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抑郁的远期效应及血浆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9例).最终资料完整纳入本研究患者6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低频rTMS及基础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脑卒中量表(C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指标来评定患者的临床抑郁状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5-HT浓度.并于12个月后追踪随访(随访时),复测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和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MBI评分则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5-HT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变化不明显(P>0.05).12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HAMD评分和CSS评分均较治疗后进一步下降(P<0.05),MBI评分亦进一步提高(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HAMD评分下降及MBI评分提高更为显著(P<0.05);2组患者血浆5-HT浓度较治疗后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脱离抑郁状态患者分别有10例(32.26%)和12例(3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67,P=0.796),但12个月后随访时,2组脱离抑郁状态患者分别有22例(70.97%)和31例(91.18%),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99,P=0.036).结论 rTMS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远期效应,提高患者ADL能力,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浆5-HT表达变化无关。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的远期疗效及血浆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抑郁的远期效应及血浆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9例).最终资料完整纳入本研究患者6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低频rTMS及基础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
【机 构】
:
410016长沙,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康复医学研究室,410016长沙,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康复医学研究室,410016长沙,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康
【出 处】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负重游泳运动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负重游泳运动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大鼠采用木瓜酶注射法制作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在空白组和模型组中各抽取10只大鼠进行以下测定:①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形态及病理学改变并评分;②免疫组化法观
目的 采用等速测试量化评定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下肢骨骼肌的疲劳特征,为临床方案的制定和康复训练指导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CFS患者60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61例,设为健康组.采用Biodex system-3版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对2组受试者进行膝关节低速60°/s和高速180°/s测试,观察其峰力矩(PT)、总功(TW)、平均功率(AP)和屈伸比值(F/E)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测试,病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门诊常见的慢性腰痛疾患之一,其病因多与第3腰椎横突上附着的韧带、肌肉、筋膜损伤有关,该病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人群,给其生活及工作、学习带来诸多困扰.我科于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联合采用温针灸及调制中频电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59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其中60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SC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经尾静脉分别给予NSC和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另30只未造模大鼠经尾静脉给予NSC设为正常组.分别移植前、移植后第7天和第14天,采用BBB(Basso,Beattie and B
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及综合抢救技术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已有显著下降,但存活者中约有75%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80%以上,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联合采用运动疗法及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获得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期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于2014年9月13日-9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主办骨科康复系列学习班。本届学习班主题为脊柱脊髓伤病康复,学习班内容为:脊柱脊髓解剖;脊柱脊髓康复进展;常见脊柱疾病及脊柱脊髓外伤手术治疗介绍;脊柱脊髓影像学诊断;颈椎疾病康复评定与治疗;腰椎疾病康复评定与治疗;脊髓损伤并发症及康复治疗;最新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及脊髓损伤后残存自主神经功能载录国际
期刊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与踝足矫形器(AFO)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对比.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FES组及AFO组,每组1 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FES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步态训练矫正仪电刺激偏瘫侧下肢腓总神经及胫前肌,每天治疗30 min,每周治疗5d,共持续治疗4周.AFO组患者则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佩戴固定式踝足矫形器进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发育性神经系统残疾之一,表现为永久性运动和姿势异常,以及活动受限,常伴随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为、癫痫、以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1-2].脊柱侧弯(scoliosis)是脑瘫患儿常见的继发性骨骼变形,不仅加重了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还可引起背痛、心肺功能受限及其他并发症,进一步影响其预后[3].本文针对脑瘫患儿继发脊柱侧弯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