再把白糖熬成褐色的糖浆,与蒸熟的糯米调匀,等降温后就开始塑形。外形做好之后,还要在表面刷上一层食用油,以增加“大龟”的亮泽和质感。
完成的“大龟”每只重约120斤,需耗费大约60公斤糯米和40公斤白糖。每做完一只,陈孝旭就和家人把“大龟”连桌子一起抬到大卿宫。
农历三月十五这天,丁墘村大卿宫内,栩栩如生的糯米“大龟”端放大厅,加上舞龙斗狮、南音曲艺、高甲木偶轮番上台表演,让乡邻们饱尝民俗文化大餐。活动结束后,这些“大龟”被切分给大伙儿,家家户户都飘散着米糕的醇香。
(本刊综合整理)
每年快到农历三月十五的时候,丁墘村的村民就忙活起来了。他们得赶在医神保生大帝诞辰之前做好12只糯米“大龟”, 如果逢闰月的年份,还要多一只。这些做好的糯米“大龟”将被摆放在大卿宫的神案上,用来供奉保生大帝,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祝愿百姓消灾延寿、安居乐业。
丁墘村的村民陈孝旭,从小就跟着祖父、父亲制作糯米“大龟”。
“龟背上的纹路,正中央是五行,周围是八卦,底下是二十四节气;龟的前脚趾有5只,后脚趾有4只,这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可走遍五湖四海。”陈孝旭介绍,“听父辈说,以前是各家各户自己制作小糯米龟,后来祭品太多摆放不下,就改为摆‘大龟’。”后来工艺慢慢失传,现在仅他们家在制作,传到他已经第四代了。
制作糯米“大龟”,要经十几道工序。
先在制作前一天开始浸泡糯米,然后将糯米磨碎、蒸熟。再把白糖熬成褐色的糖浆,与蒸熟的糯米调匀,等降温后就开始塑形。外形做好之后,还要在表面刷上一层食用油,以增加“大龟”的亮泽和质感。
完成的“大龟”每只重约120斤,需耗费大约60公斤糯米和40公斤白糖。每做完一只,陈孝旭就和家人把“大龟”连桌子一起抬到大卿宫。
农历三月十五这天,丁墘村大卿宫内,栩栩如生的糯米“大龟”端放大厅,加上舞龙斗狮、南音曲艺、高甲木偶轮番上台表演,让乡邻们饱尝民俗文化大餐。活动结束后,这些“大龟”被切分给大伙儿,家家户户都飘散着米糕的醇香。
(本刊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