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服阿司匹林会让胃部不太平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b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司匹林又名醋柳酸,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作为老牌解热镇痛药,它以卓越的疗效,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名噪一时、享誉全球。而到了上世纪中期,它在医学领域又一次声名鹊起、独领风骚。因为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作用,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除普遍用于对冠心病、脑梗死及血栓性病变的治疗外,对于高脂血症、高血黏度者,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它在调节血液流变中的特殊效能,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青睐和重视。于是,阿司匹林临床医疗和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势不可挡。应用此药的患者群体也变得异常庞大。尤其对于那些发生过脑梗死、心绞痛症状及心血管手术或心脏手术后的患者,阿司匹林都作为长期医嘱每日必服,而面广量大的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动脉硬化症及有微血管栓塞症状者,也都在长期不停地每日服用着阿司匹林,这就是目前存在的客观现实。
  可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患者各人的体质差异,其中有许多都是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或慢性病体质及身体虚弱者,尤其是许多中老年人,阿司匹林的长期服用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对胃及十二指肠的伤害。
  许多人是在反复发生胃部剧烈疼痛症状后,经过做食管纤维内镜检查后发现胃部病变的,镜检后确诊为急慢性胃炎、药物性胃炎,多为浅表性溃疡,亦有糜烂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中多数人在经过明确诊断,及时对症处理用药后,症状能逐渐得到缓解。较轻的患者,在停止服用阿司匹林之后,便能逐渐得到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就有胃部疾患,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症,情况则比较严重,由于溃疡面较大或溃疡点较多。最后只能采取手术治疗,故而康复期较长。对于特别严重的患者,手术时甚至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要及早发现问题,尽快采取措施处理。
  如今,在对阿司匹林服用方式上存在一个误区,比如说阿司匹林肠溶片问世后,似乎是此药已能完全解决了对胃部的不良隐患,于是在医疗上对其实际应用和长期用药的后遗副作用问题,便不再加以重视。一些患者也都认为,肠溶阿司匹林片万无一失,再也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了。甚至还误传说某某药厂的产品绝对安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长期服下去,终生服用无虑。就连不少患有胃肠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中老年人,也都深信不疑,当他们在患心脑血管疾病后,也都在常年服用此药,其中一些人日后出现了严重问题。
  从理论上来讲,肠溶阿司匹林片服用后,在通过胃部时是不崩解的,而要在进入肠道后才会崩解,经肠道吸收而发挥作用。这是设定了胃内的酸性环境(如胃酸),肠溶片在弱碱性的肠液中崩解,如果患者胃酸缺乏,而胃内容物又呈弱碱性状态,就不能保证其经过胃时不崩解。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并不相同,不同地区的食物结构也有差异,我国居民的膳食构成。多以素食为主,其蔬菜及主食也多为中性和偏碱,这就对服药的时间提出了要求。多数人担心阿司匹林对胃壁有刺激性,故而常选在饭后服用肠溶片,结果,就很难保证药片在胃中不崩解。正确的服用时间应选在饭前胃酸分泌期间、胃液呈酸性状况时,所以说空胃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比饱胃时更安全也更有效。再就是要提醒服药期间不得饮酒,尤其是白酒,否则,久之极易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服药期内如发生胃部疼痛不适,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编辑 兆 文)
其他文献
2009年6月26日,迈克尔·杰克逊的去世被国内外各大媒体报道,人们扼腕叹息之余,也不禁在心里追问,是谁夺去了年仅50岁的偶像的生命?不久便有消息透露,原来杰克逊因为背痛及脚骨折断等旧患,多年来不停服用止痛药,有处方药上瘾的问题,可能因为过量使用强效止痛药度冷丁等七种药物混成的“镇痛鸡尾酒”,再加上筹备演唱会心力交瘁,引发心脏病身亡。无论“滥用止痛药”最终是导致杰克逊死亡的“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羔
一位51岁赵姓老年妇女因胃痛、柏油样大便来医院诊治,胃镜检查提示胃多发性溃疡合并出血。据悉,这位妇女平时胃就不好,在吃酸甜及辛辣食品之后有泛酸、烧心、胃脘疼痛症状,但没有查过胃镜,也未进行正规治疗。听人说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刚服用3天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物,临床常用于治疗发热及关节疼痛等病症。一开始,医药学家们发现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有二:一是
受访专家 陈燕  陈燕,现任武警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从事核医学工作26年,基础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享受军队优秀专业人才津贴。获武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五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科研项目一项,北京市首发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一项,吴阶平基金一项。在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女医师协会、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核物理专业委员会、全军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