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时期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发挥. 主体性简言之,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注重组织和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交流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体性;交流活动;实施策略
很多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受自身教育经历的影响,被动的传授、古板的说教,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依旧延用这种老套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首要任务,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从事数学交流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技能、培养数学思想、创新学习方法,积累更加丰富而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地组织与开展数学课堂交流活动,这对学生主体性发挥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多年从教经验,对在数学课堂中应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
环境与氛围,对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和合作学习十分重要. 初中生自我意识已经在逐渐加强,被尊重和被信任的需求也日渐强烈,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有一个可以与他人进行平等交流的空间,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可以使他们能轻松地放下心理与精神上的负担,在教师的尊重与认可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为他们设计的交流活动中来.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和学习氛围,可以通过问题、游戏、竞赛等多种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导入,吸引学生主动进入任务探究与讨论思考中. 如在讲到“线段、直线和射线”时,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定理,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模拟一个问题情境:课件中显示一张图,图中有一面墙,有一只飞蛾在墙左上角一处(A),一只壁虎在墙右下角一处(B),如果壁虎想以最快的速度抓到飞蛾,它应该怎么走?这种新奇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轻松愉快地展开讨论,并会积极发言、大胆设想,活跃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二、为学生积极组织有效的交流活动
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要想实现有效性,就要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去组织和设计一些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交流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1. 组织学生感兴趣的交流活动
学生的认知动力来自于兴趣,只有对知识本身产生了一定兴趣,才会具备继续深入探究的心理,同时也才会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组织和设计交流活动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 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先发给每名同学一张纸和一根缝衣针,让他们把纸对折后用针在纸上扎出图案(提醒学生一定要将纸扎透),然后将纸打开,通过对折痕两侧的图形进行观察,对“轴对称”进行初步感知. 然后提出问题,想一想,如果将两侧的对应点连接后,那么两点间的线段与纸中间的折痕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先让学生互相交流与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很多同学自然而然地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总结出来. 这种从学生兴趣入手的交流活动,不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从体验到感知的过程,也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2. 组织具有挑战性的交流活动
课堂交流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获得运用数学的能力,课堂交流活动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传统教学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认知的状态,这使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交流活动,可以唤醒学生的挑战意识,使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开发,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欲望. 如在讲“三角形的外角和”时,学生们通过讨论和测量都能很快确定三角形外角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这时让学生想一想“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可能验证?”然后让学生结成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和互相启发来探寻更多的验证方法. 在教整式的加减时,通過交流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数学规律: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个位数比十位数大),然后将这个数的个位与十位数字进行交换,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求两数之和. 让学生反复练习后,从这些和之中寻找数学规律.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但需要时间,也需要运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面对这样的挑战,学生却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自动地进行了结组讨论,经过反复加减后,最终找到了隐藏其中的规律.
中学数学课堂交流活动,是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发挥,是帮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去获知他人思想,同时将自己的思想借助语言、动作加以表达,在合作沟通、交流讨论中使自己的数学知识得到弥补与完善. 数学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过程,它不但能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堂交流活动,不但是数学教学之需要,更是教育改革之需要.
【参考文献】
[1]但小林.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互: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改初探[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3):160.
[2]刘颖青. 让学生成为问题解析的“主人”:主体性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中运用[J]. 考试周刊,2012 (78): 71.
很多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受自身教育经历的影响,被动的传授、古板的说教,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依旧延用这种老套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首要任务,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从事数学交流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技能、培养数学思想、创新学习方法,积累更加丰富而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地组织与开展数学课堂交流活动,这对学生主体性发挥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多年从教经验,对在数学课堂中应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
环境与氛围,对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和合作学习十分重要. 初中生自我意识已经在逐渐加强,被尊重和被信任的需求也日渐强烈,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有一个可以与他人进行平等交流的空间,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可以使他们能轻松地放下心理与精神上的负担,在教师的尊重与认可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为他们设计的交流活动中来.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和学习氛围,可以通过问题、游戏、竞赛等多种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导入,吸引学生主动进入任务探究与讨论思考中. 如在讲到“线段、直线和射线”时,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定理,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模拟一个问题情境:课件中显示一张图,图中有一面墙,有一只飞蛾在墙左上角一处(A),一只壁虎在墙右下角一处(B),如果壁虎想以最快的速度抓到飞蛾,它应该怎么走?这种新奇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轻松愉快地展开讨论,并会积极发言、大胆设想,活跃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二、为学生积极组织有效的交流活动
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要想实现有效性,就要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去组织和设计一些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交流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1. 组织学生感兴趣的交流活动
学生的认知动力来自于兴趣,只有对知识本身产生了一定兴趣,才会具备继续深入探究的心理,同时也才会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组织和设计交流活动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 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先发给每名同学一张纸和一根缝衣针,让他们把纸对折后用针在纸上扎出图案(提醒学生一定要将纸扎透),然后将纸打开,通过对折痕两侧的图形进行观察,对“轴对称”进行初步感知. 然后提出问题,想一想,如果将两侧的对应点连接后,那么两点间的线段与纸中间的折痕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先让学生互相交流与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很多同学自然而然地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总结出来. 这种从学生兴趣入手的交流活动,不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从体验到感知的过程,也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2. 组织具有挑战性的交流活动
课堂交流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获得运用数学的能力,课堂交流活动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传统教学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认知的状态,这使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交流活动,可以唤醒学生的挑战意识,使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开发,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欲望. 如在讲“三角形的外角和”时,学生们通过讨论和测量都能很快确定三角形外角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这时让学生想一想“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可能验证?”然后让学生结成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和互相启发来探寻更多的验证方法. 在教整式的加减时,通過交流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数学规律: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个位数比十位数大),然后将这个数的个位与十位数字进行交换,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求两数之和. 让学生反复练习后,从这些和之中寻找数学规律.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但需要时间,也需要运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面对这样的挑战,学生却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自动地进行了结组讨论,经过反复加减后,最终找到了隐藏其中的规律.
中学数学课堂交流活动,是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发挥,是帮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去获知他人思想,同时将自己的思想借助语言、动作加以表达,在合作沟通、交流讨论中使自己的数学知识得到弥补与完善. 数学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过程,它不但能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堂交流活动,不但是数学教学之需要,更是教育改革之需要.
【参考文献】
[1]但小林.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互: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改初探[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3):160.
[2]刘颖青. 让学生成为问题解析的“主人”:主体性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中运用[J]. 考试周刊,2012 (78):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