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褊(biǎn)急者,气量狭小,性情急躁也。《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十四·褊急》一节里有专门对裴枢这个“毛病”的生动描绘,倒显得他非常可爱,值得尊敬。
裴枢最小的叔叔是裴耀卿,唐玄宗的时候,位至丞相。“近水楼台先得月”,按照惯例,这个“官二代”想完成权力的代际承接,如探囊取物。有一年,裴枢的亲姨夫薛邕官任中书舍人,当时有传言说他要主持科举选拔。某日,薛邕特地来拜见诸位亲属,问几个长辈有什么吩咐?咱们的亲朋故友中有谁应举科考?有人提到了裴枢。薛邕却十分严肃地说,裴枢“自然是国家积贮待选拔的人才,不用特意吩咐”,自己是唯恐别的子弟如何如何。裴枢应声道:“姨夫自食其言。”他拿一杯酒洒在地上,当场发誓:“如果是姨夫主持科考,我自当绝迹匿形,宁可窝在家里。”有个长辈举杖责打裴枢,要他向薛邕赔礼道歉,裴枢却始终犟头犟脑。唐代宗永泰二年,侍郎贾至主持科举考试,裴枢一举而登选。
关于这件事,现在居然还有专家以为薛邕“大公无私,不徇私情,要求亲属自尊”。实在让人纳闷。“领导”大概曾经有过一定的意向,而“八”字刚涂了向左的一撇,薛邕便迫不及待地炫耀即将到手的权力,要长辈“吩咐”,而一旦人家真的有所请求,他就拿腔作调,好像一贯坚持原则似的。令人七窍生烟。薛邕倒不是出尔反尔,他要“帮衬”的是那些才能低下的亲戚,把野鸡闹成凤凰,唯有如此,才能使长辈们充分认识他的手段和能量。后来,薛邕在吏部掌管文官选授、勋绩、封爵与考课,也喜欢帮平庸者“冒优”,曾经被人弹劾过。
孟子有言:想当官,而“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他们跟不守规矩的女子实在熬不住寂寞时的心理基本一致。薛邕显然是熟谙扒墙打洞的包工头、在蹩脚货屁股上肯使大劲的助推器。此等“利他”,实质利己,是导致社会癌变可以预测到的因素,结果往往是:是非颠倒,精英被饭桶呼来唤去。
薛邕善于伪装。史书记载:“德宗以宣歙(shè)观察使薛邕文雅旧臣,征为左丞。邕离宣州时,盗隐官物以巨万计,殿中侍御史员宇揭发之”,于是,他被贬为连山县县尉。从地方军政长官降为县公安局的头头,还算不上“断崖式”降级,有点缓坡。
唐朝的官员都享有一项很重要的“福利”——“官二代”可以直接当官,称为“恩荫”。这是专为官僚集团设计的优惠制度,然而到了唐朝贞元年间(785-805),有许多高官子弟却不想以“恩荫”入仕,而去参加进士考试了。在他们的意识中,“恩荫”不是个好东西,在荫蔽下钻出土壤的蘑菇,即使色彩鲜艳楚楚动人,跟太阳一打照面,便统统化成了黑水一摊。
唐代宗时的宰相裴遵庆跟他的儿子裴向都是靠“恩荫”当官的,而其孙裴寅圣、裴寅圣的儿子裴枢则皆应进士举,这反映出许多优秀的“官二代”自力更生的叛逆心态——不拼爹妈,拼才华。他们蔑视不学无术的“衙内”,这种“倒歧视”曾经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可惜,这样珍贵的观念现在已经寥若晨星了。
薛邕在抛出“橄榄枝”之后,裴枢对询问式的撩拨,没有不动声色,或许是出于类似“希望有外援,但不全部依赖外援”的考虑,才稍稍介意的,只是遭到了断然地拒绝,才说出了由于自负而略失节制的话。有些含有“正能量”的事物并不颗颗饱满。
裴枢的赌气,根本不是心理学家声称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心理障碍”。鲁迅先生在他的《坟·杂忆》里说:我以为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裴枢其人,有的是智慧和勇气,他的赌气是稳操胜券的自信和自尊,赌气,就要赌这样的气。如果当初裴枢在被“婉拒”之后,迅速呈现成熟的央求或解释,情况就极可能改变,而这才是最可悲的。
明明可以靠“恩荫”当官,偏偏要放下身段,裴枢们的“褊急”,虽然主观上不是想改变已经异化的官场生态,然而,客观上却已经略微纾缓了老百姓的“仇官”或者“仇‘官二代’”的情绪。
图:陆小弟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裴枢最小的叔叔是裴耀卿,唐玄宗的时候,位至丞相。“近水楼台先得月”,按照惯例,这个“官二代”想完成权力的代际承接,如探囊取物。有一年,裴枢的亲姨夫薛邕官任中书舍人,当时有传言说他要主持科举选拔。某日,薛邕特地来拜见诸位亲属,问几个长辈有什么吩咐?咱们的亲朋故友中有谁应举科考?有人提到了裴枢。薛邕却十分严肃地说,裴枢“自然是国家积贮待选拔的人才,不用特意吩咐”,自己是唯恐别的子弟如何如何。裴枢应声道:“姨夫自食其言。”他拿一杯酒洒在地上,当场发誓:“如果是姨夫主持科考,我自当绝迹匿形,宁可窝在家里。”有个长辈举杖责打裴枢,要他向薛邕赔礼道歉,裴枢却始终犟头犟脑。唐代宗永泰二年,侍郎贾至主持科举考试,裴枢一举而登选。
关于这件事,现在居然还有专家以为薛邕“大公无私,不徇私情,要求亲属自尊”。实在让人纳闷。“领导”大概曾经有过一定的意向,而“八”字刚涂了向左的一撇,薛邕便迫不及待地炫耀即将到手的权力,要长辈“吩咐”,而一旦人家真的有所请求,他就拿腔作调,好像一贯坚持原则似的。令人七窍生烟。薛邕倒不是出尔反尔,他要“帮衬”的是那些才能低下的亲戚,把野鸡闹成凤凰,唯有如此,才能使长辈们充分认识他的手段和能量。后来,薛邕在吏部掌管文官选授、勋绩、封爵与考课,也喜欢帮平庸者“冒优”,曾经被人弹劾过。
孟子有言:想当官,而“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他们跟不守规矩的女子实在熬不住寂寞时的心理基本一致。薛邕显然是熟谙扒墙打洞的包工头、在蹩脚货屁股上肯使大劲的助推器。此等“利他”,实质利己,是导致社会癌变可以预测到的因素,结果往往是:是非颠倒,精英被饭桶呼来唤去。
薛邕善于伪装。史书记载:“德宗以宣歙(shè)观察使薛邕文雅旧臣,征为左丞。邕离宣州时,盗隐官物以巨万计,殿中侍御史员宇揭发之”,于是,他被贬为连山县县尉。从地方军政长官降为县公安局的头头,还算不上“断崖式”降级,有点缓坡。
唐朝的官员都享有一项很重要的“福利”——“官二代”可以直接当官,称为“恩荫”。这是专为官僚集团设计的优惠制度,然而到了唐朝贞元年间(785-805),有许多高官子弟却不想以“恩荫”入仕,而去参加进士考试了。在他们的意识中,“恩荫”不是个好东西,在荫蔽下钻出土壤的蘑菇,即使色彩鲜艳楚楚动人,跟太阳一打照面,便统统化成了黑水一摊。
唐代宗时的宰相裴遵庆跟他的儿子裴向都是靠“恩荫”当官的,而其孙裴寅圣、裴寅圣的儿子裴枢则皆应进士举,这反映出许多优秀的“官二代”自力更生的叛逆心态——不拼爹妈,拼才华。他们蔑视不学无术的“衙内”,这种“倒歧视”曾经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可惜,这样珍贵的观念现在已经寥若晨星了。
薛邕在抛出“橄榄枝”之后,裴枢对询问式的撩拨,没有不动声色,或许是出于类似“希望有外援,但不全部依赖外援”的考虑,才稍稍介意的,只是遭到了断然地拒绝,才说出了由于自负而略失节制的话。有些含有“正能量”的事物并不颗颗饱满。
裴枢的赌气,根本不是心理学家声称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心理障碍”。鲁迅先生在他的《坟·杂忆》里说:我以为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裴枢其人,有的是智慧和勇气,他的赌气是稳操胜券的自信和自尊,赌气,就要赌这样的气。如果当初裴枢在被“婉拒”之后,迅速呈现成熟的央求或解释,情况就极可能改变,而这才是最可悲的。
明明可以靠“恩荫”当官,偏偏要放下身段,裴枢们的“褊急”,虽然主观上不是想改变已经异化的官场生态,然而,客观上却已经略微纾缓了老百姓的“仇官”或者“仇‘官二代’”的情绪。
图:陆小弟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