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出现了两种新情况:一方面是随着农村劳力不断涌向城市,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普遍缺乏父母的监管和辅导;另一方面随着影视、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普通话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儿童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越来越高,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难点产生了转移。本文旨在探讨新情况下农村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 汉语拼音 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是帮助儿童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圣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如何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效率,除了教师的素养、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父母的监管和辅导等方面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困难
1.1 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没有几个家庭能有大人陪小孩写作业,指导小孩怎样写才漂亮,或者吩咐小孩检查有没有错,检查小孩拼音字母读得准不准,这样就很难培养小孩的学习习惯。在学校里,当堂完成作业是很少的,特别是拼音字母的练习,在课堂中老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会写了就行了,至于多写、多练,在课堂上是没有时间的,老师只好布置学生回家练习了。因为一年级学生不是很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他须要有人来督促,才能顺利完成。由于农村的家庭教育跟不上,所以拼音教学速度慢,教学效果一般。
1.2 语言坏境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大都是讲乡土话,平时玩的,活动的,交流的都是用乡土话来讲,大人讲乡土话,小孩也是讲乡土话,小孩从开始会说话,就是讲乡土话。虽然随着影视、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普通话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儿童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越来越高,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受乡土话影响,发音不准。所以,一开始学汉语拼音,学习讲普通话,就觉得很难,有些拼音就是发不准。比如an en in un ün这几个韵母,很多学生就是区别不出来。有个别甚至in和ing也分不清,教他怎么跟读、模仿、纠正,就是死活读不出。所在农村小学进行拼音教学,往往在纠正发音上面就多花了近一半的时间,所以,教学进度慢了,赶不上了。从以上事例说明,在农村,语言环境大大影响了拼音教学。
1.3 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一是教学资源匮乏,在农村教学设备是比较简陋的,除了中心小学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外,其余的小学都是原汁原味的教学了,有的只是一些拼音卡片,挂图之类的。所以教学一直处于教师加课本的模式,无法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二是农村的师资不是很均衡,经过中师、大专毕业的,有经验的老师在村下小学都待不长。只有老的,代课的,新出来的,没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这些老师大多是普通话不很标准的,拼音字母也读得不很准,再加上教学经验少,所以拼音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太不好;还有部分教师是少数民族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普通话水平不高,少数民族教师受母语的影响比较深,发音经常出现偏差现象,带有民族口音。
2.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2.1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钦北区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由代课转正的,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拼音和普通话的培训,对于这一部分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多办培训班,提高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
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应用多媒体资源弥补教师发音不规范的缺陷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规范发音。要改变这一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音环境。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资源里的范读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拼音、课文范读不间断的让学生跟读、练读,让学生处于标准的发音环境当中,加快语言同化速度,这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非常有利的。
2.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2.1 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引入课堂,使教学生动、活泼、有效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汉语拼音是抽象的、难认又难记的符号,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单调反复地认读、拼读、跟读,学生极易疲劳,还会感到乏味。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描、画、剪、摆、唱、猜、看、找、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倾听、观察、模仿、发现,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
2.2.2 汉语拼音教学要与识字、认识事物和发展语言紧密结合
初入学儿童,具有认识的形象性、直感性,因此,有人不主张小学一入学就教拼音,因为拼音太抽象。这倒也未必,拼音是抽象的,但它也是具体的。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感受它的具体形象,就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与认识事物的相结合,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翻开教材就会发现,每个新学的声母、韵母旁边都配有一幅彩图,彩图有的表音,有的则是音形结合体。彩图上的事物学生都较熟悉,这就是拼音教学与认识事物的一种结合,有形与无形的一种转换。但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注意,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事物,要从有形到无形再到无数构建的相关形。由事物到拼音再扩展到相关事物。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相关事物的反复列举和认识,达到巩固声母、韵母和音节的目的。 2.2.3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拼音教学大多安排在新生入学初期,学生学拼音的过程也是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声母名称、发音要领、拼读方法等陌生的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合作的,完全可以由老师来示范、讲解;一些规律性的诸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有a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等声调口诀、标调口诀也完全可以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以使用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来介绍枯燥的拼音知识。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也不能过分依靠教师教授,可适当渗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认读、见形知音等能力。可采用多人异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自主拼读音节、同桌互教互查、当小老师领读、小组内合作完成操作任务等,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
2.2.4 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
实际运用,是拼音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放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拼音的好处,重视它,运用它,逐渐掌握它。布置学生在家人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件用拼音贴上标签并经常拼读;将作业本上的姓名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放作业本;在题为"温暖的家"的园地里贴上全班学生的照片,并在下面分别写上汉字和拼音的姓名,在观看、认读中巩固拼音、增识汉字、增强集体凝聚力;也可将教室内的板报办成拼音专刊,时常更换供学生拼读学习;教师用拼音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书写评语、用拼音在黑板的一角书写当天的课程表、用拼音布置作业、在教室里张贴拼音卡片等,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拼音的良好环境,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推荐、布置学生阅读一些短小的注音读物,还可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运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写话、表情达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学习拼音的作用,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激发兴趣、发展语言、活跃思维。
2.2.5 汉语拼音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是阶段性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它贯穿于整个第一学段。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我们的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有一个长远的、弹性的考虑,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汉语拼音是开学后一两个月内的任务,不能追求课课清、个个清,不能用形形色色的汉语拼音过关考试,搞得学生紧张兮兮、人人自危。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弹性的达标时间表,让孩子们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汉语拼音。对待那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能因为对于汉语拼音的暂时"不开窍"而扼杀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孩子的学习,有时候"入门"很困难,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顿悟"。"顿悟"了,自然会一通百通的。在他们"入门"之前一定要多鼓励、多帮助,在汉语拼音集中学习后长期的识字、学文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复习巩固,不断强化。
2.2.6 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现在的教科书在汉语拼音的编排上更趋科学合理,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但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长期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如果我们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就会使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统一的教材个性化起来。
3.加强课外辅导,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长外出打工后,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很多老人都不识字,有的识字也不识拼音,完全无法给孩子辅导,孩子就出现了"课后盲区"。所以作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家访的同时给予学生辅导,有必要的话可以安排时间表进行适当的辅导,每天晚上不能只去一个学生家里而应该尽可能多走几家。有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同学们今晚要去谁家让他做好准备,有的时候不告诉去谁家,这样可以给学生觉得虽然爸妈不在家里监督学习可是教师随时会到家里检查,慢慢的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要告诉家里的爷爷、奶奶一些监督的方法,就是虽然自己看不懂拼音但是应该看着书让孩子大声的背出来或读出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爷爷奶奶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这样即辅导了学生又做了家访,也会受学生喜欢家长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仲芬 《如何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
[2] 褚运梅 《贯彻课程理念 创新拼音教学》,《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第10期)
[3] 罗嘉福 《普通培训测试指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关键词】农村小学 汉语拼音 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是帮助儿童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圣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如何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效率,除了教师的素养、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父母的监管和辅导等方面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困难
1.1 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没有几个家庭能有大人陪小孩写作业,指导小孩怎样写才漂亮,或者吩咐小孩检查有没有错,检查小孩拼音字母读得准不准,这样就很难培养小孩的学习习惯。在学校里,当堂完成作业是很少的,特别是拼音字母的练习,在课堂中老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会写了就行了,至于多写、多练,在课堂上是没有时间的,老师只好布置学生回家练习了。因为一年级学生不是很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他须要有人来督促,才能顺利完成。由于农村的家庭教育跟不上,所以拼音教学速度慢,教学效果一般。
1.2 语言坏境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大都是讲乡土话,平时玩的,活动的,交流的都是用乡土话来讲,大人讲乡土话,小孩也是讲乡土话,小孩从开始会说话,就是讲乡土话。虽然随着影视、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普通话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儿童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越来越高,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受乡土话影响,发音不准。所以,一开始学汉语拼音,学习讲普通话,就觉得很难,有些拼音就是发不准。比如an en in un ün这几个韵母,很多学生就是区别不出来。有个别甚至in和ing也分不清,教他怎么跟读、模仿、纠正,就是死活读不出。所在农村小学进行拼音教学,往往在纠正发音上面就多花了近一半的时间,所以,教学进度慢了,赶不上了。从以上事例说明,在农村,语言环境大大影响了拼音教学。
1.3 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一是教学资源匮乏,在农村教学设备是比较简陋的,除了中心小学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外,其余的小学都是原汁原味的教学了,有的只是一些拼音卡片,挂图之类的。所以教学一直处于教师加课本的模式,无法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二是农村的师资不是很均衡,经过中师、大专毕业的,有经验的老师在村下小学都待不长。只有老的,代课的,新出来的,没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这些老师大多是普通话不很标准的,拼音字母也读得不很准,再加上教学经验少,所以拼音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太不好;还有部分教师是少数民族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普通话水平不高,少数民族教师受母语的影响比较深,发音经常出现偏差现象,带有民族口音。
2.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2.1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钦北区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由代课转正的,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拼音和普通话的培训,对于这一部分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多办培训班,提高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
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应用多媒体资源弥补教师发音不规范的缺陷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规范发音。要改变这一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音环境。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资源里的范读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拼音、课文范读不间断的让学生跟读、练读,让学生处于标准的发音环境当中,加快语言同化速度,这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非常有利的。
2.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2.1 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引入课堂,使教学生动、活泼、有效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汉语拼音是抽象的、难认又难记的符号,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单调反复地认读、拼读、跟读,学生极易疲劳,还会感到乏味。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描、画、剪、摆、唱、猜、看、找、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倾听、观察、模仿、发现,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
2.2.2 汉语拼音教学要与识字、认识事物和发展语言紧密结合
初入学儿童,具有认识的形象性、直感性,因此,有人不主张小学一入学就教拼音,因为拼音太抽象。这倒也未必,拼音是抽象的,但它也是具体的。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感受它的具体形象,就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与认识事物的相结合,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翻开教材就会发现,每个新学的声母、韵母旁边都配有一幅彩图,彩图有的表音,有的则是音形结合体。彩图上的事物学生都较熟悉,这就是拼音教学与认识事物的一种结合,有形与无形的一种转换。但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注意,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事物,要从有形到无形再到无数构建的相关形。由事物到拼音再扩展到相关事物。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相关事物的反复列举和认识,达到巩固声母、韵母和音节的目的。 2.2.3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拼音教学大多安排在新生入学初期,学生学拼音的过程也是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声母名称、发音要领、拼读方法等陌生的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合作的,完全可以由老师来示范、讲解;一些规律性的诸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有a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等声调口诀、标调口诀也完全可以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以使用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来介绍枯燥的拼音知识。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也不能过分依靠教师教授,可适当渗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认读、见形知音等能力。可采用多人异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自主拼读音节、同桌互教互查、当小老师领读、小组内合作完成操作任务等,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
2.2.4 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
实际运用,是拼音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放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拼音的好处,重视它,运用它,逐渐掌握它。布置学生在家人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件用拼音贴上标签并经常拼读;将作业本上的姓名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放作业本;在题为"温暖的家"的园地里贴上全班学生的照片,并在下面分别写上汉字和拼音的姓名,在观看、认读中巩固拼音、增识汉字、增强集体凝聚力;也可将教室内的板报办成拼音专刊,时常更换供学生拼读学习;教师用拼音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书写评语、用拼音在黑板的一角书写当天的课程表、用拼音布置作业、在教室里张贴拼音卡片等,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拼音的良好环境,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推荐、布置学生阅读一些短小的注音读物,还可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运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写话、表情达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学习拼音的作用,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激发兴趣、发展语言、活跃思维。
2.2.5 汉语拼音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是阶段性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它贯穿于整个第一学段。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我们的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有一个长远的、弹性的考虑,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汉语拼音是开学后一两个月内的任务,不能追求课课清、个个清,不能用形形色色的汉语拼音过关考试,搞得学生紧张兮兮、人人自危。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弹性的达标时间表,让孩子们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汉语拼音。对待那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能因为对于汉语拼音的暂时"不开窍"而扼杀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孩子的学习,有时候"入门"很困难,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顿悟"。"顿悟"了,自然会一通百通的。在他们"入门"之前一定要多鼓励、多帮助,在汉语拼音集中学习后长期的识字、学文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复习巩固,不断强化。
2.2.6 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现在的教科书在汉语拼音的编排上更趋科学合理,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但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长期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如果我们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就会使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统一的教材个性化起来。
3.加强课外辅导,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长外出打工后,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很多老人都不识字,有的识字也不识拼音,完全无法给孩子辅导,孩子就出现了"课后盲区"。所以作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家访的同时给予学生辅导,有必要的话可以安排时间表进行适当的辅导,每天晚上不能只去一个学生家里而应该尽可能多走几家。有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同学们今晚要去谁家让他做好准备,有的时候不告诉去谁家,这样可以给学生觉得虽然爸妈不在家里监督学习可是教师随时会到家里检查,慢慢的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要告诉家里的爷爷、奶奶一些监督的方法,就是虽然自己看不懂拼音但是应该看着书让孩子大声的背出来或读出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爷爷奶奶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这样即辅导了学生又做了家访,也会受学生喜欢家长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仲芬 《如何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
[2] 褚运梅 《贯彻课程理念 创新拼音教学》,《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第10期)
[3] 罗嘉福 《普通培训测试指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