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来源 :土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tryer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不同C源、C/N比、水分及通透性为调控因子,对多氯联苯(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强化修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中,在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加入淀粉、葡萄糖和琥珀酸钠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细菌和真菌数量,从而促进土壤中PCBs的土著微生物降解。不同种类的C源对PCBs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降解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其降解效果与C源的施用剂量密切相关。当淀粉加入量为C1.0g/kg土时,土壤中PCBs的降解效果较好,而葡萄糖和琥珀酸钠加入量为C0.2g/kg土时,PCBs的降解效果明显。土壤C/N比为10:1的处理效果优于C/N比为25:1和40:1。土壤人为翻动有利于PCBs污染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高土著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从而促进土壤中PCBs的自然降解。这为进一步探讨加速土壤中PCBs降解的最适条件和研发POP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云浮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分析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与60例正常成年人血清总IgE、吸入性过敏原及食物性
目的评价含铋剂的四联10d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患者随机分为三联治疗组和四联治疗组各70例。三联治疗组给
总结了中国无土栽培发展现状,以及存在栽培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营养液梯级利用模式。阐述了营养液梯级利用模式的原理和初步的试验结果,论述了可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接受单次和多次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0∶1)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指导制定合理的临床给药方案。方法采用输液泵恒速静滴30min给药,分别于给药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及心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发病
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出发,以其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先介绍了我国纺织业目前的竞争优势,再从定性到定量具体对纺织业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所面临
<正>1980年以来,官方对华国锋主政两年的评价尽管有贬有褒,却贬多于褒。最权威的结论,可用"一正四负"来概括。"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
针对传统袖阀管注浆法的跑浆串浆现象以及在地基中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问题,提出了双阀布袋袖阀管注浆法,即在常规袖阀管外套上高强纺织土工密封布袋,并在外侧固定配有阀门的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它采用相互正交的多载波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衰落能力及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被认为是未来无线宽带接入系统
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常规水稻和覆草旱作水稻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根冠比较常规水稻高23.2%。常规水稻最大根深为2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