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州市育才小学东区校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进行现代解读,尝试构建一套现代公民教育与评价体系。学校以环境课程承载现代公民教育,以活动课程推动现代公民教育,以实践课程提升现代公民教育,以队伍课程保障现代公民教育。
关键词:幸福小镇;现代公民;公民教育;现代仁义礼智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A-0025-06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在科技、经济,特别是人口素质上接轨国际,领跑世界,关键在于公民教育。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是新时代的理性召唤,更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幸福小镇中国梦,现代公民世界同”这副对联表达了扬州市育才小学东区校的办学愿景与教育追求。学校以“幸福小镇”为载体,以“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创新建设“现代仁义礼智信”的特色文化,通过精心设计小镇里的小生活,让学生洞悉小镇外的大世界,以此促进现代公民核心素养的养成,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一、“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概念解读
学校以培养善良、正直、谦恭、智慧、诚信,懂得感恩父母,懂得回报祖国,能够走向世界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将“现代仁义礼智信”的新五常之道渗透于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队伍课程文化建设之中,以场景体验、主题系列等方式,提升现代公民核心素养。
(一)“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
“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力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素,创新现代公民育人模式。学校首先源于传统,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对“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进行现代解读,賦予现代公民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另外,课程坚持与时俱进,科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与落实。自项目成立以来,学校因地制宜,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文化、打造学校精神文化。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引下,创设“小镇·大世界”教育场景,构建现代公民教育体系。
(二)“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概念解读
1.现代公民。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现代公民,是指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体终身发展需求,具有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公民。项目中的现代公民培养对象主要指在校学生,通过教育活动,培塑高尚品格,锤炼高贵品行,陶冶高雅品位,提升核心素养。
2.现代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五常”之道,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现代仁义礼智信,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行与时俱进的现代解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丰厚现代公民的核心素养,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公民。
3.小镇。原指居民不多的集中地。项目中的“小镇”代指学校。“幸福小镇”是学校建设之初的设计理念,也是学校的发展愿景,内涵包括:儿童快乐成长的幸福乐园,教师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人民满意认可的魅力校园。“幸福小镇”里有邮局,有银行,有驿站,有剧场……鲜活的场景为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有机载体。
4.大世界。广义而言,世界是全部时间与空间的总称,是对存在的生命范围的描述,通常指人类所生活居住的地球。项目中的“大世界”,是相对于“幸福小镇”而言的,是指比校园时空更广阔的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总和,是学生作为现代公民走出幸福小镇所要面对并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社会。
二、“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
现代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由“小镇之韵”之环境课程、“小镇光阴”之活动课程、“走遍扬州”之实践课程、“小镇故事”之队伍课程四部分构成。
(一)小镇之韵:建设一座幸福小镇,以环境课程承载现代公民教育
学校以“幸福小镇”为设计理念,将“现代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氤氲在环境课程文化建设之中,打造现代公民教育的特色场景。
1.“仁”之蕴含下的“怀仁桂”与“开心农场”。在主题文化区,种有一棵近五百年的丹桂,名之曰“怀仁桂”,寓意经现代解读的五常之道如丹桂绽放,仁爱之心如暗香浮动,弥漫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开心农场则是学生们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将地块分配到班,由家长义工带领学生学习耕作,种植蔬果。在这里,学生们经历翻土、扒地、播种、浇灌的过程,从小养成观察、合作、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在这里,学生们亲近自然,体验“村庄儿女各当家,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田园乐趣。学生们在播散汗水的同时,也收获光阴的故事。四(7)班的赵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开心农场里的莴苣长得可真粗,肥厚的叶片像抹了油似的。我们两只手握住莴苣的茎干,奋力往上拔。‘一二三,嘿呦!’莴苣连根拔起……”学生将带着泥土的蔬菜带回家,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做菜:莴苣炒肉片、莴苣叶蛋花汤。面对这再寻常不过的一菜一汤,父母却像欣赏珍宝似的,不忍心动筷子。孩子则豪气地说:“吃吧,甭客气!”由此可见,学生们经过劳动收获的自信是多么的溢于言表。
2.“义”之彰显下的“尚义林”与“小镇邮局”。在综合文化区,种植有一片银杏林,共81棵,名之曰“尚义林”,寓意学生们在幸福小镇里如银杏树一样,正直向上,茁壮成长。小镇邮局是学生的信息交互枢纽,邮局长和邮递员全部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从书信的分发到图书的配送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小小邮局架设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友谊与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学生们义务劳作,责任担当。小镇邮局记录着流动的光阴,书写着成长的故事。一年级有一篇课文叫《秋姑娘的信》:“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教学这篇课文时正值深秋时节,校园里的梧桐树叶开始泛黄飘零。细心的老师将树叶捡起、洗净、压平、晾干,并用树叶给学生们写信。信很简短,都是表扬学生的优点,也有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统一署名“秋姑娘”,通过小镇邮局,传递到他们手中。学生们很兴奋,也很好奇,自己在校园里的一举一动,“秋姑娘”原来都知道!从此,他们的表现更出色了。 (三)走遍扬州:融入一片广阔天地,以实践课程提升现代公民教育
学校以“核心养素”为价值追求,将“现代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渗透于实践课程文化建设之中,以探究性、合作式,营造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情景。
1.走遍扬州城。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扬州建城2500多年,历史悠久,文脉深厚,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我们组织学生们通过走访博物馆、旧城遗址、园林会馆、地标建筑等,了解城市的文脉与博爱。在行走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家乡扬州,培养家国情怀,再从扬州放眼世界,培养天下情怀。
2.亲近扬州水。古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一手牵着历史的繁华,一手托着时代的梦想。组织学生开展运河寻踪、走访运博馆,了解运河的历史作用以及在“一带一路”中的意义;开展古运河现状调查,发出生态大走廊保护倡议,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勇于担当的意识。
3.欣赏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素有月亮城的美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属于扬州的精美诗篇。组织学生收集历代歌咏扬州的精美诗篇,分类整理,诵读品味,可以帮助学生积淀人文底蕴,培养人文情怀。
4.领略扬州工。“天下玉,扬州工”,这是对扬州工艺的高度赞誉。玉器漆器绣大器,富春冶春谢馥春……组织学生通过走访工艺美术馆、雕版博物馆、百年老字号等,了解品牌的发展历史、工艺的创作智慧,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工匠精神。
5.感悟扬州人。淮左名都,人文荟萃。汉有大儒、唐有高僧、宋有秦观,清有阮元、近有朱自清。组织学生走访董子祠、鉴真纪念馆、阮元家庙、朱自清公园等,了解扬州名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与情怀,引导学生做有扬州情、中国心、世界眼的现代公民。
(四)小镇故事:锤炼求真之师,以队伍课程保障现代公民教育
学校以“求真之师”为发展根本,将“现代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熔铸于队伍课程文化建设之中,以全主体、互助式的方式,锻造现代公民教育的保障背景。
根据“三全驱动”原则,学校将全体教师按年龄分为三个层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5周岁以上的资深教师,35-45周岁的成熟教师。青年教师中,取得骨干称号的,晋升为成熟教师。资深教师中有学科建树的,或骨干级别高的(市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等)单列一个层次,聘为领衔教师。我们顶层设计并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五风”体系(见图3),即:全体教师师德形象有风范,凸显一个“仁”字;领衔教师业务引领有风格,凸显一个“义”字;青年教师教学探索有风向,凸显一个“礼”字;成熟教师教学研究有风采,凸显一个“智”字;资深教师传帮带扶有风骨,凸显一个“信”字。教师队伍建设“五风”体系,既面向全体,又分层次发展,既面向个体,又协同发展,成长自我,成全他人,成就事业。教师队伍建设“五风”体系,是对“仁爱求真”办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对“现代仁义礼智信”特色文化的创生与创新。
三、“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成效与展望
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坚持人景交融、时空交错、内外兼修的实施原则,倡导目标指向、过程趋向、结果导向的评价方案,让“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落实到课程文化建设之中,让学生在场景中体验、感悟、践行现代公民之“现代仁义礼智信”。经过数年的研究与实践,“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学生素养得到普遍提升。小镇居民在“现代仁义礼智信”文化的滋养下,培塑高尚品格,锤炼高贵品行,陶冶高雅品位。“风之韵”合唱团走进扬州“金色大厅”,“酷炫篮球”被评为市十佳精品社团,创客社团省赛载誉,“红领巾寻访活动”获省特等奖,“智慧数学”引领学生从知识走向智慧……二是教师专业能力得到快速发展。班主任团队在项目建设中迅速成长。两年来,先后有6名青年教师获市、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13名教师获“广陵名师”称号。教师们参与项目研究,开发编著校本教材,如《现代公民 现代仁义礼智信》《小公民手册》《小镇活动课程指南》《走遍扬州》《芳菲集》《从知识走向智慧》等先后出版……三是学校特色得到彰显。幸福小镇连续两年被命名为“扬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扬州市“篮球特色学校”“智慧课堂示范校”“平安校园示范校”等。记录小镇生活的专题片《哥哥姐姐等着你》被中央电教馆选用播出,《智慧数学》专题片及《从知识走向智慧》系列丛书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参展……
展望“小鎮·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特色课程文化建设,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课程文化,提升悦读驿站品位,为师生营造更加诗意栖居的阅读氛围;进一步丰厚活动课程文化,丰富活动课程内容,让小镇光阴书写师生快乐成长的故事;进一步拓展实践课程空间,加强社会角色体验、社情调查论证、国际游学交流等,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丰厚现代公民之“现代仁义礼智信”文化体系与内涵。两年前,我们从特色文化项目出发,建构了学校特色文化课程。今后,我们将从特色文化课程再出发,凝练学校特色文化,提炼校本育人模式,培育新时代现代公民,实现学校文化创新。
责任编辑:李韦
关键词:幸福小镇;现代公民;公民教育;现代仁义礼智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A-0025-06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在科技、经济,特别是人口素质上接轨国际,领跑世界,关键在于公民教育。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是新时代的理性召唤,更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幸福小镇中国梦,现代公民世界同”这副对联表达了扬州市育才小学东区校的办学愿景与教育追求。学校以“幸福小镇”为载体,以“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创新建设“现代仁义礼智信”的特色文化,通过精心设计小镇里的小生活,让学生洞悉小镇外的大世界,以此促进现代公民核心素养的养成,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一、“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概念解读
学校以培养善良、正直、谦恭、智慧、诚信,懂得感恩父母,懂得回报祖国,能够走向世界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将“现代仁义礼智信”的新五常之道渗透于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队伍课程文化建设之中,以场景体验、主题系列等方式,提升现代公民核心素养。
(一)“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
“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力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素,创新现代公民育人模式。学校首先源于传统,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对“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进行现代解读,賦予现代公民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另外,课程坚持与时俱进,科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与落实。自项目成立以来,学校因地制宜,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文化、打造学校精神文化。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引下,创设“小镇·大世界”教育场景,构建现代公民教育体系。
(二)“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概念解读
1.现代公民。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现代公民,是指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体终身发展需求,具有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公民。项目中的现代公民培养对象主要指在校学生,通过教育活动,培塑高尚品格,锤炼高贵品行,陶冶高雅品位,提升核心素养。
2.现代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五常”之道,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现代仁义礼智信,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行与时俱进的现代解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丰厚现代公民的核心素养,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公民。
3.小镇。原指居民不多的集中地。项目中的“小镇”代指学校。“幸福小镇”是学校建设之初的设计理念,也是学校的发展愿景,内涵包括:儿童快乐成长的幸福乐园,教师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人民满意认可的魅力校园。“幸福小镇”里有邮局,有银行,有驿站,有剧场……鲜活的场景为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有机载体。
4.大世界。广义而言,世界是全部时间与空间的总称,是对存在的生命范围的描述,通常指人类所生活居住的地球。项目中的“大世界”,是相对于“幸福小镇”而言的,是指比校园时空更广阔的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总和,是学生作为现代公民走出幸福小镇所要面对并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社会。
二、“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
现代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由“小镇之韵”之环境课程、“小镇光阴”之活动课程、“走遍扬州”之实践课程、“小镇故事”之队伍课程四部分构成。
(一)小镇之韵:建设一座幸福小镇,以环境课程承载现代公民教育
学校以“幸福小镇”为设计理念,将“现代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氤氲在环境课程文化建设之中,打造现代公民教育的特色场景。
1.“仁”之蕴含下的“怀仁桂”与“开心农场”。在主题文化区,种有一棵近五百年的丹桂,名之曰“怀仁桂”,寓意经现代解读的五常之道如丹桂绽放,仁爱之心如暗香浮动,弥漫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开心农场则是学生们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将地块分配到班,由家长义工带领学生学习耕作,种植蔬果。在这里,学生们经历翻土、扒地、播种、浇灌的过程,从小养成观察、合作、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在这里,学生们亲近自然,体验“村庄儿女各当家,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田园乐趣。学生们在播散汗水的同时,也收获光阴的故事。四(7)班的赵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开心农场里的莴苣长得可真粗,肥厚的叶片像抹了油似的。我们两只手握住莴苣的茎干,奋力往上拔。‘一二三,嘿呦!’莴苣连根拔起……”学生将带着泥土的蔬菜带回家,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做菜:莴苣炒肉片、莴苣叶蛋花汤。面对这再寻常不过的一菜一汤,父母却像欣赏珍宝似的,不忍心动筷子。孩子则豪气地说:“吃吧,甭客气!”由此可见,学生们经过劳动收获的自信是多么的溢于言表。
2.“义”之彰显下的“尚义林”与“小镇邮局”。在综合文化区,种植有一片银杏林,共81棵,名之曰“尚义林”,寓意学生们在幸福小镇里如银杏树一样,正直向上,茁壮成长。小镇邮局是学生的信息交互枢纽,邮局长和邮递员全部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从书信的分发到图书的配送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小小邮局架设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友谊与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学生们义务劳作,责任担当。小镇邮局记录着流动的光阴,书写着成长的故事。一年级有一篇课文叫《秋姑娘的信》:“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教学这篇课文时正值深秋时节,校园里的梧桐树叶开始泛黄飘零。细心的老师将树叶捡起、洗净、压平、晾干,并用树叶给学生们写信。信很简短,都是表扬学生的优点,也有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统一署名“秋姑娘”,通过小镇邮局,传递到他们手中。学生们很兴奋,也很好奇,自己在校园里的一举一动,“秋姑娘”原来都知道!从此,他们的表现更出色了。 (三)走遍扬州:融入一片广阔天地,以实践课程提升现代公民教育
学校以“核心养素”为价值追求,将“现代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渗透于实践课程文化建设之中,以探究性、合作式,营造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情景。
1.走遍扬州城。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扬州建城2500多年,历史悠久,文脉深厚,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我们组织学生们通过走访博物馆、旧城遗址、园林会馆、地标建筑等,了解城市的文脉与博爱。在行走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家乡扬州,培养家国情怀,再从扬州放眼世界,培养天下情怀。
2.亲近扬州水。古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一手牵着历史的繁华,一手托着时代的梦想。组织学生开展运河寻踪、走访运博馆,了解运河的历史作用以及在“一带一路”中的意义;开展古运河现状调查,发出生态大走廊保护倡议,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勇于担当的意识。
3.欣赏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素有月亮城的美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属于扬州的精美诗篇。组织学生收集历代歌咏扬州的精美诗篇,分类整理,诵读品味,可以帮助学生积淀人文底蕴,培养人文情怀。
4.领略扬州工。“天下玉,扬州工”,这是对扬州工艺的高度赞誉。玉器漆器绣大器,富春冶春谢馥春……组织学生通过走访工艺美术馆、雕版博物馆、百年老字号等,了解品牌的发展历史、工艺的创作智慧,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工匠精神。
5.感悟扬州人。淮左名都,人文荟萃。汉有大儒、唐有高僧、宋有秦观,清有阮元、近有朱自清。组织学生走访董子祠、鉴真纪念馆、阮元家庙、朱自清公园等,了解扬州名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与情怀,引导学生做有扬州情、中国心、世界眼的现代公民。
(四)小镇故事:锤炼求真之师,以队伍课程保障现代公民教育
学校以“求真之师”为发展根本,将“现代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熔铸于队伍课程文化建设之中,以全主体、互助式的方式,锻造现代公民教育的保障背景。
根据“三全驱动”原则,学校将全体教师按年龄分为三个层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5周岁以上的资深教师,35-45周岁的成熟教师。青年教师中,取得骨干称号的,晋升为成熟教师。资深教师中有学科建树的,或骨干级别高的(市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等)单列一个层次,聘为领衔教师。我们顶层设计并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五风”体系(见图3),即:全体教师师德形象有风范,凸显一个“仁”字;领衔教师业务引领有风格,凸显一个“义”字;青年教师教学探索有风向,凸显一个“礼”字;成熟教师教学研究有风采,凸显一个“智”字;资深教师传帮带扶有风骨,凸显一个“信”字。教师队伍建设“五风”体系,既面向全体,又分层次发展,既面向个体,又协同发展,成长自我,成全他人,成就事业。教师队伍建设“五风”体系,是对“仁爱求真”办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对“现代仁义礼智信”特色文化的创生与创新。
三、“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成效与展望
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坚持人景交融、时空交错、内外兼修的实施原则,倡导目标指向、过程趋向、结果导向的评价方案,让“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落实到课程文化建设之中,让学生在场景中体验、感悟、践行现代公民之“现代仁义礼智信”。经过数年的研究与实践,“小镇·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学生素养得到普遍提升。小镇居民在“现代仁义礼智信”文化的滋养下,培塑高尚品格,锤炼高贵品行,陶冶高雅品位。“风之韵”合唱团走进扬州“金色大厅”,“酷炫篮球”被评为市十佳精品社团,创客社团省赛载誉,“红领巾寻访活动”获省特等奖,“智慧数学”引领学生从知识走向智慧……二是教师专业能力得到快速发展。班主任团队在项目建设中迅速成长。两年来,先后有6名青年教师获市、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13名教师获“广陵名师”称号。教师们参与项目研究,开发编著校本教材,如《现代公民 现代仁义礼智信》《小公民手册》《小镇活动课程指南》《走遍扬州》《芳菲集》《从知识走向智慧》等先后出版……三是学校特色得到彰显。幸福小镇连续两年被命名为“扬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扬州市“篮球特色学校”“智慧课堂示范校”“平安校园示范校”等。记录小镇生活的专题片《哥哥姐姐等着你》被中央电教馆选用播出,《智慧数学》专题片及《从知识走向智慧》系列丛书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参展……
展望“小鎮·大世界”现代公民教育特色课程文化建设,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课程文化,提升悦读驿站品位,为师生营造更加诗意栖居的阅读氛围;进一步丰厚活动课程文化,丰富活动课程内容,让小镇光阴书写师生快乐成长的故事;进一步拓展实践课程空间,加强社会角色体验、社情调查论证、国际游学交流等,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丰厚现代公民之“现代仁义礼智信”文化体系与内涵。两年前,我们从特色文化项目出发,建构了学校特色文化课程。今后,我们将从特色文化课程再出发,凝练学校特色文化,提炼校本育人模式,培育新时代现代公民,实现学校文化创新。
责任编辑:李韦